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又是双档

推荐阅读:极品高手在花都极品大玩家至尊神医首席的错位蜜宠至高文明冰结师毒妃太猛,王爷难招架步步为凰:权掌天下凰谋锦绣带着神龙回娘家

    照例穿过人群登台,他一上台还没还没动嘴,台下听众就先自顾自的乐起来,露醉仙对钱逊之到“钱的人缘真是好啊,一句话不,就和台下混熟,这半场肯定是没问题了。钱先生真是教导有方,什么时候帮我调教一下这个见不得大世面的妹子。”
    因为休息室中尚有一男二女,钱鼎章出门后也就没有顺手关门,反而是将门开到最大,以显得毫无瓜田李下之嫌。此刻室内三人都看得到台上情形。
    钱逊之笑笑“露先生谬赞了,不是钱某自诩,家伙原来各项也都算不错,但充其量中上,尤其是经验短缺,这也是我让他放单档时最担心的,但是现在看来他这个场缘似乎比我这个当师傅的都厉害,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难倒是那场大病生的开窍了?”
    “嘻嘻嘻”何若曦在一旁笑了出来,露醉仙一个卫生眼过去,前者毫不畏惧,露醉仙没有办法只得和他道歉“这个妹子啊,被我宠坏了,真是。。。”是道歉,不过语气中的歉意也就是那么一分二分三四分,这是一番经历后两人较之前更为相熟,话做事自然也随便了一些。钱逊之在一旁看的有趣,也做计较,只是含笑看着她二人。露醉仙被看的有些发窘,连忙调转话题“看看,钱今天什么吧”
    “各位老听客,你们大概也觉得好玩,今天梅李书场里的书,就没正常过,先是双档,后来三个档,晚上么,先是我爹爹唱单档,现在我又上来,让我先想想,还有啥个人员调配花头能翻伐”着,装模作样的扳起了手指头口中则念着三下五去二,五上三进一等算盘口诀了。台下一见他这样,又开始闹笑起来。
    “你也不要扳指头了,索性今天你们四个人唱一挡吧”有人开始起哄。
    “各位老听客,这个比较麻烦,家父是因为子之前碰到了麻烦无法及时感到,才拖着病体强自登台,这是做儿子的不孝,所以老爹爹今天是不可能再上台了,请各位谅解。”
    台下王老郎中也在配合着做明,一时间气氛顿就有点冷下去。钱鼎章眼珠一转又到“现在么看看,时间也就三刻钟,再正书么,有点不上不。要不一个折子吧”
    听客们一听觉得也在理,就有人拔直了喉咙问“唱啥呢?要好听的”
    钱鼎章笑着到“下午么,我和青那档,三笑,大家觉得还可以伐”
    台下爆出震天响的叫好来。
    “要么,把她再叫上来,给大家一段《玉蜻蜓》阿好?你们要问来,你不是三笑的么,怎么《玉蜻蜓》也会,我和你们讲,露先生的时候我在外面听角学会的。大家觉得如何?”
    本就是春节期间,大家听书是假,找个热闹地方凑热闹才是真,台下怎回不应?露醉仙看着这个热闹的场面也忍俊不禁,推了把何若曦“人家要你去么,你去就啊。”后者象征性的蹭着露醉仙扭捏了两下,也就抱着琵琶往台上走去。
    上得台来,下手照例是要先抱着琵琶“叮叮咚咚”弹几下,试试音,这是弹词习惯,哪怕一分钟前在休息室中刚把品弦校好,但到了台上这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动作。
    钱鼎章借着“叮咚“声,压低了喉咙到”今天唱《问卜》我起瞎子的角色,你就照着和你师傅拼档的样子唱,噱头我来放。“
    “好的”何若曦轻轻回答,转而又恶狠狠的道“你要是再敢拿本姑娘开心!!哼哼!”
    “哼哼啥?啊,要不要我让你哼哼又哼哼啊”话一出口,钱鼎章心中马上懊悔起来,这话的轻薄之极,是语带调戏也不过分。当然在他前世面对21世纪新女性的时候,类似话出去,不但听者不会脸红,个把泼辣的姑娘还会讥唇相讽“就你,银样镴枪头,真是人中狮子王!”。嗯,狮子一次三秒。。。。。
    可在民国,面对的又是一个****的姑娘,女孩子本就早熟又常在江湖行走对男女之事也有一知半解,听到他这么面皮红得不像话,伶牙俐齿也好像沾上了牛皮糖般。
    钱鼎章赶紧道歉“刚才言出无状,实在不是有意冒犯。”
    这样一耽搁,台下顿时不满起来“你个家伙,才讲了一句话,姑娘面孔就通通红,你本事阿是真大。”
    钱鼎章随手在弦子上拨动几下假作调弦,心里在暗想如何打混过去。
    这时候,梅老板却跑来给他解围了,只见他跑到状元台前低头和几个老人悄声商议,钱鼎章也好奇,但距离终归是有点远,竖起了耳朵也听不清什么。
    片刻一个老听客拍了桌子“你阿是奸商,我们买了签子进来的,早就坐好了,你现在过来让我们让位?有你这么做生意的么?不让!”
    钱鼎章也觉得奇怪,场子人都挤满了,这时候就不会再往外卖票了,怎么还有进场?
    梅老板也无奈只是反复朝着那几位哀求商议,眼看就要僵持下去,却看到几人步入书场,他眼尖一看立刻喜出望外“陈先生?李先生?刘汉~~郎中!”一个激动差点喊出刘汉尼拔来。
    书场中的听客也齐齐望去,梅老板见几人进场一溜跑到他们跟前“陈先生,你看这个书场位置实在是。。。。。。”
    “陈先生,下午见义勇为,实在是让人佩服,既然来听书,那肯定是欢迎的,你要不到我这里来,我们可以挤挤。”王老郎中适时解围。
    刚才冲梅老板发火的那位听了这话,也不在作声,只是屁股往隔挪了挪,空出半个身位来。众人一番运动后,还真就挤出三个空档。
    陈布雷抱拳拱手“多谢给位父老,我几人莽撞而来倒是打扰各位听书了,梅老板,今天在场各位的签子钱就算在我的账上,每桌瓜子茶食也尽管摆上去,都由我来。算是给大家赔礼了。”完各自入座。
    ---------------------------------------分割线------------------------------------------------------
    下面的情节会涉及到《玉蜻蜓》这部书,所以先讲几句
    《玉蜻蜓》是弹词界最著名的几部书之一,从流传时间长度和演唱者的数量来看,应该是不输《三笑》甚至略有超出。演唱的名家众多,版本也是浩瀚如烟,这里就不做索引考据的学问了。讲点八卦吧。为什么被称为书之王的是三笑而非玉蜻蜓呢?
    原因比较好玩,先介绍一下大致剧情走向,和三笑类似,也是一部书两条线。一条是金贵升离家出走在庵堂和女尼志贞有染,后金病亡。志贞生下遗腹子,无法在庵堂中养大,故而委托老佛婆将婴儿送回金家。路上阴错阳差,孩子被朱家捡去,而朱家后来因故无法继续收养,便将孩子给了退任的知府徐上珍。徐给孩子取名徐元宰,养大后16岁得中状元,胡凭借生父金贵升的遗物-家传宝物玉蜻蜓,最后和生母相认的故事。因为这条线以金贵升为头绪,故行内成为金家书。
    另一条线是沈君卿寻访申贵升,长江遇盗,芙蓉洞团聚,后衣锦还乡等情节,称为沈家书。
    这部书在吴地,乃至更远的江西都有地方戏曲来演绎,比如沪剧中就叫《庵堂相会》,越剧,婺剧,吴地一些滩簧也有唱。但奇怪的是,除了弹词外,在其它剧中,主人公的名字都叫申贵升,唯独弹词中改姓了金。
    有一种法,这部书一开始是,大明首辅申时行的冤家同为首辅的王锡爵编排出来恶心他的。申时行中状元时的名字确实是徐时行,他爷爷过继给徐家,申中了状元后才归宗。而申本人又是苏州人。
    北方有句骂人的话叫“姑子养的”,姑子就是尼姑的意思。再再看看主人公的名字徐元宰,元宰二字即可分开分别理解为状元宰相,合在一起本身也是宰相的别称。
    所以这玩意出自申家仇人的概率确实很大。
    申时行做到了宰相,在苏州自然成为大族。怎么可能容忍《玉蜻蜓》的传播呢?于是充分动用宗族势力,几次在禁演。但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于是在核心金家书的基础上加上相对更为刺激的沈家书后,披着《芙蓉洞》《节义缘》等马甲上演。又将申姓改作金姓。
    申时行后人对此也没有办法,最后和弹词艺人工会光裕社达成协议,唱就唱吧,但别在苏州城内,其它九百六十万平凡公里的土地上爱哪儿唱哪儿唱去。
    可见这本曾被称为**之首的玉蜻蜓在广大三俗群众心目的地位。
    另外著名考古学家邓之诚在《骨董琐记》中明确表示万历间吴县申时行,太仓王锡爵两家私怨相构,王作《玉蜻蜓》以抵申,申作《红梨记》以报之,皆两家门客所为,相传至今。”。可我看过红梨记,没发现黑王锡爵啊。
    弹词《玉蜻蜓》目前流传的老录音有两套,一套是蒋月泉先生和江文兰先生的18回版本,另一套是苏似荫先生和江文兰先生的全套。要听唱听前者,要听完整故事的听后者。
    非常遗憾的是这二套都是49年后的“割过尾巴“”的部分,清代“**之首”的风采是彻底欣赏不到了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7/7734/41414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