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皇上出差了

推荐阅读:超极品纨绔特工医妃:邪帝狠宠妻欲神殿莽荒王座威震三界风鬼传说文壕全面进化恐怖电影大师春秋我为王

    “有多不测?”杜仅言眨巴着眼睛。
    皇上双眼一闭,蠢女人,还能有多不测,不就是死翘翘了么。
    “若朕,出征北定出了意外,有一件大事,朕得先交待清楚。”
    “愿闻其详。”
    “朕可以死,陈国不可以亡。朕出征以前,会先写一份传位诏书置于太和宫正大光明牌匾后面,若朕有个三长两短,你要——”
    “不行啊皇上,臣妾只是个冒充的,继承不了大统。”
    杜仅言你想多了。谁让你继承大统。
    “陈国的江山,最终是闵氏子孙继承,皇后、卫嫔及你都怀有身孕.”
    “皇上英明,皇后娘娘怀着龙胎,张太医说是男胎,陈国的大统,该是皇后娘娘的孩子继承。”
    倒是深明大义。
    不争不抢。
    皇后的这个孩子,是闵氏的后代,也是卫氏的后代。
    有闵氏卫氏加持,即使皇上不在了,他未来的路也不会太难走,卫氏族人,还有太后在朝里的旧势力,都会保着他。
    陈国十二年秋末,天微微发凉。
    静穆的京城上头夜幕还未散去,神武门已经打开,官道上还有些朦胧的灰雾,皇上换了便装,黑色骑服,黑色靴子,黑色面罩,腰配长剑,银色剑鞘在夜幕里闪着白光。
    几十个贴身的侍卫骑马跟在他身侧,大家都未说话,皇上伸手在面前一划,众人骑着黑马踏进了飘渺的雾色里。
    官道一直往西北绵延,过十几座城池,就能到北定。
    京城还未醒来,长街上鲜少有人。
    空荡荡的长街上,酒铺旗杆上的灯笼还未熄灭,一队黑马哗啦啦地经过,荡起的尘与雾气把旗杆上的灯笼震的摇晃起来。
    太和宫的门帘也摇晃起来。
    太和宫的床真大啊,以前到太和宫伺候皇上,并不敢在床上放肆,睡觉也得小心翼翼夹着腿。
    进宫的时候嬷嬷们就说了,四仰八叉睡觉,那是没规矩,会让人耻笑的。
    现在好了,皇上不在了,太和宫她是皇上,好大的一张床,她想怎么睡就怎么睡。
    四仰八叉。
    翻江倒海。
    鲤鱼打挺。
    太和宫的锦被真暖。
    太和宫的帘子又晃了晃。
    “皇上,该早朝了。”高让在殿外催促。
    杜仅言迷迷糊糊坐起来,才想起来她要COS皇上。
    是了。
    她要代皇上执掌江山。
    文武百官眼里可容不得沙子,她得尽量表现的跟平时一样,不让大家瞧出破绽。头一天早朝,没有迟到的道理。反正干不干正事不知道,人得到。
    “进来给朕更衣吧。”杜仅言打了个吹欠。
    平时给皇上更衣,都是高让亲自下手,高让躬身进来,又觉不恰当,便叫了两个宫女。
    宫女伺候着给杜仅言换衣裳,不经意就摸到了杜仅言胸口。
    是起伏的?
    宫女的手瞬间弹了回去,脑海里一路火花带闪电。
    刚才摸到了什么?
    坟包竟比自己的还大?
    皇上发育了?
    不应该啊。
    杜仅言是女人,当然明白宫女的想法,她尽量表现的淡定:“高让,朕最近是不是吃胖了。”
    “啊,是是是。”
    宫女松了口气。
    开始给杜仅言梳头。
    杜仅言没皇上高,这是硬伤,坐到正大光明牌匾下面的龙椅上,到时候容易让人看出破绽。
    想增高也很容易。
    杜仅言早有准备了。
    她拿出一个二十厘米长的银色发冠,让宫女给她梳一个高高的发髻。
    宫里也有人梳高高的发髻,上头插上金银簪子,再配一朵芙蓉花,很富贵,很美貌。
    可这么长的发冠是正常的吗?
    怎么跟变异了一样?
    这发冠戴在头上,像杵着一根接收信号的天线。
    宫女给杜仅言梳了头,杜仅言对镜照照,不行,发髻太矮。
    宫女技穷,毕竟杜仅言想要的天线发型她们没整过。
    杜仅言突然想到史景有梳头的才艺。
    当初在太和宫秀女们皆未侍寝的时候,史景为了吸引人眼球,直接梳了个旋风土豆的发型。
    旋风土豆的发型就挺高的。
    还得是史景。
    高让把史景请到太和宫的时候,史景还纳闷,皇上哪条神经没搭对,一大早的竟喊她梳头。
    “朕想梳个高髻。”
    高髻,史景有经验,都是她玩剩下的。
    一盏茶的功夫,史景就把旋风土豆的发型搬到了杜仅言头上。
    加上这发型,身高应该跟皇上差不多了。
    高让在身后摇着拂尘伺候着,杜仅言扶着她的土豆发型坐到了龙椅上。
    文武百官见到杜仅言的发型都惊呆了。这天打雷劈的造型,皇上的头发怎么还竖起来了呢?
    “您是皇上,举止需得体,这发式实在是不堪入目。”
    “给皇上梳头的那个人,得拉出来打死。”
    “是朕想梳个这样的发式,关梳头的人什么事。朕只是想换个发式新鲜新鲜而已,不要小题大做。”
    百官犹在逼逼赖赖。
    正经事是一件也没有,反而杜仅言的发型他们能讨论一早上。
    “如今北定危在旦夕,各位爱卿,你们可有好主意为朕分忧吗?”
    底下鸦雀无声。
    鸦雀无声就没事了吗?
    刚才谁在下面拿发型说事来着。
    谁的声音最大?
    你们不出声,那就提问。
    提问到谁,算谁倒霉。
    “周大人,朕听你声音挺洪亮,你说。”
    周大人赶紧跪倒:“皇上,臣有点儿不舒服,想跟皇上告个假。”
    “李大人,你跟周大人一向同气连枝,你来发表一下看法。”
    李大人瑟瑟发抖:“皇上,臣刚才并未讨论您的发式,是旁边的赵大人说您的发式不堪入目。”
    “是嘛,谁让你杵在赵大人身边呢,就你了,回答问题。”
    李大人:“皇上,臣有点儿头晕,想告两天假。”
    杜仅言坐在高高的龙椅上,学着皇上的架势,双腿一开,双手扶着椅背:“赵大人——”
    赵大人已汗流浃背:“皇上,臣今早起来发现夫人有了身孕,臣需告假十天。”
    早朝才开始多大会儿啊,就有四五个请假的。
    准了。
    那几个提意见的请假了之后,其它人还算有眼色,并没有再对皇上的发型表示不满。
    一时散了朝,杜仅言都饿了。
    别说,上早朝跟上早自习一样,饿的快。
    “杜嫔娘娘您头一天上朝就没落下风,杜嫔娘娘您威武。”高让摆摆手让御膳房的人摆饭,又拿着银筷子给皇上布菜。
    菜不错,就是觉得天突然黑了。
    杜仅言抬起头,发现太后正郁郁地站在殿外盯着她。那道黑光,是太后的眼神。
    那零下几度的目光,盯的杜仅言有些心虚。
    太后疼了皇上许多年,对皇上的了解自然匪浅,所以在太后面前COS皇上要格外小心。
    看到杜仅言旋风土豆的发型,太后的脸色就不好:“谁给皇上梳的这发式,还不拉出来打十棍子。”
    “是左丞相兼文渊阁大学士兼太保御赐顶戴花翎入宫可骑马坐轿一品大员史遇的女儿史景梳的。”
    那算了。
    太后收回刚才的话。
    “皇上也太任性了,平白梳这么个发式,成何体统。明日不可再梳了。”太后下了旨意。
    不梳就不梳。
    不让梳高髻,还要长身高,也不是没办法。
    杜仅言打开系统商城,买了一双高跟鞋,想想不对,皇上怎么能穿高跟鞋呢,换一双内增高吧。
    第二日,杜仅言踩着一双内增高的鞋子去了正殿开早会。
    高让一双眼睛紧紧盯着杜仅言的脚,好家伙,那得有十几个厘米的鞋跟吧,比南府伶人的厚底鞋都厚。
    杜仅言穿着内增高,像踩了个高跷。上台阶的时候,差点儿滑下去摔着。
    高让吓不轻,赶紧伸出胳膊扶着。
    “越王的病一直未好,听闻夜郎人又往北定发了一万兵,游牧部落昨夜还跟夜郎人在营帐里谈了两个时辰,不定是在憋什么坏,皇上总该想想法子,不然北定可要守不住了,臣等关心着北定百姓的安危,真是夜不能寐,想想北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里,臣的一颗心哪,犹如油烹。”有人站出来发表意见。
    “爱卿既然忧心北定,可有良策?”
    “并无.只是这满朝文武,拿着朝廷的俸禄,竟无一人为皇上您分忧吗?如何对得起自己的俸禄?如何对的起百姓?”
    这人挺会演讲。
    面生。
    这些臣子,许多杜仅言都不认识。
    高让赶紧低声打小报告,站出来发表意见的人,是兵部郎中肖城。
    原来是兵部的人。
    他是兵部的人,北定的事,本该他们拿些主意,非但拿不出主意,还蹦出来攀咬他人。
    要他何用?
    不惯这毛病。
    “兵部郎中肖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实在是你等楷模,朕要好好的嘉奖才能不辜负你这一片赤诚之心哪。”杜仅言起身走下来,五级台阶铺着绒毯,一个不留神,杜仅言差点儿摔出去。
    高让眼疾手快,死死扶住杜仅言的胳膊。
    但杜仅言的鞋子还是飞了出去,那么厚的内增高,鞋子重的跟块砖头似的。
    一下子甩到肖城身上,肖城直接退后七八步,退到了大殿外直接跌倒。
    众人看呆了。
    皇上这整的哪一出。
    “朕忧国忧民,最近都没睡好,下台阶的时候差点儿摔了。”杜仅言关切地问肖城:“肖爱卿,你没事吧?”
    高让安置好杜仅言,小跑着取回了杜仅言的内增高,顺便望了望跪坐在殿外的肖城,眼神复杂。
    肖城何其聪明。
    当即磕头:“皇上,臣成日忧心北定之事,又觉自己身为臣子,却无能为力,十分愧疚,特请皇上,把臣的官职下降一级。”
    “肖大人,朝廷正是用人的时候,你这不是为难皇上吗?”
    “是啊肖大人,皇上仁慈,怎么会降你的官呢,肖大人一向是我等楷模,肖大人时时牵挂着北定的局势跟百姓啊。”
    肖城竖着耳朵听皇上的动静。
    杜仅言一手按着椅子:“肖爱卿说的,朕准了。”
    百官禁声。
    皇上的声音里透着喜悦啊。
    “臣不但自请降级,还请皇上罚臣俸禄一年,以示惊醒。”
    “准了。”
    大伙心里头都七上八下的。
    “臣自请去庙里为百姓祈福一个月,食素一个月。”
    大臣听出肖城有怄气的意思了。于是纷纷劝道:“肖大人是肱骨之臣,千万不能意气用事啊,如今朝廷正用人的时候,肖大人怎么能去庙里呢。”
    “是啊,皇上一定不会同意的。”
    “朕同意肖大人去庙里进修。”杜仅言连一秒钟都没有挽留。
    肖城傻眼。
    这狗皇帝够无情的啊。
    杜仅言的暴击还在后头:“朕登基以来,赏罚分明,若是该赏,朕自然赏,若是该罚,那就好好领罚。肖大人的请求,朕已允准,各位爱卿,可有什么不同意见?”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太和宫从未有过的沉默。
    大臣们一个个闭紧了嘴,钢筋都撬不开。
    散朝的时候,高让都捏了一把汗,那个肖城,皇上早想撸他了,平时没什么政绩本事,搅水摸鱼他最在行,但冠冕堂皇的话,他说的最好听,简直是闻之落泪。
    没想到今天肖城在杜仅言这里吃了瘪。
    那一鞋底子,差点儿把肖城的屁给打出来。
    “没想到杜嫔娘娘您这么有胆识,奴才还以为您穿那鞋子就是为了拔高个子,没想到那是您的武器。”
    “我这皇帝当的怎么样?”
    “真像。”
    “你这太监也当的好。”
    “奴才十分荣幸。”
    主仆二人笑眯眯地一问一答。才磨合了短短的两天,就十分默契了,一点儿也没露馅。高让也是有些表演功夫在身上的,不然人家是后宫第一大太监呢。
    天又阴了。
    太后就像是天气预报的播报员,她一来,太和宫的气压就低。
    皇上推开窗,大片的菊花在殿外绽放,菊花的香气扑面而来。
    “花房里的菊花培植的不错,绿菊尤其好看,一会儿让高让捧两盆绿菊送去慈宁宫。”
    “不要。”太后果断拒绝。
    天天小恩小惠的收买谁。
    一旦收了绿菊就不好批评他了。
    太后拿定主意要给杜仅言下马威:“哀家听说,今日早朝,你拿鞋扔肖大人。可是真的?”
    “真。”
    “算你敢做敢当。肖大人犯了什么错,你这么对待他,当着百官的百拂他的面子。”
    “他话多。”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20/20892/122811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