第七章 传奇乐队的邀请?
推荐阅读:重生豪门记事、荒古血帝、回到过去变成狗、鬼谷天下、重生农门闺、神级保镖在都市、嫡星高照、华冠路、诱婚、药医娘子、
1992年,这个注定载入摇滚音乐史册的年份。
华夏摇滚乐在张健背叛的嘶吼声中迎来爆发,红豹、BSY等乐队崭露头角。
地下Livehouse里弥漫着烟草与荷尔蒙的气息,长发青年们用失真的吉他声对抗着体制的沉闷。
那一年……
1992年,当甜腻的港台情歌充斥大街小巷时,一群穿着破洞牛仔裤、铆钉皮衣的“叛逆者“以摧枯拉朽之势闯入公众视野!
他们用嘶吼的吉他声撕裂了华语乐坛的温床……
而这一年的11月,注定要被刻进华夏摇滚的丰碑!
那一天,在港岛红磡体育馆的沸腾之夜,宋唐组合如同惊雷般炸响!
主唱窦文斌撕裂般的嗓音与张晓东癫狂的吉他solo在孤独尾奏中交织,将全场观众推向颤栗的巅峰。
这是华夏摇滚首次在万人场馆掀起如此震撼的音乐海啸……
那一天,当琴弦崩断的瞬间,台下无数热血青年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纷纷撕开衬衫,露出胸前纹着的乐队标志。
那一天,整个场馆沸腾了,所有人都在为这支传奇乐队疯狂欢呼。
那一天,也是无数双眼睛见证着这支乐队从阴暗潮湿的地下livehouse一路厮杀至聚光灯下的主流舞台。
也见证着他们用酒精浸泡的即兴演奏和未经驯服的野性魅力,在九十年代的音乐版图上烙下了炽热的图腾。
无数人记得,那是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
无数人也记得,当窦文斌扔掉话筒转身离场的背影定格在镁光灯下的那一刻……
一代人用青春燃烧的星火,正在那最后的嘶吼中被永久点燃,成为无数见证者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
而星火音乐的老板楚青,是见证者之一。
………………
中午。
星火音乐的门关了,挂上了休息的牌子。
教吉他的课程也停了,有些刚上到一半的孩子们,被莫名其妙地打发回去了,今天不营业。
当苏杨踏入星火音乐时,心中涌起一丝不安。
这是他第二次来这家乐器店了。
第一次来是为了变卖吉他,换取微薄的350元生活费,决心从此脚踏实地谋生。
而这一次,他却是被人半请半拽地带到了这里,甚至被领上了从不对外开放的三楼。
“这是传奇!真正的摇滚传奇!“
老板楚青的声音发颤,像是怀揣着什么圣物般引着苏杨和一位戴口罩的青年拾级而上。
他不断重复着这句话,试图用语言凝固空气中躁动的情绪,却反倒暴露了自己难以抑制的亢奋。
他的目光频频瞥向身后那个沉默的口罩青年,一度差点踉跄……
苏杨好奇地打量着楼梯周围。
楼梯里,那斑驳的楼梯间贴满泛黄的海报,像一条时光隧道。
宋唐乐队1992至1995年的每场巅峰演出都被精心装裱在此,从地下酒吧的涂鸦传单到红磡体育馆的烫金海报,记录着这个乐队从尘埃到星光的轨迹。
苏杨这才意识到,楚青恐怕是这个传奇乐队最忠实的信徒。
这已是苏杨第三次听闻宋唐乐队的名号,第一次是从导演张城醉醺醺的追忆中,第二次是在街角音像店沸腾的人潮里,而第三次,则是在此刻……
事实上,他只是卖了一把吉他而已,完全想不明白这怎么就招来这么多麻烦。
难道原主这把吉他是偷来的?
可他在混乱的记忆里反复搜索,也没找到任何关于偷吉他的片段啊……
难道是失忆了?
当他们来到三楼后,苏杨看到整个空间都被布置成宋唐乐队的纪念展厅。
墙上挂满签名专辑、泛黄的演出照片和褪色报纸剪报,玻璃柜里陈列着破损的拨片、断弦和褶皱的演出服。
楚青激动地示意口罩青年坐下,自己则手忙脚乱地翻找茶叶……
苏杨的目光扫过展台,突然定在不远处那把熟悉的吉他上……
那把吉他,此刻正被郑重地摆放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老板似乎格外的重视。
苏杨盯着它,心头突然涌起一丝不安。
难道这把吉他是偷来的?
他努力在混乱的记忆中搜寻线索,却只感到一阵恍惚与迷茫。
越是拼命回想,那些零碎的记忆片段就越是纠缠不清,像被打乱的拼图,无论如何都拼凑不出完整的真相……
而且,应该不是偷的吧?
不然早就报警抓我了!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都曾是十几岁的叛逆少年。”
“那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这代人都在反抗着世俗的枷锁。”
“我们留长发、写诗歌、逃课去追逐自由,我们弹吉他、玩摇滚、用呐喊对抗平庸。”
“我们染发、摔酒瓶、在黑暗中声嘶力竭地怒吼。”
“当然,迷茫时我们也曾动摇彷徨,甚至一度放弃过理想。”
“宋唐乐队最初并非现在的阵容,这些年来有人离去,有人加入,有人永远搁置了梦想,也有人始终坚守至今。”
“……”
窗外阳光斜斜地洒进房间,落在那把斑驳的吉他上。
戴着口罩的青年缓缓起身,手指轻轻抚过琴颈上那行褪色的小字。
他忽然顿住,喉结滚动间溢出沙哑的叹息,仿佛触碰到了某个尘封已久的记忆。
“曾经有人绝望地对我说,“我好像已经失去了梦想”……”
“我始终记得那一天,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那是在94年末的演唱会后,整场演出像极了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骗局。”
“他们用无数歌迷的热情,消耗着我们的对摇滚的激情,将一些曾经尚未写完的歌,拿到了台前,逼着我们唱歌……”
“那天之后,他永远离开了舞台。”
“宋唐乐队从此失去了灵魂,而我被迫站在聚光灯下,成了一个拙劣的替代品。”
“我曾是乐队最初的主唱,后来他来了,成了主唱;再后来他走了,我又重归主唱之位。”
“但自那天起,我始终活在他的阴影里……我唱不出歌,弹不了吉他,从未想过要成为谁的替代品,却也在不知不觉间......遗失了属于自己的梦想。”
苏杨站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
这些文绉绉的话越听越玄乎,不就是一个弹吉他,唱点歌的事,至于这么夸张吗?
眼前这人神神叨叨的架势,在他眼里活像个走火入魔的疯子。
他突然有感受到有那么一点点的寒意,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可一转头,却发现老板楚青的状态更离谱……
这位中年汉子早已泪流满面,端茶杯的手抖得像筛糠,滚烫的茶水洒了大半在托盘里。
嘴里还不住地哽咽着念叨:“别放弃...千万别放弃...”
苏杨整个人都无语了!
妈的!
搞文艺的都他妈的精神状态有问题。1
这句话是真的
“梦想是可贵的,是神圣的。”
“而这世上最悲哀的,不是找不到梦想的方向,也不是被迫放弃梦想,而是心中根本没有梦想。”1
“没有梦想的人如同行尸走肉,失去了灵魂的躯壳。”1
“而放弃梦想,就是亲手扼杀自己的灵魂……”
戴口罩的青年转过头,拿起了那把吉他,将吉他递给了苏杨。
“弹弹吉他给我听听……”
苏杨这才发现,这把吉他上,似乎有一行小字,若这吉他终被变卖,请告诉那时的我:梦想已死。
看着吉他上那行小字,苏杨再次陷入混乱的思绪中。
零碎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翻涌交织,却又变得越来越混乱。
他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与迷惘……
戴着口罩的青年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事实上,从苏杨踏入店门的那一刻起,他便敏锐地捕捉到了对方眼神中的异样……
当苏杨第一次凝视那把吉他时,眼中闪过的分明是痛苦、不甘、挣扎与迷茫交织的复杂情绪。
此刻,青年再次从苏杨的举动中读出了那种被生活重压摧折后的绝望。
他看见苏杨犹豫着不敢接过吉他,那畏缩的姿态既像是在害怕面对什么,又仿佛已经对一切都心灰意冷。
这种怯懦让青年没来由地感到一阵愤怒,想抽他一巴掌。
但……
望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张晓东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那个在乐队初创时期同样饱尝艰辛的少年,渴望着舞台,又一次次地被生活所击倒,最终差点放弃梦想。
他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这种被困境击垮后又无力挣脱的感觉,他实在太了解了,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无助......
老板楚青浑身颤抖,近乎踉跄地冲到苏杨面前。
他声音嘶哑又急切:“快!快接着!快!快!”
苏杨看着吉他,却并没有接。
他都不会弹,接了也不会弹。
而且,他知道这一切是场误会。
“我不会弹吉他...”
“这应该是一场误会...不,这就是误会。”
“吉他只是随便买来玩的,基本没学过,上面的字也是随手乱刻的...”
“说实话,我根本不懂音乐,什么都不懂...”
“抱歉...”
“如果没别的事,我先走了...下午还有事……”
“实在不好意思...”
昏黄的阳光透过橱窗斜照进店里,落在苏杨苍白的脸上。
老板楚青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苏杨伸出的手又缩回,喉结滚动,却发不出声音。
而苏杨的瞳孔骤然紧缩。
零碎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刺痛神经的片段里闪过各种各样的画面……
有舞台,有练吉他时候的场景,也有为了梦想,不顾一切背上行囊远走决然。
但,那不是我,我也不是他,我是他,我要走我自己的路!
他的手指无意识痉挛,嘴角扯出一抹自嘲的弧度,却在旁人眼中成了苦涩的决绝。
“我给你机会。”口罩青年忽然摘下口罩,露出张晓东那张被岁月磨砺的脸。
他抬手挡住刺目的阳光,声音沙哑:“两天后,告别演唱会,我,给你登台的机会!”3
楚青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盯着张晓东。
三楼里。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1
华夏摇滚乐在张健背叛的嘶吼声中迎来爆发,红豹、BSY等乐队崭露头角。
地下Livehouse里弥漫着烟草与荷尔蒙的气息,长发青年们用失真的吉他声对抗着体制的沉闷。
那一年……
1992年,当甜腻的港台情歌充斥大街小巷时,一群穿着破洞牛仔裤、铆钉皮衣的“叛逆者“以摧枯拉朽之势闯入公众视野!
他们用嘶吼的吉他声撕裂了华语乐坛的温床……
而这一年的11月,注定要被刻进华夏摇滚的丰碑!
那一天,在港岛红磡体育馆的沸腾之夜,宋唐组合如同惊雷般炸响!
主唱窦文斌撕裂般的嗓音与张晓东癫狂的吉他solo在孤独尾奏中交织,将全场观众推向颤栗的巅峰。
这是华夏摇滚首次在万人场馆掀起如此震撼的音乐海啸……
那一天,当琴弦崩断的瞬间,台下无数热血青年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纷纷撕开衬衫,露出胸前纹着的乐队标志。
那一天,整个场馆沸腾了,所有人都在为这支传奇乐队疯狂欢呼。
那一天,也是无数双眼睛见证着这支乐队从阴暗潮湿的地下livehouse一路厮杀至聚光灯下的主流舞台。
也见证着他们用酒精浸泡的即兴演奏和未经驯服的野性魅力,在九十年代的音乐版图上烙下了炽热的图腾。
无数人记得,那是一个暴雨倾盆的夜晚。
无数人也记得,当窦文斌扔掉话筒转身离场的背影定格在镁光灯下的那一刻……
一代人用青春燃烧的星火,正在那最后的嘶吼中被永久点燃,成为无数见证者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焰……
而星火音乐的老板楚青,是见证者之一。
………………
中午。
星火音乐的门关了,挂上了休息的牌子。
教吉他的课程也停了,有些刚上到一半的孩子们,被莫名其妙地打发回去了,今天不营业。
当苏杨踏入星火音乐时,心中涌起一丝不安。
这是他第二次来这家乐器店了。
第一次来是为了变卖吉他,换取微薄的350元生活费,决心从此脚踏实地谋生。
而这一次,他却是被人半请半拽地带到了这里,甚至被领上了从不对外开放的三楼。
“这是传奇!真正的摇滚传奇!“
老板楚青的声音发颤,像是怀揣着什么圣物般引着苏杨和一位戴口罩的青年拾级而上。
他不断重复着这句话,试图用语言凝固空气中躁动的情绪,却反倒暴露了自己难以抑制的亢奋。
他的目光频频瞥向身后那个沉默的口罩青年,一度差点踉跄……
苏杨好奇地打量着楼梯周围。
楼梯里,那斑驳的楼梯间贴满泛黄的海报,像一条时光隧道。
宋唐乐队1992至1995年的每场巅峰演出都被精心装裱在此,从地下酒吧的涂鸦传单到红磡体育馆的烫金海报,记录着这个乐队从尘埃到星光的轨迹。
苏杨这才意识到,楚青恐怕是这个传奇乐队最忠实的信徒。
这已是苏杨第三次听闻宋唐乐队的名号,第一次是从导演张城醉醺醺的追忆中,第二次是在街角音像店沸腾的人潮里,而第三次,则是在此刻……
事实上,他只是卖了一把吉他而已,完全想不明白这怎么就招来这么多麻烦。
难道原主这把吉他是偷来的?
可他在混乱的记忆里反复搜索,也没找到任何关于偷吉他的片段啊……
难道是失忆了?
当他们来到三楼后,苏杨看到整个空间都被布置成宋唐乐队的纪念展厅。
墙上挂满签名专辑、泛黄的演出照片和褪色报纸剪报,玻璃柜里陈列着破损的拨片、断弦和褶皱的演出服。
楚青激动地示意口罩青年坐下,自己则手忙脚乱地翻找茶叶……
苏杨的目光扫过展台,突然定在不远处那把熟悉的吉他上……
那把吉他,此刻正被郑重地摆放在展厅最显眼的位置,老板似乎格外的重视。
苏杨盯着它,心头突然涌起一丝不安。
难道这把吉他是偷来的?
他努力在混乱的记忆中搜寻线索,却只感到一阵恍惚与迷茫。
越是拼命回想,那些零碎的记忆片段就越是纠缠不清,像被打乱的拼图,无论如何都拼凑不出完整的真相……
而且,应该不是偷的吧?
不然早就报警抓我了!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都曾是十几岁的叛逆少年。”
“那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们这代人都在反抗着世俗的枷锁。”
“我们留长发、写诗歌、逃课去追逐自由,我们弹吉他、玩摇滚、用呐喊对抗平庸。”
“我们染发、摔酒瓶、在黑暗中声嘶力竭地怒吼。”
“当然,迷茫时我们也曾动摇彷徨,甚至一度放弃过理想。”
“宋唐乐队最初并非现在的阵容,这些年来有人离去,有人加入,有人永远搁置了梦想,也有人始终坚守至今。”
“……”
窗外阳光斜斜地洒进房间,落在那把斑驳的吉他上。
戴着口罩的青年缓缓起身,手指轻轻抚过琴颈上那行褪色的小字。
他忽然顿住,喉结滚动间溢出沙哑的叹息,仿佛触碰到了某个尘封已久的记忆。
“曾经有人绝望地对我说,“我好像已经失去了梦想”……”
“我始终记得那一天,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那是在94年末的演唱会后,整场演出像极了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骗局。”
“他们用无数歌迷的热情,消耗着我们的对摇滚的激情,将一些曾经尚未写完的歌,拿到了台前,逼着我们唱歌……”
“那天之后,他永远离开了舞台。”
“宋唐乐队从此失去了灵魂,而我被迫站在聚光灯下,成了一个拙劣的替代品。”
“我曾是乐队最初的主唱,后来他来了,成了主唱;再后来他走了,我又重归主唱之位。”
“但自那天起,我始终活在他的阴影里……我唱不出歌,弹不了吉他,从未想过要成为谁的替代品,却也在不知不觉间......遗失了属于自己的梦想。”
苏杨站在一旁听得云里雾里。
这些文绉绉的话越听越玄乎,不就是一个弹吉他,唱点歌的事,至于这么夸张吗?
眼前这人神神叨叨的架势,在他眼里活像个走火入魔的疯子。
他突然有感受到有那么一点点的寒意,忍不住哆嗦了一下。
可一转头,却发现老板楚青的状态更离谱……
这位中年汉子早已泪流满面,端茶杯的手抖得像筛糠,滚烫的茶水洒了大半在托盘里。
嘴里还不住地哽咽着念叨:“别放弃...千万别放弃...”
苏杨整个人都无语了!
妈的!
搞文艺的都他妈的精神状态有问题。1
这句话是真的
“梦想是可贵的,是神圣的。”
“而这世上最悲哀的,不是找不到梦想的方向,也不是被迫放弃梦想,而是心中根本没有梦想。”1
“没有梦想的人如同行尸走肉,失去了灵魂的躯壳。”1
“而放弃梦想,就是亲手扼杀自己的灵魂……”
戴口罩的青年转过头,拿起了那把吉他,将吉他递给了苏杨。
“弹弹吉他给我听听……”
苏杨这才发现,这把吉他上,似乎有一行小字,若这吉他终被变卖,请告诉那时的我:梦想已死。
看着吉他上那行小字,苏杨再次陷入混乱的思绪中。
零碎的记忆碎片在脑海中翻涌交织,却又变得越来越混乱。
他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与迷惘……
戴着口罩的青年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事实上,从苏杨踏入店门的那一刻起,他便敏锐地捕捉到了对方眼神中的异样……
当苏杨第一次凝视那把吉他时,眼中闪过的分明是痛苦、不甘、挣扎与迷茫交织的复杂情绪。
此刻,青年再次从苏杨的举动中读出了那种被生活重压摧折后的绝望。
他看见苏杨犹豫着不敢接过吉他,那畏缩的姿态既像是在害怕面对什么,又仿佛已经对一切都心灰意冷。
这种怯懦让青年没来由地感到一阵愤怒,想抽他一巴掌。
但……
望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张晓东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那个在乐队初创时期同样饱尝艰辛的少年,渴望着舞台,又一次次地被生活所击倒,最终差点放弃梦想。
他不禁发出一声叹息。
这种被困境击垮后又无力挣脱的感觉,他实在太了解了,那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无助......
老板楚青浑身颤抖,近乎踉跄地冲到苏杨面前。
他声音嘶哑又急切:“快!快接着!快!快!”
苏杨看着吉他,却并没有接。
他都不会弹,接了也不会弹。
而且,他知道这一切是场误会。
“我不会弹吉他...”
“这应该是一场误会...不,这就是误会。”
“吉他只是随便买来玩的,基本没学过,上面的字也是随手乱刻的...”
“说实话,我根本不懂音乐,什么都不懂...”
“抱歉...”
“如果没别的事,我先走了...下午还有事……”
“实在不好意思...”
昏黄的阳光透过橱窗斜照进店里,落在苏杨苍白的脸上。
老板楚青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苏杨伸出的手又缩回,喉结滚动,却发不出声音。
而苏杨的瞳孔骤然紧缩。
零碎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刺痛神经的片段里闪过各种各样的画面……
有舞台,有练吉他时候的场景,也有为了梦想,不顾一切背上行囊远走决然。
但,那不是我,我也不是他,我是他,我要走我自己的路!
他的手指无意识痉挛,嘴角扯出一抹自嘲的弧度,却在旁人眼中成了苦涩的决绝。
“我给你机会。”口罩青年忽然摘下口罩,露出张晓东那张被岁月磨砺的脸。
他抬手挡住刺目的阳光,声音沙哑:“两天后,告别演唱会,我,给你登台的机会!”3
楚青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盯着张晓东。
三楼里。
寂静……
死一般的寂静……1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21/21266/1247561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