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倚马挥鞭写诗篇

推荐阅读:人在游戏王,超融合观众也融阎王下山公路求生榜一说她要走到公路尽头同学你锦鲤啊,一等功追着跑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野夫提刀录历史病了绝色生骄春色满棠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杜位讲完了鲜为人知的《惠能与张九龄》的故事后,又绘声绘声地讲起述一个更为神奇、在岭南一带流传的《六祖委托林状元扇打母猪精》的故事:
    话六祖慧能圆寂后,有一年,吴川县有一个林姓的秀才上京赴试,荣登癸未科龙虎榜首,高中状元后,回岭南路经大庾岭,宿于岭上寺庙中。
    夜半有一老僧入房闲谈,是岭南新州人,与林状元份属乡邻,特来拜访。
    谈话中及新州出现有不宁静事,请托林状元路过时处理,为民除害。
    第二天,林状元起程,找寻昨晚的老僧辞行,寺僧没有那老僧,林状元遍找,只见殿上慧能塑像酷肖昨晚过访的僧人,惊奇不已。
    林状元回吴川路经新州县城,忆起六祖的拜托,驻城查访,听不到地方上发生什么事,遂坐轿往龙山国恩寺拜谒六祖。到官洞墟时,看见人山人海涌往许村,林状元查问路上行人,今天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诞期,许村路傍的观音庙的观音菩萨很是显灵,会将留下供品吃光,附近乡民到诞期如不去朝拜,那你休想全家安宁过日子;所以到了诞期,必来朝拜留下供品待吃。
    林状元听了,觉得奇怪,莫非就是六祖慧能所之事,遂到观音庙停轿观察。刚驻轿,突然狂风大作,从隔河相思山跑来一头野母猪,大吼着赶到林状元跟前伏下。
    林状元喝道:“原来是你这畜牲作怪,六祖大师嘱我来收拾你,你以后必要规规矩矩,不准再兴风作浪,乱吃民众供品,不然决不饶你的。”林状元随将手持的纸扇柄向野母猪的头打了几下,那野母猪拜叩几下后,飞窜回隔河相思山去了。
    事后,观音庙内的观音塑像额头上也被敲了一块、屡次修补也补不上。从此,也再没有吃掉供品的事发生了。
    杜位讲完了《六祖委托林状元扇打母猪精》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故事后,本想再继续讲下去的,但他不经意举头仰望了一下夜空,只见半边明月,从天穹流荡的云缝里探出好奇的脑袋,窥视着变幻的人间。
    寂静的村庄,河边的草,广袤的原野,农舍的柴扉,都沐浴在一片淡淡的银色月光之中。
    杜位似觉现己夜深人静,远处隐隐传“邦……邦……邦……”的报更声。
    杜位连忙打住,“啊,三更了!我们赶快到集成墟客栈住宿一宵再吧。”
    杜甫和张柬之道:“好。”
    来凑巧,杜位领着杜甫和张柬之来到集成墟悦来客栈,正是当年追杀六祖慧能的北方武僧所住过的客栈。他们三人刚进入客栈大堂,店掌柜王二听着他们“叽叽咕咕”北方话,以为又是来追杀六祖慧能的,不禁在心想暗想:六祖慧能已圆寂多年,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待到他们走近柜台前,王二一眼认出了杜位,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刚才紧崩、敌视的脸出现了热情的笑容,“杜大人,很久不见了,要住宿吗?”
    杜位道:“二,亏你还记得我杜位,别来无恙乎?”
    王二答道:“杜大人在新州十年,文武双全,为百姓排扰解难,保一方平安,十年前,一伙山贼前来劫店,要不是您闻讯赶到解围,店老板损失就惨了。您离开新州后,我们的伍老板经常提起您,记着您的好,新州的老百姓都很感谢您呢!”
    听着王二的话,杜位的脸上露出了自豪感,“我杜位何德何能,承蒙百姓错爱,实乃万分感谢!”
    “杜大人才华横溢,您在新州期间,走马新州大地,倚马挥鞭,一挥而就的那八首诗,您离开新州后,还被当地评为新昌八景诗呢。”王二激动地述着,并动情地吟诵起在当地广为流传的《新昌八景诗》之一“筠城旭日”和“龙山胜概”一诗。
    王二字正腔圆朗诵道:
    《新昌八景诗》之一“筠城旭日”
    新州万竹绕为城,旭日穿林纳户明。
    寂寂门庭无吠犬,猗猗竹坞有啼莺。
    春雷动处龙孙长,朝露唏时凤尾轻。
    堪笑王公虚设险,德风化世自然清。
    《新昌八景诗》之三“龙山胜概”
    南镇龙山绝俗埃,禅关远在白云隈。
    菩提子飘僧塔,諅蔔香生拂石台。
    四面好山多兀突,数株古柏亦崔嵬。
    名山胜概堪图画,仙客登临亦快哉。
    提起新昌八景(筠城旭日、枫洞晚霞、龙山胜概、天露仙泉、崖楼耸翠、锦水拖蓝、冼亭耕牧、洞口渔樵)的作者杜位,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杜甫之侄,至德中与甫同在尚书严武幕中。他为官清正,不畏权势而得罪朝中奸臣,唐中宗听信馋言,将其贬到新州(新州当时称新昌郡)参军十年。在新州期间,杜位走马新州大地,被新州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名圣古迹所吸引,倚马挥鞭,岭南新州有遗篇。
    杜位当年被贬新州,心情是极为凄楚的,但他却以达观的态度寄情于山水之间,为新州留下了八幅唐代新州风情画。
    《筠城旭日》这首诗,是杜位被贬到新州所作。筠城,唐朝时代是新州州治,新州县城中心。当时,筠城纵横不过半华里,城垣是土基,上种簕竹,竹坞啼莺,境态自然。
    这首诗的前四句概描筠城早晨景况,五、六句描写竹的美丽生态,七、八句是诗人的感想。以新州簕竹为城作为防御工事,确实是不管用的“虚设险”。据当时记载,新州县城曾经受四次陷城,山贼几次攻城打劫。诗的最后一句“德风化世自然清”,杜位祈望的“德风化世”的筠城,寄托了他对太平盛世,道不拾遗的向往。
    这首诗的特点是描写得很有气势。诗人从一开始就从一个极其宏大的空间背景:旭日东升,霞光万道处着笔,将在朝阳照耀下的万竹成城的筠城晨景和盘托了出来。在这一日之计在于晨的早上,本来应该是门户大开,人们外出开始一天的劳作。但是,“寂寂门庭无吠犬”,家家户户紧闭门户,一片寂静,“猗猗竹坞有啼莺”,只听到晨鸟在竹坞的啼叫声。在这里,杜位运用对比手法,以一静一动,写出当时的社会治安十分混乱。最后,杜位展开想象的翅膀,创造了一个太平盛世、安居乐业、“夜不闭门、道不拾遗”的“德风化世”的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龙山胜概》这首诗,是杜位来到南镇龙山所作。龙山,位于新州筠城南部,山势起伏、群峰高耸、蜿蜒相连,如龙之蟠,故名“龙山”。山上古木参天,树荫蔽日,繁花似锦,郁郁葱葱,古往今来,有“百城烟水无双地,六代风幡自一天”的美称。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龙山如诗如画的优美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杜位充满热爱大自然之情。
    杜位这首写景的七言诗,其特点是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写得超凡脱俗。
    杜位巧妙地捕捉了在龙山所见的几幅景观:远望山峰高耸的龙山,好似一条游龙腾飞在白云之中,而“禅关”(国恩寺),也好像飘浮在白云深处弯弯曲曲的云山雾水之间;近看菩提子(佛珠)好像从天上飘在“僧塔”(报恩塔)上,諅蔔(又称旗簸迦)树正盛开着白色的花朵,浓郁的香气拂晓在塔前的石台上;四周突兀的奇山与数株古柏相映成趣,更显得山高大不平。在这里,有高耸入云的龙山、国恩寺、僧塔、蓝天、白云、菩提子、石台、花香,以及四周突兀的奇山和万古长青的松柏……如诗如画的景物,构成了一幅优美壮丽的“龙山胜概”画图!正是杜位这句诗“名山胜概堪图画,仙客登临亦快哉”,才使得这首诗在当广为流传,成为“新昌八景”之一景,足见其脍炙人口、魁力之所在。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31/31161/1770748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