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知虎,向山行
推荐阅读:大叔,不可以、你是我的长安、寒门毒女、妖颜媚蛊、浮华掠影:宫闱、鬼胎十月、豪门蜜爱:小宝贝,别闹、玄祖、腹黑皇后妖孽皇、大星主、
    与此同时,河北,洺州。
大夏国的王都,此刻正笼罩在一片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之中。
夏王宫,议政殿。
窦建德身穿龙袍,面色阴沉地坐在王座之上,殿下的文武官员,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
“报!”
一名浑身是血的斥候,跌跌撞撞地冲进大殿,跪倒在地,声音嘶哑而急促。
“启禀大王!北线急报!李岩麾下大将‘黑阎王’王烈火,亲率三千黑骑,正全速扑向乐寿!沿途声势浩大,其兵锋,三日之内,必抵城下!”
“什么?!”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炸雷,在死寂的大殿中轰然炸响!
“王烈火?他不去攻打我军主力,竟然绕道去打乐寿?”
“三千骑兵就想强攻我河北重镇?他疯了吗?”
“这定是李岩的诡计!”
殿下众臣,议论纷纷,一片哗然。
窦建德猛地站起身,几步走到地图前,死死地盯着乐寿的位置。
“诡计……哼!朕当然知道是诡计!”
窦建德冷哼一声,他不是傻子。
李岩用兵,虚实结合,诡诈多变,这天下谁人不知?
如此明目张胆地派一支孤军来攻打他的重镇,这简直就是把陷阱两个字写在了脸上。
凌敬上前一步,躬身道:“大王,李岩此举,其意昭然。乐寿城坚,并非三千骑兵可下。王烈火此行,必是佯攻,其真实目的,定是想围点打援,伏击我军的救援部队。”
“这个道理,你懂,我懂,难道李岩不懂吗?”
窦建德烦躁地一摆手,“他既然敢这么做,就明他笃定,朕一定会派兵去救!”
他转过身,看着殿下众臣,沉声问道:“诸位,你们,这乐寿,朕是救,还是不救?”
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十有八九会踏入李岩布置的陷阱。
不救,乐寿一旦有失,哪怕只是被围困,都将对整个河北的军心民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刘黑闼刚刚战死,要是再丢了乐寿,天下人会怎么看他窦建德?
他麾下那些本就蠢蠢欲动的郡县,会不会立刻望风而降?
“大王!”
一名武将忍不住出列,声如闷雷,“末将以为,必救!区区三千骑兵,就敢在我河北腹地横冲直撞,若我等坐视不理,我大夏颜面何存?请大王给末将一支兵马,末将定将那王烈火的脑袋提来见您!”
“糊涂!”凌敬立刻反驳道,“李岩要对付的,从来不是王烈火,而是我们的援军!你去了,正中其下怀!”
“那依军师之见,我们就不救了?眼睁睁看着乐寿被围?”武将不服气地吼道。
“这……”凌敬也一时语塞。
看着下方争论不休的臣子,窦建德只觉得一阵头痛欲裂。
自己已经陷入了李岩的节奏之中。
这是一个阳谋。
一个他看穿了,却又不得不应对的阳谋。
他不能不救,但他可以选择怎么救。
“够了!”
窦建德怒喝一声,打断了众人的争吵。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的将领们,停留在一个身材魁梧的将领身上。
“高雅贤!”
“末将在!”
被点到名字的将领,正是之前驻守易县,后被刘黑闼换防调回洺州的大将,高雅贤。
“朕命你,亲率三万精兵,即刻出发,驰援乐寿!”窦建德的声音,充满了决绝。
“大王三思啊!”凌敬急忙劝道。
“朕意已决!”
窦建德挥手打断他,他走到高雅贤面前。
“雅贤,朕知道,此去凶险万分,李岩的伏兵,必然就在你前往乐寿的路上等着你。”
高雅贤挺直了胸膛,脸上没有丝毫惧色:“末将明白!”
“你不明白!”
窦建德的语气陡然变得凝重,“朕给你的任务,不是去跟王烈火决战,也不是去跟李岩的伏兵硬拼!”
他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道:“朕要你,用最快的速度,最谨慎的方式,抵达乐寿!一路上,斥候前出三十里,旦有风吹草动,宁可绕路,也不要轻易接战!”
“你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乐寿城头的夏字大旗,继续飘扬!只要你和你的三万大军出现在乐寿城下,李岩的围点打援之计,便不攻自破!王烈火那三千孤军,要么撤退,要么,就会被你和乐寿的守军,合围全歼!”
高雅贤瞬间明白了窦建德的意图。
这不是一次决战,这是一次战略突围!比拼的不是谁更能打,而是谁能抢占先机!
“大王圣明!”
高雅贤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末将,领命!必不负大王所托,定让李岩的阴谋,化为泡影!”
“去吧!”
窦建德扶起他,眼中满是期许与信任,“我大夏的国运,系于你一身!”
随着窦建德的命令下达。
很快,三万大夏精锐,在高雅贤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驶出了洺州城,向着驰援之路,毅然决然地前行。
盘龙谷。
这道位于洺州与乐寿之间的狭长河谷,如同一道大地的伤疤,狰狞而寂静。
两侧是高达数十丈的陡峭山,中间只有一条堪堪能容纳数骑并行的官道。
几天的行程过去,高雅贤勒住缰绳,抬头望了望那几乎要将天空挤压成一条细线的一线天。
“将军,此地地势险恶,乃是天成的伏击之所,我军是否……绕道而行?”
一名副将凑上前来,脸上带着明显的忧色。
高雅贤沉吟片刻,却摇了摇头。
“不必。”
“斥候前出三十里,一路并未发现敌踪,李岩若要设伏,必然会动用大军,不可能毫无痕迹。”
“再者,如此狭窄之地,不利于他那引以为傲的骑兵冲锋,更不利于大部队展开。”
“他若真在此设伏,反倒是自缚手脚。传我命令,全军加速通过,不可停留!”
“是!”
副将虽仍有疑虑,但出于对主将的信任,还是立刻传下了命令。
三万夏军,开始加快速度,涌入这狭长的盘龙谷。
				
				大夏国的王都,此刻正笼罩在一片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之中。
夏王宫,议政殿。
窦建德身穿龙袍,面色阴沉地坐在王座之上,殿下的文武官员,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
“报!”
一名浑身是血的斥候,跌跌撞撞地冲进大殿,跪倒在地,声音嘶哑而急促。
“启禀大王!北线急报!李岩麾下大将‘黑阎王’王烈火,亲率三千黑骑,正全速扑向乐寿!沿途声势浩大,其兵锋,三日之内,必抵城下!”
“什么?!”
这个消息,如同一颗炸雷,在死寂的大殿中轰然炸响!
“王烈火?他不去攻打我军主力,竟然绕道去打乐寿?”
“三千骑兵就想强攻我河北重镇?他疯了吗?”
“这定是李岩的诡计!”
殿下众臣,议论纷纷,一片哗然。
窦建德猛地站起身,几步走到地图前,死死地盯着乐寿的位置。
“诡计……哼!朕当然知道是诡计!”
窦建德冷哼一声,他不是傻子。
李岩用兵,虚实结合,诡诈多变,这天下谁人不知?
如此明目张胆地派一支孤军来攻打他的重镇,这简直就是把陷阱两个字写在了脸上。
凌敬上前一步,躬身道:“大王,李岩此举,其意昭然。乐寿城坚,并非三千骑兵可下。王烈火此行,必是佯攻,其真实目的,定是想围点打援,伏击我军的救援部队。”
“这个道理,你懂,我懂,难道李岩不懂吗?”
窦建德烦躁地一摆手,“他既然敢这么做,就明他笃定,朕一定会派兵去救!”
他转过身,看着殿下众臣,沉声问道:“诸位,你们,这乐寿,朕是救,还是不救?”
殿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十有八九会踏入李岩布置的陷阱。
不救,乐寿一旦有失,哪怕只是被围困,都将对整个河北的军心民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刘黑闼刚刚战死,要是再丢了乐寿,天下人会怎么看他窦建德?
他麾下那些本就蠢蠢欲动的郡县,会不会立刻望风而降?
“大王!”
一名武将忍不住出列,声如闷雷,“末将以为,必救!区区三千骑兵,就敢在我河北腹地横冲直撞,若我等坐视不理,我大夏颜面何存?请大王给末将一支兵马,末将定将那王烈火的脑袋提来见您!”
“糊涂!”凌敬立刻反驳道,“李岩要对付的,从来不是王烈火,而是我们的援军!你去了,正中其下怀!”
“那依军师之见,我们就不救了?眼睁睁看着乐寿被围?”武将不服气地吼道。
“这……”凌敬也一时语塞。
看着下方争论不休的臣子,窦建德只觉得一阵头痛欲裂。
自己已经陷入了李岩的节奏之中。
这是一个阳谋。
一个他看穿了,却又不得不应对的阳谋。
他不能不救,但他可以选择怎么救。
“够了!”
窦建德怒喝一声,打断了众人的争吵。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的将领们,停留在一个身材魁梧的将领身上。
“高雅贤!”
“末将在!”
被点到名字的将领,正是之前驻守易县,后被刘黑闼换防调回洺州的大将,高雅贤。
“朕命你,亲率三万精兵,即刻出发,驰援乐寿!”窦建德的声音,充满了决绝。
“大王三思啊!”凌敬急忙劝道。
“朕意已决!”
窦建德挥手打断他,他走到高雅贤面前。
“雅贤,朕知道,此去凶险万分,李岩的伏兵,必然就在你前往乐寿的路上等着你。”
高雅贤挺直了胸膛,脸上没有丝毫惧色:“末将明白!”
“你不明白!”
窦建德的语气陡然变得凝重,“朕给你的任务,不是去跟王烈火决战,也不是去跟李岩的伏兵硬拼!”
他压低了声音,一字一句地道:“朕要你,用最快的速度,最谨慎的方式,抵达乐寿!一路上,斥候前出三十里,旦有风吹草动,宁可绕路,也不要轻易接战!”
“你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乐寿城头的夏字大旗,继续飘扬!只要你和你的三万大军出现在乐寿城下,李岩的围点打援之计,便不攻自破!王烈火那三千孤军,要么撤退,要么,就会被你和乐寿的守军,合围全歼!”
高雅贤瞬间明白了窦建德的意图。
这不是一次决战,这是一次战略突围!比拼的不是谁更能打,而是谁能抢占先机!
“大王圣明!”
高雅贤单膝跪地,声音铿锵有力:“末将,领命!必不负大王所托,定让李岩的阴谋,化为泡影!”
“去吧!”
窦建德扶起他,眼中满是期许与信任,“我大夏的国运,系于你一身!”
随着窦建德的命令下达。
很快,三万大夏精锐,在高雅贤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驶出了洺州城,向着驰援之路,毅然决然地前行。
盘龙谷。
这道位于洺州与乐寿之间的狭长河谷,如同一道大地的伤疤,狰狞而寂静。
两侧是高达数十丈的陡峭山,中间只有一条堪堪能容纳数骑并行的官道。
几天的行程过去,高雅贤勒住缰绳,抬头望了望那几乎要将天空挤压成一条细线的一线天。
“将军,此地地势险恶,乃是天成的伏击之所,我军是否……绕道而行?”
一名副将凑上前来,脸上带着明显的忧色。
高雅贤沉吟片刻,却摇了摇头。
“不必。”
“斥候前出三十里,一路并未发现敌踪,李岩若要设伏,必然会动用大军,不可能毫无痕迹。”
“再者,如此狭窄之地,不利于他那引以为傲的骑兵冲锋,更不利于大部队展开。”
“他若真在此设伏,反倒是自缚手脚。传我命令,全军加速通过,不可停留!”
“是!”
副将虽仍有疑虑,但出于对主将的信任,还是立刻传下了命令。
三万夏军,开始加快速度,涌入这狭长的盘龙谷。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22/22905/129467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