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推荐阅读:人在游戏王,超融合观众也融阎王下山公路求生榜一说她要走到公路尽头同学你锦鲤啊,一等功追着跑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野夫提刀录历史病了绝色生骄春色满棠九姑娘她一身反骨人还狂

    一阵风吹来,不知是因着年久失修还是因着其它,栀院门匾居然“磅”的一声掉下来。
    因着力道门匾一分为二,栀字一字好巧不巧的摔在夏成伯面前。
    夏成伯先是一怔心下激动不已喜极而泣,对着那半块门匾心翼翼的问道:
    “君华,是你吗是你回来了吗,我就知道你今个会回来,毕竟今日是我们当初成婚之日。”
    半块门匾就那样躺在地面上,毫无动静,夏成伯抽搐着肩头,无声泪。
    弯下身子,夏成伯讲那半块门匾紧搂在怀中,爱惜的用衣袖擦拭着门匾上的脏污。
    眼神好似看心爱之人一般,抱紧门匾,步子万斤般沉重,“轰”的一声将院门推了开来。
    扬起漫天灰尘,夏成伯紧忙将衣衫盖在门匾之上,生怕这门匾沾染了灰尘。
    声音轻柔:“君华别怕不脏,为夫替你挡住了这灰尘,我就知你最爱干净爽利,还似和以前未成婚那般模样。”
    夏成伯踏进栀院挑开蛛网,一阵栀子花香迎面扑来,香气清淡让人很是舒适。
    院中杂草丛生,唯独角里有三四株栀子花开的茂盛,在这满园子的杂草中显得尤为高贵圣洁。
    院子中还未完工的秋千如三年前那般,半耷拉着,只不过不在新颖而是经过风吹雨淋早已变得腐烂。
    夏成伯眼睛涩涩的,往日那窗口都会站着温婉可人的女子朝他招手朝他微笑。
    明明性子跳脱的很,明明很想无所顾忌的大喊大笑大声叫着他的名字,却强忍着那性子装作那娴静的女子。
    夏成伯扯出一抹微笑,满含期待的朝着那窗口瞧去,多希望那女子还在那朝他招手朝他微笑,或是依着本性朝他大喊大笑。
    夏栀等人离了梨院远远的,几人顿住脚步理了理妆容,整了整衣摆。
    冯氏脸色还带着些灰白,到不如夏栀与月心二人那般神清气爽,夏晓曦倒是整个人呆呆傻傻的一副迷糊的模样。
    冯氏声音还有些许颤抖的出声问道:
    “我们这去哪?”
    夏栀气定神闲,抬起手指了指东南方:“大伯母我们这个时辰当然是要去老祖宗那了,大伯母将心放在肚子里,莫怕。”
    夏晓曦脖子缩了缩,做错事一般声道:
    “爹爹让我与环儿晴儿妹妹一起去鹤院给老祖宗请安,可是……可是曦儿没在那等着两位妹妹,曦儿怕爹爹会生气会因着两位妹妹罚曦儿。”
    夏栀疼惜的看着夏晓曦,本是正房嫡女却被姨娘生的庶女欺压,本该享受嫡女独有的殊荣,却因着大伯的偏爱过的还不如庶女。
    冯氏听了心里难受的紧,像和猫抓了一般,一抽一抽的疼,因着她的原因曦儿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她们大房嫡女没有嫡女的尊荣庶女没有庶女的规矩。
    夏栀严肃的拉过夏晓曦的肉手,认真的道:
    “曦儿,大伯若还是个知礼懂规矩的他就不会责罚怪罪曦儿,夏云环与夏云晴她俩是庶女是庶出,的好听些她们是主子是姐,的难听些她们身份低微算不得正儿八经的主子。”
    夏晓曦眼神迷茫,脸微皱她知道栀儿的她都知道,可是爹爹不喜她。
    冯氏神色有些冷峻,是她太过懦弱无能,才会造成大房现在这副局面,若是她能强势些拿出嫡妻的风范来,也不至于让她和曦儿母女俩过的如此憋屈。
    夏栀见夏晓曦这副模样,懂得什么叫循序渐进,她不指望曦儿能一下子转变过来。
    在看大嫂的模样,知道大嫂不会在和以往一般任谁都可欺辱。
    大嫂人虽好,但是这性子吗太过软弱了些,真的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月心眼神有些复杂有些迷茫,主子为何对大少奶奶母女如此上心,虽主子与曦儿姐有些感情,但算不得深厚。
    月心对大少奶奶没有丝毫好感,毕竟大少奶奶当初与主子那般要好,谁知主子去了那份情义也没了,对主子一点照应都没有。
    不管大少奶奶是因着什么原因如此待主子,月心都瞧不起她,虽人走茶凉可是大少奶奶这茶未免凉的也太快了些。
    夏栀轻叹一声:“走吧,莫在耽搁了时辰,鹤院这会子指不定热闹成了什么模样了。”
    几人心思各异,一路无话。
    还未踏进鹤院,只在门口就能听见里面的热闹,丫鬟婆子嬉笑问好的声音此起彼伏。
    夏栀几人刚踏入院子,丫鬟婆子们便一一请安道好。
    夏栀虽不常来这鹤院还是知道这鹤院的丫鬟婆子有几人的,看着多出的许多生面孔,这个时辰来给老祖宗请安问好的,怕是二祖父、三祖父、五祖父几府中的女眷来了。
    夏栀的祖父夏公侯是嫡长子,世袭了公侯爵位,二祖父与五祖父皆是与夏栀的祖父为一母同胞嫡出。
    唯有三祖父与远嫁沂州的四祖姑母是平妻邓曾祖母所出。
    几位祖父里除了当初因着她的祖母闵氏有了身子将祖父养在邓曾祖母身边,整个公侯府里除了祖父与三祖父是个成才的,其他两位祖父不仅平庸简直都成了顽固子弟。
    夏公侯府祖辈跟着开国皇帝南征北战,得了殊荣爵位永不屑不减。
    她的曾祖母闵氏与邓曾祖母简直没有可比性。
    邓曾祖母出身三大世家之一的沂州邓家。
    邓家为书香世家传承千年之久,书香门客千千万万文人雅士文豪大儒都将邓家视为清流之首,在朝为官的文官几乎一大半都是邓家门生。
    可想而知邓家的影响力有多大。
    邓曾祖母乃是邓氏嫡出,若不是因着救命之恩,邓曾祖母怎会屈嫁与曾祖父为平妻,邓家的女儿入宫都是直接封妃的。
    她的曾祖母来头要也不差,可是却是一个吝啬贪财不识大体的人。
    闵曾祖母出身闵南侯府为嫡此女正房所出,闵南侯当年实属新贵,规矩礼仪都差了许多,教出来的闵氏一副家子的性子。
    不知今日邓曾祖母会不会来,要知道邓曾祖母在她还身为君华的时候就已搬出了公侯府。
    祖父与邓曾祖母的感情要比与曾祖母的感情深厚的多,邓曾祖母将夏成政夏成伯都当作亲孙子般疼爱。
    邓曾祖母尤其最是疼爱夏成伯,今日乃是夏成伯的人生大喜之日,邓曾祖母因着祖父与夏成伯怕是也会屈尊踏入这夏公侯府。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27/27881/152864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