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不务正业头一号

推荐阅读:双世宠妃原著:爷我等你休妻我有一个主神空间超级仙学院尘埃里的舰娘天星闪耀仙修八荒重来2001回到宋朝当大侠毒舌神探魏西里鬼厨

    之前那位老皮找来的琵琶高手没说错,燕青配得上更好的民乐团。
    这家伙还是习惯于讲义气。
    无论男女,自家的弟弟妹妹能跟着出息见世面,他就尽量拉着。
    但显然这个差距太大了。
    能够被挑选来参加奥运文化活动的,基本上在文艺界也是国家队水平。
    燕青要不是奥运选手,这个歌手位也轮不到他。
    大把的国家队歌手可以上。
    同样是《明月几时有》,现在已经明显被全面编曲调整过。
    一点都不影响他唱词,但气场都完全不同。
    不再是几十位民乐团汉服美女组成的浩浩荡荡气势。
    就这么五六个人站在他身后,却气象万千,悠远大气。
    早就做好的英、法、西、阿语字幕,跟皓月当空的书法动画一起出现在后面的巨型大屏幕上。
    让五湖四海的游客、观众都能轻易听懂,这是吟唱跟月夜星空的寄相思情怀。
    这么浪漫的吗?!
    挎着那个圆形“吉他”的年轻人,洒脱自然,拉着话筒杆唱歌的样子,和他们见惯的摇滚歌手很不同。
    自顾自的眯着眼唱自己的,有点神游太虚内味儿了。
    实在是几位器乐大师营造的氛围太出彩,把燕青自己都吸进去了。
    唱着“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眼前阳光普照,因为没什么高楼大厦,哪怕站在较高的舞台上能看得更远,基本上还是齐着树梢高的郁郁葱葱从近处延伸到天边,那些米白色为主的古典风格老建筑连绵在远处。
    这就是外国吗?
    如梦似幻的场景,还有面前一片片延展数百米的文化活动观众密密麻麻。
    都显得挺不真实的。
    仿佛就是配器的威力,变成了只有长箫在悠扬伴随,古筝仿佛星落九天那样的散布飘洒。
    美极了。
    几位三四十岁的民乐大师,跟燕青穿着也一样,普普通通的衬衫牛仔裤,既不彰显什么花里胡哨的民族特色,也没有赶着学欧美表演服装。
    就随意得好像从十几亿民众里面,随便拉几个来都有这种水准。
    整个埃菲尔铁塔下的巨大草坪都安静了,听着午前阳光下的“月夜星空”。
    直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时光。
    多么富有诗意的柔美。
    各种各样电视机、电脑屏幕、手机前的观众都陶醉了。
    宋思雨当然知道通过何妈妈有这轮安排,一直密切关注所有和奥运文化活动有关的讯息。
    现在要求投放到“体育城”中庭那个最大的液晶屏幕上,刚刚开始试营业的体育城沸腾了。
    要不是所有主管都在对讲机里拼命要求营业员、教练们坚守岗位,估计全都跟熙熙攘攘的体育游客们一样挤到中庭去了。
    这边是黄昏高峰期,刚开始试营业的场面本来都是些看热闹,看稀奇的市民。
    现在到处都是体育生们自豪的介绍,去看看,去看看中庭大屏幕上唱歌的就是我们董事长,也是今年奥运选手……
    市民们也难免有种,哦哦哦,是他呀?!
    那个美艳的小助理呢?
    小助理当然是带着一群小白袍,在台下当迷妹啊。
    六七个小白袍又蹦又跳,还到处乱窜,要不是米哈伊跟牧羊犬似的被她指使着到处拉住少爷小姐,估计都要登台发寻人启事了。
    连跟着的那一堆白头巾仆人都嗨了。
    他们对燕青也有自己人的亲近。
    可这一首只是小试牛刀。
    徐徐落下的“夜幕”,只稍微停顿了下,那位古筝转头借用人家台上的摇滚架子鼓,却是从腰间拔出一对儿粗木鼓槌。
    没错,就是国内敲大鼓的那种。
    用互敲鼓槌发出清脆的声响,配合厚重的大鼓节拍,嘭嘭,哒哒哒,嘭嘭嘭,哒哒哒,哒哒哒,节奏感就起来了。
    等二胡欢快的切入进来,哪有什么传说中悲凉乐器味儿,激昂又热烈!
    琵琶再跟上,进一步推高这种气氛,等到唢呐一响!
    全场都差点跟着舞动起来,欢快!
    燕青都愣了下,这特么是《将进酒》的曲调!
    让他都忍不住手舞足蹈起来。
    音调也高亢不少:“你难道看不见!那大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大海,再也没有回来。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衰老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这全世界人民都看得懂啊,开口就这么反问,再自然而然的接上:“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看着台上那个随手弹奏圆形“吉他”的年轻人,忍不住高举手臂,仿佛举杯邀明月。
    这种糅合了时光如梭,岁月流逝,更要及时行乐的人生观。
    恐怕是这满场所有游客都认同的吧。
    换句话说,愿意去凑奥运会热闹的家伙,大概率都是玩咖玩家。
    观看那浩浩汤汤的奔流入海,青丝白发动画,再看这豪迈举杯的姿态,就醉了。
    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的都在欢呼,鼓掌!
    掌声,欢呼声也许还在什么地方碰撞到一起,碎落一地,那就是乐聚一堂的心情。
    那轮指如飞的琵琶,太传神了,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夜间集市繁华拥挤的街巷,到处都充满了喧哗的烟火气。
    可唢呐又像少年扶着长龙的犄角,毫不客气的横冲直撞!
    却没什么伤害,只留下到处的欢快。
    锣鼓声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气势又烘托的喜庆。
    歌声更像是撒播在每寸空间的灿烂辉煌:“快点喝酒吧,举起酒杯不要停下来。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伱们为我倾耳细听……”
    中国人还有这么潇洒豪迈的气派吗?
    现在的确是世界各地都能见到不少中国人的身影了,但勤劳、狡黠或者温和不好斗之类的标签外,很少有这样的气势吧。
    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都吃惊了。
    燕青其实没跟这帮民乐高手合练过。
    本来这种文化周活动就重在参与,又不是锦标或者重大得不能失手的表演项目。
    特别突出个自娱自乐的才华流淌。
    除了最先被点到的琵琶高手,对燕青熟悉点,其他人对这位歌唱的奥运选手认知,都可能是觉得上面有人的那种关系户……
    你一个奥运选手又能唱到多好呢?
    哪怕看过琵琶高手找来的演唱会视频,也不到专业水准爆棚的地步。
    可真唱了现场,才会发现原来这货身上满满的古人之风,真能演绎出李白那种桀骜不驯的纵情享乐。
    国内实际上已经开始疯传了。
    几个流量超高的视频网站本来就买了各种奥运采访权、派了大量的技术团队在各种现场拍摄。
    现在更是能拿到奥组委官方文化活动的直播画面,迅速推到各种头条推广!
    我们的奥运选手,在奥运赛场上首先展现的是文化!
    这是个多么巨大的变化。
    连砖儿台都迅速捕捉到这个热点,立刻跟进。
    四十年前,当我们刚刚重回世界体坛大家庭的时候,刚刚改开的国内一穷二白,什么都有巨大的差距。
    之前几年就开始的女排精神,由射击金牌开启的奥运举国体制,都是希望能在物质条件不够的时候,用体育项目来凝聚人心。
    用体育成功来表现我们不比外国人差,每块金牌都在鼓舞所有人的底气。
    所以那时候的金牌战略真的很重要。
    重要到运动员们真是用生命在拼搏,赢了就是功成名就,输了是有生命威胁的,更不用说那种全国上下的唾弃了。
    压力巨大。
    仿佛这个转折点,就出现在这个从奥运会前就充满争议的射击选手身上。
    抵达奥运赛场之后,居然没有抓紧时间热身调整状态,竟然跑去唱歌跳舞?
    几十年前,我们的选手绷紧表情,好像出国作战那样踏上赛场时,看到欧美国家的选手总是吊儿郎当的拿着相机在拍摄惊叹,他们真的就是来享受段节日。
    赢了固然可喜,输了也不是天都塌下来。
    那时候国内观众在电视上看到这种对比,其实内心是羡慕的。
    看看人家过的这才叫人生,这才叫享受生活。
    没想到不知不觉间,我们也成了列强吗?
    看看那个站在埃菲尔铁塔下的年轻人,看看他挎着连好多国民都叫不出来的乐器,潇洒的唱着耳熟能详的古风歌曲。
    原来我们早就有过这样的盛唐,早就有过万国来朝的盛世,只不过被打压欺负太久,靠着一两代人拼命争夺回来,这种强大已经不知不觉的开始展现了吗?
    何谓文化自信,何谓国民自信。
    这就是了。
    连砖儿台的评论家都对着这样的画面慷慨陈词。
    之前那些开局一张图,内容全脑补的自媒体们还沾沾自喜的继续围攻。
    官媒不知道他背后的嚣张跋扈、贪玩好色吧。
    现在就看着他到奥运会丢人现眼吧。
    体育盛会是让他去唱歌的吗,这不是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吗?!
    芝麻这会儿可开心了。
    (本章完)
    (:→)如果您认为不错,请,以方便以后跟进浪子不浪的连载更新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20/20876/122757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