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逃荒的韩世人
推荐阅读:网游之止戈三国、奈何清风知我意、清风徐徐轻几许、重生八零:穿书女配的打脸日常、拒嫁天王老公、只怪当初瞎了眼、离婚这件小事、傲娇上司潜规则:嘘,不许动、风情摇曳、水花一朵朵、
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赵启明能在公元前烧出瓷器,还可以利用有限的条件帮助武库发展军工业,但这并不表示他就无所不能。起码在种菜这件事,他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农事监的。
有这些农科院专家的细心照顾,种在太平寨的蔬菜和瓜类基本已经出苗,并且存活率还能达到很高的水平。与此同时,经营果园多年的果农也发挥出了他们的本领,把果树的种子进行处理之后,也在最近几天开始陆续长出嫩芽。
相比起来,赵启明种在花园里的那些西瓜就有些惨不忍睹了。
虽然钱管家看不过去,帮他重新整理土壤,拯救了很多的种子,但是跟太平寨那边的进度相比,还是有些距离。
意识到自己的技术不足之后,赵启明亲自来到太平寨,然后在郑国和孙里正的陪同下视察了果园和菜地。当看到那些长势喜人的瓜果蔬菜,他感到很是欣慰。
“虽现在只是开始,但只要能照料得好,以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郑国看着生机盎然的菜地,充满希望的:“这些西域的物产,迟早能在中原大地上成长起来。”
“那就要看你们的本事了。”赵启明从地上站起来,朝郑国:“有陛下的信任,这些来自西域的种子才能在太平寨试种,你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在下自当全力为止。”
“恩。”赵启明转过身,眺望着太平寨的田野。
随着插秧季节的临近,现在的农田里已经放好了水,太平寨的耕牛很多都已经下地,被那些扶犁的农夫赶着,缓慢的穿行在农田中。不远处的田埂上有玩闹的孩子,还有已经长出嫩叶的野草。
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
赵启明本应该感慨,但他忽然想起自己还没吃早饭。
所以转过身朝郑国:“你要是有空,就写个工作报告出来,明天之前给我。”
“工作报告?”
“就是把农事监最近的工作,包括那些种子出苗的过程都写出来。”赵启明不打算当面请教,所以他需要郑国的教材:“还有以后如何照料,也要尽量清楚些。“
郑国不解:“侯爷有这些有何用?”
赵启明当然不能自己想要学习,便朝郑国道:“我拿去给少府的那帮人看。”
听到这话,郑国不明所以,但还是点头。
“那今天就这样,我先走了,你们继续做事。”
“是。”
离开了太平寨,赵启明和秦文往东乡亭而去。
他本想着顺路,可以去西乡亭吃四姑娘的豆腐脑,结果去了才发现四姑娘走亲戚去了,豆腐坊今天没有开张,所以他和秦文只能失望的离开,然后回到东乡亭。
刚到侯府,门房大爷就探出身来,朝赵启明:“侯爷,韩公子来了。”
“哪个韩公子?”
“就是御史大夫家的那位公子。”
“是韩世人吧?”
“是。”门房大爷看了眼正厅方向,然后:“这位韩公子可真不好伺候。”
“怎么?”赵启明眯着眼睛:“他还敢在我侯府耍横?”
“那倒没有。”门房大爷无奈的:“就是太能吃了。”
“能吃?”
赵启明不明所以,和秦文走到了正厅前,结果看到韩世人正在狼吞虎咽,并且吃得很是专注,居然连赵启明走到他的面前都没发现。
“你这是怎么了?”赵启明看着韩世人的吃相,好笑的:“逃荒过来的?”
听到这话,韩世人抬起头,看到赵启明赶紧行礼,然后:“启明兄见谅,弟实在是太久没吃过外面的东西了,这些日子可真是太遭罪了。”
“恩?”赵启明发现韩世人身上穿着兵甲,这才想起这家伙前些日子被灌夫发配到军中去了,这让他有些吃惊的:“这都这么长时间了,你还没从军中出来?”
“哪有这么快。”韩世人指了指自己面前的饭菜:“弟能坐下吃不。”
赵启明无奈的点头。
韩世人重新坐了下去,然后继续狼吞虎咽。其实只是很普通的饭菜,估计是厨房临时炒出来的,但韩世人吃的很香,让赵启明也有点饿了。
“启明兄可不知道,这军中真不是人去的地方。”韩世人吃着饭菜,抱怨道:“弟我虽不用参与训练,但这饮食也够受的,那火头军做出来的东西,别跟启明兄家里的饭菜比了,就算是跟长安城随便找个馆子都不如。”
“那是肯定的。”赵启明也坐了下来:“从军哪有不吃苦的道理?”
“反正我是受够了。”
“你还是认了吧。”赵启明安慰道:“估计也没多少日子了,出来就好。”
“弟可没想出来。”韩世人忽然停了下来,然后朝赵启明道:“虽军中的饮食不习惯,但弟这些日子思来想起,也觉得这往后不能在游手好闲,是该有个正业了。”
“正业?”赵启明好笑:“你还有务正业的时候?”
“弟我谋了个好差事。”韩世人挤眉弄眼:“以后肯定比李敢还要威风。”
“什么意思?”
“启明兄以后就知道了。”韩世人重新开始吃饭,但与此同时也朝赵启明:“武库江大人有事情找启明兄,弟好不容易争取到机会,来启明兄家打秋风,但话还是要带到的。”
赵启明并不意外的:“是想让我去武库看炮管吧?”
“是的。”韩世人纠正道:“炮管已经造出来了。”
“这我知道。”
“既然启明兄知道,那就省事了。”韩世人接着道:“江大人的意思是,这火炮是启明兄的学问,没人比启明兄了解,所以虽然已经造出来了,江大人心里还是没底,就想启明兄能去武库一趟,看过了之后再确定。”
赵启明点了点头。
其实静安公主来的时候也跟他过这件事,他当时就答应去武库看看,只不过是要等太平寨那边种菜的事情办好了再去。现在他刚从太平寨回来,那边的菜地和果园都进展不错,也的确应该去武库了。
想到这里,他朝韩世人:“我知道了,你告诉江大人,我明天就过去。”
“有这话就行。”韩世人还是没有回去复命的意思,重新拿起筷子,还朝外面路过的扫地僧喊道:“那个谁,帮忙去东乡亭给我买点猪头肉来,你们侯爷的。”
扫地僧停下脚步,不解的看着正厅啦。
赵启明也算看出了,这韩世人在军中过得可怜,是来侯府逃荒还真不为过,所以他朝扫地僧道:“我刚好也要吃午饭了,你多买点回来,另外告诉厨房准备点酒。”
扫地僧领命,下去了。
韩世人满足的朝赵启明:“还是启明兄仗义。”
“你慢点吃。”赵启明:“不着急回去复命,就吃了晚饭再走。”
“那不行。”韩世人:“江大人还等着消息呢,弟我这就要回去复命。”
“那你猪头肉怎么办?”
“带着我路上吃,要是吃不完就藏在身上,等带到军营里,就能和弟兄们私开灶。”韩世人着看了眼正厅外面,然后;“最近天气还不是很热,应该没那么容易放坏。”
听到这话,赵启明不免有些感慨。
要韩世人这家伙,以前那绝对是如假包换的纨绔子弟。
虽然他和灌英也不是正经人,但韩世人那才叫纸醉金迷。就是这样的家伙,居然沦到买点猪头肉还要藏着掖着的地步,可想而知军中是有多苦。
不过既然都已经这么苦了,居然还想继续留在军中,这就有点意思了。
赵启明能在公元前烧出瓷器,还可以利用有限的条件帮助武库发展军工业,但这并不表示他就无所不能。起码在种菜这件事,他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农事监的。
有这些农科院专家的细心照顾,种在太平寨的蔬菜和瓜类基本已经出苗,并且存活率还能达到很高的水平。与此同时,经营果园多年的果农也发挥出了他们的本领,把果树的种子进行处理之后,也在最近几天开始陆续长出嫩芽。
相比起来,赵启明种在花园里的那些西瓜就有些惨不忍睹了。
虽然钱管家看不过去,帮他重新整理土壤,拯救了很多的种子,但是跟太平寨那边的进度相比,还是有些距离。
意识到自己的技术不足之后,赵启明亲自来到太平寨,然后在郑国和孙里正的陪同下视察了果园和菜地。当看到那些长势喜人的瓜果蔬菜,他感到很是欣慰。
“虽现在只是开始,但只要能照料得好,以后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郑国看着生机盎然的菜地,充满希望的:“这些西域的物产,迟早能在中原大地上成长起来。”
“那就要看你们的本事了。”赵启明从地上站起来,朝郑国:“有陛下的信任,这些来自西域的种子才能在太平寨试种,你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在下自当全力为止。”
“恩。”赵启明转过身,眺望着太平寨的田野。
随着插秧季节的临近,现在的农田里已经放好了水,太平寨的耕牛很多都已经下地,被那些扶犁的农夫赶着,缓慢的穿行在农田中。不远处的田埂上有玩闹的孩子,还有已经长出嫩叶的野草。
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
赵启明本应该感慨,但他忽然想起自己还没吃早饭。
所以转过身朝郑国:“你要是有空,就写个工作报告出来,明天之前给我。”
“工作报告?”
“就是把农事监最近的工作,包括那些种子出苗的过程都写出来。”赵启明不打算当面请教,所以他需要郑国的教材:“还有以后如何照料,也要尽量清楚些。“
郑国不解:“侯爷有这些有何用?”
赵启明当然不能自己想要学习,便朝郑国道:“我拿去给少府的那帮人看。”
听到这话,郑国不明所以,但还是点头。
“那今天就这样,我先走了,你们继续做事。”
“是。”
离开了太平寨,赵启明和秦文往东乡亭而去。
他本想着顺路,可以去西乡亭吃四姑娘的豆腐脑,结果去了才发现四姑娘走亲戚去了,豆腐坊今天没有开张,所以他和秦文只能失望的离开,然后回到东乡亭。
刚到侯府,门房大爷就探出身来,朝赵启明:“侯爷,韩公子来了。”
“哪个韩公子?”
“就是御史大夫家的那位公子。”
“是韩世人吧?”
“是。”门房大爷看了眼正厅方向,然后:“这位韩公子可真不好伺候。”
“怎么?”赵启明眯着眼睛:“他还敢在我侯府耍横?”
“那倒没有。”门房大爷无奈的:“就是太能吃了。”
“能吃?”
赵启明不明所以,和秦文走到了正厅前,结果看到韩世人正在狼吞虎咽,并且吃得很是专注,居然连赵启明走到他的面前都没发现。
“你这是怎么了?”赵启明看着韩世人的吃相,好笑的:“逃荒过来的?”
听到这话,韩世人抬起头,看到赵启明赶紧行礼,然后:“启明兄见谅,弟实在是太久没吃过外面的东西了,这些日子可真是太遭罪了。”
“恩?”赵启明发现韩世人身上穿着兵甲,这才想起这家伙前些日子被灌夫发配到军中去了,这让他有些吃惊的:“这都这么长时间了,你还没从军中出来?”
“哪有这么快。”韩世人指了指自己面前的饭菜:“弟能坐下吃不。”
赵启明无奈的点头。
韩世人重新坐了下去,然后继续狼吞虎咽。其实只是很普通的饭菜,估计是厨房临时炒出来的,但韩世人吃的很香,让赵启明也有点饿了。
“启明兄可不知道,这军中真不是人去的地方。”韩世人吃着饭菜,抱怨道:“弟我虽不用参与训练,但这饮食也够受的,那火头军做出来的东西,别跟启明兄家里的饭菜比了,就算是跟长安城随便找个馆子都不如。”
“那是肯定的。”赵启明也坐了下来:“从军哪有不吃苦的道理?”
“反正我是受够了。”
“你还是认了吧。”赵启明安慰道:“估计也没多少日子了,出来就好。”
“弟可没想出来。”韩世人忽然停了下来,然后朝赵启明道:“虽军中的饮食不习惯,但弟这些日子思来想起,也觉得这往后不能在游手好闲,是该有个正业了。”
“正业?”赵启明好笑:“你还有务正业的时候?”
“弟我谋了个好差事。”韩世人挤眉弄眼:“以后肯定比李敢还要威风。”
“什么意思?”
“启明兄以后就知道了。”韩世人重新开始吃饭,但与此同时也朝赵启明:“武库江大人有事情找启明兄,弟好不容易争取到机会,来启明兄家打秋风,但话还是要带到的。”
赵启明并不意外的:“是想让我去武库看炮管吧?”
“是的。”韩世人纠正道:“炮管已经造出来了。”
“这我知道。”
“既然启明兄知道,那就省事了。”韩世人接着道:“江大人的意思是,这火炮是启明兄的学问,没人比启明兄了解,所以虽然已经造出来了,江大人心里还是没底,就想启明兄能去武库一趟,看过了之后再确定。”
赵启明点了点头。
其实静安公主来的时候也跟他过这件事,他当时就答应去武库看看,只不过是要等太平寨那边种菜的事情办好了再去。现在他刚从太平寨回来,那边的菜地和果园都进展不错,也的确应该去武库了。
想到这里,他朝韩世人:“我知道了,你告诉江大人,我明天就过去。”
“有这话就行。”韩世人还是没有回去复命的意思,重新拿起筷子,还朝外面路过的扫地僧喊道:“那个谁,帮忙去东乡亭给我买点猪头肉来,你们侯爷的。”
扫地僧停下脚步,不解的看着正厅啦。
赵启明也算看出了,这韩世人在军中过得可怜,是来侯府逃荒还真不为过,所以他朝扫地僧道:“我刚好也要吃午饭了,你多买点回来,另外告诉厨房准备点酒。”
扫地僧领命,下去了。
韩世人满足的朝赵启明:“还是启明兄仗义。”
“你慢点吃。”赵启明:“不着急回去复命,就吃了晚饭再走。”
“那不行。”韩世人:“江大人还等着消息呢,弟我这就要回去复命。”
“那你猪头肉怎么办?”
“带着我路上吃,要是吃不完就藏在身上,等带到军营里,就能和弟兄们私开灶。”韩世人着看了眼正厅外面,然后;“最近天气还不是很热,应该没那么容易放坏。”
听到这话,赵启明不免有些感慨。
要韩世人这家伙,以前那绝对是如假包换的纨绔子弟。
虽然他和灌英也不是正经人,但韩世人那才叫纸醉金迷。就是这样的家伙,居然沦到买点猪头肉还要藏着掖着的地步,可想而知军中是有多苦。
不过既然都已经这么苦了,居然还想继续留在军中,这就有点意思了。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9/9503/53164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