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菩萨行(10)
推荐阅读:人在游戏王,超融合观众也融、阎王下山、公路求生榜一说她要走到公路尽头、同学你锦鲤啊,一等功追着跑、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野夫提刀录、历史病了、绝色生骄、春色满棠、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净十善道,受天人福。”修十善业道,去恶为善,把身口意的恶业转过来,这个刚才讲过了。
净十善道是修行的第一步,是修五乘道最初步的人乘道,前面也过了。
光修十善业道就是学佛吗?不是。你注意这个经文,一个字都不能放过。是要“净”十善道,光是除一切恶、行一切善还不算,要善恶两头都不住,达到心净则佛土净的净土境界,这样才能受人天福报。
其实出家人比在家人有福报,头发一剃,就可以住在山明水秀的地方,即使在都市中,至少也有明窗净几。
吃的虽然没肉,但是也有素鸡,这些都是清福。
我们把福气分成洪福与清福。洪福是在这个红尘滚滚世间的福气,像普通人有儿有女有钱有地位之类,其实这都是烦恼,福气福气,福愈大气也愈大。
有洪福的人往往享受不到清福,有清福的出家人,往往不珍惜清福。
清福是哪里来的?是修十善业道来的。
以前有个读书人,学问很好但是不出去考功名。他每天晚上吃过饭一定烧一炷香,一路拜到门口,然后插在门口。这个叫作烧天香,供养天神。
他烧了几十年的天香,终于感动了天神,有一晚,天神现身在读书人面前,问他有何所求。
读书人自己一无所求,天神一听都为之动容;再问他真的什么都不要吗?
读书人想了一下,自己真的什么都不要,只希望能够健康长寿,游遍天下名山,一辈子没有烦恼。
天神听了又动容了,此乃上界神仙之福,不可妄求。
他求的这个就是清福,你要求功名富贵都可以许你,你要求这个,办不到的。
你看,什么才是福?可惜有人享清福却不知人在福中,结果消了福报,那才惨了。所以“净十善道,受天人福”是享清福。
有些学佛的人都很有福气,可是他不懂,反而向我埋怨,自己学佛那么多年了,什么都没有。
我反问他,你还能要什么啊?你已经很舒服了!怎么不明白呢?
“修四无量心,开梵天道。”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菩萨道的基本。
怎么叫无量心?慈悲喜舍心都是无限的,胸襟开扩,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学佛先修十善业道,进一步修四无量心。修成了四无量心得什么果报呢?
梵天道。上面已经得天人福了,还有梵天道吗?修十善业道所得的果报。修四无量心的果报,是再上一层,梵天之报。所以修四无量心的功德,比修十善业道大。
“劝请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劝请法”在《普贤行愿品》和其它经典中都常见到,是劝请诸佛菩萨和大善知识多多法,就是弘扬教化。对别的教化也要随喜,就是要多鼓励,要“随喜赞善”。
到“劝请法,随喜赞善”可能觉得文字很容易懂。但是为什么佛菩萨还要人家来劝他法呢?
可见法不是容易的,教化人不是件痛快的事,而是痛苦的事。
在座诸位是有大智慧的,应该了解这种心情。所以诸佛菩萨有厌烦法的心理,需要劝请,也需要鼓励。
古代的戒律有这一条,百里之内有法师法,不去随喜赞善是犯菩萨戒的,因为农业社会人口不稠密,文化不发达之故。
净十善道是修行的第一步,是修五乘道最初步的人乘道,前面也过了。
光修十善业道就是学佛吗?不是。你注意这个经文,一个字都不能放过。是要“净”十善道,光是除一切恶、行一切善还不算,要善恶两头都不住,达到心净则佛土净的净土境界,这样才能受人天福报。
其实出家人比在家人有福报,头发一剃,就可以住在山明水秀的地方,即使在都市中,至少也有明窗净几。
吃的虽然没肉,但是也有素鸡,这些都是清福。
我们把福气分成洪福与清福。洪福是在这个红尘滚滚世间的福气,像普通人有儿有女有钱有地位之类,其实这都是烦恼,福气福气,福愈大气也愈大。
有洪福的人往往享受不到清福,有清福的出家人,往往不珍惜清福。
清福是哪里来的?是修十善业道来的。
以前有个读书人,学问很好但是不出去考功名。他每天晚上吃过饭一定烧一炷香,一路拜到门口,然后插在门口。这个叫作烧天香,供养天神。
他烧了几十年的天香,终于感动了天神,有一晚,天神现身在读书人面前,问他有何所求。
读书人自己一无所求,天神一听都为之动容;再问他真的什么都不要吗?
读书人想了一下,自己真的什么都不要,只希望能够健康长寿,游遍天下名山,一辈子没有烦恼。
天神听了又动容了,此乃上界神仙之福,不可妄求。
他求的这个就是清福,你要求功名富贵都可以许你,你要求这个,办不到的。
你看,什么才是福?可惜有人享清福却不知人在福中,结果消了福报,那才惨了。所以“净十善道,受天人福”是享清福。
有些学佛的人都很有福气,可是他不懂,反而向我埋怨,自己学佛那么多年了,什么都没有。
我反问他,你还能要什么啊?你已经很舒服了!怎么不明白呢?
“修四无量心,开梵天道。”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菩萨道的基本。
怎么叫无量心?慈悲喜舍心都是无限的,胸襟开扩,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学佛先修十善业道,进一步修四无量心。修成了四无量心得什么果报呢?
梵天道。上面已经得天人福了,还有梵天道吗?修十善业道所得的果报。修四无量心的果报,是再上一层,梵天之报。所以修四无量心的功德,比修十善业道大。
“劝请法,随喜赞善,得佛音声。”“劝请法”在《普贤行愿品》和其它经典中都常见到,是劝请诸佛菩萨和大善知识多多法,就是弘扬教化。对别的教化也要随喜,就是要多鼓励,要“随喜赞善”。
到“劝请法,随喜赞善”可能觉得文字很容易懂。但是为什么佛菩萨还要人家来劝他法呢?
可见法不是容易的,教化人不是件痛快的事,而是痛苦的事。
在座诸位是有大智慧的,应该了解这种心情。所以诸佛菩萨有厌烦法的心理,需要劝请,也需要鼓励。
古代的戒律有这一条,百里之内有法师法,不去随喜赞善是犯菩萨戒的,因为农业社会人口不稠密,文化不发达之故。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31/31161/177078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