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难得糊涂

推荐阅读:伊人来自明朝深空彼岸天衣多媚赤炼苍穹孔雀底下好乘凉重生之少女未长生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三国之蜀汉我做主神仙眼我有一座亡者殿

    第八十一章难得糊涂_农门团宠小娇娘_穿越小说_蚂蚁文学
    第八十一章难得糊涂
    第八十一章难得糊涂:
    方圆儿吃羊肉吃的欢快,小嘴儿也是说个不停。
    赚钱的点子,一个接着一个,都是新奇又古怪,偏偏还是让人不能拒绝的那种。
    方老汉和方老大爷俩儿听得是晕头转向,满脑子问号。
    方玉听得若有所思,只有方老二兴奋的眼睛都在放光儿。
    “好,好,从春日起,就把梨树定出去,收回成本就提前了。
    还有,田里的西瓜也可以提前预定!
    这几日我就让人开始收购鱼苗,早早放进鱼塘里。
    你那个烤鱼烤肉都是一绝,到时候客人钓上岸,煎炒烹炸任选。”
    “对,对,二哥,就是这样。
    到时候,梨花蜜还可以烤肉,都算周边产品。
    不过,这般人手就有些不够了。”
    “买人成本太高了,不如在村里雇吧。”
    “姑娘绝对不成,万一客人醉酒有些冲突,不好解决。
    还是从左右村屯找人,要十二三岁的半大小子。
    干净伶俐聪明,几个院子都要留人跑腿儿,识字的最好。”
    “大半要在村里找,毕竟是一村乡亲,不提携一二,容易招人眼红。”
    “是啊,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如趁着这次,把梨园周围种上荆棘吧…”
    兄妹俩说的热火朝天,方老汉和方老大彻底成了听众。
    方玉不时点头,望向妹妹的目光里有欢喜,也有佩服…
    方老二急于把这些想法记下来,尽快落实。
    于是,拉了妹妹跑去跨院儿,奋笔疾书了。
    饭桌儿自然也就散掉了,吴嫂子带了桃红过来拾掇。
    刘氏和王氏回房去了,赵金莲摘了墙角的笤帚扫干净炕席。
    开始铺被褥,准备睡觉。
    方老汉坐在炕头儿,想要抽几口旱烟,又怕呛得老妻咳嗽,就空口吧嗒几下。
    倒是赵金莲想起方才听到的,实在忍不住,低声说道。
    “他爹…方才老二和圆儿说的那么多,要耗费多少银子啊?你是不是劝劝?”
    方老汉沉默了半晌,应道。
    “老二和圆儿都没有从你这里拿银子的意思,你就装作不知道吧。”
    “那他们哪里来的银子,圆儿先前卖药材留了点儿私房钱,应该不多啊。”
    赵金莲皱眉,方老汉倒是看得开。
    “孩子们大了,自然有他们的打算。
    咱们当爹娘的,能帮忙就帮忙,不能帮也别拖后腿。
    老二和圆儿都没有坏心眼儿,也不会惹祸。”
    赵金莲叹气,只能点了头。
    他们做父母的,总有老的一日。
    早些放手,让孩子们去闯,也没什么不好。
    大不了,最后还是回村里老宅去,像先前一样过日子呗。
    这么想着,她也不烦心了,很快就睡了过去…
    冬末的太阳,是一日暖和过一日。
    阳坡的雪融化干净,就轮到田地了,眼见田垄都露了出来,山坡阴面也慢慢开始退去白色的衣衫了。
    方家的饺子馆生意越来越好,西山脚下也是忙的热火朝天。
    方老二放出消息,收购鱼苗,无论大小,按斤两给银钱。
    各村老少,闲着无事,就把附近的小河占领了。
    今日你一桶,明日我两桶,总能拿回百十文钱。
    特别是各村的半大小子们,尤其的积极。
    毕竟卖了铜钱,交给家里大半,他们自己多少都能偷偷留下几文。
    方老二把鱼苗扔进自家鱼塘,也在暗暗观察着这些半大小子,慢慢就有了些看中的人选。
    其中梨花坳里有那么七八个,附近三个村子也占了七八个。
    选了个日子,他亲自寻了胡大伯说话,又把几个小子的长辈聚到一起。
    说起要雇佣小子们到庄园做工,教授写算,烤鱼烤肉等手艺。
    在方家吃住,一月还有二百文的工钱。
    唯一要求就是签契约要三年,而且严格遵守保密条例,不能随意透露庄园的任何事。
    半大小子们都是十一二岁,正是吃粮食顶一个壮汉,干活儿却是不成事的时候。
    若是去了方家做工,不但能学本事,带出一张嘴,省了家里不少粮食,还有工钱。
    这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这几家当即就答应了下来,半大小子们知道了消息,更是欢喜的跳脚儿。
    全村上下,谁不知道方家的伙食最好啊。
    即便他们做工,不能同主家吃的一般,但以方家的大方,总比他们自己家里吃的好啊。
    于是,在胡大伯的见证下,几个小子和他们的长辈都在工契上按了手印。
    胡大伯也在证人的位置,按了手印,签了字。
    方老二定了小子们三日后,到方家上工。
    然后,他又请胡里正上车,转到饺子馆接了方老汉,直接去了隔壁村子。
    方玉考了秀才的时候,附近几村的里正都到方家贺喜。
    不能说如何熟悉,也总算混个脸熟。
    如今,听说方家看中他们村里的小子,打算雇去做工。
    条件又是如此丰厚,里正也是欢喜。
    小子们学本事总是好事,而且同方家多了这么一层联系。
    以后村里有事,若是有求到方家头上的时候,方家也能帮忙…
    方老二跑了一日,顺利定下了十五个小厮。
    各村因此,也更是关注方家庄园了,茶余饭后都要说上两句。
    城里渐渐也开始有人听说,路过的商队在饺子馆落脚儿,更是把消息带出了很远很远。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方家上下忙成一团。
    就是方玉白日里大半时候,都要搭把手儿。
    刘氏王氏也挺着肚子在灶上忙碌。
    至于金子只能继续在姥姥家里住下去了,好在方圆儿疼侄儿,常让人帮忙捎带东西过去。
    一些小玩具,好吃的点心,新衣衫新鞋子,让石场村的孩子们羡慕坏了。
    金子也就成了小小的孩子王,每次听说方家送了东西,孩子们都要疯跑到刘家门前,等着老大分他们一些甜甜嘴巴。
    方圆儿白日里要为工匠们的伙食绞尽脑汁儿,吃的好,吃得饱,花费少。
    晚上,她还要进空间去照看那是十几棵西瓜秧。
    三十多粒种子,只有一半发芽,金贵之极。
    方圆儿不只关注它们的生长,还要陪它们聊天,哄它们高兴,力求结出最大最甜,籽最多的西瓜。
    这般忙碌之下,方家老少眼见的就都瘦了下来。
    但成果也是喜人,十座院子雨后春笋一般的长了起来。
    其中八座小院儿都是正房带东西厢房,倒座房也有两间。
    这样,可以同时租给三家客人,倒座房住奴仆也方便。
    剩下两座,其中一座,所有房间都是一明一暗。
    正房和东西厢房加一起,就是十八间。
    用于招待那些单身来玩耍,或者是手头不太宽绰的赏景客人。: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6/6507/314511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