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说 - 全章节免费在线阅读平台 > > 大明1624 > 第两百一十九章 冲突

第两百一十九章 冲突

推荐阅读:人在游戏王,超融合观众也融阎王下山公路求生榜一说她要走到公路尽头同学你锦鲤啊,一等功追着跑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野夫提刀录历史病了绝色生骄春色满棠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陛下,南赣贼人作乱仅仅在攻占安远县城之后,就被洪抚台镇压了,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黄克缵道。
    “此事看似事,但却不得不让朕警惕,削藩势在必行,此事无须再议,其余新政,可以暂缓。”朱由校毋庸置疑地道。
    “陛下,臣以为削藩之事需谨慎行事,切不可操之过急。”高攀龙不依不饶地道。
    “陛下,此事一时难以分出对错,不如投票吧。”韩爌建议道。
    “这次朕不准备投票,这次朕要乾纲独断。”朱由校拒绝道。朱由校知道这次投票百分百是无法通过的。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内阁成员一起跪拜道。
    “你们是一定要跟朕作对吗?”朱由校冷声道。削藩的命令是不可能发中旨,必须要得到内阁通过,否则的话,不但藩王甚至地方官都有可能会封还。明朝的皇权是各代王朝中受到最大限制的一代,其实在某些制度上已经接近君主立宪制。
    “陛下,臣等绝无此意,只是劝谏陛下是臣等的责任。”高攀龙道。
    “责任?!”朱由校冷笑道,“各地藩王的情况不用朕,你们应该比朕清楚,不知为何非要阻拦朕?”
    “陛下,削藩太过激进,臣以为应该循序渐进。陛下刚行宗室限禄法,现又削藩,各地藩王必定不肯罢休,甚至会引起天下大乱。”韩爌解释道。
    “朕等不了了,你们可不要把朕逼急了。”朱由校狠狠地道。这次是朱由校与内阁分歧最大最严重的一次,朱由校也第一次有了解散内阁的想法。
    朱由校强硬的态度,让七位内阁成员有些诧异,双方已经到了要撕破脸的地步了。李起元见状,赶忙道:“陛下,臣以为从古至今乱民造反的原因多种多样,绝非陛下得这么简单,绝不是简单依靠削藩就能解决问题的。”
    “的确光靠削藩也完全解决不了,但是藩王的问题到了今天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朱由校道。
    “陛下,如果削藩引起藩王造反该如何处置?”李起元问道。
    “不破不立,其实朕早已经做好了他们造反的准备,而且解决此事宜早不宜迟,时间拖得越久,给帝国造成的影响就会越大。”朱由校道。
    “陕西、四川、湖广、河南、山东等藩司的藩王众多,尤其是河南、山东等地一旦造反,极易危及京师的安危,造成整个帝国的动乱。”李起元道。
    “如果真有藩王造反,朕将御驾亲征,亲自粉碎他们的野心。”朱由校道。
    “陛下,削藩之事,不如今天先议论至此,容我等再考虑一日,明日再议。”李起元建议道。
    “明日,就算到明日朕也会执意削藩的。”朱由校道。
    “陛下,臣以为此事暂缓一日,待明日再议。”韩爌建议道。
    “好,朕就依你等所言,明日再议。朕希望明日众位爱卿都能支持朕。”朱由校冷声道。
    ……
    今天的事情让朱由校非常地不爽,他差点都准备解散内阁了,虽然解散内阁这是一个很恶劣的决定,甚至会影响到后世帝位继承人在对待内阁上的态度。
    “皇上今日议事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张嫣看到一脸不爽的朱由校就知道有事发生。
    “朕要削藩,内阁却是极力阻止,朕现在在想要不要解散内阁重现组建?”朱由校道。
    “妾前几日看《资治通鉴》略有所得,不知皇上可愿意听妾?”张嫣微笑着道。
    “宝珠难道也想劝朕不要削藩?”朱由校疑惑地问道。
    “不是。”张嫣摇摇头道。
    “那来听听。”朱由校道。
    “《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四卷:上尝罢朝,怒曰:‘会须杀此田舍翁。’后问为谁,上曰:‘魏征每廷辱我。’后退,具朝服立于庭,上惊问其故。后曰:‘妾闻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故也,妾敢不贺!’上乃悦。”张嫣背道,背完,又道,“皇上开明臣子才会正真,皇上乃有德之君,内阁阁臣才会顶撞皇上。”
    “内阁阁臣不知百年事,但朕却能推测出百年之后的大致情况。现在藩王已成帝国的负担,甚至是毒瘤,朕如果不削藩,自会有人来削藩的,只是让他人来削藩,恐怕就不是今天削藩的情况了,到时候大明江山要易主都成事了,甚至会有数以亿万计的百姓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朱由校解释道。
    “皇上的道理妾明白,但内阁有内阁的责任,皇上应该也要明白。”张嫣劝道。
    “那宝珠认为此事应该如何操作?”朱由校问道。
    “如果有藩王先反,削藩之事自然水到渠成。”张嫣轻声道。
    “宝珠的意思,将藩王逼反?”朱由校问道。
    张嫣微笑着点点头,并没有话。
    “那该如何将藩王逼反?”朱由校紧接着问道。
    “妾居于深宫之中,管着这庞大的后宫就非常吃力了,这个妾就真不知道应该如何做了?”张嫣道。
    “王礼乾,你认为该如何做?”朱由校问道。
    “陛下,这个……臣以为可先招各地藩王进京。”王礼乾想了想道。
    “继续。”朱由校道。
    “陛下要削藩,这是天下尽知的事情,而今日又在乾清宫与内阁阁臣为了削藩之事争吵,这件事情只要放点风出去,很快就会传到各地藩王那里,如果此时陛下召各地藩王进京,藩王们必定都不敢进京,肯定都会借故推脱。”王礼乾轻声道。
    “继续。”朱由校看到王礼乾了一半又停了,不耐烦地道。
    “臣以为……以为此时陛下可以再下圣旨,强令各地藩王进京,如果一年之内未赶到京师者,视同抗旨谋反。”王礼乾道。
    “这好像有点不讲道理,但有时候有些事情也需要不讲道理,那朕就下旨召藩王们前来就是商议新政之事。”朱由校决定更不讲道理一点。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32/32490/182068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