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章 能作佛事(2)
推荐阅读:人在游戏王,超融合观众也融、阎王下山、公路求生榜一说她要走到公路尽头、同学你锦鲤啊,一等功追着跑、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野夫提刀录、历史病了、绝色生骄、春色满棠、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这里讲的几样东西是比喻,显教佛经常用的比喻共有十种,这里没有提到像水泡、芭蕉。以密教来讲,这每一样都有一种修法的。
例如镜中像,你镜子里看到的像是真的还是假的?中原古礼中,妇女坐月子时,房中不准摆镜子。婴儿看多了镜子容易夭折,因为他把镜中的身体当作是自己,所以他意识就跑到镜子里去了。
还有婴儿喜欢看发光的东西,他集中精神看,看久了就变成斗鸡眼。
如镜子的像是假的,可是有种修法还是靠这么修的。不过,你要知道,修法不是佛事的究竟,只是佛事的方法。
如果你认为一个法门是对的,另一个是不对的,这就错了。
一切只是方便,只是助道,没有一个对的法门。什么才是对的?
对的是“了不可得,本来如是。”你这些法都不对,也错了。
这认为不对的也是自己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本来就靠不住。
佛经常梦幻泡影、水月空花,这都是没有的东西,所以大家就把这些当作是空,错了!
这些不是空,是有。不过这有是很短暂的,不会永远停留,很快就过去了。所以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观音法门就是用音声来修的,譬如刚才讲的朋友,在峨嵋山听见钟声一响、和尚念佛,因缘成熟就出家了,所以音声也是佛法。
文殊菩萨在《楞严经》称赞观音法门:“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为什么他推崇用耳朵修法?其实用眼睛的修法也很多,但是用眼睛修不圆满。
以四方来,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四方的三方之一强,后面看不见;鼻子只能管呼吸,其它的不知道;只有音声是十方上下都可以听到,尤其是这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常靠音声作言语表达,所以修观音法门比较容易。
大家别忽略了一点,文殊菩萨很谦虚,他没有推荐自己的法门。
他代表智能,也代表文字,所以他名号的中文翻译,是用了“文”这个字。
释迦牟尼佛的名号,释迦是能忍的意思,牟尼是寂静,能忍寂静合起来,在中原文化就是一个字:“文”。
因此,很多中文佛学经典,就称他为释迦文佛。
我们知道观音法门殊胜是靠经典文字来的,是文殊菩萨推荐来的,可是大家却不研究文殊菩萨的修法。
所以有人是因为和人谈话受规劝而学佛,有人是因为佛经的文字好,由文字因缘而学佛。
有的同道听经时把眼睛闭起来,一边打坐一边听,眼睛不看面前的佛经,这是很糟糕的。
研究文字的时候,一定要看着文字,透过人家所讲的,才会确实吸收,才记得。
文字是般若的一种,没有人真悟道而文字不行的。譬如六祖本来一个大字不识,可是悟道了以后他能讲经;他也不用自己去读,就让人家念给他听,他听了就能解,就是这么高明,也就是因为文字般若到了。
但是你不是六祖,我也不是六祖,所以我们还是需要认字,透过文字来作佛事。
例如镜中像,你镜子里看到的像是真的还是假的?中原古礼中,妇女坐月子时,房中不准摆镜子。婴儿看多了镜子容易夭折,因为他把镜中的身体当作是自己,所以他意识就跑到镜子里去了。
还有婴儿喜欢看发光的东西,他集中精神看,看久了就变成斗鸡眼。
如镜子的像是假的,可是有种修法还是靠这么修的。不过,你要知道,修法不是佛事的究竟,只是佛事的方法。
如果你认为一个法门是对的,另一个是不对的,这就错了。
一切只是方便,只是助道,没有一个对的法门。什么才是对的?
对的是“了不可得,本来如是。”你这些法都不对,也错了。
这认为不对的也是自己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本来就靠不住。
佛经常梦幻泡影、水月空花,这都是没有的东西,所以大家就把这些当作是空,错了!
这些不是空,是有。不过这有是很短暂的,不会永远停留,很快就过去了。所以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
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观音法门就是用音声来修的,譬如刚才讲的朋友,在峨嵋山听见钟声一响、和尚念佛,因缘成熟就出家了,所以音声也是佛法。
文殊菩萨在《楞严经》称赞观音法门:“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为什么他推崇用耳朵修法?其实用眼睛的修法也很多,但是用眼睛修不圆满。
以四方来,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四方的三方之一强,后面看不见;鼻子只能管呼吸,其它的不知道;只有音声是十方上下都可以听到,尤其是这世界上人与人之间,常靠音声作言语表达,所以修观音法门比较容易。
大家别忽略了一点,文殊菩萨很谦虚,他没有推荐自己的法门。
他代表智能,也代表文字,所以他名号的中文翻译,是用了“文”这个字。
释迦牟尼佛的名号,释迦是能忍的意思,牟尼是寂静,能忍寂静合起来,在中原文化就是一个字:“文”。
因此,很多中文佛学经典,就称他为释迦文佛。
我们知道观音法门殊胜是靠经典文字来的,是文殊菩萨推荐来的,可是大家却不研究文殊菩萨的修法。
所以有人是因为和人谈话受规劝而学佛,有人是因为佛经的文字好,由文字因缘而学佛。
有的同道听经时把眼睛闭起来,一边打坐一边听,眼睛不看面前的佛经,这是很糟糕的。
研究文字的时候,一定要看着文字,透过人家所讲的,才会确实吸收,才记得。
文字是般若的一种,没有人真悟道而文字不行的。譬如六祖本来一个大字不识,可是悟道了以后他能讲经;他也不用自己去读,就让人家念给他听,他听了就能解,就是这么高明,也就是因为文字般若到了。
但是你不是六祖,我也不是六祖,所以我们还是需要认字,透过文字来作佛事。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31/31161/1770784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