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司马迁太想进步了!【求月票】

推荐阅读:逆转苍穹甜心出击:殿下哪里逃秦葬都市医武高手最强之兵凤霸天下神医狂妃我在地狱等你绝世魔主星际大地主[洪荒封神]圣母你妹啊

    大汉武帝世界,定襄北大营。
    随着天气逐渐变暖,各大营也开始收拾行囊,准备撤回长安。
    草原上春季来临,那些南下的蛮子一个个全都散到了草原各处,入秋之前不会南下劫掠百姓。
    大帐内,卫青正在看最近的战果汇总。
    李沮、公孙敖、公孙贺等人先后向北出击,端了不少匈奴人的聚居地,云中、定襄、雁门等郡,全都多了上万壮劳力。
    各地都按照卫青下发的修路教程,押着这些匈奴俘虏修筑道路。
    先把路上的浮土清理干净,挖出硬底,夯实,再铺一层石头,石头上铺一层颗粒的砂石填补孔隙,反复碾压夯实后,再将铲掉的土盖上去,继续碾压夯实。
    路面要有弧度,中间高两边低,道路两侧要挖排水渠,方便雨水快速排走,免得将路基泡软,影响通行。
    这种修路方式很慢,会耗费大量人力,但优点也很明显,结实、耐用,平时只要稍稍维护一下,就能用很多年。
    过去大汉没能力修这种路,现在有了匈奴人,不用发愁人力问题了。
    正看着,张骞捧着一份竹简匆匆走了进来:
    “大将军,有李广的消息了。”
    听到这个名字,卫青一愣,这才想起李广是自己手下,名义上归自己这个大将军节制:
    “他在哪?”
    张骞放下竹简道:
    “朔方太守传来消息,在三封县的荒漠中遇到了迷路的李广,询问是否让其返回定襄北大营。”
    三封县位于河套地区最西边,贺兰山正北,黄河几字弯的外侧,距离定襄北大营有一千多里……卫青有些无语,这个距离要是一路往北跑,不定还能撞见几条大鱼呢,结果李广一头扎进朔方,钻进了一个最不容易遇到匈奴人的角。
    公元前127年,卫青发动河南之战,率军从定襄向西,一路横扫盘踞在整个河套地区的匈奴人,杀敌数万,让华夏故地得以回归大汉。
    刘彻命苏建重建朔方城,成立朔方刺史部,为此还往河套地区迁徙了十万百姓……这个时候率军去那里抓匈奴人,估计比三条腿的蛤蟆都难找。
    卫青懒得管这事儿,对张骞道:
    “给朔方那边回话,就定襄的仗已经打完,李广可自行返回长安。”
    张骞领命刚要离开,大帐入口突然多了个铁塔一般的身影,接着便响起了东方朔那爽朗的笑声:
    “大将军,陛下命我来给您讲笑话,您想听什么?”
    卫青有些奇怪:
    “我这边马上要撤回长安了,你此时过来所为何事……别在门口杵着了,进来话。”
    东方朔低头走进了大帐,他两米多的身高,穿着全套的铠甲,往那一站气势十足,不过一张嘴就让人忍不住想笑:
    “霍骠姚,很多将士都思乡,陛下命我代表朝廷,搞个慰问演出,增加将士们的战斗力……最近有仗打吗?在下好不容易来一次草原,不带几个匈奴人的脑袋回去当纪念品,群臣定会笑话我没本事。”
    听到慰问演出,卫青顿时明白了过来:
    “此事倒是不难,但如今大军分散在各处,并未集中在一起,倒是匈奴俘虏都在俘虏营中忙着修路呢,一些南归的匈奴人负责看守他们。”
    东方朔一摊手:
    “我千里迢迢跑过来,总不能安抚匈奴人的心吧?”
    张骞回忆一下自己看过资料,笑着道:
    “这个还真的可以有,仙长那边有个名词叫劳改,意思是让犯人进行劳动改造,为了提高犯人的积极性,会定期召开一些大会和文艺汇演,不过对匈奴人不需要这样,可以给他们画饼,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有个光明的未来。”
    东方朔一听,拍着张骞的肩膀道:
    “怪不得子文公能从匈奴人手中逃出来呢,这头脑就是灵活……大将军,若是我找几个汉化了的匈奴人当演员,在俘虏营宣称,经过劳动改造,免费获得了我大汉的大房子,一文钱就能吃肉吃到饱,可以吗?”
    卫青觉得可以试试,反正这些匈奴人这辈子是没有自由了,先一路修到长安,修完路再去挖矿,直到生命完全耗尽。
    不过东方朔这个提议不错,给匈奴人一个希望,让他们有个念想,干活儿更有积极性。
    想到这里,卫青道:
    “先排练一下吧,朝廷发的房子重点描绘一下,比如前后带院,外加一百亩良田之类的,一文钱吃肉也可以延展一下,什么新出锅的炸鸡、不限量的醪糟等等,都可以往上加,彻底将匈奴人心底的渴望勾出来。”
    东方朔答应一声,匆匆离开大营,准备先找几个匈奴人排练一番,确认没问题了,再往俘虏营去进行演,给匈奴人加油鼓劲儿,让他们为了大汉的崛起献出热血。
    卫青对亲兵安排道:
    “撤离之前,让各部大军来此集结,看完东方朔的慰问演出再班师回朝。”
    东方朔几千里路跑过来,得给他一个施展的空间,同时也让将士们接受这种慰问演出的形式,以后就能逐渐形成惯例了。
    刚安排完这事儿,桌上的对讲机响了,赵破奴的声音传了过来:
    “启禀大将军,我方在定襄东北草原遇到一群南下的匈奴牧民,约有千人,言称向大将军投降。”
    卫青拿起对讲机道:
    “收缴他们的武器,放他们过来。”
    张骞感叹道:
    “最近南下投降的匈奴人真是越来越多了,以后俘虏营全都可以交给匈奴人管理,转移他们的仇恨。”
    卫青点了点头:
    “不过还是要注意甄别筛查,手上沾有汉人鲜血之人,一个都不能放过。”
    另一边,司马迁和苏建已经完成任务,跟朝廷派来的赵郡太守接上了头……刚决定对江充灭族,刘彻就派出了使者带着诏令和赵郡太守出发,一行人在魏郡北部的梁期县等了半月,总算听到了邯郸的动向,便马不停蹄的上路,赶过去宣读诏书,改赵国为赵郡。
    一连灭掉两个诸侯王,刘彻担心其他诸侯会串联,还将霍去病带去的冰糖让使者给他的兄弟们一人送了一包,以示安抚。
    赵郡太守刚上任,就开始查账,趁着苏建和司马迁还没走,连夜斩了一批跟刘彭祖父子亲近的官员,进行抄家。
    邯郸王宫和赵国府库里找到大量黄金,粮食也不计其数……都是刘彭祖父子这些年积攒的,如今全部充公,能极大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
    苏建感叹道:
    “一个赵国积攒的粮食物资,就能赶得上定襄北一场大战的损耗了,若所有诸侯王的封地全部被灭,多出来的粮食物资,怕是能让我大汉将匈奴赶到极西之地。”
    司马迁也很感慨:
    “好在有推恩令,诸侯王的影响力会越来越,直至沦为平民。”
    过去他一直批评推恩令,但现在站在刘彻这边,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天才的设计,任何人都找不出阻止的理由。
    两人正聊着,赵郡太守前来拜访,话里话外透着一个意思:
    “赵郡的一切都已上正轨,两位可以率军离去了。”
    数千骑兵驻扎在邯郸城,不管百姓还是官员,都是很有压力的。
    苏建是个老好人,表示明日就会启程离开,让赵郡太守准备好路上要携带的粮草。
    等太守走后,司马迁又有了新点子:
    “将军,我等就此返回长安,是否有些虎头蛇尾?”
    千里迢迢拐过来,就为了灭掉刘彭祖父子和江充一家,多少有些题大做了。
    苏建问道: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司马迁还真找到了一个挣军功的路子:
    “我等此次回去,会顺着太行山一路前行,听闻太行山中颇多草之人,若你我动用大军剿灭,定能给当地百姓带来安宁。”
    苏建一听,觉得文化人的鬼点子就是多:
    “子长,此次率军出征,看来你的侯爵是跑不了。”
    司马迁谦虚道:
    “在下只是想进步而已,并非为了封侯,霍骠姚那句话怎么来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混元宫内,李清照正在带着赵嫣赵蕊学习现代生活常识,早上姐妹俩学会了刷牙,此时正在学系鞋带、系拉链。
    李清照教得认真,两个丫头也很有兴趣。
    中午吃饭时,周易对赵嫣赵蕊道:
    “好好学,晚上带你们去逛吃街,尝尝这边的零食。”
    正在啃可乐鸡翅的李清照一听,当即表示要带两人吃炒凉粉,感受一下人间烟火气。
    周易觉得吃什么不重要,主要是去找一下摆摊的徐文海一家,把两个丫头上学的事敲定了。
    这个时候,就能体现出私立学校的好处了,只要给钱,别上学了,甚至还能跳级、补课等等,钱到位了,一切都好办。
    李清照言不由衷的对两个丫头道:
    “姐姐真羡慕你们可以去寄宿制学校读书,不像我,只能孤苦伶仃的陪在仙长身边,想上学都不被允许。”
    赵蕊当即发扬起了风格:
    “姐姐咱俩换换吧,我看到文字就打瞌睡,就让我陪在主人身边吧,这种孤苦伶仃我能忍受……”
    李清照:????????
    好家伙,这就开始跟我玩宫斗了是吧?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21/21072/124066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