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袁家成皇亲

推荐阅读:萌萌纯爱:娇妻很诱人婚深入骨开罗游戏系统妻身难上快穿之我是猪队友他来了,请闭眼女鬼哪里跑用拳头讲道理怦然心动蛊女

    白昊没想被她识破,脸微红,“对他们,我可没用玄术。”
    他是没用,但用的是言语乱心术,此术不比那个差多少。
    袁东珠又低声道:“上回在宫里,你娘教过我一些修炼功法,不仅我在炼,你二舅也在炼。”她一完,用手轻抚着白昊的后背,大声道:“殿下喜欢敏儿,愿认出义妹,我这当二舅母也乐意,呵呵……”
    她又大声道:“殿下没有妹妹弟弟,是孤单了一些,娘娘喜欢敏儿,带她入宫住几日,若她烦了,再送回来。”
    原是极大的事,被袁东珠这一,轻轻地揭过,也避去了尴尬。
    谢氏与莫大夫人心中暗叹:袁东珠这是大愚若智,换作她们,很难能做到这等心胸。
    陈蘅问道:“刚才你们护国公光屁股、太平候只剩一条亵裤?”
    白昊忙道:“妹妹,吃好了没,哥哥带你出去玩。”
    他牵了敏儿的手离去。
    袁东珠瞧出他怕陈蘅训斥,自己不,自有人。
    莫大夫人就将外头的流言给了。
    陈蘅惊道:“这是几时的事?”
    “护国公光屁股是大年初一,太平候这桩是正月初三,听人……当时太上皇也在。”
    太上皇可赢了平王府一千万两银子,又赢了北燕富贾八百万两,这两家怕是悔得肠子都要青了。
    而护国公、太平候两位着了嫡皇子算计,近来连大门都不出。
    护国公更是称病在家,让三个儿子出门应酬。
    太平候的儿子还,全由燕夫人打理着。
    有仆妇进了花厅,与袁延寿低语了几句。
    袁东珠道:“恩远候府有事?”
    袁延寿红着脸答道:“是阿念来了,听皇后娘娘省亲,来卫国府帮忙。”
    “这孩子倒是有心了。”
    陈蘅问道:“延寿与阿念的婚事定下来了?”
    袁东珠道:“已经交换了庚帖,是百年难遇的良缘,永乐府那边,已经去信告诉长嫂,年节一过就启程入京给延寿张罗婚事。”
    袁延寿抱拳道:“禀娘娘,臣去接阿念过来。”
    莫大夫人与谢氏笑了起来。
    陈蘅道:“两孩子倒是相配的。”
    她心下一沉,太上皇带着白昊整平王府、又整了燕京第一富贾,这件事有些怪异,竟是连护国公和太平候也丢了脸。
    慕容念行动了礼,坐在了一边陪陈蘅闲话。
    在府里用了午宴,永乐籍的官员陆续来访,是拜访,其实就是为了见陈蘅。
    她素日在深宫,少与外臣接触。
    柳仲原、王灼、张萍、冯娥、杨瑜等人亦都到了。
    陈蘅道:“钱武调任户部左侍郎……”
    她还真不知道。
    永乐府知府要换人,这么大的事,她没得到一点风声。
    柳仲原愕然道:“冬月时,太原王道明上过几份弹劾他的折子。”
    陈蘅道:“钱武的才干整个永乐府上下皆知,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当年他劝王玄龄举族撤离永乐府,其实是为了更多永乐籍学子。
    太原王氏一脉,原就不是真心留在永乐府,是想躲避战祸,保全族人性命,入户籍的主子一百余人,实则八百人都数不完。
    这些人若留在永乐府,永乐籍的秀才、举人名额就被会他们抢去大半。
    当初也是我示意钱武设法赶人,他惹了王家忌恨,本宫也有责任。”
    言下之意,皇后会护着钱武。
    柳仲原沉吟道:“外头是我引荐钱武,我是在陛下面前夸过钱武的才干,可户部升迁文书下达后,下臣才晓这件事,偏外头传得沸沸扬扬直是我的功劳。”
    王灼道:“钱武为人处事还算公道,有他在永乐府,对学子们来利大于弊。文郡王怎会好好的去永乐府做知府。”
    陈蘅在心下转了又转,这件事颇有古怪,只现下还不知原因,待回了宫,问了慕容慬,定能弄个明白。
    是夜,卫国府里再设宴,永乐籍的官员们用罢宴各自散去。
    冯娥、张萍、杨瑜几个迟迟未离。
    慕容念更是帮衬着袁东珠,跑前跑后的忙碌,依然要以未来恩远候夫人自居。
    陈蘅道:“阿娥、阿萍、阿瑜,我们相识多年,有什么话就开诚布公地。”
    冯娥心翼翼地问道:“朝廷是不是要打江南了?”
    照着历史的轨迹,应该是开春之后就要攻江南。
    陈蘅淡淡地道:“快了。”
    冯娥笑道:“这次……能不能劳烦娘娘与陛下美言几句,给阿灼一个机会。”
    陈蘅道:“想挣爵位的机会还有,鲁、晋、西北匪贼横行。”
    她就想不明白,为什么冯娥几年前盯着攻打江南的机会,几年后还是盯着这一块儿,对于旁处,她就没有考虑过。
    杨瑜揖手道:“娘娘,若剿灭还需人手,属下愿意献谋献策。”
    她封了世袭三代的锦囊伯,又写信希望母亲、弟弟、弟妇带着侄儿侄女们来燕京长住,但户籍还挂在永乐府,往后其他侄儿在永乐府科举亦要容易些。
    一家人分开几年,是该生活在一处了,着实不行,她想从弟弟的儿子里头挑一个哺养长大,这样与她也能更亲近些。
    陈蘅道:“卫国公、穆南候夫妇此次不参与鲁晋西北一带的剿贼大事,卫国公为了攻江南,特意在两年前学会凫水。”
    冯娥道:“阿灼为了江南的事,准备了几年,他勤练剑术,亦谙水性,也是想为朝廷效力。”
    张萍一直沉默,好几次欲言又止。
    杨瑜道:“若穆南候去江南,属下愿与她同往。”
    “江南水军的主帅另有其人,就连水帮帮主也得令其号令,此人已研究水战多年,穆南候若不通水战,很难在水军谋到一营主将的实缺。
    朝廷对护国公、镇国公另有安排,恩远候、广宁候、太平候亦另有要职。想再凭军功封爵,除了江南、南方的水战,就唯有剿平匪贼。”
    陈蘅轻叹了一声,对杨瑜道:“阿瑜,你得做好准备,天下大定之后,你如何在朝堂为自己争得一个实职。”
    这是,不久后天下将要大定。
    杨瑜起身道:“还请娘娘指点!”
    “张萍在刑部提刑司寻到了自己的位置,证明了她的价值。你呢?你的位置在哪儿,你的价值除了战场,又在何处?”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24/24407/138706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