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无赖皇帝

推荐阅读:海岛小农场路人丁的修仙生活男主攻略超级都市法眼姑娘你不对劲啊骄娇无双宁小闲御神录重生美味佳人原始战记黄金渔场

    农门团宠小娇娘_第三百三十八章无赖皇帝影书
    :yingsx第三百三十八章无赖皇帝第三百三十八章无赖皇帝:
    皇城里,原本就没什么秘密。
    北风好像是最好的三姑六婆,很快就把这件事传的尽人皆知。
    吏部衙门里,所有人都是无心办差,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听说阁老们去求皇上下罪己诏了?”
    “是啊,但是我看啊,有些难。”
    “难也要求啊,听说足足一千孩童啊,大半都是三四岁的,也有五六岁的。
    但想要说明白他们家乡何处,怕是都不容易。
    虽然捡回一条命,但找不到爹娘,以后怎么活啊。”
    “造孽啊!”
    方玉也坐在人群里,默默替众人倒茶,眼底神色复杂,默默盘算着。
    不必说,今日所有种种,都是他帮忙谋算的。
    其中有些运气成分,但大半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只能说,老天爷也看不过这样昏庸的帝王糟蹋大魏,处处保佑他们顺利。
    不过,事情没到最后的结果,他也不敢说会不会有变故。
    正这个时候,一个小吏从门外跑进来,嚷道。
    “宫门前有消息了!
    于丞相亲口宣布,吴思恩善做主张,欺瞒皇上,掠夺孩童,已经畏罪自杀。
    吴承恩的所有义子,尽皆抓捕,抄家灭族,以儆效尤。”
    “那罪己诏呢?”
    有人心急,高声问道。
    小吏迟疑了一下,说道。
    “于丞相说皇上龙体不适,无力书写罪己诏,以后再议。”
    众人好似被一口气堵了嗓子,半晌都没人说话。
    方玉低头,冷冷一笑。
    虽然都知道皇帝无赖,但赖的这般明目张胆,也是千古难寻了。
    无力书写?
    什么时候皇帝下诏书要亲自书写了,秉笔太监都是死的吗?
    无非是不想承认自己错罢了。
    他干咳两声,问了一句。
    “于丞相可说那些孩童要怎么安排?”
    小吏赶紧应道,“听说会送到各个慈安堂,暂时安顿。
    然后通告各地,家里有丢失孩童的,可以统一来京都认领。”
    有一个同方玉交情不错的书记官,小声问道。
    “仲良,你问这是何意?”
    方玉倒也大方,应道。
    “我平日常接济两处济安堂,先前刚刚修缮过房屋,就想着若是上边有安排,不如选这两处,孩童们也少受些委屈。”
    “对了,倒是忘了这事了。
    仲良平日不少往济安堂跑,最是熟悉了。”
    “可不是嘛,咱们去问问,若是能安排到那里最好了。”
    “我叔叔在大理寺,怕是他能帮忙。
    走,仲良,同我一起去看看。”
    有热心的同僚,拉了方玉一起出门。
    这时候告假,也没人拦着了。
    方玉谨慎,先带同僚们去了那两处济安堂看过。
    不得不说,同僚们里外走动一遍,对他倒是真心敬佩多了几分。
    在他们印象里,济安堂都是屋子破败,阴暗潮湿的小院子。
    衣衫褴褛的老人孩子,面黄肌瘦,见到人畏畏缩缩。
    但这两处济安堂,小院整洁,屋瓦窗棂都是新的,拾掇的一丝尘土都没有。
    老人孩子都穿着厚袄裤,即便有的打了补丁,也是浆洗干净,头发整齐。
    老人坐在廊檐下,晒着太阳,编着筐篓,照看着小孩子。
    十几个七八岁的小孩子,居然坐在房间里学写字,先生是个稍大的孩子。
    出门时候,又跑回来一些半大小子,有的拎着扫帚铲子,有的拎着贩卖杂货儿的小箱子。
    一见了方玉,他们就欢喜汇报成果。
    “方先生,我今日扫了一条街,得了十文钱。”
    “先生,我也卖了五十六文的杂活儿,给弟弟妹妹们买了一包芝麻糖。”
    方玉笑着同他们说了几句,再带同僚们出来。
    众人就忍不住问询,“仲良,这都是你一个人张罗的?”
    方玉摇头,笑道,“我只是出力多一些,出银子的是沈家三公子。
    先前机缘巧合结识他,他知道我在救济这些老人孩子,就把木料生意的利润分了一些出来。
    每月送过来,由我安排。
    我想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多耐心为这些孩子老人寻点儿出路。”
    众人听他不肯居功,更是好感顿生。
    有人边走边说道,“沈三公子就是至孝沈君泽吧?
    听说沈侍郎被贬去北地,很多人觉得他没了靠山,可是没少给他下绊子。”
    “我也听说几句,不过今日看来,这沈三公子也是至情至性的好人。”
    “是啊,以后遇到,总要行几分方便。”
    方玉听他们说着,倒是有些愧疚。
    这些日子为了谋划救这些孩童,倒是忽略了沈君泽。
    仔细想想,他真是有一段没来小院子蹭吃蹭喝了…
    大理寺本来是审查询问犯官之处,突然被吩咐安排一千孩童,人人都是头大。
    这可真是个烫手山芋,安排的好是应该的。
    但凡一个孩子出了问题,整个京都怕是都要把他们骂的出不去门儿。
    无论公心私心,他们当然也想这些可怜孩子有个好地方落脚儿。
    但上边的大人们,只知道京都有济安堂二十座。
    却不知道,每年拨给济安堂的银子被层层盘剥,几乎没有一文落到孤寡手里。
    济安堂同破庙也没什么区别了,怎么安顿这些孩子…
    正这样的时候,突然听说有两座济安堂整齐干净,可以收容安顿这些孩子,简直是天降甘露啊。
    没费一点儿力气,所有孩子就被迅速送了过去。
    方玉一身官袍,带了济安堂所有老人孩子,腾出温暖朝阳的房间,烧水打扫,帮忙安顿。
    但凡进出的官员,都要问一句啊。
    待得听说这两座济安堂长期受方玉资助打理,甚至还在教授孩童们写算,自食其力。
    人人都是忍不住赞叹,毕竟行一时之善,比如这样的时候送来一些食物被褥,这很容易。
    但要天长日久坚持下去,却是极难。
    结果,更让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善缘堂的管事和小厮又出现了。
    他们居然称方玉一声东家…
    这般,连方玉的同僚们都惊讶了。
    他们也听说先前紧急救治孩童的事了,没想到,方玉是东家。
    方玉同众人拱手,有些羞赧解释道。
    “我们家里就住在万云山边,因为父母惦记我一个人在京都,有个病痛无人照料。
    就把家里的小药铺开了过来,先前管事来禀报,我索性把成药都捐了,幸好还有些用处。”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6/6507/31456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