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整编完成

推荐阅读:无限不现实兽人帝国大行商盛世婚契:帝少的7日枕上妻传奇缔造者重生三国征天下超级科技霸主重生之山村传奇新奉系重生潜入梦我的队友是奇葩

    将72团(原678团)的士兵整顿好后,林晏和朱春带着几个亲随警卫来到了金陵城的福昌饭店。
    推开大门,扑面而来的是脂粉香与酒气的混合,大厅金碧辉煌,留声机里放着调,穿旗袍的女招待端着银盘穿梭其间。
    二楼包厢里,林晏给朱春倒了杯洋酒:“朱老哥,敬你一杯。”
    朱春环顾四周,有些感慨:“老弟,这一顿饭得花不少钱吧?”
    林晏笑了笑,他今天用资源生产了1000把中正式步枪让何连帮他出掉了。
    一把50块钱,总共5W大洋。
    何连嘛肯定在中间吃回扣了,不过林晏也无所谓,如果没有何连,他自己可不知道去哪出。
    “朱老哥,这么长时间没见面,请你吃一顿好的,不贵。”林晏用叉子戳了块牛排吃。
    几杯酒下肚,两人又寒暄了一阵,林晏放下刀叉,神色认真起来:“老哥,咱们38旅是刚成立的,目前三个团,71团是我的嫡系,装备精良,你的72团都是百战老兵。”
    “这73团嘛,其实都是刚招募的新兵蛋子。”
    林晏端起酒杯,目光诚恳:“不瞒你,是我特意托关系把老哥调来的。这事没先跟你商量,别怪弟擅作主张。”
    朱春闻言大笑:“老弟,李旅长还我这是走了大运呢!要知道,多少地方军挤破头啊,都想进这18军,”他举起酒杯一饮而下,“咱哥俩别这些了,真要该我谢你才对。”
    两人相视一笑。
    “老哥,从今天起,你就是38旅副旅长了。”林晏再次给朱春斟满酒,笑道。
    朱春的手猛地一颤,酒液险些洒出。
    “林老弟,你这……”他一时间不知道该什么好,自己刚来就直接升官当副旅长了?要知道他在29军26旅干了那么久,也还只是个团长。
    副旅长这种职位一般都是旅长的嫡系,一个萝卜一个坑,没人腾位置的话,下面的人就别想上。
    “老哥,在18军,我一个朋友都没有,”林晏的声音低了下来,“每次制定作战计划,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
    到这里,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朱春:“前段时间要不是老哥提携,哪有我林晏的今天?”
    “所以我在获得了一次嘉奖后,师座问我需要什么,我才拜托他将你调过来。”林晏诚恳的道。
    朱春胸口一热,他没想到,林晏竟然还记得那几天并肩作战的日子。
    也没想到,竟然还有人如此需要他。
    更没想到,林晏竟然浪费了一次上级嘉奖的机会,换来把他调到中央军。
    “干了!”朱春仰头一饮而尽,眼眶有些泛红,“老弟,从今往后,咱哥俩兄弟齐心!”
    林晏也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完了正事,开始闲聊起来:“淞沪在打仗,这金陵啊,照样歌舞升平。”
    朱春叹了口气,望向一楼,众多酒席之中,泡沫溢满酒杯,一个醉醺醺的军官正拿着钞票调戏一个女招待,引起一阵娇笑。
    他又想到了在来金陵之前,兄弟们拿着大刀冲进阵地拼死厮杀,才打退了鬼子的一次次进攻,吃的,也只是压缩饼干。
    这就是他们这些前线将士守护的达官贵人吗?
    朱春突然觉得有些意兴阑珊。
    “老哥,所以啊,咱们以后更得活着回来,”林晏晃着酒杯,“回来好好享受这繁华的盛世。”
    走出饭店回营地的路上,秦淮河的画舫传来隐约的丝竹声和嬉笑声。
    【资源点数:3345】
    9月1日,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朱春就精神抖擞地来到了旅部。推开帐篷门帘的瞬间,他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几张木桌,几把椅子,桌子上铺着一张作战地图,角里堆着几个空弹药箱改成的文件柜,这就是堂堂38旅指挥部的全部家当。
    “好家伙。”朱春揉了揉太阳穴,终于明白林晏为什么非要调他过来了,他苦笑着招呼自己团指挥部的官兵进来,“得,从头干起吧。”
    驻地训练场内,林晏背着手站在旗杆下,宣布人事任命:“即日起,委任赵大栓任我38旅71团上校团长,王发任73团团长。”
    听到这条任命,即便是一向沉默憨厚的赵大栓也不禁嘴唇微微颤抖,神色激动。
    王发更是眼眶通红,自己见证了林晏这个从只有十几个人的独立团发展到现在拥有几千个人的独立旅的过程。
    没想到林晏将自己一路提拔,现在更是直接做到了团长。
    可见跟着一个好上级比什么都重要。
    “旅长……”王发声音哽咽,却不下去。他知道,这份知遇之恩,是用多少战功都换不来的。
    他心里暗暗发誓,这辈子,跟定旅长了!
    林晏走上前,拍了拍两人的肩膀:“你俩都是跟着我出生入死的老弟兄了,抓紧时间整训部队,后面的硬仗还多着呢。”
    “是!旅长!”两人挺直腰板,异口同声地吼道。
    交代完毕,林晏回到旅部,朝正在埋头写文件的朱春喊道:“老哥,旅部就拜托你了!我得去把73团的缺额补上。”
    “去吧去吧。”朱春头也不抬地挥挥手,“记得多招几个识字的。”
    林晏转身离去,心里一阵苦笑,村子里哪有什么识字的,民国时期文化普及率不高,大部分村民几乎都没怎么读过书。
    时间缓缓流逝,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了。
    其他队伍今天招募的新兵不多,只有90个。
    他自己生产了18个杂牌军班,剩余资源105。
    回到驻地后,他自己统计了一下,73团目前有1200个士兵,其中550个杂牌军,650个新兵。
    他按照标准编制,12人为一个班,将这120个班的士兵分配给三个营,每营各30个步兵班,最后剩下1个步兵班用作当警卫班。
    这73团虽然人数多,但实际战斗力只能和普通的地方军差距不大,一半是杂牌军老兵,一半是训练一个星期的新兵。
    后面几天,他又生产了30个杂牌军步兵班给73团,组成了第四营。这样73团就有1500人。
    战力不够,人数来凑。
    9月5日晚,军部传来急电,命整编完成的11师33旅和独立38旅于6日迅速回沪支援战场。
    第二天一大早,林晏和魏云便带着各自的队伍上了沪宁线军列,再次回到了沪市。
    【资源点数:11966】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22/22302/127710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