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周礼就是一笔糊涂账

推荐阅读:快穿步步成神废柴小姐要逆天太玄神路路人甲秒变创世者逍遥山水极限微神明惠郡主蜜宠小萌妻谢谢你的爱代孕妈妈追婚记

    “我能做到!”孔子不假思索地答道。
    老子浑身一颤,楞住了。他不知道什么好,不知道怎么来引导面前这个大个子中年人。
    孔子的回答,让老子觉得:这人涉世未深,很不成熟。
    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相对地!何况!周礼本来就是一笔糊涂账。
    如果你懂得周礼了,你就会发现:周礼是一笔糊涂账,细分之后已经把“礼”引向了一个极1端,已经偏离了礼的真正用意和目的。
    礼的最初设置,是为了给世人提供一个有序的生活、生存环境。让大家有一个行为准则、有一个标准地行为规范。结果!当某些聪明人把礼细化后,就变得繁琐了,就束缚了世人的行为。束缚了人的行为,必然会影响到人的生活、生存。
    影响了人的生活、生存,就违背了当初设置“礼”的初衷。
    就跟后世的律法一样,律法越是细化,表面上看起来是法制了,是在保障人们的权利。其实际上,变成了一笔糊涂账。
    其实!律法的设置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保障人的生存、生活,维护公平正义。
    结果!某偷在防盗网上面被房主吓了一下摔死了,房主还要担责。这都什么道理了?这样!律法不是保护人们的生存、生活,而是!保护偷的生命,支持偷放心大胆地盗窃,他们的生命由律法保护着。
    这样地律法就偏离了当初设置律法的目的,变成了一笔糊涂账。不会狡辩,你就是有理你也要吃官司担责。
    偷该死,因为他影响了别人的生活、生存。如果我们还去保护他们,那么!律法就不是维护人间公平、正义的。为偷狡辩的人,与偷同罪,都应该去死。
    “年轻人!”老子楞了楞,叹道:“你不要得过分了!你做不到!”
    “我?”孔子想辩解,可见老子的脸色难看,就没有再下去。
    “要是按照周礼来讲,你根本就无法做到,你根本做不到!年轻人!不要把话的太绝对了!比如!……”
    老子看着孔子的脸、眼睛,语重心长地道:“你是来做什么地?根据方基石,你是来‘问礼’或者是‘问道’的。你是来向我李耳问礼、问道的。可你呢?听我不在,你马上见异思迁,跟随苌弘去学音律去了。
    不是我李耳不高兴,而是!你不觉得你违背周礼了么?
    你不要跟我,你不知道我何时回来,所以才作出那样地决定的。是啊!站在你的角度上,想法和做法都是对的。你想求教的人不在,你又遇见了一个乐师,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可以先去学习音律。
    没错!站在你的角度来讲,是正确的!但是!站在周礼的角度来讲,也能是对的,也能是错的!也就是!也可以你违背了周礼,也可以你没有违背周礼。
    所以!周礼就是一笔糊涂账,谁的嘴巴大,谁会话谁就有理,谁就没有违背周礼。
    你懂我的意思么?
    我的意思是!你是一心来向我问礼或者是问道的,你就不能见异思迁,跟随苌弘去学音律。我你违背周礼了,是不是?但是!你认为你有理由,你没有违背周礼。你跟我狡辩,最后!就算我服了你,你心里也不服,你还是认为你没有违背周礼。所以!周礼就是一笔糊涂账……
    不你跟苌弘音律的事,不然外人知道了,还以为我李耳嫉妒呢!我们把这件事放开,再来其他!
    你刚才一口答应了,你不违背周礼,你可以做到,是不是?你向苌弘学音律的事我们放开了,是不是?现在!我们就来,你昨晚回来后,你与苌弘两人站在门口偷偷地看了我一下,认为我在修炼,就没有打扰,就离开了。
    表面上!你是遵守周礼了,你没有打扰我。可你的走开,一样违背周礼了!是不是?你是来向我李耳问礼或者是问道的,是不是?既然是来问礼或者是问道的,你就应该跪在那里,等我醒过来啊?
    再则!你跪下了等我,就算我没有醒来,方基石或者张山风醒过来了,也一定会叫醒我的,是不是?你打扰我、惊醒了我是不符合周礼,但是!他们叫醒我就不违背周礼。
    由此可见!周礼是一笔糊涂账。
    他们叫醒我就不违背周礼,你叫醒我就违背周礼,这都什么事呢?这不是糊涂账,让一些低智商的人搞不懂?是不是?
    还有!你要是长时间跪在那里,我没有理你,我一直处于修炼状态中,真的不知道,是不是?可是?要是这件事传出去了,:鲁国的孔子拜见李耳的时候,跪在那里跪了好长时间,李耳倚老卖老,硬是没有理。或者!李耳如何如何。结果!人家一定,李耳违背周礼了!他不是天下第一才子,他是徒有虚名,什么什么……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我们拘泥于周礼,把周礼细化了,那么!周礼就是一笔糊涂账,就会束缚人们的行为,让世人变得这也不是、那也不是,无论你怎么做,你都违背周礼了。是不是……”
    听了老子“就事论事”的讲解,孔子这才明白过来,自己的话得过头了。是啊!我怎么能够做到不违背周礼呢?我只是自己认为自己没有违背周礼罢了!在别人的眼睛,我一样违背了周礼。
    我的意思是:我?
    孔子也不清楚所以然。
    在老子的解读下,好像是那么回事:要是细究起来,要是把周礼细化的话?周礼还真的变成了一笔糊涂账。
    也就在老子解读的时候,孔子离开席位,跪到了老子面前。
    “周礼!是需要的!但是!不要过分去细化它!周礼!是用于规范人们的行为的,是为了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的,而不是用来束缚世人的行为。细分了,就束缚了世人的行为,让人处处被动,不知所以!
    周礼!只要在场面上遵循一下就可以了。不要过分计较别人有没有遵循。不要计较别人有没有遵循周礼,而是!要计较别人有没有影响你的生活、生存。不遵守周礼,并不影响你的生活、生存,只是明一个人的人品、道德素质低下而已……”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24/24522/139839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