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交接与买卖

推荐阅读:炼狱艺术家重归新加坡1995我在木叶回收尸体修仙的我被曾孙女直播曝光了我变成NPC了?药窕淑女NBA之开局抽到暮年奥尼尔机战再临大明第一狂士四号玩家

    第161章交接与买卖
    wenxuem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第161章交接与买卖(女生文学wenxuem)
    一场粮食保卫战。
    死了三千一百零七个土匪和一百三十五个村民。
    而西北边军,亡六百二十七,重伤三百八十四!
    渔阳城来的游击将军,亲眼看着下属们统计完尸体。
    一再确认边城这帮人,没有用震天雷这等杀伤性极大的火器,仅用了火铳和刀后。
    半晌没有吭声。
    一对三,完胜?
    边军与边军之间的实力差距,能有这么大!
    对方的武力值委实有些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不过,这也不耽搁他们马上要做的事。
    首当其冲就是受幽州管辖的海津镇驿站,从驿丞到马夫全都被撸了。
    而帮着龙盘寨山匪装粮、运粮的北仓村,所有参与的壮劳力们第一时间都被抓了起来。
    据这位游击将军透露,会被送去临闾关服三年劳役。
    这些村民是被山匪胁迫也好,被银子收买后半推半就也罢。
    他们参与偷粮的行为,是不争的事实。
    整个抓人行动,昭告了海津镇以及方圆百里所有百姓,很有一番杀鸡儆猴的意味在里头。
    一时间,各方势力安静如鸡,规矩得不得了。
    尤其是那些打过北仓村粮仓主意,还来得及下手的,都拍着胸脯后怕不已。
    在震慑这些百姓的同时,渔阳城来的游击将军又派了一千骑兵赶去了龙盘寨。
    不想,龙盘寨却是匪走楼空。
    徒留下两间囚室中,一百多个孩子和几个老人的尸体。
    一夜就痛失三千多个门徒,其中不乏骨干与精英。
    几个当家次日得了消息后,直接把怒气转移到了这些老少人质身上。
    杀完人质,烧了带不走的粮草,最后带着细软金银跑路了。
    剿匪,剿了个寂寞。
    处理完这些,游击将军等人才接手了北仓村的粮仓。
    与留守千夫长做了正式的交接。
    三日后。
    六十万石粮,一石都不少的被装进运粮船。
    三百多艘大漕船缓缓的回航......
    码头上。
    送行的边军不停的向船上众人挥手道别。
    有人长舒一口气,小声感叹道:
    “吁......总算完成了任务,也不晓得田将军他们想办的事,可还顺利!”
    “自信点,把可还两字去掉!昂(我)就不信,有哪个总兵会不爱怀庆府兵器厂做的震天雷!”
    “啧啧,说不定到时候从偏关运回边城的能有六十万石粮!”
    “嘿嘿,昂(我)都不敢想,这么多粮食带回边城会引起多大的哄动!那可是够吃半年的粮呐。”
    交接完也不能马上拍屁股走人。
    伤势最重的十几个,大夫说最少还要再休养六七日。
    伤口看着大好,内里恢复要慢很多。
    此外,也有不少事要处理。
    边军兄弟们六百多具尸体没法直接运走。
    还得请了义庄的人帮忙,将他们的骨灰装在骨灰罐里带回去......
    佘氏等人这些天忙里偷闲,发现这个海津镇虽然不大,还有一些可逛的店。
    作为一个漕运中转镇,除了存储粮食,其它民生物资也很丰富。
    做丝绸、棉布、瓷器买卖的大商户都哭死了。
    去年年底的时候,百姓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粮食、木炭和过冬保暖的棉花以及皮草上。
    又因为南北各布政司重要关卡,都被都被流民占据了。
    他们的货物同吴越的粮商一样,全都积压在了仓库中。
    人不能不吃饭。
    瓷器谁家不是一用几十年?
    就是布料也不见得要年年买新的。
    压了满仓半年没出多少货的商户们急了。
    卖丝绸的相对要矜持些。
    但卖平价棉布的老板们,都亲自上街各种卖力的吆喝。
    “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原色的大布(标准棉布)只要一百二十文一匹哟!购买一百匹以上价格还能再议!”
    “来来来,我们布行卖的是以精细柔软着称的飞花布,每匹都不超过三百文!五十匹以上大宗采买可议价。”
    不仅有原色的棉布、花布,颜色绚丽的番布也不少。
    就是那些有独特的织法和图案的锦布,价格都相当美丽。
    总之,海津镇的布匹商行主打的就是一个,种类繁多,丰俭由人。
    说起邶国的纺织业,就不得不再提一次邶太祖本人。
    可是他的地主出身,造就了他对土地和粮食爱得深沉。
    反正他上位之后,朝廷严格控制江南桑田与两广之地棉花种植的面积。
    原材料不能普及,手工业发展就受限。
    这也导致了邶国建国两百多年以来,丝绸锦缎一直都是有钱、有权阶层的专属品,动辄几十上百两银子一匹。
    而最普通的棉布价格也是葛布的数倍。
    只有家条件稍微好些的普通百姓,才舍得买回去给家里人做里衣或者给小孩做衣衫。
    恨不得把一个铜板掰成两瓣花的佘氏等人,听到这种比市场价低至三成的大甩卖,哪里还绷得住?
    兴冲冲的杀入喊得最卖力的一家商户,一进去就出不来了。
    出了一趟远差,她们总算亲手挣到了银钱。
    打扫战场可不是白打扫的。
    死去的三千多个山匪都被搜了一遍身。
    最后他们留守的这一千来号人,甚至把死去的也都算上了,人均还分到了五两银。
    想到未来很有可能要在边城住一辈子,妇人们恨不得将全家十年之内要用到的棉布都给买完。
    甘明兰找到了留守千夫长,对他道:“你们想不想跟着发点小财?”
    千夫长指了指外头的那一大堆棉布:
    “秀才娘子说的是这个吧?棉布咱西北不缺啊!胡商每年贩卖到金州关,一匹都不用两百文的!”
    “你觉得朝廷今年还会让胡商与我们通商么?”
    “恐怕,恐怕不能!”
    “西域各国的棉布进不到西北市场,如果流民们在春耕时不恢复生产,今年粮食和棉花种植多半还要受影响。
    只要能将这些棉布囤到夏日穿薄衫的时候,卖到高出市场价数倍的价格也是正常的。
    最不济只想想,从山匪那儿搜身分来的银子也是白得的,换成布匹回去自家用也不亏......”
    留守千夫长越听眼睛瞪得越大。
    那还等啥!
    饭都喂到嘴边还不晓得吃,怕不是傻子哟!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3/3186/25006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