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者(92)--骗局

推荐阅读:人在游戏王,超融合观众也融阎王下山公路求生榜一说她要走到公路尽头同学你锦鲤啊,一等功追着跑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野夫提刀录历史病了绝色生骄春色满棠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合阳是一个烫手山芋。
    最开始的合阳队伍,也是狄胜青找的。有了营销队伍,又找了一个从神州人寿过来的负责人。
    开始一切顺利,做得风生水起的。这个负责人姓段,叫段宇宏。段宇宏带着一帮人没白天黑夜地干,做得不错。但是在和分公司很多事情的沟通上出了问题,导致了他的情绪。最后离职的时候扔下一句话:我们这些人不是嫡系啊!
    国不可一日无君,机构不可一日无负责人。
    谁去合适呢?
    杜总安排培训部的老师廖平平去合阳上任,而且是当天晚上通知,要求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中午12点之前必须到。
    要知道,廖平平可是一天的营销都没做过,一个纯粹的培训讲师啊!而且还是外地人,普通话的北方姑娘。只是因为在恭州读了大学,毕业了留在这里工作而已。
    各方面都不熟悉的一个人,被瞬间任命到机构当负责人了。
    廖平平也是惊喜参半地上路了。
    去了一段时间,合阳也无风无浪地过来了。大家都在看来杜总用人是很神奇啊!这个当口,合阳出事了。
    大不大,不。
    合阳的部经理文淑光被骗了。
    文淑光是一位已经退休的老大姐,原来一直在幼儿园当老师,所以虽然60来岁了,话依然脆生生,甜丝丝的。在部经理培训上讲话,都感觉是给朋友上课,挺有意思的。
    她的口头禅是:多么多么。比如形容一个人好,不是很好,非常好,或者恭州人的习惯用语:好惨了!
    而是:哎呀,段总这个人多么好啊!
    那是廖平平去合阳没多久,正值年末,各家单位都在冲刺年底任务的达成。
    公司来了两个中年男子,四处打听文淑光的名字。
    大家以为是她家亲戚,引荐到办公室。两个男子一进门,文淑光并不认识,有些诧异。
    两个男子自报家门是外地来此地做工程的,因为快过年了,想给某个领导送一份礼物。想来想去觉得保险是最稳当的礼物,既不像现金那么惹眼,也不像实物那样容易被查获。
    只要把手续一办,今后领导自己领钱即可。但是两人也不知道保险具体怎么办,于是就想找一个稳妥的人帮帮忙。
    四处打听,很多人都文淑光这个经理靠谱。做保险多年,是一个热心肠的,专业的代理人。现在还是经理,肯定能够帮上忙。
    文淑光一听有戏,问:你们准备给领导送多少啊?
    回答:送十万。最好是能够让领导过几年就领出来的那种保险。听还有分红啊?
    文淑光两眼放光:当然有啊!我们这个保险不但分红,而且是保额分红,比其他保险公司的现金价值分红好得多。
    由于事涉领导,所以三人在办公室关着商量了半天。
    最后是文淑光拿来一份投保书,那两个男子拿出一张身份证复印件。是领导的,以他的名义投保,他的名义开户,签字。到时候把保单给他,让他自己领钱即可。
    本来保险投保书需要客户本人签字等原则,在利益面前文淑光妥协了。
    于是一切大功告成,三人一起出去开户存钱。
    文淑光亲眼见到十万巨款存到了这个新开的账户上,心里顿时如巨石卸地,长长的出了口气。
    心里在想,这下业务完成没问题了。
    两个人又去看一个医院的朋友,于是一起到了县医院。其中一个进去,另一个陪着文淑光在门口聊天。
    不过十几分钟,那个看朋友的男子从医院出来了,满脸悲戚,对在门外等待的人:真惨!才四十五岁,就患上了大病。现在已经花了十几万了。唉,本来只是随便看看,没想到这么严重。
    我想支持他一下,这么多年的哥们了。可今天不凑巧,钱全部买保险了。你们俩谁借给我一万块?明天我就还。
    一边一边用眼神探视两个,另一个男子:哎呀,太惨了,我们应该表示一下。可我也没带那么多,只有几百块。看大姐呢!
    文淑光:我也没带那么多钱啊!
    两个男子对了一下眼神,借钱的:要不这样,麻烦文经理去取一万块,我把存折抵押给你。明天我就还你。
    文淑光一想,对呀,存了十万,自己亲眼看到的。现在折子也给我了。没问题吧?
    于是去银行网点取上一万块,两个男子快步走进医院。一会儿就出来,中午一起吃饭。
    结果文淑光在医院门口左等右等都不见两人出来,实在是忍不住了,才想起没留两人的电话号码。于是就进医院去找寻。
    进了医院才想起,刚刚并没有是哪个病房,哪个床位?
    心急火燎地,她干脆就每个科室都去找。什么内科,肿瘤,肝胆,心脏病的科室都找遍了,就是不见两人的身影。
    满头大汗的她不知所措了。
    带着一丝恐慌,她来到银行,拿出存折给柜员查询。
    柜员:这个存折已经挂失了。存折上的钱已经全部取走了。
    柜员的话刚完,文淑光一下子就倒在地上人事不省了。
    事情过去几天了,分公司开会,通报了这起令人震惊的“保险诈骗案”。廖平平作为机构最了解情况的人,详细介绍了前因后果。分公司告诫大家:当前正处于年末岁尾,是各类案件的高发期。希望大家引以为戒,按照人民银行,保监局和公司的规定办理业务,不要存在侥幸心理,成为违法犯罪分子的“客户”。
    在这起案件中,文淑光是受害者,理应同情。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她违反了公司三令五申的一些规定,给诈骗犯提供了成功实施诈骗的空间。
    比如:给领导买保险送礼,本身就是违法的。
    比如:客户本人不来现场,没有亲笔签字。哪怕你卖的不是保障型产品,同样是一个无效合同。怎么可以呢?
    比如:银行账户也需要客户本人开启,怎么能够被假身份证开个户就蒙混过关了呢?当然,银行也有责任,没有详细检查身份证的真伪。
    最根本的是:主动送上门来买保险的客户,尤其注意。这是违反寿险营销规律的。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32/32015/1846355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