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春江花月夜

推荐阅读:乾隆后宫之令妃传踏天尊途重生之地产大亨前任攻心记妻调令最强农民龙血战皇逃婚高手废柴重生:倾城杀手妃嗜血毒尊

    易老师是华夏数一数二的古文学专家,教了一辈子的古文,他认定眼前的这位男生肯定没有来上过古文课,所以他决定考考这个男生。
    “上一节课我们到了华夏的古诗,华夏人喜欢用季节、花、江水、月亮和夜等意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为中文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会写古诗,这位同学,你可以用我上节课的随便一个意境来写一首诗吗?”易老师这是故意抛给金风难题的。
    写诗,金风还真的不怕,他只要使用记忆胶囊,就可以写出很多诗歌来,无论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都是他的拿手好戏。
    林雪也愣了一下,金风的文学水平如何?林雪当然很清楚,《水调歌头》的词就是非常的漂亮,单拿出来也是值得鉴赏的,上一节课易老师在讲月亮的时候,也是专门拿了这首歌举例子。
    这样的情况下,让金风写诗,这也太简单了。
    金风还在发愣,易老师却以为金风是写不出来。
    “怎么样?写的出来吗?如果你可以写出来,我这门课就让你随便过。”易老师也不傻,他认定金风不是中文系的学生,所以这个保证压根就没有用。
    “我要先酝酿一下。”金风当然能够写出来,只是他需要使用记忆胶囊,那玩意倒是不容易被发现,只是金风还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东西。
    “季节、花、江水、月亮和夜晚,随便哪一个都可以。”易老师笑眯眯的看着金风。
    五个词语,在金风的脑海中转动,金风灵光一现,想到了一首诗,这首诗绝对可以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趁着大家不注意,金风非常隐蔽的捂了一下嘴巴,记忆胶囊塞入了嘴里。
    文字瞬间涌入了金风的脑海里。
    “怎么?还没有想出来吗?”易老师等的有点不耐烦了,其实他也没有等多长时间。
    “易老师,写诗可不容易,这才没有多长时间呢。”林雪忍不住道。
    易老师老脸一红,他确实显得有点着急。
    “那好,就再等你一会儿。”易老师挥挥手。
    “不用了,我的诗做好了。”金风眼睛发亮。
    “做好了?你上来写一下。”易老师有点惊讶,这么快就写好了?不会是瞎写的吧?
    金风大大方方的走上黑板,在左上角写下了五个大字“春江花月夜”。
    别的不,这个名字就符合易老师要求的几个意境,而且还是全部都包含了进去。
    “名字起的不错,就看内容如何了。”易老师更加关注的是内容。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第一句出来之后,易老师瞬间就被镇住了,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这里的“生”字写的真是棒,把明月给写活了,难道自己随手点的人,就能写出如此强悍的诗歌吗?
    金风没有停下来,易老师本来以为金风只会写一首绝句或者是律诗,没想到居然是长诗。
    一气呵成,金风的字是经过苦练的,写的还算是不错。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月摇情满江树。”
    金风写完之后,将粉笔随手放在了讲桌上。
    这首诗可是张若虚的名篇,张若虚这人不知道什么时候生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的,就知道他叫张若虚,连字和号都没有,这人只留下了两首诗,其中一首就是这篇《春江花月夜》,被誉为“孤篇盖盛唐”传世名作。
    易老师惊讶的都快不出话了,他教了一辈子的古文学,平时也喜欢写一些古诗古文,可以在华夏古文界也是有着一席之地,可是最近一段时间,他是备受打击的,一个从来不来上课的金风写出了《水调歌头》这首词。
    现在居然有蹦出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家伙,写了这首《春江花月夜》。
    这首诗的题目就很有趣,以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整首诗由景、情、理依次展开,第一部分写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写了面对江月由此产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写了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虽然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但又以月为主体。
    “月”可以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而起伏曲折。
    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下的过程,情也发生了变化。
    名作,易老师不傻,反而对于古文很有研究,他认为这首诗绝对可以称为名作,以后想要写月亮可就难了。
    “易老师,你的话还算数吗?”金风见易老师半天不话,忍不住问道。
    “什么话?”易老师这才反应过来。
    “你了,只要我写出来,你就让我过古文学这门课。”尽管上边会帮助金风做好安排,但是金风还是希望靠着自己的本事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我话非常算数,我绝对给你过,只是你叫什么名字?”过不过全都是易老师的一句话。
    “我叫金风。”金风报上了自己的大名。
    这又给易老师的心口上来了一刀,金风,那个受到特殊照顾,那个写出了《水调歌头》的家伙。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24/24122/1367022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