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沉冤昭雪

推荐阅读:修真大福星我在斩妖司除魔三十年休闲玩家能有什么坏心眼开局地摊卖大力我挂机了千万年工资到位斩仙屠魔大唐签到十八年突然发现是西游代码零九钢铁火药和施法者某美漫的传奇人生

    御座之上,李纯紧握扶手,激动道:“快将那黄绢呈上,朕要亲自验看!”
    内侍飞快呈上黄绢,李纯颤着手轻轻拿起,定睛细看,双眼蒙上一层薄泪:“这字迹,的确是父皇亲笔……”
    原来当年阉党推着自己,将父皇逼到如斯绝境。
    大行梓宫之日,是十月十四日,那一天,自己会离开兴庆宫,送正月驾崩的祖父德宗葬入崇陵。
    这个日子,还是父皇与自己一同选定的吉日。
    他无力地将黄绢放在御案上,转瞬又陷入迷茫,看向沈微澜:“你推测刘澭调换密旨,这条黄绢却是如假包换,这又作何解释?”
    不等沈微澜回答,梁守谦在一旁插口:“陛下,此事足可证明,刘澭调换密旨云云,全是沈汾臆测,这案子就不该交给他。”
    “枢密使这话,未免有失偏颇。”沈微澜扬声打断他,冷冷反驳,“沈某无法接触密旨,当然只能靠推测断案。如今陛下明鉴密旨为真,十年前罗山人蒙冤而死已是确凿无疑,这难道不算查明真相?”
    “好个伶牙俐齿,”梁守谦冷笑,反问他,“那你倒说说,这案子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沈微澜瞬间沉默,看向卷宗。
    这案子他在心里怀疑了十年,推演了十年,结果密旨根本没被调换,令案情越发扑朔迷离。
    好在罗山人沉冤昭雪,自己夙愿已了。
    他心中百转千回,却不改初衷,缓缓道:“密旨为真,只能证明刘澭没拿伪诏调换密旨,但他依旧诬陷了罗山人。”
    李纯猜测:“或许刘澭认不出父皇笔迹,也未可知。”
    沈微澜摇头:“草民花了十年查证,早已排除了这点。先帝擅长隶书,做太子二十余年间,一直替德宗誊写诗作,赐予大臣与节度使,熟悉先帝笔迹的臣子大有人在。
    何况从密旨内容推断,先帝不写刘澭大名,只写三郎,绢上不加印鉴,足见先帝将他视作心腹,知道他认得自己的笔迹。”
    李纯听罢,沉默不语。
    梁守谦却质疑:“你也说了,熟悉先帝笔迹的臣子大有人在,刘澭若要诬陷罗令则,伪造一份诏书,不是更万无一失吗?”
    “我原本也这么想,但刘澭没有调换密旨,看来他认定密旨是伪诏后,便无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质疑他撒谎。”
    “你说得头头是道,可惜无凭无据,不过是臆测罢了,”梁守谦一脸不以为然,看向天子,“陛下,刘澭出身将门,一生尽忠,他的谥号‘景’,还是陛下赐的呢。此案日久年深,罗令则即便蒙冤,其中隐情已难查证,万不可凭沈汾一面之词,给忠臣定罪啊。”
    “沈某的推断,并非无凭无据!”
    殿中人掷地有声,引得天子侧目,让梁守谦再度白费口舌。
    他面色一沉,恼火地转过脸来,质问沈微澜:“你有何凭据?”
    “凭据便是刘澭的出身,”沈微澜看向天子,拱手道,“陛下,刘澭为求自保,不惜诬陷罗山人,正是因为他出身将门——他是反贼朱泚、朱滔的表侄。”
    听到这两个名字,李纯瞬间变了脸色。
    基于搜索引擎技术检索服务
    三十二年前,祖父德宗削藩失当,引发兵变,在长安失陷后,被迫逃往奉天。
    这便是安史之乱后,再次带给大唐致命一击的奉天之难。
    在奉天之难中,有二帝四王拥兵自立,朱泚与朱滔皆在其中。
    尤其是朱泚,在长安僭位称帝后,大肆诛杀李唐宗室,郡王、王子、王孙足有七十七人,死在他的屠刀之下。
    陡然想起这两个乱臣贼子,李纯一阵心悸。
    沈微澜却拱手长揖,娓娓道:“刘澭之父刘怦,是朱泚朱滔的表兄,为人宽厚忠直,在两人起兵谋反前,一直忠言劝谏。
    后来大乱平定,朱泚兵败被杀,朱滔上表待罪、郁郁而死。刘怦接替朱滔,继任卢龙节度使,却短短三个月便撒手人寰。
    据草民查证,当年刘怦因为表弟罪孽深重,深恐朝廷降罪,以致忧惧成疾、一病不起,而为他侍疾送终之人,正是三子刘澭。”
    沈微澜说到此处,带着某种感同身受的怅然,沉声道:“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其实人在临终前,会将积压在心底的情绪尽数释放,无论悔恨、恐惧、还是遗憾,都会感染床前侍疾的人,对其一生影响深远……
    刘怦临终前,必然对刘澭说过什么,让他一生尽忠报国,却在面临重大抉择时畏避不前。譬如刘怦死后,他将唾手可得的卢龙节度使让给远在莫州的长兄刘济,又在被刘济排挤后,带着自己的兵马驻守秦州。
    甚至,在收到太上皇密旨时,他宁可认定密旨是伪诏,也不敢兴兵勤王,唯恐天下人从他的一举一动之中,回想起他罪大恶极的表叔——朱泚、朱滔。”
    沈微澜一气说完,大殿中寂静无声。
    许久之后,梁守谦一声轻嗤,嘲讽道:“刘澭与刘济都已去世,死无对证的事,还不是任你牵强附会,信口雌黄?”
    “的确,刘澭在元和二年病逝,他的长兄刘济也在元和五年去世,但枢密使别忘了,刘济的同母弟刘源,如今尚在京中。”沈微澜冲梁守谦淡淡一笑,望向天子,“陛下若怀疑草民所言,可召见左武卫将军刘源,一问究竟。”
    李纯看向香烟袅袅的玉炉,亲口下谕旨:“眼下还剩半个时辰,传,左武卫将军刘源,快马入延英殿面圣。”
    “是!”内侍俯首领命,快步离殿。
    大殿再度安静下来。
    等待刘源入宫作证的工夫,沈微澜望着天子背后细密的珠帘,目光沉沉,不知在想些什么。
    随着时间推移,玉炉吐出的香烟渐渐变得稀薄。
    梁守谦不怀好意地提醒:“还剩最后一刻钟了。”
    沈微澜面色如常,静静等待。
    哪知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内侍惶恐的声音:“陛下,奴婢有要事启禀!”
    李纯面色一凛:“说!”
    内侍疾步入殿,噗通一声跪倒在沈微澜身边,颤声禀报:“左武卫将军入宫途中,遇刺身亡!”
    基于搜索引擎技术检索服务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4/4426/220090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