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父债女偿

推荐阅读:权门婚宠我的美女老总开局签到世界冠军怎么办掌家小农女诸天无限基地我的美女大小姐军少的腹黑娇妻穿越五零抢夫记三界凰神将门凤华

    农门团宠小娇娘_第七百八十七章父债女偿影书
    :yingsx第七百八十七章父债女偿第七百八十七章父债女偿:
    宫门外,崔琰已经带了五百近卫军在等着了。
    二十车的果子,装的满满的,尤其最上边装的十个果篮,里面居然是黄橙橙的香蕉,惹得附近的人都翘脚儿看着。
    这香蕉是最近一两年由百果园传出的新鲜果子,香甜软糯,最得老人孩子的喜欢。
    但价格实在是贵,一根就要一二两银子。
    如今一次就是十篮子,简直太大气了。
    不过,想想百果园背后的东家是皇后娘娘,这事也就不惊奇了。
    五百近卫军都是脸上带笑,抬头挺胸,威武之极。
    崔琰见帝后一家三口出来,赶紧高声号令近卫军单膝跪地。
    皇上抬抬手,吩咐道。
    “保护好太子,尽早回来。”
    “是,皇上!”
    崔琰高声应了,又笑嘻嘻转向皇后。
    “娘娘,这些果子可有我们兄弟的?”
    “有,都有。
    不过,运送一趟不容易,还是多让一些给营里的兵将。
    你们在宫里,不会少了这些。
    马上桥安县那边的西瓜就要开园了,有你们吃厌烦的时候。”
    方圆儿拍拍儿子,哪吒跳上大王的后背,同爹娘摆手告别。
    崔琰等人也轰然上马,很快都跑的没了影子。
    夫妻俩又牵手往回走,到了太和宫,一个在前殿处理政事,一个回后边忙着开烤炉。
    楚家那边定了后日,安葬楚星晴。
    方圆儿虽然没有得到生母的养育,但对她当年舍命庇护自己,依旧感恩。
    更何况赵金莲没少嘱咐,要她不能怠慢了这事,让楚家伤心。
    所以,她想来想去,决定这次下葬,所有的祭品和面点都亲手准备。
    太和宫后殿的烤炉,平日用的并不多,毕竟有空间在,想吃点心回去拿就是了。
    今日难得,两个烤炉都被烧热了。
    灶间的大锅也架上了大笼屉,准备蒸花馍。
    晴红银红和春桃等丫头们自然都要一起忙碌,边说笑边干活,很是热闹。
    方圆儿正教丫头们用新木梳给花馍做点缀的时候,秋雅就回来了。
    她挽了袖子帮忙,众人就问道。
    “你怎么回来了,朱红呢?
    那个姓于的可会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了,朱红脾气不好,不是她的对手吧?”
    “是啊,别惹得朱红发脾气,人家再说咱们太和宫欺负人!”
    “哎呀,放心。”
    秋雅摆摆手,笑得古怪,“怪不得人家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那个姓于的就是秀才,满肚子心眼儿,朱红姐姐就是兵。
    管你耍什么心眼,就是直来直往应对。
    昨日那个姓于的,两刻钟就要更衣一次,说是吃坏了肚子。
    进去更衣就不出来,明显偷懒呢。
    结果,朱红停了她的饭菜,生生饿了她一日。
    朱红说了,不吃就不用更衣了,也不会肚子疼了。
    姓于的,差点儿气疯了。
    今早起来脸都白了,吃了三个馒头,两碗粥!”
    “哈哈哈!”姑娘们乐疯了,“活该,就该这么整治她!”
    “对,父债女偿!”
    “谁让他们一家子都坏心眼算计,活该!”
    方圆儿也是听得忍不住笑,“朱红怕是要把她气死了。”
    “是啊,姓于的还要端贵女架子。
    朱红说,出宫的才是贵女,留在宫里的都一样是奴婢。
    姓于的,气得废了一张纸,又要从头抄写,后来她连话都不敢说了。”
    秋雅得意,难得夸赞朱红。
    “就该朱红姐姐这样的治她!”
    “太后那边没人过去拦着?”
    “当然拦着了,但朱红姐姐说了。
    一个奴婢,皇后娘娘都使唤不动,这是大不敬。”
    众人边说边笑,干活儿都变得轻松愉快了。
    第二日,晴红几个亲自押着马车,拉着祭品送到楚家。
    跟随她们一起的,还有宣旨太监。
    皇上封了妻子生母为三品的诰命夫人,这般葬礼就更隆重了。
    方家老少都在楚家帮忙,楚夫人感激,更高兴的还是云氏。
    她一个人忙碌坏了,有了刘氏和王氏帮忙,简直是解了燃眉之极。
    方家买下的小庄子,这么短的功夫,已经有出产了,送来不少新鲜菜蔬,杀了三头猪,五只羊。
    城里的铺子送了海鲜和果子,加上方圆儿亲手张罗的祭品和待客点心,也就齐全了…
    待得挪坟结束,入土为安。
    微服出宫的方圆儿,上前磕头烧了纸。
    楚老太爷扶着闺女坟头,放声痛哭。
    “星晴啊,以后爹去九泉之下见你,也不怕了。
    你的闺女,爹给你找回来了!
    可怜的孩子,你怎么就这么没福气,看不到这日啊!”
    楚家都是哭的泪人一样,方家众人也是抹眼泪,赶紧劝慰。
    到底让楚家人收了悲声,回了家。
    因为是白事,不好太过操办。
    楚家只放了十桌儿酒席,前院后院儿各五席面,招待的都是亲朋好友。
    但院外却放了流水席,招待附近百姓吃羊汤面条…
    忙完这件事,月份也就到了七月,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也是西瓜开园的时候。
    桥安县的西瓜一如既往的大批量运往京都,得益于方玉前几年的卖力推广。
    如今不只桥安县,附近几个县也都开始种西瓜。
    所以,原本极昂贵的西瓜,如今也因为一斤十文钱的便宜价格,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里。
    但凡日子过得去的,有些家底儿的,白日里买上一个,扔到井里镇着,晚上吃过饭,大刀切开,一家人摇着蒲扇,吃着西瓜,就是最欢快的时光了。
    方玉虽然离开桥安县,但在桥安百姓心里,他却是永远的父母官。
    西瓜刚开园,瓜农们就摘了最早熟的主根西瓜送到了京都。
    方玉无论是给银子,还是推辞,都不成。
    最后只能收下,分给了刑部衙门和大理寺的同僚,别说主官,就是小吏们,下衙时候都能抱一个回家。
    而接下来,每天都有一车,从来不多也不少。
    显见是瓜农们约定好了,甚至排了队。
    方玉无奈,只能吩咐善缘堂,到桥安县开展了一次长达半个月的义诊。
    看诊,开药方,抓药,都不要一文钱。
    这就是对百姓们爱戴的回馈,也是百姓们最喜欢的方式。
    于是,方家楚家,几处铺子,甚至辛家,都不缺西瓜吃了。
    方圆儿在宫里,都吃过桥安县的西瓜了…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6/6507/31467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