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玉衡大婚,危机四伏(六千)
推荐阅读:女帝亦菱、一品弃女,风华女战神、上仙缚、异世终极教师、网游之占尽先机、穷尽其途、超级减肥系统、魔牛镇天、偷得浮生半日忙、仙道异纪、
“王爷,要不要再干他一票?”
书房中,章寒的声音还在回荡。
章振有些老脸一红,有些无语的用巴掌捂着脸,不敢去面对其他人的视线……瞧着章寒兴冲冲的模样,这儿子,上蹿下跳的模样,丢人啊。
而且什么叫再干他一票?
怎地这般粗鲁?
这傻孩子,莫不是以为打仗是什么好玩的事情?怎能轻言刀兵?
宋言倒是没有责怪章寒的意思,除了经常擅自揣测他的想法之外,他对章寒这人还是很喜欢的,尤其是在章寒歪打正着给自己弄来三百万的时候,他看章寒便更觉眉清目秀了,甚至恨不得抵足而眠。
不过他不是成*人,最终作罢。
对于完颜广智和索绰罗,不会真个老老实实送来千万白银这件事,宋言也早有预料……别的不,就索绰罗和完颜广智两个穷鬼,便是将那一身肉都给剐了卖了,怕是也凑不到千万白银的。
当然,他有的是办法让对方乖乖将钱,或者是等价值的物品拿出来。
既然早有计较,那他自然就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而生气,瞧见章振似是准备训斥,便忙开口道:“章将军不必生气,章将军也是性情使然,这般真性情本王甚是喜欢,你也莫要训斥了。不过再干一票倒是用不着,我们现在虽有骑兵,但数量终究不多,在草原之上和匈奴女真的骑兵野战,未必能得多少便宜。”
“而且,天寒地冻的,许是还会让我们的兄弟出现不必要的死伤。”
梅武嘴唇翕动了一下,终究还是忍不住开口:“其实,如果只是规模开战,倒也不是不可以,黑水部前些时日已将纳赫托娅的聘礼,三千匹优等战马送到,张家那边也会从海西草原带回一些战马,现如今我们重骑兵虽然依旧只有八千,却是货真价实的,每人都能配置三匹上等战马。”
起这八千重骑兵,梅武都有些心疼。
养八千重骑兵的消耗,比八万步兵还要多,每天耗费的银钱都是个天文数字,若不是宋言总有办法弄来银钱,怕是这八千重骑早就要解散了。
不过该不,八千重骑的战斗力是真的生猛,一旦让重骑军团列开阵势冲锋,那简直就是风卷残云一般,没有任何存在能挡在八千重骑面前。
“除此之外,还训练了六千轻骑。”
“这些时日,兵工坊那边,生产震天雷九千枚,如果只是一场规模的战争,完全不会有任何压力。”
八千重骑冲锋,六千轻骑以弓弩和震天雷骚扰,便是正面对抗匈奴十万大军,梅武都有信心将对方的队伍,从中间切出一个口子。
“不仅仅只是骑兵,便是步兵方面,也要比之前强上许多。”
“新招募步兵一万二,这还是在我一再严格招募条件的情况下,否则前来应征入伍的人怕是更多。”梅武着,心中便有些感叹,寻常来国家征召兵卒入伍,百姓是极为抗拒的,很多时候甚至需要强制性的命令适龄百姓服兵役,可在平阳安州这边却是截然不同,募兵的告示只是刚刚贴出去,不过几日时间前来应征的百姓便能踏破门槛。
人们不再闻兵役而色变。
原因无他,在宋言这边当兵,一日三餐能吃饱饭,有满额军饷,唯此而已。
“这一万两千人,经过数个月的训练,身子已经养的壮实起来,也有了最基本的行军作战的素养,所差的,便只是一场见血的战争。若是燕王殿下真有心突击匈奴,老夫的建议是重骑冲阵,轻骑骚扰,步兵后方跟上,负责清理焚毁匈奴部的营帐,以及斩杀残余。”
毕竟是个老将军,梅武对于战争还是较为热衷的。
甚至短短时间,于梅武德脑海中便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如何作战的雏形。
宋言轻笑一声再次摆了摆手:“暂时不用,实话告诉各位,虽陛下给了我主动出击的权力,甚至只要是我打下的地盘,都可以划归到燕王封地,然今年……甚至是明年,我都没有扩张封地的打算。”
“封地,不仅仅是要打下来,管控还要跟的上才行,如果只是将土地打下来,实际控制跟不上那便毫无意义。”
此言一出,梅武,章寒,李二,雷毅这些武将,面上都有些失望。
倒是梁光宗,高兴才,贾毅飞,甚至是刘义生这些文臣,眼睛则是明亮了一瞬,他们还真害怕宋言穷兵黩武,毕竟安州和平阳两块封地面积虽然很大,可因为气候条件,加之常年受异族侵略的缘故,封地中的百姓数量并不多,这是宋言目前最大的短板。
若是只顾着打仗,忽略了民生,不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便是宋言雄才大略,便是梅武用兵如神,终究也免不了破败与毁灭。
短暂的停顿了一下之后,宋言继续道:“在返回平阳的路上,我细细琢磨了一番,为平阳和安州制定了一个三年计划。”
“所谓三年计划,便是我们这三年要达成的目标。”
“第一个计划,恢复人口。”
“安州,平阳,可以是宁国境内土地面积最大的两个州府,结果总共只有不足百万人口,实在是太少了。”
这一点,几乎所有人都齐齐点头。
在古代,人口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人口多了,便能多收税,便能有更多兵卒,甚至在很多时候判断一个王朝兴盛与否,人口便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诸如迁徙到安州平阳之民,赠与土地,免税多少年,以此来吸引外府之民定居封地;亦或是鼓励封地内的百姓多生孩子,孩子数量达到一定标准,减免一定赋税之类。”
“高先生,这件事交给你负责,我需要你尽快给我拟定出来一个方案,具体的度,你看着把握。”
高兴才起身:“下民接令。”
“第二个计划,兴建工坊,本王在宁平的产业要尽数搬迁到封地,绝大部分的匠人和家眷都已经带来,这些工坊产生的利润,是支撑封地,军队运转的,最大资金来源,这一点不容有失,一定要尽快完善,晚一天便要损失大量白花花的银子。”
“除了原本的那些工坊之外,本王还要再建其他几座工坊,这些工坊中生产出来的东西,对封地有大用……不过这个可以稍晚一些时日再不迟。”
“至于工坊的位置,最好集中在一起。”
“若是安州,平阳交界处有合适位置最好不过。”
“工坊的事情,房海,贾毅飞,便由两位协商负责,若是遇到无法决断之时,可以告知我。”
两个刺史起身应下。
“工坊内的一切,一定要严格注意保密,各种生产技术,严禁外泄。”
“保密的事情,便由刘生你来负责,这些工坊是最重要的监察对象,我知晓裙带关系不可避免,但,若是因着人情世故,扰乱了工坊的正常生产,定斩不饶。”
刘义生咧嘴笑了,这种事儿锦衣卫熟啊。
“第三个计划,外祖,生产震天雷的匠人现如今是由你管辖,我需要从中挑选一批手艺最好的匠人,我有一些新的武器要交给他们生产。”
宋言准备造枪,造炮了。
虽因受到这个时代技术工艺的局限,重机枪,自动步枪,狙击枪这些肯定弄不出来,但燧发枪勉强还是可以制造的,若不是膛线的事情不好搞,宋言都准备直接进化到栓动步枪的时代。
震天雷也不能一直靠投石机,毕竟那东西实在是太过笨重,而且射程,精准度都不太可靠……现代社会的大炮,宋言搞不出来,但巧轻便的虎蹲炮,速射型的弗朗机炮,攻击距离能达到两公里的红夷大炮,想想法子还是可以搞出来的。甚至从某些方面来,大炮除了用料较多之外,技术方面可能比造枪还要更简单一些。
宋言脑子里拥有全部的图纸,交于那些匠人之手,一番研究,想要制造出来应是不难。
梅武点头应下,眸子里闪着兴奋。
自家这个外孙在格物方面的能力,梅武还是很清楚的,就现在银甲卫,黑甲士身上的盔甲,还有陌刀队手中的武器,都是用宋言改良过后的炼铁法,生产出的铁锭锻造而成,强度远非之前可比。
还有那震天雷,简直就是战场上攻城拔寨,守城野战的利器。
就是不知这个外孙这次又折腾出了什么新东西,一时间心中都有些好奇。
“至于第四个计划……思瑶。”宋言忽然昂首喊了一声。
没多长时间,便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随着书房大门被推开,但见杨思瑶就站在外面,对于杨思瑶众人也算是比较熟悉的,毕竟这个女人偶尔会帮忙燕王处理一些事情。
虽其手腕,思维,比起贾毅飞,刘义生,梁先生,高先生这些人还有一定差距,可在女子当中已经算是极为优秀,是以众人对杨思瑶的印象也还算不错,称得上是燕王陛下……咳咳,是殿下的贤内助。
只是这位思瑶姑娘现在这是怎么回事儿?怀里怎么抱着一个奇怪的,扁扁的圆圆的,还有个长长的脖子,颜色土黄白绿相间,看起来像是某种东西的果子,但这个果子未免也太大只了一些。
一时间,众人都有些好奇,不明白王爷这是在做什么。
行至宋言面前,杨思瑶便将怀里的东西放在书桌上,发出砰的一声响。
“诸位,这东西,叫做南瓜。”宋言吐了口气,伸手拍了拍桌案上的东西,眸子里闪着压不住的兴奋。
在宋言离开平阳之前,南瓜尚未成熟,是以便将刺史府后院那一块南瓜地全部交给杨思瑶来打理。
然后呢?
众人脑袋上的问号越来越明显了。
“这是一种粮食,可以吃的。”宋言咧了咧嘴巴,再次道。
这一下众人终于稍微多了一点兴趣,在这个粮食匮乏的年代,能多出一种食物终究是好的。
“敢问王爷,这……嗯,南瓜,亩产几何?”刘义生抿了抿唇,问道。
宋言看向杨思瑶,示意这个问题由她来回答。
能培育出一种高产作物,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功德无量的,宋言并不介意让自己的女人来分享一些荣耀。
杨思瑶面颊微红,用力吸了口气这才轻启朱唇:“诸位大人,这南瓜,王爷种了有半亩地,前些时日收获的时候,共计……四百六十斤。”
嘶。
霎时间,整个书房内到处都是倒吸凉气的声音。
四百六十斤,这个数字宋言其实不是很满意的,毕竟对比起现代社会化肥灌注之下,动辄亩产七八千斤的数字,亩产九百斤实在是有些丢脸。
但这个数字,对古人来已经足够惊人了……毕竟相比较寻常一百多斤两百斤的粮食产量,亩产九百斤的南瓜,是一句仙粮也不为过啊。
一时间,书房中众人面上几乎齐齐涌现出一层涨红,眼睛瞪大,眼底深处是震惊,难以置信,还有无法言语的兴奋和喜悦。
粗重的喘息声回荡在书房,要知道现如今这书房中的人,可以是整个安州平阳最为优秀的存在,要么是狡诈如狐的谋士,要么是博学多才的鸿儒,要么是征战四方的猛将,可此时此刻,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控制住脸上的表情,所有人的眼睛全都死死的盯着书桌上的南瓜,便是心跳似是也跟着加速了不少。
更有甚者,坐在椅子上完全就是一副坐立不安的模样,便是端着茶杯的手都在抖个不停。
亩产,九百斤。
亩产,九百斤。
亩产,九百斤!
脑海中仿佛都在回荡着这样的声音。
这若是真的,推广开来,偌大的宁国将会有多少百姓免于饥饿,会有多少底层的农民,不至于在天寒地冻中被饿死?
能寻来这样一种粮食,那当真是功德无量,那是能被封为农圣,和孔子肩并肩的存在啊。
宋言只是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个消息对这些人的冲击有多大,给足了他们消化的时间。
也不知究竟过去了多长时间,众人的呼吸终于渐渐平稳下来,还是贾毅飞用力吸了口气,站了起来:“王爷,冒昧问一句,这南瓜亩产九百斤,可为真?”
“这是少的。”宋言点头,确认了这一点:“这些南瓜的种子,只是被我随意的洒在后花园中,除了偶尔除草,平日里并没有太过精心照料,若是种植在肥沃的土地上,佐以粪肥,产量应是还能再高出一些。”
这一番话,让贾毅飞的身子又是一颤:“敢问王爷,此物可做主粮?”
不愧是曾经的平阳知州,很快就抓住了重点。
“不可。”
这话一,就像是一盆冷水,泼在了所有人灼热的心脏上。
如此高产的作物,居然不能做主粮,这……这……这……一时间便是贾毅飞这样的饱学之士,都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整个人只感觉空荡荡的,甚至就连面色都有些发白。若是之前不知道有这南瓜也就罢了,现如今既然已经知道了南瓜,还知道南瓜的产量如此之高,却被告知不能用作主粮,内心深处的那种空虚和失望简直无以言表。
贾毅飞感觉自己的头发都要白上好几根。
“不过……”便在这时,宋言再次开口:“不过,南瓜虽然不能用作主粮,但可以作为辅粮,按照我的估算,应是至少能替代三分之一的主粮。”
南瓜中蛋白质,脂肪含量都很低。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便有不少人是靠着南瓜熬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年头,可纵然是吃南瓜吃的饱饱的,人要么面黄肌瘦,要么浑身浮肿。
这话出来,众人心头似是又有一把火烧了起来。
即便不能完全替代主粮,可只要能替代一半,那也是很不错的啊。
更何况这年头,饿死者甚众,对这些人来什么主粮不主粮的,只要能有东西填饱肚子,只要能活下去,谁还在意那许多?
“敢问王爷,这南瓜保存起来如何?”贾毅飞重重吸了口气,再次问道。
“完整的南瓜,可以在常温下保存数个月,切开的话便只有三五天,若是将南瓜切成片,晒干的话,保存个一年还是可以的,至于食用的话,可以烹炒作为一道菜,也可以在煮米粥的时候加入南瓜进去,更为美味不,也更能顶饱;蒸馒头的时候,加入面粉也可;便是直接将南瓜蒸熟也是可以吃的。”
短暂停顿了一下,宋言再次道:“接下来的三年,我希望能在封地中将南瓜推广开来,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不能用现有的粮田来种植南瓜,粟米,水稻这些该种还要种,这才是最重要的食物。”
“至于南瓜,对土地的适应性极强,河沟旁边,门前屋后,猪圈旁边,甚至是荒山野岭,乃至于长不出作物的轻度盐碱地,常年干旱的砂砾土,丢几粒种子下去,也是能长起来的,无非只是产量多少而已。”
“本王所希望的是,能用南瓜,让封地的百姓多一种口粮,百姓闲暇时间,在一些种不出粮食的地方,点上几粒南瓜,秋收之后能多吃上几天饱饭,唯此而已。”
“房海,贾毅飞,推广南瓜的任务,也交给你们了,一定要和百姓讲清楚了,万万不能因为南瓜,耽搁了主粮。”
这一次,四百多斤的南瓜,应是能剖出不少种子,已经有了推广的可能。
两位刺史也是大喜。
若能顺利推广南瓜这种作物,那也绝对是大功一件,尤其是房海,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才刚来平阳而已,这样的功劳便能在自己头上。
南瓜的事情过去,宋言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口:
“本王还要在封地建造两个机构,一为居养院,凡燕藩麾下士兵,一旦战死沙场,父母无所依者,可入居养院,由燕王府照顾。”
“另设育婴堂,凡燕藩士兵,战死沙场者,幼无所养,可入育婴堂,由燕王府照料直至成年,其妻可入育婴堂工作,薪俸由燕王府发放。”
咕咚。
不少人默默地吞了口口水。
这当真好手段,如此封地军心自然归附,战场士兵再无后顾之忧,自当奋力拼杀。燕王麾下兵卒本就骁勇,这一下怕是比之前还要凶猛几分,当真要成就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血强军。
这一次闭门会议算是圆满结束。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全力筹备宋言和洛玉衡的大婚,只剩三日时间,几乎每一个人都忙碌了起来。
整个平阳城更是热热闹闹。
只是……就在这喧嚣之下,却是潜藏着寻常人察觉不到的危机。
数名做中原汉人打扮的文士,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府城当中,虽已经入秋,天气转凉,可手中折扇依旧轻摇不停。他们行走于平阳城的街道,眸子好奇的四下打量,仿佛只是前来平阳游玩的游客。
其中一中年男子,面上还有一条丑陋的疤痕。
看起来就像是被马鞭之类的东西抽打而成。
他叫程诩!
曾经,是匈奴大王子阿巴鲁的军师。
可是现在,他的主子正在东陵城跳舞!
书房中,章寒的声音还在回荡。
章振有些老脸一红,有些无语的用巴掌捂着脸,不敢去面对其他人的视线……瞧着章寒兴冲冲的模样,这儿子,上蹿下跳的模样,丢人啊。
而且什么叫再干他一票?
怎地这般粗鲁?
这傻孩子,莫不是以为打仗是什么好玩的事情?怎能轻言刀兵?
宋言倒是没有责怪章寒的意思,除了经常擅自揣测他的想法之外,他对章寒这人还是很喜欢的,尤其是在章寒歪打正着给自己弄来三百万的时候,他看章寒便更觉眉清目秀了,甚至恨不得抵足而眠。
不过他不是成*人,最终作罢。
对于完颜广智和索绰罗,不会真个老老实实送来千万白银这件事,宋言也早有预料……别的不,就索绰罗和完颜广智两个穷鬼,便是将那一身肉都给剐了卖了,怕是也凑不到千万白银的。
当然,他有的是办法让对方乖乖将钱,或者是等价值的物品拿出来。
既然早有计较,那他自然就不会因为这样的事情而生气,瞧见章振似是准备训斥,便忙开口道:“章将军不必生气,章将军也是性情使然,这般真性情本王甚是喜欢,你也莫要训斥了。不过再干一票倒是用不着,我们现在虽有骑兵,但数量终究不多,在草原之上和匈奴女真的骑兵野战,未必能得多少便宜。”
“而且,天寒地冻的,许是还会让我们的兄弟出现不必要的死伤。”
梅武嘴唇翕动了一下,终究还是忍不住开口:“其实,如果只是规模开战,倒也不是不可以,黑水部前些时日已将纳赫托娅的聘礼,三千匹优等战马送到,张家那边也会从海西草原带回一些战马,现如今我们重骑兵虽然依旧只有八千,却是货真价实的,每人都能配置三匹上等战马。”
起这八千重骑兵,梅武都有些心疼。
养八千重骑兵的消耗,比八万步兵还要多,每天耗费的银钱都是个天文数字,若不是宋言总有办法弄来银钱,怕是这八千重骑早就要解散了。
不过该不,八千重骑的战斗力是真的生猛,一旦让重骑军团列开阵势冲锋,那简直就是风卷残云一般,没有任何存在能挡在八千重骑面前。
“除此之外,还训练了六千轻骑。”
“这些时日,兵工坊那边,生产震天雷九千枚,如果只是一场规模的战争,完全不会有任何压力。”
八千重骑冲锋,六千轻骑以弓弩和震天雷骚扰,便是正面对抗匈奴十万大军,梅武都有信心将对方的队伍,从中间切出一个口子。
“不仅仅只是骑兵,便是步兵方面,也要比之前强上许多。”
“新招募步兵一万二,这还是在我一再严格招募条件的情况下,否则前来应征入伍的人怕是更多。”梅武着,心中便有些感叹,寻常来国家征召兵卒入伍,百姓是极为抗拒的,很多时候甚至需要强制性的命令适龄百姓服兵役,可在平阳安州这边却是截然不同,募兵的告示只是刚刚贴出去,不过几日时间前来应征的百姓便能踏破门槛。
人们不再闻兵役而色变。
原因无他,在宋言这边当兵,一日三餐能吃饱饭,有满额军饷,唯此而已。
“这一万两千人,经过数个月的训练,身子已经养的壮实起来,也有了最基本的行军作战的素养,所差的,便只是一场见血的战争。若是燕王殿下真有心突击匈奴,老夫的建议是重骑冲阵,轻骑骚扰,步兵后方跟上,负责清理焚毁匈奴部的营帐,以及斩杀残余。”
毕竟是个老将军,梅武对于战争还是较为热衷的。
甚至短短时间,于梅武德脑海中便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如何作战的雏形。
宋言轻笑一声再次摆了摆手:“暂时不用,实话告诉各位,虽陛下给了我主动出击的权力,甚至只要是我打下的地盘,都可以划归到燕王封地,然今年……甚至是明年,我都没有扩张封地的打算。”
“封地,不仅仅是要打下来,管控还要跟的上才行,如果只是将土地打下来,实际控制跟不上那便毫无意义。”
此言一出,梅武,章寒,李二,雷毅这些武将,面上都有些失望。
倒是梁光宗,高兴才,贾毅飞,甚至是刘义生这些文臣,眼睛则是明亮了一瞬,他们还真害怕宋言穷兵黩武,毕竟安州和平阳两块封地面积虽然很大,可因为气候条件,加之常年受异族侵略的缘故,封地中的百姓数量并不多,这是宋言目前最大的短板。
若是只顾着打仗,忽略了民生,不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便是宋言雄才大略,便是梅武用兵如神,终究也免不了破败与毁灭。
短暂的停顿了一下之后,宋言继续道:“在返回平阳的路上,我细细琢磨了一番,为平阳和安州制定了一个三年计划。”
“所谓三年计划,便是我们这三年要达成的目标。”
“第一个计划,恢复人口。”
“安州,平阳,可以是宁国境内土地面积最大的两个州府,结果总共只有不足百万人口,实在是太少了。”
这一点,几乎所有人都齐齐点头。
在古代,人口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人口多了,便能多收税,便能有更多兵卒,甚至在很多时候判断一个王朝兴盛与否,人口便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诸如迁徙到安州平阳之民,赠与土地,免税多少年,以此来吸引外府之民定居封地;亦或是鼓励封地内的百姓多生孩子,孩子数量达到一定标准,减免一定赋税之类。”
“高先生,这件事交给你负责,我需要你尽快给我拟定出来一个方案,具体的度,你看着把握。”
高兴才起身:“下民接令。”
“第二个计划,兴建工坊,本王在宁平的产业要尽数搬迁到封地,绝大部分的匠人和家眷都已经带来,这些工坊产生的利润,是支撑封地,军队运转的,最大资金来源,这一点不容有失,一定要尽快完善,晚一天便要损失大量白花花的银子。”
“除了原本的那些工坊之外,本王还要再建其他几座工坊,这些工坊中生产出来的东西,对封地有大用……不过这个可以稍晚一些时日再不迟。”
“至于工坊的位置,最好集中在一起。”
“若是安州,平阳交界处有合适位置最好不过。”
“工坊的事情,房海,贾毅飞,便由两位协商负责,若是遇到无法决断之时,可以告知我。”
两个刺史起身应下。
“工坊内的一切,一定要严格注意保密,各种生产技术,严禁外泄。”
“保密的事情,便由刘生你来负责,这些工坊是最重要的监察对象,我知晓裙带关系不可避免,但,若是因着人情世故,扰乱了工坊的正常生产,定斩不饶。”
刘义生咧嘴笑了,这种事儿锦衣卫熟啊。
“第三个计划,外祖,生产震天雷的匠人现如今是由你管辖,我需要从中挑选一批手艺最好的匠人,我有一些新的武器要交给他们生产。”
宋言准备造枪,造炮了。
虽因受到这个时代技术工艺的局限,重机枪,自动步枪,狙击枪这些肯定弄不出来,但燧发枪勉强还是可以制造的,若不是膛线的事情不好搞,宋言都准备直接进化到栓动步枪的时代。
震天雷也不能一直靠投石机,毕竟那东西实在是太过笨重,而且射程,精准度都不太可靠……现代社会的大炮,宋言搞不出来,但巧轻便的虎蹲炮,速射型的弗朗机炮,攻击距离能达到两公里的红夷大炮,想想法子还是可以搞出来的。甚至从某些方面来,大炮除了用料较多之外,技术方面可能比造枪还要更简单一些。
宋言脑子里拥有全部的图纸,交于那些匠人之手,一番研究,想要制造出来应是不难。
梅武点头应下,眸子里闪着兴奋。
自家这个外孙在格物方面的能力,梅武还是很清楚的,就现在银甲卫,黑甲士身上的盔甲,还有陌刀队手中的武器,都是用宋言改良过后的炼铁法,生产出的铁锭锻造而成,强度远非之前可比。
还有那震天雷,简直就是战场上攻城拔寨,守城野战的利器。
就是不知这个外孙这次又折腾出了什么新东西,一时间心中都有些好奇。
“至于第四个计划……思瑶。”宋言忽然昂首喊了一声。
没多长时间,便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随着书房大门被推开,但见杨思瑶就站在外面,对于杨思瑶众人也算是比较熟悉的,毕竟这个女人偶尔会帮忙燕王处理一些事情。
虽其手腕,思维,比起贾毅飞,刘义生,梁先生,高先生这些人还有一定差距,可在女子当中已经算是极为优秀,是以众人对杨思瑶的印象也还算不错,称得上是燕王陛下……咳咳,是殿下的贤内助。
只是这位思瑶姑娘现在这是怎么回事儿?怀里怎么抱着一个奇怪的,扁扁的圆圆的,还有个长长的脖子,颜色土黄白绿相间,看起来像是某种东西的果子,但这个果子未免也太大只了一些。
一时间,众人都有些好奇,不明白王爷这是在做什么。
行至宋言面前,杨思瑶便将怀里的东西放在书桌上,发出砰的一声响。
“诸位,这东西,叫做南瓜。”宋言吐了口气,伸手拍了拍桌案上的东西,眸子里闪着压不住的兴奋。
在宋言离开平阳之前,南瓜尚未成熟,是以便将刺史府后院那一块南瓜地全部交给杨思瑶来打理。
然后呢?
众人脑袋上的问号越来越明显了。
“这是一种粮食,可以吃的。”宋言咧了咧嘴巴,再次道。
这一下众人终于稍微多了一点兴趣,在这个粮食匮乏的年代,能多出一种食物终究是好的。
“敢问王爷,这……嗯,南瓜,亩产几何?”刘义生抿了抿唇,问道。
宋言看向杨思瑶,示意这个问题由她来回答。
能培育出一种高产作物,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功德无量的,宋言并不介意让自己的女人来分享一些荣耀。
杨思瑶面颊微红,用力吸了口气这才轻启朱唇:“诸位大人,这南瓜,王爷种了有半亩地,前些时日收获的时候,共计……四百六十斤。”
嘶。
霎时间,整个书房内到处都是倒吸凉气的声音。
四百六十斤,这个数字宋言其实不是很满意的,毕竟对比起现代社会化肥灌注之下,动辄亩产七八千斤的数字,亩产九百斤实在是有些丢脸。
但这个数字,对古人来已经足够惊人了……毕竟相比较寻常一百多斤两百斤的粮食产量,亩产九百斤的南瓜,是一句仙粮也不为过啊。
一时间,书房中众人面上几乎齐齐涌现出一层涨红,眼睛瞪大,眼底深处是震惊,难以置信,还有无法言语的兴奋和喜悦。
粗重的喘息声回荡在书房,要知道现如今这书房中的人,可以是整个安州平阳最为优秀的存在,要么是狡诈如狐的谋士,要么是博学多才的鸿儒,要么是征战四方的猛将,可此时此刻,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控制住脸上的表情,所有人的眼睛全都死死的盯着书桌上的南瓜,便是心跳似是也跟着加速了不少。
更有甚者,坐在椅子上完全就是一副坐立不安的模样,便是端着茶杯的手都在抖个不停。
亩产,九百斤。
亩产,九百斤。
亩产,九百斤!
脑海中仿佛都在回荡着这样的声音。
这若是真的,推广开来,偌大的宁国将会有多少百姓免于饥饿,会有多少底层的农民,不至于在天寒地冻中被饿死?
能寻来这样一种粮食,那当真是功德无量,那是能被封为农圣,和孔子肩并肩的存在啊。
宋言只是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个消息对这些人的冲击有多大,给足了他们消化的时间。
也不知究竟过去了多长时间,众人的呼吸终于渐渐平稳下来,还是贾毅飞用力吸了口气,站了起来:“王爷,冒昧问一句,这南瓜亩产九百斤,可为真?”
“这是少的。”宋言点头,确认了这一点:“这些南瓜的种子,只是被我随意的洒在后花园中,除了偶尔除草,平日里并没有太过精心照料,若是种植在肥沃的土地上,佐以粪肥,产量应是还能再高出一些。”
这一番话,让贾毅飞的身子又是一颤:“敢问王爷,此物可做主粮?”
不愧是曾经的平阳知州,很快就抓住了重点。
“不可。”
这话一,就像是一盆冷水,泼在了所有人灼热的心脏上。
如此高产的作物,居然不能做主粮,这……这……这……一时间便是贾毅飞这样的饱学之士,都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
整个人只感觉空荡荡的,甚至就连面色都有些发白。若是之前不知道有这南瓜也就罢了,现如今既然已经知道了南瓜,还知道南瓜的产量如此之高,却被告知不能用作主粮,内心深处的那种空虚和失望简直无以言表。
贾毅飞感觉自己的头发都要白上好几根。
“不过……”便在这时,宋言再次开口:“不过,南瓜虽然不能用作主粮,但可以作为辅粮,按照我的估算,应是至少能替代三分之一的主粮。”
南瓜中蛋白质,脂肪含量都很低。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便有不少人是靠着南瓜熬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年头,可纵然是吃南瓜吃的饱饱的,人要么面黄肌瘦,要么浑身浮肿。
这话出来,众人心头似是又有一把火烧了起来。
即便不能完全替代主粮,可只要能替代一半,那也是很不错的啊。
更何况这年头,饿死者甚众,对这些人来什么主粮不主粮的,只要能有东西填饱肚子,只要能活下去,谁还在意那许多?
“敢问王爷,这南瓜保存起来如何?”贾毅飞重重吸了口气,再次问道。
“完整的南瓜,可以在常温下保存数个月,切开的话便只有三五天,若是将南瓜切成片,晒干的话,保存个一年还是可以的,至于食用的话,可以烹炒作为一道菜,也可以在煮米粥的时候加入南瓜进去,更为美味不,也更能顶饱;蒸馒头的时候,加入面粉也可;便是直接将南瓜蒸熟也是可以吃的。”
短暂停顿了一下,宋言再次道:“接下来的三年,我希望能在封地中将南瓜推广开来,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不能用现有的粮田来种植南瓜,粟米,水稻这些该种还要种,这才是最重要的食物。”
“至于南瓜,对土地的适应性极强,河沟旁边,门前屋后,猪圈旁边,甚至是荒山野岭,乃至于长不出作物的轻度盐碱地,常年干旱的砂砾土,丢几粒种子下去,也是能长起来的,无非只是产量多少而已。”
“本王所希望的是,能用南瓜,让封地的百姓多一种口粮,百姓闲暇时间,在一些种不出粮食的地方,点上几粒南瓜,秋收之后能多吃上几天饱饭,唯此而已。”
“房海,贾毅飞,推广南瓜的任务,也交给你们了,一定要和百姓讲清楚了,万万不能因为南瓜,耽搁了主粮。”
这一次,四百多斤的南瓜,应是能剖出不少种子,已经有了推广的可能。
两位刺史也是大喜。
若能顺利推广南瓜这种作物,那也绝对是大功一件,尤其是房海,他怎么也没想到这才刚来平阳而已,这样的功劳便能在自己头上。
南瓜的事情过去,宋言清了清嗓子,再次开口:
“本王还要在封地建造两个机构,一为居养院,凡燕藩麾下士兵,一旦战死沙场,父母无所依者,可入居养院,由燕王府照顾。”
“另设育婴堂,凡燕藩士兵,战死沙场者,幼无所养,可入育婴堂,由燕王府照料直至成年,其妻可入育婴堂工作,薪俸由燕王府发放。”
咕咚。
不少人默默地吞了口口水。
这当真好手段,如此封地军心自然归附,战场士兵再无后顾之忧,自当奋力拼杀。燕王麾下兵卒本就骁勇,这一下怕是比之前还要凶猛几分,当真要成就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铁血强军。
这一次闭门会议算是圆满结束。
接下来的时间,便是全力筹备宋言和洛玉衡的大婚,只剩三日时间,几乎每一个人都忙碌了起来。
整个平阳城更是热热闹闹。
只是……就在这喧嚣之下,却是潜藏着寻常人察觉不到的危机。
数名做中原汉人打扮的文士,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府城当中,虽已经入秋,天气转凉,可手中折扇依旧轻摇不停。他们行走于平阳城的街道,眸子好奇的四下打量,仿佛只是前来平阳游玩的游客。
其中一中年男子,面上还有一条丑陋的疤痕。
看起来就像是被马鞭之类的东西抽打而成。
他叫程诩!
曾经,是匈奴大王子阿巴鲁的军师。
可是现在,他的主子正在东陵城跳舞!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21/21114/124176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