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辛弃疾学挖机!【求月票】
推荐阅读:神级灵魂、无限超级幻想、韩娱老科员、恐怖网文、盛唐刑官、暴力白菜、史上最强终端、寝与取与路人女主、数据大魔王、第三帝国之鹰、
    走出蓬莱,周易来到院的工地,垫层打好后,明天就可以放线做基础了,接下来就是回填土,到时候整个房子的轮廓就会显现出来。
武媚娘站在工地中间,拍了一组照片,她第一次参与修房子,觉得一切都好新奇。
见周易过来,她心越过地槽沟,来到了周易身边:
“听镇上的乡亲,这地基修三层楼都没问题,仙长喜欢楼房还是平房?”
周易是个随遇而安的性子:
“都行,等这里住不下了,就在旁边修一座楼,你想住平房就住平房,想住楼房就住楼房。”
武媚娘跟周易十指相扣:
“仙长住哪里,妾身就住哪里,您不会嫌妾身烦吧?”
“那肯定不会,你这么漂亮,看着就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嫣儿和蕊儿呢?没有偷偷去玩吧?”
“没,在写作业呢,写完奖励一集动画片,她俩何时才能去上学?”
“等她俩掌握了三年级以下的知识,再上学的事吧。”
周易觉得上学不用急,反正也不打算让两人考清北,混个文凭就回混元宫当道士……当然,要是有机会,就去道教学院镀镀金,这样才算专业对口嘛。
武媚娘问道:
“妾身没上过大学,您会不会嫌弃我?”
周易拍拍她的手道:
“怎么会,现在某些大学乌烟瘴气的,你要真在大学深造四年,不定回来就邦邦给我两拳,到时候我找谁理去?”
武媚娘莞尔一笑,脑袋靠着周易的肩膀:
“仙长尽笑,妾身才舍不得打您呢。”
傍晚,周易焙了一些花椒面,准备烙点椒盐千层饼和肉饼,再烧个发汗解腻的酸辣汤,祛祛湿气。
千层饼刚出锅,赵蕊就闻着味儿来了:
“仙长,奴婢能帮您尝尝咸淡吗?”
周易将千层饼切成牙,放在盘子里盛着:
“给大家都尝尝,别光顾着自己吃。”
丫头捧着盘子跑进三清殿,先摆在三清神像前供了供,然后端到房间中,给武媚娘和赵嫣品尝。
晚饭做好,一家人坐在后殿刚准备吃饭,辛弃疾突然摸了过来:
“师尊,原来您在这里啊,我到院那一看,房子居然没了,吓我一大跳……”
赵嫣乖巧的拿来一副碗筷,辛弃疾道了声谢,给自己盛了一大碗酸辣汤,然后坐下来,拿起肉饼一起吃晚饭。
周易道:
“来混元宫的人越来越多,院有点住不下了,索性扩建一番……你那边的风机装好了吗?”
辛弃疾点了点头:
“全都装好了,今日我来,是想学习一下挖掘机……院中的挖掘机,是您新买的?”
“山下一个街坊的,明天你换上道袍,跟着他学学吧,等学会了,我给你买一台电力驱动的挖掘机,你们那边就可以日夜不停的平整地面了。”
荒地想要变成现代的标准化农田,需要平整土地,挖掘出地里的树根等杂物,比较繁琐,挖掘机可以很好的做这份工作。
等耕地平整得差不多了,还得修水库,人为抬高水位,这样就可以通过水自流灌溉农田了。
当年秦朝之所以能在战国脱颖而出,就是郑国渠的挖掘,让关中不少土地都能通过水自流进行灌溉,收获大量粮食……粮食多了,自然就培养出了纠纠老秦。
而蜀地也是修建了都江堰,让江水可以流入田间地头,因而有了天府之国的称号。
想要多打粮食,就得想尽一切办法灌溉,水充足了,庄稼自然长势旺盛。
辛弃疾道:
“弟子已经计划好冬季的挖渠计划,这两日陆续有几十人拖家带口的投奔,我们派出去的宣传组,算是收到了成效。”
有人来投奔是好事儿,周易觉得可以加大宣传力度,等到完颜亮南下时,最好能聚集数万人,这样就能组建班底,开始滚雪球一样招兵买马了。
武媚娘对他道:
“前几日,勾陈大帝赐下一枚树叶,每天都至少可以往返五次,你若有需要,等西施用完就给你。”
辛弃疾问道:
“至少往返五次是何意?”
“我测试的时候,第五次回来,树叶的颜色就会变淡,不确定还能不能再回来,没敢继续尝试。”
辛弃疾觉得每天五次就够了,可以短时间内倒腾不少粮食,要是别的世界有需求,他甚至还可以将粮食“借”出去,反正都是金鞑捐献的嘛,不用白不用。
饭后,赵嫣赵蕊姐妹俩非常懂事的收拾碗筷,武媚娘去收拾灶台,周易给辛弃疾拿了一盒月饼:
“这边刚过完中秋节,吃一块吧,也算是迟来的团圆。”
“多谢恩师赏赐!”
辛弃疾吃了个月饼,然后捧着平板电脑,盘腿坐在灯火通明的三清殿中,认真看起了挖掘机的操作和保养等相关视频,提前了解一下,这样明天学得更快。
武媚娘收拾完厨具,领着赵嫣赵蕊两姐妹回房间学习学知识。
周易回到自己房间,打开黑色记事本打算看看这两天有没有新增功德,然后就被一条条备注给惊住了:
【薛讷率三万大军征讨吐蕃,立誓要用吐蕃人筑五座京观,功德+10】
【李绩率军拿下玄菟郡,歼灭数千高句丽军队,功德+30】
【薛万彻率军击杀五千高句丽军队,功德+30】
【李绩火烧盖牟城,高句丽上下惊惧万分,功德+30】
【张俭借助无人机识破高句丽陷阱,全歼高句丽军队,功德+30】
【张士贵设伏全歼高句丽军队,并用高句丽尸首筑京观,功德+50】
【……】
一条条的备注,把周易看得热血沸腾的——高句丽之战终于爆发了哇!
虽然唐初最不缺的就是名将,但名将与名将之间也是有差距的,就拿李靖来,他指挥战斗的水平,明显比别人高一个段位。
这一套连击,杀死的高句丽人超过了四万,而此次出战的唐军,拢共也才四万人而已。
交战之初就搞出了这么大的战果,真不愧是最擅长玩运动歼灭战的军神,这手段就是不一样。
带赵嫣赵蕊姐妹俩来混元宫消耗的功德,被李卫公一波送了回来。
而现在,只是高句丽之战的开胃菜而已,真正的大餐还在后面没上呢。
照这个进度,入冬之前,不定还真能拿下高句丽……等媚娘到了辽东,可得让女皇转告李靖,除恶务尽,千万不要对高句丽人心慈手软。
打下的地盘就地占住,明年开始种植土豆,到时候什么契丹人,新罗人,百济人,室韦人,靺鞨人等等,全部清空。
看到功德重回七斤,周易觉得下次要是再带人来,要提前把能兑换的法术技能全都兑换一遍,就留一两钱功德。
反正那些法术啥时候用都行,而用一钱功德来换人,几乎等于没有消耗……果然还是得卡BUG,不卡BUG,那些功德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嘛!
第二天一早,赵伟就来看垫层的凝固程度了,周易领着一身道袍的辛弃疾找过去,让赵伟帮忙教一下,不求多高的技术,能把土方玩明白就行。
赵伟当即兄弟长兄弟短的叫了起来,不一会儿功夫,两人就混得十分熟稔,还交流起钓鱼的各种心得。
伍爱国开始带人下钢筋料,接下来就是打基础,需要用到钢筋笼。
他在这边忙活,周易则是领着刘磊在财神殿给文财神开光,九天后,加油站就有财神爷坐镇了。
忙完这事儿,周易接到一个电话,芦山县的李家渡希望修一座土地庙,请一尊福德正神的石像,希望周易能去实地看一看,商讨一下费用问题。
周易本来以为修建房子会大出血,结果没想到,刚动工就来了业务,两个神像一个土地庙,这收入,差不多能把修房子的前期投资包圆了。
要是再来一个类似的业务,装修和家电的费用也能挣出来。
为了防止业务出现意外,周易交代武媚娘看好家,然后开车前往芦山县李家渡,勘查了风水,确认没问题,跟对方签订了修建庙宇的各种事宜。
李家渡早些年有土地庙,可惜坍塌了,镇上有人去过三里庄,觉得新修的土地庙不错,老人们也有个聊天的去处,逢年过节也能放点鞭炮热闹热闹,所以就动了这个念头。
镇上的人很踊跃,很快就凑了二十万现金,一股脑全交给了周易,希望能给李家渡请一尊保佑风调雨顺的土地爷。
签订完合约,周易就安排当地的建筑队开始动工,图纸是现成的,按照三里庄的风格来就行了。
至于石像,这个更简单,给明叔交代一声,土地庙建好之前绝对能送来,不需要从古代世界“借调”了。
随后两天,辛弃疾都在混元宫学挖掘机,新房也在有条不紊的修建着,而这个时候,大美女西施骑着自行车,总算赶到了齐国首都临淄。
她个子高,在城门口等着进城时就被人围观,有几个人神色明显不正常,端详西施一番就匆匆离开,去了国相府。
西施注意到了这些人的异样,但没有在意,而是推着自行车,交了从路上换取的入城费之后,快步走进了临淄城……
				
				武媚娘站在工地中间,拍了一组照片,她第一次参与修房子,觉得一切都好新奇。
见周易过来,她心越过地槽沟,来到了周易身边:
“听镇上的乡亲,这地基修三层楼都没问题,仙长喜欢楼房还是平房?”
周易是个随遇而安的性子:
“都行,等这里住不下了,就在旁边修一座楼,你想住平房就住平房,想住楼房就住楼房。”
武媚娘跟周易十指相扣:
“仙长住哪里,妾身就住哪里,您不会嫌妾身烦吧?”
“那肯定不会,你这么漂亮,看着就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嫣儿和蕊儿呢?没有偷偷去玩吧?”
“没,在写作业呢,写完奖励一集动画片,她俩何时才能去上学?”
“等她俩掌握了三年级以下的知识,再上学的事吧。”
周易觉得上学不用急,反正也不打算让两人考清北,混个文凭就回混元宫当道士……当然,要是有机会,就去道教学院镀镀金,这样才算专业对口嘛。
武媚娘问道:
“妾身没上过大学,您会不会嫌弃我?”
周易拍拍她的手道:
“怎么会,现在某些大学乌烟瘴气的,你要真在大学深造四年,不定回来就邦邦给我两拳,到时候我找谁理去?”
武媚娘莞尔一笑,脑袋靠着周易的肩膀:
“仙长尽笑,妾身才舍不得打您呢。”
傍晚,周易焙了一些花椒面,准备烙点椒盐千层饼和肉饼,再烧个发汗解腻的酸辣汤,祛祛湿气。
千层饼刚出锅,赵蕊就闻着味儿来了:
“仙长,奴婢能帮您尝尝咸淡吗?”
周易将千层饼切成牙,放在盘子里盛着:
“给大家都尝尝,别光顾着自己吃。”
丫头捧着盘子跑进三清殿,先摆在三清神像前供了供,然后端到房间中,给武媚娘和赵嫣品尝。
晚饭做好,一家人坐在后殿刚准备吃饭,辛弃疾突然摸了过来:
“师尊,原来您在这里啊,我到院那一看,房子居然没了,吓我一大跳……”
赵嫣乖巧的拿来一副碗筷,辛弃疾道了声谢,给自己盛了一大碗酸辣汤,然后坐下来,拿起肉饼一起吃晚饭。
周易道:
“来混元宫的人越来越多,院有点住不下了,索性扩建一番……你那边的风机装好了吗?”
辛弃疾点了点头:
“全都装好了,今日我来,是想学习一下挖掘机……院中的挖掘机,是您新买的?”
“山下一个街坊的,明天你换上道袍,跟着他学学吧,等学会了,我给你买一台电力驱动的挖掘机,你们那边就可以日夜不停的平整地面了。”
荒地想要变成现代的标准化农田,需要平整土地,挖掘出地里的树根等杂物,比较繁琐,挖掘机可以很好的做这份工作。
等耕地平整得差不多了,还得修水库,人为抬高水位,这样就可以通过水自流灌溉农田了。
当年秦朝之所以能在战国脱颖而出,就是郑国渠的挖掘,让关中不少土地都能通过水自流进行灌溉,收获大量粮食……粮食多了,自然就培养出了纠纠老秦。
而蜀地也是修建了都江堰,让江水可以流入田间地头,因而有了天府之国的称号。
想要多打粮食,就得想尽一切办法灌溉,水充足了,庄稼自然长势旺盛。
辛弃疾道:
“弟子已经计划好冬季的挖渠计划,这两日陆续有几十人拖家带口的投奔,我们派出去的宣传组,算是收到了成效。”
有人来投奔是好事儿,周易觉得可以加大宣传力度,等到完颜亮南下时,最好能聚集数万人,这样就能组建班底,开始滚雪球一样招兵买马了。
武媚娘对他道:
“前几日,勾陈大帝赐下一枚树叶,每天都至少可以往返五次,你若有需要,等西施用完就给你。”
辛弃疾问道:
“至少往返五次是何意?”
“我测试的时候,第五次回来,树叶的颜色就会变淡,不确定还能不能再回来,没敢继续尝试。”
辛弃疾觉得每天五次就够了,可以短时间内倒腾不少粮食,要是别的世界有需求,他甚至还可以将粮食“借”出去,反正都是金鞑捐献的嘛,不用白不用。
饭后,赵嫣赵蕊姐妹俩非常懂事的收拾碗筷,武媚娘去收拾灶台,周易给辛弃疾拿了一盒月饼:
“这边刚过完中秋节,吃一块吧,也算是迟来的团圆。”
“多谢恩师赏赐!”
辛弃疾吃了个月饼,然后捧着平板电脑,盘腿坐在灯火通明的三清殿中,认真看起了挖掘机的操作和保养等相关视频,提前了解一下,这样明天学得更快。
武媚娘收拾完厨具,领着赵嫣赵蕊两姐妹回房间学习学知识。
周易回到自己房间,打开黑色记事本打算看看这两天有没有新增功德,然后就被一条条备注给惊住了:
【薛讷率三万大军征讨吐蕃,立誓要用吐蕃人筑五座京观,功德+10】
【李绩率军拿下玄菟郡,歼灭数千高句丽军队,功德+30】
【薛万彻率军击杀五千高句丽军队,功德+30】
【李绩火烧盖牟城,高句丽上下惊惧万分,功德+30】
【张俭借助无人机识破高句丽陷阱,全歼高句丽军队,功德+30】
【张士贵设伏全歼高句丽军队,并用高句丽尸首筑京观,功德+50】
【……】
一条条的备注,把周易看得热血沸腾的——高句丽之战终于爆发了哇!
虽然唐初最不缺的就是名将,但名将与名将之间也是有差距的,就拿李靖来,他指挥战斗的水平,明显比别人高一个段位。
这一套连击,杀死的高句丽人超过了四万,而此次出战的唐军,拢共也才四万人而已。
交战之初就搞出了这么大的战果,真不愧是最擅长玩运动歼灭战的军神,这手段就是不一样。
带赵嫣赵蕊姐妹俩来混元宫消耗的功德,被李卫公一波送了回来。
而现在,只是高句丽之战的开胃菜而已,真正的大餐还在后面没上呢。
照这个进度,入冬之前,不定还真能拿下高句丽……等媚娘到了辽东,可得让女皇转告李靖,除恶务尽,千万不要对高句丽人心慈手软。
打下的地盘就地占住,明年开始种植土豆,到时候什么契丹人,新罗人,百济人,室韦人,靺鞨人等等,全部清空。
看到功德重回七斤,周易觉得下次要是再带人来,要提前把能兑换的法术技能全都兑换一遍,就留一两钱功德。
反正那些法术啥时候用都行,而用一钱功德来换人,几乎等于没有消耗……果然还是得卡BUG,不卡BUG,那些功德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嘛!
第二天一早,赵伟就来看垫层的凝固程度了,周易领着一身道袍的辛弃疾找过去,让赵伟帮忙教一下,不求多高的技术,能把土方玩明白就行。
赵伟当即兄弟长兄弟短的叫了起来,不一会儿功夫,两人就混得十分熟稔,还交流起钓鱼的各种心得。
伍爱国开始带人下钢筋料,接下来就是打基础,需要用到钢筋笼。
他在这边忙活,周易则是领着刘磊在财神殿给文财神开光,九天后,加油站就有财神爷坐镇了。
忙完这事儿,周易接到一个电话,芦山县的李家渡希望修一座土地庙,请一尊福德正神的石像,希望周易能去实地看一看,商讨一下费用问题。
周易本来以为修建房子会大出血,结果没想到,刚动工就来了业务,两个神像一个土地庙,这收入,差不多能把修房子的前期投资包圆了。
要是再来一个类似的业务,装修和家电的费用也能挣出来。
为了防止业务出现意外,周易交代武媚娘看好家,然后开车前往芦山县李家渡,勘查了风水,确认没问题,跟对方签订了修建庙宇的各种事宜。
李家渡早些年有土地庙,可惜坍塌了,镇上有人去过三里庄,觉得新修的土地庙不错,老人们也有个聊天的去处,逢年过节也能放点鞭炮热闹热闹,所以就动了这个念头。
镇上的人很踊跃,很快就凑了二十万现金,一股脑全交给了周易,希望能给李家渡请一尊保佑风调雨顺的土地爷。
签订完合约,周易就安排当地的建筑队开始动工,图纸是现成的,按照三里庄的风格来就行了。
至于石像,这个更简单,给明叔交代一声,土地庙建好之前绝对能送来,不需要从古代世界“借调”了。
随后两天,辛弃疾都在混元宫学挖掘机,新房也在有条不紊的修建着,而这个时候,大美女西施骑着自行车,总算赶到了齐国首都临淄。
她个子高,在城门口等着进城时就被人围观,有几个人神色明显不正常,端详西施一番就匆匆离开,去了国相府。
西施注意到了这些人的异样,但没有在意,而是推着自行车,交了从路上换取的入城费之后,快步走进了临淄城……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21/21072/124066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