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说 - 全章节免费在线阅读平台 > 玄幻小说 > 大唐战将王玄策 > 第十二回:定方略君臣同心 使西域四人再议(下)

第十二回:定方略君臣同心 使西域四人再议(下)

推荐阅读:废土巫师一品富贵明末烽火帝国的晨辉影帝酷爱撒糖!玄学大师的敛财人生[重生]女总裁的最强兵王撩了禁欲系男神之后快穿之炮灰不伤悲谋定民国

    李世民听得这一番荡气回肠的话语,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皇弟之言,在理,事在于疏,而不在堵。”
    接着又转过头去,像拉家常一般,对长孙无忌道:“我们的赵国公,来你的意见!”
    听着李道宗刚才的那一番话语,这长孙无忌一直在思索这一个宏大的构想。这时候又听闻李世民问起自己的想法,于是就庄庄重重的道:
    “启禀陛下,臣以为,这个事情,可以换一种角度来考虑。正如兵部侍郎所提及的,既要用着,也要防着,虽这吐蕃,目前暂时没有太大的隐患,但是保不准以后会成为咱们大唐之劲敌。
    既如此,咱们大唐就更应该外聚仁义,内塑本真,富国强兵,处理好与诸国之关系。这么多年以来,北方之突厥,西方之西域诸国,都已经被咱们大唐彻底平定,不再是咱们最大的威胁,细算下来,这最大之潜在敌人,的确正是吐蕃。
    既然列国均遣使前往咱们大唐,咱们大唐更应该遣使回礼。一方面结交西域诸国,继续加深关系,搞好关系;另一方面,更应该和五印度诸部搞好关系。来一个大迂回,大包抄的战略,不仅将吐蕃包裹在咱们大唐的友好邻邦之内,更能借此而震慑吐蕃。正如江夏王所,如若有事,举义旗,行义兵,振臂一呼,列国必将响应,咱们大唐更可一举荡平吐蕃!”
    当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如此大手笔之时,随即陷入了沉思之中,这和当年文成公主刚刚出嫁之时,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是呀,这的确是一个大手笔,大战略,况且我大唐不用耗费太多的力气,就可以防患于未然,何乐而不为呢。
    而李道宗听闻长孙无忌这样的话语,经过这简短的一番思索之后,也颇为欣赏这样谋划全局的一个谋略。
    于是,随着君臣三人的一番探讨。映衬在李世民心头之疑惑,也渐渐的清晰了很多。
    从年初的两国使臣入朝,到泥婆罗使臣,起文成公主之功绩,讲起吐蕃之巨大进步,进而引起了李世民更加敏感之警觉。以至今日,问题的解决,疑惑的解答,看起来,似乎很是完美。
    因此君臣三人,就在这样宽松的气氛之中,共同制定出了与吐蕃,以及西南诸番的相处方略:
    第一,秉承既要用,也要防的原则,和平共处。
    第二,本着秦晋之好的关系,多加引导,多家劝善,不使其跌对抗之深渊。
    第三,遣使出使西域,继续本着互利共赢之原则,结交诸国,让西域商道更加的顺畅。
    第四,遣使至西南诸番,以宗教之引子,结交五印度之王戒日王,进而完成与列国之共荣关系。
    第五,通过大迂回,大包抄之外交战略,占领道义之制高点,以防患于未然。
    如此五条政策执行下来,外松内紧,不愁这吐蕃能够翻起什么大的风浪。而这一基本的对吐蕃之战略国策,也确保了大唐和吐蕃之间,将近一百多年的和平相处。
    当三人商量完这个事情的时候,只见一个黄门,踱这碎步走进了弘文馆,躬身禀告到:“启禀陛下,玄奘法师求见”。
    “来的正好,朕还正想着他呢,快宣他进来”李世民得意的道。
    看着自己与陛下商讨的事情已经结束,这李道宗和长孙无忌就施了一礼,准备离开这弘文馆。不过这李世民,却示意他们也在这里听听,于是两人又安然的坐了下来。
    不大一会,但见这玄奘法师身穿一身灰布僧服,脚蹬罗汉鞋,带着器宇轩昂的神情,就来到了这弘文馆。看这两位重臣也在,故而依次施礼之后,李世民就示意黄门,搬来一雕花镂空的秀墩,赐予玄奘法师。
    “法师,朕正在想你呢,不曾想你就来了,看来咱们君臣心有灵犀呀,法师这次前来,是有喜事奏报否?”李世民又一次像是拉家常一般,拉开了这君臣二人之间的对话。这一番话语不仅的得体,更是让他们每次的朝见颇有一番温情。
    “这都是托陛下之洪福,此次而来正是禀告陛下,上次吩咐我们翻译这《道德经》《大乘起信论》已经翻译完毕”。话语之间,就见玄奘法师就从袖子中,取出这两本书籍,亲自呈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头。
    李世民接过此书,颇为得意的对李道宗和长孙无忌道:“看看,朕的没错吧,这玄奘法师轻易不来朕之弘文馆,一来,必有好事”。
    “这都是陛下调教有方,僧才能有如此之成绩”玄奘法师也随着李世民的话语,些微的奉承道。
    一句话惹着众人宛然一笑。
    李世民仔细端详这这两本书,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这迦摩缕波国的拘摩罗王。听玄奘法师和王玄策都提起这个国王,是除了戒日王之外,五印度实力最为强大的王。且按照所处位置来,恰好是在吐蕃之南部,与吐蕃接壤。想到此处,不由得又为其刚才商议的宏大计划,感到了欣慰!
    “起这《道德经》,朕还想起了时候之一件糗事,不过因为此事,朕也就熟记了这《道德经》之五千言。皇弟,记不记得时候咱俩因为背不下来,被先生用镇尺敲打手心之事?”李世民突然间向李道宗问起此事!
    “记得,记得,怎能忘记此事呢。当时还是在咱们李家私塾,老先生实在是狠呀,手都给我打肿了”李道宗回忆这曾经的往事,笑着对李世民道。而这一席话语,瞬间又让这弘文馆充满了更多的轻松氛围。
    “还真别,这《道德经》上面的话语,真是治国理政,修身养性之良方。没想到我大唐孩童时常背诵之读物,就这样传入了这印度,实在是我大唐之福呀,甚幸,甚幸。
    不过换种角度来看,这道德经自老子所著,至如今已流传千年。这一千年来的文章,能流传下来的的确不多。所以,这道德经传至异域,也是应该的,也应该产生其应有之光芒了。这事呀,还真得感谢法师”李世民侃侃而谈一番之后,带着夸奖的语气对他们道。
    而玄奘法师会怎么答复呢……请看下回……
    知识:《集古今佛道论衡》记载:贞观二十一年,五印度遣使至唐,请道德经。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26/26977/151120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