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人心所向?
推荐阅读:天之舞动、新远古神话、风口浪尖上的小兵、海贼之从庞克哈萨德开始、梦里云乡归何处、歌海流、武道狱尊、最强改造师、人道、苍生可逆、
紫薇坊,兴国公主府。
昨夜惊魂未定的勋贵家眷们,聚在望秋殿内。
贵妇们按品级,按品级安排距离兴国远近。
先是一番历数安平郡王罪状后,右侧上首的桓阳王侧妃许氏略略倾了倾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忧惧,“安平郡王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实乃罪有应得。像臣妾这等妇道人家,见识浅薄,以前竟没看出安平郡王竟是这般不忠不孝之人”
到此处,她声音一颤,缓缓起身跪下,抹泪道:“年初安平郡王妃生辰,臣妾曾赠她京锦百匹、缂丝屏风一座,更有东海明珠一斛,如今想来,这些物件若被用来充作逆资,臣妾真是万死难辞其咎.”
殿内霎时寂静。
诸位夫人屏息凝神。
望秋殿远处,几乎快到殿门的位置.林扶摇带着一双儿女坐于此处。
她使劲支着耳朵才能听见许氏的话,闻言不由稍显幸灾乐祸的对姜妧悄声道:“你看看,如今陈端伏罪,她们就成‘见识浅薄’了一个比一个精。”
陈端伏罪,郡王府被查抄是一定的。
届时,王府里必然会搜出些各家来往的书信、礼单。
几个月前他还是准储君,不管各家心里支持谁,逢年过节送些礼物、维护关系总免不了。
许氏这是替大家请罪呢,也借机试探一下兴国的意思。
毕竟,她们都是些‘见识浅薄的妇道人家’,就算犯错,也情有可原。
尽量避免牵连各自夫君。
上首,兴国微微垂眸,玉指端着天青茶盏,不紧不慢地、一遍遍地撇着浮沫。
瓷盖与杯沿轻碰,发出细微刮擦声,在这针可闻的寂静殿宇内,分外清晰。
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一样的动作。
气氛沉滞压抑。
就在这时,她突然抬头,仿若才发现满殿寂静与聚焦在自己身上的视线一般,脸上迅速漾开一抹温和的笑意,“诸位夫人怎么都如此拘谨了?茶都要凉了,快尝尝,这是今春新贡的明前茶.”
众贵妇如梦初醒,慌忙去端自己手边的茶盏。
然而心神未定,手不免不稳,一时间,殿内响起一片略显凌乱的杯盖与杯沿碰撞‘叮当’脆响,甚至隐约有茶水晃出,平添了几分狼狈与慌乱。
兴国却在这会儿出其不意道:“年节往来,人情走动,避免不了.毕竟端儿曾一度代陛下主持各种礼仪祭祀,大家的难处,本宫自然晓得。”
听到这般坦诚的言语,殿内明显响起一片如释重负的松气声。
个别没怎么经过事儿的,甚至下意识抚了抚胸口。
“不过~”
可紧接,兴国话锋陡然一转,“彻查逆党,肃清余孽,乃国之要务。朝廷必将仔细审理此案,务求水石出,不使一人漏网.”
罢,她遥遥抬手,虚扶了仍跪在地上的许氏,“侧妃且起吧,你有此心,足见忠忱本宫不会让你蒙冤。”
后室。
林寒酥隔着一道纱帘,不自觉攥紧了袖口,心头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炙热与羡慕。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殿下掌控谈话节奏与众人心绪的本领着实让她佩服。
她要有这本领,吵架不得把徐九溪噎的翻白眼啊!
想要和朝颜、软儿分享一下自己的敬仰之情,回头一瞧,却见刚才还在身旁的两只,不知啥时候溜出去了。
反正在公主府,她也就没在意。
大殿内,兴国目光目光温和的扫过全场,仿佛闲话家常般问道:“彻查余孽,关乎社稷安稳,需得一位秉公持正、又忠心耿耿之人。诸位夫人久居天中,见识不凡,不知心中可有堪当此任的人选举荐?”
这.有点不合规矩了。
哪有询问妇道人家朝廷人事任免的?
众妇人面面相觑,揣测着兴国的心思。
短暂沉默后,天中余家主母张氏起身一礼,“殿下,民妇斗胆临平郡王乃陛下贵胄血脉,刚毅果决。由他主理此案,名正言顺.”
此话一出,乐阳王王妃也连连颔首,表示认同。
但其他人的心却不免提了起来。
临平郡王陈竑和陈端有旧怨,且为人气量狭窄、贪财喜色,若由他审理陈端余党.以前和安平郡王有过来往的各家,就算不被定罪,怕是也要被他趁机讹诈一番。
兴国公主闻言,唇角含笑,轻轻颔首,“竑儿确实不错,上任天中府尹后,打击不法商户,为民伸冤.”
先是一番夸赞,接着却话锋微转,“只是他身上已担着天中府的千钧重担。若再将彻查逆党这般繁琐细致、需抽丝剥茧的事务全数压于他身,只怕过于辛劳.”
这话一出,陈竑已被排除掉了。
就在大家绞尽脑汁思索还有何人适合时,却听大殿尽头、靠近殿门的位置,忽听一人莽撞道:“殿下,不如让楚县公担任此差吧!”
“.”
所有齐刷刷转头看来。
林扶摇人都吓麻了,想要伸手将不知死活的儿子拽回来。
但姜轩已迈步往前走了过去,他脸上带着那种少年特有的、未经世事的直率,“昨夜就是爵爷带兵护了各家安全!他武艺才高八斗,对陛下和殿下忠心耿耿,又多次被陛下嘉奖”
殿内微微响起几声窃笑,笑他姜轩‘才高八斗’的用法。
可更多人,却认真思索起来。
这个外室子虽言语混乱,但他却无意提醒了大伙一件事爵爷刚刚护了各位,且和各家没有利害冲突,由他彻查安平郡王案,确实要比陈竑来的更让大家放心。
端坐上首的兴国公主,目光也越过众人,在那少年身上,微微蹙眉,思索片刻,仿佛是好不容易才想起此人是谁,“楚县公诸位以为如何?”
“殿下,楚县公为国朝屡建大功!臣妾以为,正当其用!”
桓阳王侧妃许氏反应过来后,率先表态。
自己那儿子和丁岁安是八拜之交,由丁岁安查案,肯定不会难为自家!
许氏虽是侧妃,但地位却相当特殊.桓阳王高识真有三子,去年南征,长子、二子皆殁于战场。
高干这个庶出三子,瞬间成了桓阳王的第一、且唯一的继承人。
母凭子贵
她一开口,抱着同样不希望陈竑主理此案打算的其他妇人纷纷开口,共同举荐丁岁安。
兴国呵呵一笑,道:“想不到,这位楚县公,如此得诸位之心。本宫仔细考虑一下吧”
后室,林寒酥莫名生出一股怪异之感。
任命谁来彻查安平郡王余党,殿下完全可以一言而决,她却偏偏拿出来讨论一番。
好似好似要故意试探各家态度一般。
我家郎,又不是皇室子弟,殿下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
昨夜惊魂未定的勋贵家眷们,聚在望秋殿内。
贵妇们按品级,按品级安排距离兴国远近。
先是一番历数安平郡王罪状后,右侧上首的桓阳王侧妃许氏略略倾了倾身,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忧惧,“安平郡王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实乃罪有应得。像臣妾这等妇道人家,见识浅薄,以前竟没看出安平郡王竟是这般不忠不孝之人”
到此处,她声音一颤,缓缓起身跪下,抹泪道:“年初安平郡王妃生辰,臣妾曾赠她京锦百匹、缂丝屏风一座,更有东海明珠一斛,如今想来,这些物件若被用来充作逆资,臣妾真是万死难辞其咎.”
殿内霎时寂静。
诸位夫人屏息凝神。
望秋殿远处,几乎快到殿门的位置.林扶摇带着一双儿女坐于此处。
她使劲支着耳朵才能听见许氏的话,闻言不由稍显幸灾乐祸的对姜妧悄声道:“你看看,如今陈端伏罪,她们就成‘见识浅薄’了一个比一个精。”
陈端伏罪,郡王府被查抄是一定的。
届时,王府里必然会搜出些各家来往的书信、礼单。
几个月前他还是准储君,不管各家心里支持谁,逢年过节送些礼物、维护关系总免不了。
许氏这是替大家请罪呢,也借机试探一下兴国的意思。
毕竟,她们都是些‘见识浅薄的妇道人家’,就算犯错,也情有可原。
尽量避免牵连各自夫君。
上首,兴国微微垂眸,玉指端着天青茶盏,不紧不慢地、一遍遍地撇着浮沫。
瓷盖与杯沿轻碰,发出细微刮擦声,在这针可闻的寂静殿宇内,分外清晰。
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一样的动作。
气氛沉滞压抑。
就在这时,她突然抬头,仿若才发现满殿寂静与聚焦在自己身上的视线一般,脸上迅速漾开一抹温和的笑意,“诸位夫人怎么都如此拘谨了?茶都要凉了,快尝尝,这是今春新贡的明前茶.”
众贵妇如梦初醒,慌忙去端自己手边的茶盏。
然而心神未定,手不免不稳,一时间,殿内响起一片略显凌乱的杯盖与杯沿碰撞‘叮当’脆响,甚至隐约有茶水晃出,平添了几分狼狈与慌乱。
兴国却在这会儿出其不意道:“年节往来,人情走动,避免不了.毕竟端儿曾一度代陛下主持各种礼仪祭祀,大家的难处,本宫自然晓得。”
听到这般坦诚的言语,殿内明显响起一片如释重负的松气声。
个别没怎么经过事儿的,甚至下意识抚了抚胸口。
“不过~”
可紧接,兴国话锋陡然一转,“彻查逆党,肃清余孽,乃国之要务。朝廷必将仔细审理此案,务求水石出,不使一人漏网.”
罢,她遥遥抬手,虚扶了仍跪在地上的许氏,“侧妃且起吧,你有此心,足见忠忱本宫不会让你蒙冤。”
后室。
林寒酥隔着一道纱帘,不自觉攥紧了袖口,心头涌上一股难以言喻的炙热与羡慕。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殿下掌控谈话节奏与众人心绪的本领着实让她佩服。
她要有这本领,吵架不得把徐九溪噎的翻白眼啊!
想要和朝颜、软儿分享一下自己的敬仰之情,回头一瞧,却见刚才还在身旁的两只,不知啥时候溜出去了。
反正在公主府,她也就没在意。
大殿内,兴国目光目光温和的扫过全场,仿佛闲话家常般问道:“彻查余孽,关乎社稷安稳,需得一位秉公持正、又忠心耿耿之人。诸位夫人久居天中,见识不凡,不知心中可有堪当此任的人选举荐?”
这.有点不合规矩了。
哪有询问妇道人家朝廷人事任免的?
众妇人面面相觑,揣测着兴国的心思。
短暂沉默后,天中余家主母张氏起身一礼,“殿下,民妇斗胆临平郡王乃陛下贵胄血脉,刚毅果决。由他主理此案,名正言顺.”
此话一出,乐阳王王妃也连连颔首,表示认同。
但其他人的心却不免提了起来。
临平郡王陈竑和陈端有旧怨,且为人气量狭窄、贪财喜色,若由他审理陈端余党.以前和安平郡王有过来往的各家,就算不被定罪,怕是也要被他趁机讹诈一番。
兴国公主闻言,唇角含笑,轻轻颔首,“竑儿确实不错,上任天中府尹后,打击不法商户,为民伸冤.”
先是一番夸赞,接着却话锋微转,“只是他身上已担着天中府的千钧重担。若再将彻查逆党这般繁琐细致、需抽丝剥茧的事务全数压于他身,只怕过于辛劳.”
这话一出,陈竑已被排除掉了。
就在大家绞尽脑汁思索还有何人适合时,却听大殿尽头、靠近殿门的位置,忽听一人莽撞道:“殿下,不如让楚县公担任此差吧!”
“.”
所有齐刷刷转头看来。
林扶摇人都吓麻了,想要伸手将不知死活的儿子拽回来。
但姜轩已迈步往前走了过去,他脸上带着那种少年特有的、未经世事的直率,“昨夜就是爵爷带兵护了各家安全!他武艺才高八斗,对陛下和殿下忠心耿耿,又多次被陛下嘉奖”
殿内微微响起几声窃笑,笑他姜轩‘才高八斗’的用法。
可更多人,却认真思索起来。
这个外室子虽言语混乱,但他却无意提醒了大伙一件事爵爷刚刚护了各位,且和各家没有利害冲突,由他彻查安平郡王案,确实要比陈竑来的更让大家放心。
端坐上首的兴国公主,目光也越过众人,在那少年身上,微微蹙眉,思索片刻,仿佛是好不容易才想起此人是谁,“楚县公诸位以为如何?”
“殿下,楚县公为国朝屡建大功!臣妾以为,正当其用!”
桓阳王侧妃许氏反应过来后,率先表态。
自己那儿子和丁岁安是八拜之交,由丁岁安查案,肯定不会难为自家!
许氏虽是侧妃,但地位却相当特殊.桓阳王高识真有三子,去年南征,长子、二子皆殁于战场。
高干这个庶出三子,瞬间成了桓阳王的第一、且唯一的继承人。
母凭子贵
她一开口,抱着同样不希望陈竑主理此案打算的其他妇人纷纷开口,共同举荐丁岁安。
兴国呵呵一笑,道:“想不到,这位楚县公,如此得诸位之心。本宫仔细考虑一下吧”
后室,林寒酥莫名生出一股怪异之感。
任命谁来彻查安平郡王余党,殿下完全可以一言而决,她却偏偏拿出来讨论一番。
好似好似要故意试探各家态度一般。
我家郎,又不是皇室子弟,殿下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21/21145/124333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