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三个问题

推荐阅读:无尽战争之仁者至强陆少床咚轻点撩!傲娇总裁来养娃道闯乾坤老公,请立正强势婚宠,首席不讲理故颜心慕,厉少怦然心动娇妻求喂饱封少,余生请指教凤门嫡女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送红包阅读福利来啦!你有最高888现金红包待抽取!关注weixin公众号书友大本营抽红包!
      赵维从致知院出来,挤出人群就见陆君实、陈宜中和张世杰齐刷刷的立的道中,神情复杂的看着他。
      赵维一窘,赶紧迎了上去,“哎呀呀,几位相公经年不见,倒是愈发红润了呀。”
      “呃....”
      一句话闹了三人一个大红脸儿。
      能不红润吗?北边在打仗,他们却在大后方,而且....熊孩子赵昺还让赵维给拐跑了。
      这一年.....这老几位也就陈宜中的银行事情琐碎些,陆秀夫和张世杰都要闲出屁来了!
      要不是北方时时有战报传回,老哥儿俩都快忘了大宋正处国难了呢。
      如今使力气的回来了,他们这些清闲的自然有些愧疚。
      可是转念一想...不对啊!!
      他们哥仨来可不是表达歉意的哈,他们是来兴师问罪的!
      别忘了,赵昺是赵维强行带走的,一点都不和规矩。关键这还不算大事儿!
      大事儿是血头那个憨货,当初走时可是背着官司呢!
      那货一听赵维反了,二话不说带着血头军就揭竿而起了....
      上了船才知道是个乌龙,当时赵维没敢让他下船,怕相公们追究。可是该来的终究得来,血头这不回来了吗?
      得把话说清楚了吧?
      看了眼赵维身后的血头,陆君实板着脸色,“血头将军,也回来了?”
      “秀夫还以为他要驻扎在西雅图,没三五十年都不会回来了呢!”
      这是话里有话,讽刺的酸臭味极浓,还三十五年?
      对此,赵维也是咧嘴一乐,凑到陆相公面前耍起了无赖,“血头有错,这没说的!国法难容,该罚还是要罚的!”
      陆秀夫一撇嘴,“这还像点话!”
      赵维连连点对称是,这是规矩,不能破,他再怎么想护着血头,可是当初血头毕竟触碰了底线。这一板子是躲不过去的。
      包括他自己,也是要受罚的。带走赵昺,手段还是极端了点。得有个交代。
      但是话说回来,罚归罚,怎么罚却是有讲究的。
      赵维提议道:“这样吧....暂时撤了血头的军职,让他当回大头兵去!这不正好奇布查三城,还有玛雅各城要选优进血头军吗?让他去忙这个事儿,可好?”
      对面的陆秀夫、张世杰一听,对视一眼,都觉得可以。
      说白了,罚是得罚,但血头还是不能罚的太重,你还真给剁了脑袋不成?
      说不过去的,一来血头是有功之臣,而且是屡立大功!
      二来他是殷人,又是托尔特克酋长的儿子,要考虑到民族团结的问题。
      三来....那特么是宁王的心头肉!真重罚血头,赵维这关就过不去。
      所以,他们来,也就是追求一个形式,对王法有个交代。
      “殿下所言,有些道理,可是如何处置,还得看兵部、刑部、大理寺三衙共议之后的结果。此为国法不可轻废。”
      赵维一听登时大喜,向相公们一礼,“那就有劳诸公了。”
      陆君实这话就算同意了赵维的建议。
      说完血头,赵维知道,该轮到他自己了。
      裹挟官家出宫,还一走小一年,也不是什么小事儿。
      不等相公们开口,赵维自己先把姿态做足。
      “本王知道,本王也错了!!”
      “不劳几位相公操心,本王这就去宗正寺跪着去!卸任一切公职,先专心反省个一年再说!”
      “嗯....”陆君实等人听的这叫一个舒心,宁王什么时候这么乖巧.....
      一想不对啊!“嗯!?”
      不光是陆君实,连张世杰和陈宜中也是反应过来,眼珠子一瞪!“还一年?想的美!”
      特么赵维和血头能一样吗?血头卸了军职也就卸了。但是赵维想卸职吧有那么容易?他还想一卸就是一年?哪有这种好事?
      陆秀夫板着脸,“殿下还是别想剁清闲了,对殿下的处罚太后、福王还有臣等已经商量好了。”
      “啊?”赵维一愣,“什,什么处罚?”
      陆秀夫冷笑一声,“这一年,也积攒了不少我等难以决策的政务,现在好了,殿下和官家都回来了。正好尽早处理掉。”
      嚓....
      赵维暗骂,这帮老伙儿,没一个好东西!
      成心的吧?
      不过听陆秀夫的话锋,他们都处理不了的事儿,估计都插过棘手的。没法推辞。
      “行吧!”赵维已经认命了,他来到这儿,就是遭罪来的!
      “明日本王就到政事堂与诸公商议。”
      此言一出,反倒陆秀夫他们有点不好意思了,老脸一红,“殿下其实....可以暂歇几日的。”
      赵维这可刚下船,人家打了一年的仗了。
      赵维却无所谓,“没事儿,年青力壮的,现在不往死里用,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用?”
      大伙儿不说话了,心中有愧....
      也不多说,请宁王先回府休息,什么事儿明天再说。
      可是没想到,赵维哪有功夫回府,叫上张世杰,直接去了码头。
      此次凯旋除了带走的川军、禁军和殷人大军,还有好几万日本俘虏呢!
      得尽早安排。
      对此,张世杰其实早就从战报之中得知了一些,知道有四五万的倭人,其中还有一条大鱼,北条义时。
      也早早的就开始准备,只不过,再怎么准备也不可能充分。
      四五万人,还是敌方俘虏。能怎么安置?建个监牢?那不现实,集中管制又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如今人就在面前,张世杰看着就头皮发麻。
      对赵维道:“与诸位相公商量了好一阵,当下,有两个选择。”
      赵维:“哪两个选择?”
      张世杰,“第一全都发配到科潘城去,那边在修水利,正要劳工。可以让兰琴代为管理,省了朝廷不少麻烦。”
      赵维一听,连连摇头,“不好.....”
      “兰琴是能帮着管理,可是那边本来就不太缺劳力。而且...太尉想没想过,兰琴当下的农业水平还支撑不了这么多人。难不成还要从新崖山向其输粮吗?”
      张世杰点了点头,“确实不合适,那就只有第二个办法了。”
      “什么?”
      张世杰眼神一厉,“送到南扶桑的矿区去!”
      “噗!!”
      赵维直接喷了,瞪眼看着张世杰,心说太尉这心够黑的啊。
      送到矿上去?送到....
      眼珠子一转,猛的一拍大腿,“有想法!我喜欢!”
      “.....”
      好吧,这回轮到张世杰发懵了....
      本来吧,这个馊主意是张简之提出来的,大伙儿都反对,有点太不人道了。
      要知道,南扶桑的金银矿、铜矿和硝石矿等等,真的非常非常苦....荒山野林,条件艰苦。
      很多雇佣的殷人,在矿区连一年都做不满,就死活要回来!也就心怀深仇大恨,靠一股报国热情顶着的汉人劳工,能坚持下来。
      现在要把这些倭人送去苦窑挖矿...是不是太不人道了?有违德行。
      可是张简之却坚持这个想法,用他老人家的话说,咱们自己人都能干,倭人为什么干不了?谁让他们打败了呢?
      最后大伙儿扭不过张简之,只好把这一条加上了。
      结果倒好,真是有什么师父,就有什么弟子。
      赵维这是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就这么办吧!除了义时,都发配到矿区去!然后把汉人劳工撤回来点,尤其是女人!矿区一个女人不留!”
      “跟倭人讲清楚,不是不给他们女人,是咱们汉人也缺女人!”
      “想要女人,要过日子没问题,往山上走有库斯科王国啊....有本事就自己去抢!”
      “噗!!”
      张世杰喷了!彻底震惊!看了赵维好半天也没回魂儿。
      心说这混蛋小子....比他老师心还黑啊!
      这是拿倭人俘虏,去祸祸库斯科?
      ....
      事儿就这么定了,赵维没有半点心理负担。
      首先老师说的对,谁让你打败了呢?这年头打败了就得任人摆布。
      其次....呵呵,前世小鬼子拉咱们的人下矿洞,前世没机会报仇。这一世赵维多少可以帮着找补一点。
      都去挖矿去吧....要是哪天真把库斯科给抢没了,也许赵维一高兴,就让他们回来也说不定。
      回到成王府,把王瑜安顿下来,小两口一起吃了顿晚饭,难得的温馨惬意。
      第二天一早,不等王瑜转醒,赵维已经穿戴整齐,出府上马,直奔皇宫而去。
      走形势般的上了早朝,把东瀛俘虏,还有血头军都统制血头的事儿拿到明面儿上走了个过场。
      散朝之后,赵维跟着陆秀夫、张世杰等人到了政事堂。
      结果陆相公直接拍给赵维一摞的奏章.....
      把赵维气的,你们是真不干活儿呗?
      却不想陆相公也是有理,“你自己看,非是我等不做为,这些事儿,也就你能拿主意。”
      赵维狐疑的翻开....
      好吧,冤枉陆相公了。
      这里面桩桩件件,还真不是陆相公可以做主的,甚至其中有不少奏章,陆相公没扔了就算不错了!因为有相当一部份已经违背了陆相公的信仰。
      总体来说的话,这些问题是新崖山六年飞跃式发展积累下的隐疾。
      也可以说是扶桑大宋走到今天这一步,未来发展马上就要遇到的问题。
      比较重要的集中在三个大问题上:
      人口结构的问题....
      技术空白的问题.....
      基础薄弱的问题....
      等等等等。
      首先是人口结构,这是赵维用后世词汇概括的,奏章的写的则是“汉夷失衡”....
      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大宋带到扶桑来的原始人口就那么十几万,虽然一直在努力从中原输送人口过来,但是这个速度远没有大宋征服土人,来的迅速。
      如今的情况是...把玛雅、奇布查还有西雅图、新都都算上的话。
      扶桑宋庭,有殷人各族人口近一千两百万!而汉人只有不到三十万人。
      当然,如果把新崖山的其它民族都算上,那就更杂了!
      你就想吧....这里蒙古人,有东瀛匠人,还有新俘虏的东瀛兵,有从安南(越南)招聘来的安南劳工。还有色目人....
      说白了,现在的新崖山已经成了大杂烩了。
      这不得不让朝廷重视,那就是如何保护汉文化,如何保护汉人的统治地位。
      这事儿说大不算大,毕竟还没有实质性的问题出来。可是说小也不小,必需要未雨绸缪。
      然后是技术空白....
      这个问题比人口结构更为严峻,因为已经严重制约了大宋的发展。
      怎么说呢,按理来说,赵维和致知院带来了大量的“高科技”大宋现在不缺技术。
      可是也正因为这些致知院的新技术,反而带来了更多的技术缺口。
      毕竟致知院现有的技术,多半还是通过赵维的启发和引导,进而实现的飞跃发展。
      这种发展来的太突兀了,而且不成体系,也不完整。
      说简单点,大宋炮有了,可是没有火枪!大宋急需小型化的单兵作战武器。但是火枪哪有那么容易?
      再比如,老约翰的血型鉴定法,他只弄出了血型,可是血液到底是什么?从格物的角度来说,血液在人体的作用是什么,静脉血和动脉血有区别?从血型学还能得到多少实际应用的好处。
      这些一概不知。
      包括,有了显微镜,但相应的观测仪器、光学原理、灯光辅助等等,都没完善。
      有了石油冶炼,可石油冶炼之后的应用也没跟上。
      硫化橡胶!雷汞的储存和运输,蒸汽机制造上的工艺难题。
      包括王五郎,昨天还跑到工部去,非让铁匠给他打一个比胳膊肘还要灵活的连杆铁臂。
      工部的匠人哪有那个本事?但是不行,鲁班侯非要不可,没有?没有也得给我想招儿去!!
      新技术,带来了更多的新技术缺口。以至于问题越积越多,工部都要乱套了!
      王仲林现在天天给政事堂上奏折,他要不干了....
      干不了了....一个人掰成八瓣儿,也满足不了当下的需求。
      人都要疯了。
      最后一个大问题,还是和技术有关。
      赵维说是基础薄弱,其实官面上的话叫:良匠难求,良卒难求!
      上面说了,工部彻底乱了。工匠们忙不过来,水平也越来越捉襟见肘。根本就跟不上技术的需求。
      而军中那边,也是好卒难找,比找个有带兵本事的校尉都难!
      为什么呢?还是技术问题!
      大宋的火器越来越精良,对炮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新一批的重型火炮,还未装备部队。
      可是不装备的原因可不是为了藏着杀手锏!而是.....
      而是工匠把炮造出来,却没有士卒可以驾驭!
      没错!炮有了!可是会放炮的卒子却没有!
      新炮有标尺,有复杂的着弹点计算方法,是徐良在制炮时,请教的阿老瓦丁,从他那得到的几何学帮助才完成的。
      这对操炮手的要求高到让人发指!不但要识字,而且必须是那种算术水平非常高,会应用三角定位,还有计算抛物线的才行!
      要知道,在军中找到一个识字的士兵已经是很难的事儿,现在又要懂数术?而且是汉人没几个懂的复杂抛物线?
      开什么玩笑?
      如今想当个好兵,不亚于考个童生....
      向来以百代文兴于宋,万世普学于此自傲的相公们,直到这个时候才发现....
      咱们大宋....好没文化。
      ......
      。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9/9360/109619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