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小说网,全网小说阅读网 > > 大周守藏史 > 111.第111章 文道语言之法

111.第111章 文道语言之法

推荐阅读:误入官场妖皇太子葬神空间官路鸿途网游之全职大骑士史上第一祖师爷大替身时代邪恶魔法高校侠剑守护校花武君录

    第111章 文道·语言之法
    风允著《九黎音转周言字·表》,此时又以文气录入九黎语和周言。
    整个典籍宫散发微明的文气豪光。
    四周风声中都隐隐有风允的声音在低喃耳语。
    且随着典籍宫的声势,声音不断扩大,传入了一旁十巫宫与周边的百越民耳中。
    “昨天是黄龙,今天又冒出白光来!”
    大长老与二长老都在另一旁蹲坐着,苦苦等待。
    大长老感叹道:“这允…风君啊,到底是什么来路,我看那些传言里的都说轻了!”
    在百越传得最广的是风允治水的时期。
    风允被描述成了治水的大英雄,其身躯高大威猛,一口能喝光一条大河的神秘形象。
    此时的大长老不由得猜想道:“怕是能一口气喝干两条大河嘞。”
    而另一旁的二长老却细细听着风中闯荡的声音,其中他听出了九黎语和周言,但是不通周言,他也只能猜测。
    “允娃之前说要作《九黎史》,我说我们没有文字,他不会在给我们搞来文字吧!”
    文字承载天地意志,拥有诸多不可思议,哪里是能随便搞出来的。
    “哎呀,忘记和允娃说之前有巫搞文字搞死自己的了!”
    二长老猛然起身,想要冲进大殿。
    可大殿外,篆文和九黎之音回荡不断。
    将整个大殿护住。
    二长老不敢随意施展,只能着急地看着。
    另一边——
    “此为证道!”
    干将木讷,但之前也是士族子弟,有些见识。
    他道:“就像是欧冶先生铸剑,成就先天一样,风君也在“铸剑”,成就自己的道。”
    “风君要成先天了?”莫女端着饭食,诧异。
    干将微微摇头,他并不清楚。
    “咳咳,不是先天。”欧冶从一旁杵着拐走出来。
    “阿父,您怎么出来了。”莫女将饭菜递给干将,去扶欧冶。
    欧冶望向殿内,他眼中满是炽热。
    “这是风君在铸就文道异宝啊。”
    “异宝?”莫女和干将却是不得见过。
    欧冶笑笑道:“异宝,承载其主之道也。”
    “我铸的剑,也是异宝,或者说半成品。”
    “因为我只铸剑而不持剑,非剑之主,只有剑寻到自己的主人,才能承载其主之道,成为完整的异宝,护道之器也。”
    这也是欧冶要将龙渊交给风允的原因。
    铸剑者除了铸剑外,还需给主择主,方才完整,否则只会宝物蒙尘。
    “异宝虽为护道之器,但却不是本命之器,是后天铸就,就如同大禹铸九鼎一样。”
    “不过后天铸就的异宝,其承载的道强大后,也可成为本命之器,此为先铸道,后成器。”
    “本我诞生的本命之器,则是先成器而后铸道。”
    “此二者的差别在此,而本我诞生的本命之器也只可有一,再起则难。”
    欧冶向干将与莫女解释他突破先天后,在见风允此番著书,所得的感悟。
    “翁!”
    就听殿内一声轰鸣。
    紧接着,一道虚幻的声音回荡在天穹之上。
    “今成《九黎音转周言字·表》,得之以证,可用之。”
    是九黎语!
    风允以九黎语诉说了这几字。
    然后,就听到风允以九黎语介绍着《九黎音字·表》,将此表的字母表一一颂出。
    典籍宫道韵如同这百越平原的溪水一般流出,在空中分枝,随着风蜿蜒四周。
    转瞬之间,整个百越仡城,皆能有所闻。
    二长老如痴如醉,深陷在这声音当中,竭尽全力去学。
    而城内的百越民不懂,能去学的人却不多,但若是深入者,皆迷离其中,不时作恍然之色。
    而在城内的一处土屋院内——
    “阿父,是风君吗?”
    一九岁小童正拿着竹简看《大禹赋》,而他的父亲,一位三十多岁的男人,也拿着《大禹赋》,似乎之前是在和小童说这赋。
    “禁声。”
    闻言,小童不敢说话,只是专注去听。
    却听见自己父亲叹息:“文道异宝,风君怕是随时可入先天了。”
    先天!
    小童望向自己父亲,他知晓父亲卡在一流,就是一流顶尖也达不到,可风君传言不过十六七,如今就可随时踏入先天。
    又听:“不过风君不会以此异宝入先天,不然他将困守九黎之地。”
    男子抚须,略带傲气道:“语言之道,小道尔,无思想,不过是一工具,再高能高到哪呢。”
    虽是这么说,但男子却竖着耳朵细细听之,一言不落。
    小童见父亲如此,撇撇嘴,但对那风君却越发好奇。
    他手中的《大禹赋》可都在父亲不断研读下,耳熟能详,背熟了啊……
    可正当众人听风允之声入迷之时。
    猛然一断。
    “呃!”
    站在殿外的二长老微笑的脸猛然一垮。
    “没了?”
    “咋没了!”
    与此同时,仡城多地,不约而同都传出怒目骂声。
    二长老压抑着心底的怒火。
    在看见大殿四周的文气消散时,他大步冲入殿中。
    看见风允安坐在矮桌之旁,闭目不语,一旁安风正拿着一迭兽皮翻看。
    “哪家的女娃,来给爷爷。”
    安风闻声,默默将手中的异宝交给二长老。
    “二长老,莫翻乱了,我之后得用线缝在一起。”
    “晓得了,晓得了。”
    说着,二长老也不顾什么,靠在一旁就开始看起这《九黎音字·表》。
    其口中不断赞叹:“我九黎后族能用字了,能用字了。”
    也不管是不是借了周人的字,反正到了九黎能用就行。
    二长老活了这么多年,可是知晓无字的麻烦。
    而大长老和欧冶他们也一并进来。
    风允就坐在矮桌旁,面色疲惫,瞌眸休息,而他身上,文气翻涌,似乎轻轻一碰,就会爆发。
    安风起身,接过干将手上的饭食,端到风允身前的矮桌上,就去了外面,他得去寻些针线来。
    良久,众人皆坐着等风允。
    欧冶和二长老看着那表称赞不已。
    而安风来,也只能充当两人的翻译,以便两人交替对这表的意见。
    此时,风允睁眼,其身上的文气微微一散,又全部汇入风允心口。
    循序渐进!
    这些因为文道异宝而带来的文气,纷纷成为其夯实的根基。
    文气:109。
    按理说,文气达到一百时,就是先天了,但是风允压制文气,不愿以现在学识成就先天。
    或者说,他还没有确定自己的道。
    “以这语言之道成就先天,却是不妥。”
    文道,一生之求道、行道、化道。
    那大宰喜《周易》,却难学,最终以《周礼》,辅佐君主成就气运先天,其一生都在辅佐君主与遵守《周礼》。
    就是因为他的第一选择,为礼道。
    风允自然不会以语言之学,为第一选择。
    不如以语言之学为养料,归于《列国志·策》当中,在百越之地践行此道后,再行先天,以此,前路方宽阔。
    “不过得先让《九黎音字·表》成为百越国人皆认可的东西,不然著其何用。”
    而当百越国人认同后,这表也将成为国运异宝。
    就如同当初风允治水,证道《大禹赋》,成为国运异宝时一般。
    ()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2/2207/6295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