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0章 种点春小麦
推荐阅读:重生七七:娇妻宠上瘾、乡村小农民、超级优化、诸天降临之主、抓不住的温柔、总裁老公,抱紧我、霍先生,轻点抱、农女重生之丞相夫人、女配她逆袭了、恶魔游戏、
不过,今年的春耕,马林打算玩出点花来。比如,不再只种植黑麦,而是打算种点麦……
春天种植的麦,当然就是传中的春麦了。当然,这玩意欧洲是没有的。欧洲的本土麦,目前非常坑。眼下,欧洲本土的麦,一般是头年11月份种植。然后,第二年10月份收割。其生长周期,几乎接近整一年了……
而马林分明记得,前世他家种的冬麦,11月份种植,次年6月初,也就是高考的时候,就开始收割了。在国家没有限制烧麦草的时候,高考时分,城外烧麦草的浓烟,能弥漫整个县城,让人忍不住掉眼泪。随后,农民们会种植水稻,10月份收割……
但那是后世,麦种根本不一样。而且,后世施加磷肥,也能促进麦子早熟。
而在这个年代的欧洲,早熟的麦品种是没有的。此外,欧洲纬度比华夏普遍要高。像是德意志北部,纬度和后世大兴安岭都差不多了。但是,因为有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导致德国北部气候比大兴安岭那边温暖太多了。
其实,倒不是东亚没有暖流。而是,东亚的暖流黑潮,被日本列岛给挡住了,影响不到东北。要是日本列岛沉了,东北能暖和不少……
欧洲本土是没有春麦的种子的,但是,马林去过大明啊。在大明,北方地区是种植春麦的,黄河以南则是种植冬麦。
虽然春麦没有冬麦好吃,可是,那也是麦不是?要是种植谷子等旱作物,产量就上不来了。就算到了后世,谷子亩产也不过三四百斤,很少过500。没办法,品种就那样,实在难以高产。
但在这个年代,黄河以南的北方地区,一般都是冬麦和谷子轮作。因为,谷子生长期短。这个年代的冬麦因为没有磷肥,生长期比后世的长点。所以,间隔时间,一般采用只需生长三四个月的谷子来过渡。而到了后来,从美洲引进玉米后,因为玉米高产多了,而且生长期也短。然后,北方地区就流行冬麦和玉米轮播了。
当然,那是后世。后世春麦一般是长城以北才播种的,因为,长城以北太冷了,冬麦顶不住酷寒的冬天。
而在这个年代,貌似天气比后世还要冷一点。所以,北方京师附近,包括华北北部地区,也以种植春麦为主。
这不,马林在大明京师停留的时候,就趁机收购了不少春麦的种子。当然,大部分都是冬麦的种子。
但德意志北部纬度太高,加上这个年代有点寒冷。所以,冬麦什么的,马林就不想了,一般都是送到美洲去种植的。
而春麦,马林收购的量也不多,只有10万斤,只够种植5000亩地的。但马林也不贪心,反正,他也没打算将春麦作为北海国的主要粮食推广。毕竟,北海国这个地方,真不太适合麦的种植。主要是,积温不够啊……
另外就是,北海国农民压根就不大适应麦的种植和管理。特别是麦田的管理,要比黑麦地麻烦多了。
黑麦的生命力顽强,和野草都差不多。种下黑麦后,农民基本不用担心杂草。因为,黑麦本身就有杂草一般的生命力,杂草和它竞争,未必能竞争得过。
而麦不同,要娇嫩得多,也很容易被杂草给“欺负”了。所以,需要农民经常下地拔除杂草,很是麻烦。
还有,麦需水量更大。种植麦,需要用到更多的灌溉用水。为此,需要挖掘灌溉沟渠,还要再田间开挖墒沟,以利于麦漫灌。
而且,麦不是水稻,还不能长期漫灌,需要掌握好时间和量。没有一定的经验,难以弄得好。
如此麻烦的过程,以这个年代的德国糙汉的智商,貌似有点难以理解,也嫌麻烦。所以,在这个年代,种植麦的,一般都是沿着大河边沿的肥沃土地。大河边上,架水车方便。水车可以自己灌溉,不需要人力。而华夏古代百姓不同,为了给麦灌溉,他们居然像牲口一样,用人力去踩水车……反正,这个年代的欧洲佬是很难想象自己“变身”骡马去踩水车的……就算意大利那边,目前也只是从阿拉伯那边学来了开挖灌溉渠和墒沟的手段。要他们去踩水车,可能性不大……所以,这个年代的欧洲麦产地,一般都是在河谷沿岸的土地,灌溉很方便……
马林当然也不会让老百姓去踩水车,而且,5000亩春麦也着实不多。所以,他干脆在莱尔县的埃姆斯河旁边,挑选了5000亩地,用于种植春麦。而马林在曼哈顿岛的麦地,因为在哈德逊河中间的岛上,灌溉更是不成问题。
虽,春麦不如冬麦好吃。但是,那也是麦。不管怎么,麦面粉做的面包的口感,都比黑麦面粉做的面包好多了。如果这5000亩麦地平均亩产500斤的话,也有250万斤的产量呢。用来做白面包,可以做很多很多。拿去卖的话,也能卖出高价。反正,欧洲又没有春麦,甚至吃白面包的人都不多。拿去卖的话,基本也能卖出5芬尼每磅的高价。若是有250万磅麦卖出去,也能有4万多金币呢……
……
“哎呀,春天也能种麦吗?”马林下令在莱尔县埃姆斯河边种植春麦的事情,震动了整个北海国。因为,这不合常理。
所以,种植春麦的时候,河边上站满了看热闹的。要知道,欧洲麦,一般都是头一年11月份播种的。
马林也不管那些看热闹的群众,因为,他也是想让老百姓看一看,麦的种植流程。
特别是,麦的平时管理,需要让农民们看一看。麦可不是黑麦,黑麦可以种完不管。而麦精贵,需要灌溉几次水,平时还要让人夏天薅杂草。这一系列的行为,和德意志农民的农业习惯不大一样。
所以,马林种这5000亩春麦,不是为了推广春麦,而是要让德意志农民们见识麦的耕作和管理流程。
毕竟,以后很多德意志农夫会被马林送去美洲种植麦的。让他们提前熟悉下麦管理的流程,也算涨涨见识,免得以后到了美洲,不知所措。
至于曼哈顿岛上,艾伯特推广麦种植,也是运气好。因为,那边不缺水。而且,曼哈顿岛位于哈德逊河中间,野草被清理光了后,岛外的野草窜不进来。所以,平时很少需要薅杂草。因此,那边麦丰收,完全是走了狗屎运。
好在,马林这次去大明,带回了不少农夫。这些人,将会作为示范者,在曼哈顿岛和阿根廷那边的拉普拉塔河流域,指导当地移民如何精细种植麦,免得麦地被野草给淹没了……
而马林在北海国本土公开种植春麦,还安排了一个从明朝带回来的农夫去指导农奴管理麦田,其实就是培养德意志农奴们平时薅杂草和管理灌溉的习惯。等到第一批农夫学好了,他们就会被送往美洲,作为种植麦的“大师傅”,带领移民们种麦……
春天种植的麦,当然就是传中的春麦了。当然,这玩意欧洲是没有的。欧洲的本土麦,目前非常坑。眼下,欧洲本土的麦,一般是头年11月份种植。然后,第二年10月份收割。其生长周期,几乎接近整一年了……
而马林分明记得,前世他家种的冬麦,11月份种植,次年6月初,也就是高考的时候,就开始收割了。在国家没有限制烧麦草的时候,高考时分,城外烧麦草的浓烟,能弥漫整个县城,让人忍不住掉眼泪。随后,农民们会种植水稻,10月份收割……
但那是后世,麦种根本不一样。而且,后世施加磷肥,也能促进麦子早熟。
而在这个年代的欧洲,早熟的麦品种是没有的。此外,欧洲纬度比华夏普遍要高。像是德意志北部,纬度和后世大兴安岭都差不多了。但是,因为有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导致德国北部气候比大兴安岭那边温暖太多了。
其实,倒不是东亚没有暖流。而是,东亚的暖流黑潮,被日本列岛给挡住了,影响不到东北。要是日本列岛沉了,东北能暖和不少……
欧洲本土是没有春麦的种子的,但是,马林去过大明啊。在大明,北方地区是种植春麦的,黄河以南则是种植冬麦。
虽然春麦没有冬麦好吃,可是,那也是麦不是?要是种植谷子等旱作物,产量就上不来了。就算到了后世,谷子亩产也不过三四百斤,很少过500。没办法,品种就那样,实在难以高产。
但在这个年代,黄河以南的北方地区,一般都是冬麦和谷子轮作。因为,谷子生长期短。这个年代的冬麦因为没有磷肥,生长期比后世的长点。所以,间隔时间,一般采用只需生长三四个月的谷子来过渡。而到了后来,从美洲引进玉米后,因为玉米高产多了,而且生长期也短。然后,北方地区就流行冬麦和玉米轮播了。
当然,那是后世。后世春麦一般是长城以北才播种的,因为,长城以北太冷了,冬麦顶不住酷寒的冬天。
而在这个年代,貌似天气比后世还要冷一点。所以,北方京师附近,包括华北北部地区,也以种植春麦为主。
这不,马林在大明京师停留的时候,就趁机收购了不少春麦的种子。当然,大部分都是冬麦的种子。
但德意志北部纬度太高,加上这个年代有点寒冷。所以,冬麦什么的,马林就不想了,一般都是送到美洲去种植的。
而春麦,马林收购的量也不多,只有10万斤,只够种植5000亩地的。但马林也不贪心,反正,他也没打算将春麦作为北海国的主要粮食推广。毕竟,北海国这个地方,真不太适合麦的种植。主要是,积温不够啊……
另外就是,北海国农民压根就不大适应麦的种植和管理。特别是麦田的管理,要比黑麦地麻烦多了。
黑麦的生命力顽强,和野草都差不多。种下黑麦后,农民基本不用担心杂草。因为,黑麦本身就有杂草一般的生命力,杂草和它竞争,未必能竞争得过。
而麦不同,要娇嫩得多,也很容易被杂草给“欺负”了。所以,需要农民经常下地拔除杂草,很是麻烦。
还有,麦需水量更大。种植麦,需要用到更多的灌溉用水。为此,需要挖掘灌溉沟渠,还要再田间开挖墒沟,以利于麦漫灌。
而且,麦不是水稻,还不能长期漫灌,需要掌握好时间和量。没有一定的经验,难以弄得好。
如此麻烦的过程,以这个年代的德国糙汉的智商,貌似有点难以理解,也嫌麻烦。所以,在这个年代,种植麦的,一般都是沿着大河边沿的肥沃土地。大河边上,架水车方便。水车可以自己灌溉,不需要人力。而华夏古代百姓不同,为了给麦灌溉,他们居然像牲口一样,用人力去踩水车……反正,这个年代的欧洲佬是很难想象自己“变身”骡马去踩水车的……就算意大利那边,目前也只是从阿拉伯那边学来了开挖灌溉渠和墒沟的手段。要他们去踩水车,可能性不大……所以,这个年代的欧洲麦产地,一般都是在河谷沿岸的土地,灌溉很方便……
马林当然也不会让老百姓去踩水车,而且,5000亩春麦也着实不多。所以,他干脆在莱尔县的埃姆斯河旁边,挑选了5000亩地,用于种植春麦。而马林在曼哈顿岛的麦地,因为在哈德逊河中间的岛上,灌溉更是不成问题。
虽,春麦不如冬麦好吃。但是,那也是麦。不管怎么,麦面粉做的面包的口感,都比黑麦面粉做的面包好多了。如果这5000亩麦地平均亩产500斤的话,也有250万斤的产量呢。用来做白面包,可以做很多很多。拿去卖的话,也能卖出高价。反正,欧洲又没有春麦,甚至吃白面包的人都不多。拿去卖的话,基本也能卖出5芬尼每磅的高价。若是有250万磅麦卖出去,也能有4万多金币呢……
……
“哎呀,春天也能种麦吗?”马林下令在莱尔县埃姆斯河边种植春麦的事情,震动了整个北海国。因为,这不合常理。
所以,种植春麦的时候,河边上站满了看热闹的。要知道,欧洲麦,一般都是头一年11月份播种的。
马林也不管那些看热闹的群众,因为,他也是想让老百姓看一看,麦的种植流程。
特别是,麦的平时管理,需要让农民们看一看。麦可不是黑麦,黑麦可以种完不管。而麦精贵,需要灌溉几次水,平时还要让人夏天薅杂草。这一系列的行为,和德意志农民的农业习惯不大一样。
所以,马林种这5000亩春麦,不是为了推广春麦,而是要让德意志农民们见识麦的耕作和管理流程。
毕竟,以后很多德意志农夫会被马林送去美洲种植麦的。让他们提前熟悉下麦管理的流程,也算涨涨见识,免得以后到了美洲,不知所措。
至于曼哈顿岛上,艾伯特推广麦种植,也是运气好。因为,那边不缺水。而且,曼哈顿岛位于哈德逊河中间,野草被清理光了后,岛外的野草窜不进来。所以,平时很少需要薅杂草。因此,那边麦丰收,完全是走了狗屎运。
好在,马林这次去大明,带回了不少农夫。这些人,将会作为示范者,在曼哈顿岛和阿根廷那边的拉普拉塔河流域,指导当地移民如何精细种植麦,免得麦地被野草给淹没了……
而马林在北海国本土公开种植春麦,还安排了一个从明朝带回来的农夫去指导农奴管理麦田,其实就是培养德意志农奴们平时薅杂草和管理灌溉的习惯。等到第一批农夫学好了,他们就会被送往美洲,作为种植麦的“大师傅”,带领移民们种麦……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2/2382/26016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