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说 - 全章节免费在线阅读平台 > > 春秋大领主 > 第403章:又一个脑子被门夹过的

第403章:又一个脑子被门夹过的

推荐阅读:重生八零校花军嫂极品白领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六零小甜妻穿越七零小军嫂网游之最强房东重生六零甜军嫂八零军婚:重生娇妻有点野八卦线人G重生顾少娇宠小刺猬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听一听,讲的是人话吗?
      动辄打这个国家,灭那个国家。
      还“甘”是一块荒地?
      甘国是周襄王(前652年-前619年在位)异母弟弟,也就是王子带建立的国家。
      真是神特么荒地了。
      这个甘国地盘不大,武力不强,人口不多,也是相较于晋国来说的。
      约有个几十里方圆,人口一两万,不就是春秋时期小型诸侯国的常态吗?
      目前这样的国家实在太多太多了,一个个数下来起码数十个。
      不过,类似的国家,不是东夷,便是西戎,或是北狄,倒是南蛮被楚国大批吞并了一批,剩下的都是楚国暂时没功夫攻打的。
      说来也是挺奇怪的。
      很多小型国家的国君,追溯上去的祖先非常显赫,什么祝融、公共,或是禹、启,不是远古大神,就是“帝”级别。
      论血脉的话,他们的血统远比周王室要高贵多了。
      比较清晰的是,拿“大神”来当祖先的一般是东夷国家,追溯上去是“帝”级别祖先的则被算作诸夏。
      这个也能显示在体系上面的区别。
      来自晋国的卿大夫要打这个灭那个?
      智氏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智罃好像是过于迫切了。
      甘国是周王室的公卿之国,怎么能说灭掉就灭了呢?
      尤其是周天子刚刚驾崩了一个,又给新登基了一个,影响会非常大的。
      而智罃敢开那个口就对了。
      周天子死了一个又一个登基,却是将晋国完全撇到一边去。
      不提没有晋国的保护,周王室早该完蛋。
      就拿晋国每次对外用兵打赢,一定会分周王室一些好处。
      周王室怎么就敢无视了晋国呢???
      周天子驾崩都是两个多月前的事情了。
      所以,国君听了智罃的话,哪怕内心里觉得智罃太没将周王室放在眼里,还是没有开口进行训斥。
      当然了,国君其实也不会直接训斥元戎。
      那是建立在国君式微的前提之下。
      手头没有足够无条件服从的武力,又要行使至高无上的权威,类似的国君通常活不久。
      再来是,目前追求的是君臣互相尊重。
      最为重要的一点,国君现在看周王室也是老大不爽,没觉得自己受到了来自周王室的尊重。
      拼死拼活帮忙维持颜面。
      不就是过程中俺强了,却没有变秃嘛!
      你特么就是这么对待俺的???
      至于韩厥要去攻打“大荔之戎”,相比起智罃要攻打甘国,前者无疑成了一件小事。
      无论攻打甘国还是“大荔之戎”,智罃和韩厥先后开那个口,等于不是以国战的形势爆发战争,会是晋国这边不常见了的“家族之战”。
      所谓“家族之战”分为两种。
      第一种就是晋国内部因为私仇,申请的家族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开片。
      再来就是,晋国的家族申请私自向外进行扩张。
      韩厥进行的是后面那种。
      到时候韩氏攻打“大荔之戎”只会动用家族武力,获得什么都算是自己的。
      一旦出现韩氏打不过“大荔之戎”的情况,可以申请国家介入。
      只是,国家力量介入之后,战争就将变成国战,韩氏肯定就无法独享收获了。
      国君没有答应,却也没有当即拒绝。
      对于他们来说,现下最为重要的事情有两件。
      等候来自周王室的消息,看看要不要为周简王(姬夷)举哀,用什么样的规模庆贺新王登基。
      第二件事情则是跟郑国正在进行的战争。
      按照正常流程,国君和元戎一块过来,吕武不再是作为指挥官。
      后面的发展也是那样,吕武将指挥权移交给了国君,国君却又将指挥权交给智罃。
      宋、鲁、卫、吕、曹、邾、滕、薛的国君、执政或大夫,他们进行了一套参见晋君姬周的流程。
      大军在智罃的命令下,准备渡过大河。
      花了十八天的时间,第一批先头部队渡河,随后是第二批、第三批……,直至大军全部过河完毕。
      在此期间,郑国那边没有做出任何干扰的行动,只有被派来盯梢的小股郑军部队眼睁睁地看着联军渡河。
      华元对晋军重新启动对郑国的战争,是受到无比鼓舞的。
      他一再求见晋君姬周,阐述宋国到底地多么多么的惨,盼晋国的求援盼得望眼欲穿,可算是将晋军给等来了。
      老大没有将四个军团全部拉过来?
      俺其实是老失望了。
      不过,来了总比没来好。
      俺就等着老大将小郑揍一顿,再继续南下去找小楚开片啦。
      晋君姬周每一次都要保持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还将四个军团全部拉过来?
      不知道晋国很多家族已经快没米下锅了吗???
      霸主国的领导人不好当啊!
      要忍受一帮权臣的不尊重。
      想说点什么话需要经过深思熟虑。
      时时刻刻要担心惹到权臣,来个血溅当场。
      霸主国也不好当啊!
      内部一个不稳,会遭到一帮小弟的背叛,随时还将遭到仇敌的复仇。
      这不是内部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吗?
      搞得谁都得不到休息,咬紧牙关每年用兵。
      贼鸡儿难受,晓得么?
      也就华元不知道晋君姬周的内心戏,要不就得问一句“咱俩换一换”,或“宋国与晋国的地位调换一下”,再骂一句“真特么矫情”之类的。
      晋君姬周却是没有任何的造作。
      他对自己的处境真心感到难受,又对晋国的境遇有着十足的担忧。
      外人只看到俺的风光,不知道背后的艰辛。
      晋国看上去能怼天怼地对空气,谁又知道稍有不慎就会跌落神坛,甚至谁都能来践踏一脚?
      晋君姬周当然不会向任何人诉苦,只能自己默默承受那些苦楚。
      以晋国为首的联军来到大河南岸。
      令人无法理解是郑国依然没有什么动作。
      “郑执政公子騑南下御宋,会楚公子喜而去。”士匄很关心这一场战事,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么个答案。
      郑国不应战。
      晋国该怎么办?
      士匄面对一众沉默以为,频繁给吕武打眼色。
      哥,您不是最莽的吗?
      说点什么啊。
      吕武顺势就轻踹了旁边的士鲂小腿一脚。
      士鲂轻呼了一声,见大家的目光都看向自己,顾不得许多,开口说道:“宣战已成,郑应战矣!”
      晋国按照正规流程宣战。
      郑国是接下战书了吖。
      还矫情个什么劲?
      杀呀。
      抢呀。
      别烧!
      抢下地盘,房屋、农田啥的,最好能捡现成的来用。
      国君有些愣神。
      其实,智罃、韩厥、中行偃和吕武都做出一副意外的表情。
      吕武却是装的。
      那一刻,除了踹士鲂一脚的吕武,其余人都在想:“老范家也不要脸了啊?”
      是哦。
      打下“祭”地之后,没有哪一家会跟范氏抢。
      士匄急不可耐。
      士鲂站出来背书。
      是显得太着急了一些。
      关键是,老范家的家风变了。
      从士燮当家作主时期的含蓄以及内敛,到士匄接手老范家的直接和大胆。
      如果是一颗老姜,会更习惯士匄这种直接和大胆的风格。
      他们认为这样的人更好对付,不像做事隐晦且多想的风格,需要什么都要细看和深思。
      年纪轻轻却活成了“老姜”的晋君姬周笑着说道:“如此便无须顾忌,开战罢。”
      真正下命令的人该是作为元戎的智罃。
      而智罃只是一直笑,没有反对也没赞成。
      晋军出动了。
      智氏、韩氏、阴氏、中行氏和其余联军的部队没动弹,范氏的四个“师”进行分散,攻取属于郑国的“城”、“邑”、和“邦”。
      那么一看,就是上军和下军分别出动了两个“师”,实际的“主将”中行偃和吕武却成了看戏的。
      其实,这个也是范氏愿意看到的结果。
      各家待着光看戏,单凭范氏打下来,好意思抢吗?
      如果一个个去问,答案是:好意思。
      坐在一块再问,谁都会笑而不语。
      从什么时候开始,晋国的“卿”开始变得一个个都不要脸了?
      应该是从智罃当任元戎之后。
      这个是智罃过于贪婪,搞得谁都不敢脸皮太薄。
      脸皮薄下场会是,没好意思将事情做得太直接,话讲得太明白,利益就不再归于自家。
      郑国没有派人过来迎战。
      范氏的四个“师”攻打每一个地方,遭遇到的只是当地的郑国贵族反抗。
      如果是范氏没有学会怎么制造攻城利器之前,攻城战什么的,哪怕打赢了也会损失略微惨重。
      现在情况不是范氏从阴氏那里学会怎么打造攻城器械了嘛。
      结果是,范氏的军队本来就能打,再加上攻城利器的出现,相对轻易就一路攻城拔寨,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席卷“祭”地。
      在这两个月里,大多数人都是作为看客。
      并不是所有人都满意坐看他人拼命。
      中行偃就属于忍不住,要动手却被阻拦下来的其中之一。
      阻拦中行偃的是智罃这位同宗。
      偏偏智罃没给中行偃一个说法。
      “本是出于同宗,为何元戎如此待我?”中行偃看上去是真醉了。
      现在的军队出征并没多么严格禁止喝酒。
      不但贵族能小饮,将士也能吃饭的时候少许喝上一些。
      作为一名贵族该有操守,需要统兵作战为前提,约束自己绝对不能喝醉。
      中行偃非常不爽智罃,肯定不会找智罃喝酒。
      韩厥又是个闷葫芦,年纪也偏大。
      中行偃只能找年纪相差不多,地位差距同样不大的吕武,一块给喝上了。
      吕武有点怕中行偃下一句来个“咱们一块干智氏吧”的话。
      他有两套说法,能拱火,也能劝解,选择了后面的选项,说道:“天子未有所动,范氏有利而动,我等岂能如此?”
      简而言之就是,新登基的那个周天子不知道在搞什么玩意,还是没有联系晋国。
      不单单是晋国这边有那样的待遇,其余各个诸侯国都一样。
      历史上不是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只是非常少见。
      无一例外是周王室自己内乱,又或是遭到外敌切断联系路线。
      可是根据韩氏给出的信息,周王室一没有发生内乱,也没有谁跟周王室开战啊?
      那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且先不管周王室到底在搞什么。
      包括晋君姬周和元戎智罃在内,很明显就不想扩大战事。
      同意范氏攻打郑国的“祭”地是一种试探。
      不是试探郑国。
      而是在试探楚国。
      信不信一旦楚军有北上的迹象,以晋国为首的联军会选择转身就走?
      说白了就是,智罃觉得现在的晋国跟楚国刚正面,打赢了没什么实际好处,打输了中原的霸权会近一步瓦解,属于极度划不来的事情。
      晋君姬周赞同智罃的决策,只是不能明白讲出来。
      他俩也就形成了意志一致,才有了范氏的独自出战。
      甚至可以说,士匄主动要求独力攻打“祭”地,正中智罃的下怀,也符合晋君姬周的意愿。
      从表面上来看,晋国还有三个军团没动弹,恐吓楚国别轻举妄动,三个军团就是在等着楚军的。
      很明显是有点吓住楚国了?
      已经过去那么长的时间,公子喜一直没有率军北上。
      郑国则是放弃了挣扎。
      小郑同志直接躺下,任由小晋为所欲为,反正就是不反抗了。
      这个姿势,那个姿势,一再任意施为下来,范氏全面攻占“祭”地,智罃喊停了。
      打完之后,情况却是有些尴尬。
      晋国总不能派人去联系郑国,喊嗓子:别害怕,俺们已经干爽了,需要喊个暂停地来冷一冷,等会先出去阳台抽根烟吹吹风,想弄了再接着来。
      郑国可能猜到晋国的意图,关键是不敢爬起来,继续老老实实躺着。
      现在咋办?
      智罃暗示士匄可以有下一步动作。
      比如,调集范氏的武士过来“祭”地定居,愿意也能调来农夫,再留下足够的兵力驻守。
      等范氏将事情安排妥当,大军就要开拔前往“王野”了。
      他们去“王野”干什么?
      不是被刚登基的周天子给整懵了嘛。
      已经教训完郑国,是不是该过去问候一下新王。
      考虑到周王室那边情况有点诡异。
      呼啦啦带着几万士兵一块去,很正常的吧?
      半个多月之后。
      周天子(姬泄心)喝着小酒听着歌,还有舞蹈能看,得知晋军进入“王野”,一点被惊到都不看。
      看看他在干么,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去干。
      老子才死多久,怎么能喝酒、听歌、看跳舞啊!
      而他就是这么干了。
      “不见,寡人不见!”周天子得知晋君姬周以及众卿大夫求见,才不管自家一众公卿与百官脸上的愤怒,一脸傲娇地昂起头,大喊:“酒照喝,歌照听,舞照跳!”
      不就是晋国嘛。
      扛着寡人祖先借出的“王”旗才发达起来的暴发户。
      敢把寡人怎么着?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8/8229/463472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