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说 - 全章节免费在线阅读平台 > > 复活帝国 > 第117章 电子云中的正二十面体,被写入信息的弱电相互作用【加更】

第117章 电子云中的正二十面体,被写入信息的弱电相互作用【加更】

推荐阅读:大婚晚辰都市神王钉神独自修真在都市我的俏未婚妻我本坏蛋一品君侯银月王朝换脸土豪护花战神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清晨六点四十,忙忙碌碌的准备工作告一段落。
      任重等六人乘坐直径八米的圆筒状悬浮电梯一直往下,下到地底近三百米深处。
      圆筒电梯门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个宽敞明亮的巨大桶装大厅。
      大厅的环形墙面上,白底黑字的喷涂着从1~48,共计48个数字。
      在每个数字正下方则是48个螺岩掘进机的整修机位。
      机位上则停靠着前部有形如甜筒的尖锥螺旋钻头,后部是直径比钻头小接近一半的如同油罐车的圆柱体。
      这玩意儿整体看起来仿佛个窜天猴炮仗。
      它通体漆黑,表层不见焊缝。
      顶端的螺旋钻头在橙黄灯光照耀下,反射着紫石英般的荧紫光泽。
      任重无法用肉眼分辨出钻头的材质究竟是金属还是钻石那种结晶体。
      此时,他的呼吸稍稍变得急促。
      孤独挣扎在源星之上的任重,本以为自己已被星火镇里的残酷现实锤炼出了铁石心肠,却没想到自己竟会被一台机械而狠狠勾动心绪。
      这台机械,就是来自星际贸易的尖端商品螺岩掘进机。
      虽然早已在说明书中看过了它的视频资料,但当真站在它的侧下方,仰头直面实物时,他的心跳情不自禁加速了。
      时隔无法统计的岁月,相隔不知多少光年,无法被淡忘的,可能永远也无法再次触摸的记忆,以凌厉的姿态山呼海啸般袭来。
      他脑海中猛然回想起不知多少年前,十岁的自己忙里偷闲时曾看过的一部古代动漫。
      这是部在21世纪四十年代的孩子们看来,年代久远古老,故事结构简单的古董。
      但它却在年幼的任重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少年的心曾跟随那无坚不摧毁天灭地的钻头而跳跃。
      《天元突破,红莲螺岩》!
      螺岩掘进机的名字究竟是谁起的?
      太贴切了。
      巧合?
      还是有人刻意为之?
      凌驾于源星之上的高等文明究竟是什么物种?
      是人类吗?
      带着几多疑惑,全身配甲的任重抓起旁边地面升起的置物台上摆放着的褶皱黑色皮革套索口袋,从圆柱体后部打开的门跨步入内,穿过狭窄甬道,进入驾驶舱,再坐进驾驶座。
      这驾驶座的设计语言符合人类人体工学,乘坐舒适度绝佳,包裹感非常好,像躺进了充气沙发里。
      一条条自感应束缚带自驾驶座靠背与坐垫两侧自行伸出,将任重牢牢束缚其上,且不感压抑。
      两根操纵杆从左右两侧滋滋冒起。
      任重面前的巨幕同步亮起。
      此时,在巨幕的中心区域,正是与勘探图中完全一致的立体结构投影。
      代表林望队六台螺岩掘进机的闪烁绿点,出现在立体投影最上部的圆筒边缘。
      另外还有42个代表其他开掘工的黄点分别位于圆筒内,以及外面地下的各个位置。
      倒是没想到,万恶的资本家代言人于俊仁已将工作时间强行拉长至14小时,比黄世仁还黄世仁,竟还会有人提前出发。
      任重默默吐槽,底层劳动者阶级内部也内卷成这样,资本家不得狂喜?
      没把工作时间拉长到十五个半小时,都能夸于俊仁一声厚道。
      通讯系统中响起林望的声音。
      “今天是第一次实战,以熟悉操作为主,我已将每个人的掘进路线规划发送给你们。除非遭遇墟兽,否则今天所有人都不得偏离路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螺岩掘进机的价值比我们的命还值钱,弄坏了,我们都得死。”
      贝立辉:“明白!”
      “好的。”
      ……
      大厅墙壁自行打开,露出后方灰黑岩壁。
      反重力引擎启动,螺岩掘进机稍微浮空,向前推进。
      顶部钻头逐渐加速,转速不断提高。
      任重小心翼翼将右侧操纵杆往前缓推,右脚踩下油门。
      螺岩掘进机缓缓往前。
      钻头扎入岩壁,卷动土壤乱飞,岩屑四散。
      舱内轻微震动,随后重又变得平稳。
      数秒后,任重的掘进机没入岩土。
      驾驶舱内,任重双手连按。
      幽灵粒子通讯仪,启动。
      震颤扫描仪,启动。
      能量感应探测仪,启动。
      ……
      随着一个又一个仪器被打开,他眼前巨幕上浮现的参数也愈加丰富。
      任重以极快的速度读取了林望发来的规划路线,然后再通过脑波链接将其转录入掘进机中控系统中。
      坦白讲,接下来他就可以挂机躺平了。
      反正他又基本没战斗任务。
      遭遇到墟兽时,提前三百米,舱内就会响起报警。
      抵近到两百米范围内时,探测仪就能给出墟兽能级强度指数和类型的大体判断。
      小队系统也会自动将信息同步给其他人。
      任重都不用管,稍微绕路远去就行,今天他只需要尽可能地跑远一点,跑完足够的里程,装出很努力的模样就行。
      其他人必须得时不时冲出掘进机与墟兽搏斗,几乎不用出舱的任重基本上啥也不用干,比专门收尸的司马婉还清闲。
      晨辉公司开出的百万薪资中,林望只给任重考虑了十分之一,也就是十万,原因也正在于此。
      但是任重并没闲着,他不轻松。
      他已经开启了螺岩掘进机上的地磁感应器,大量地磁数据正随着他不断掘进深入而潮水般涌来。
      比起当初他在废矿坑使用的地磁感应器,这高等文明科技的产物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其测量精度与测算速度快到令人发指。
      他都不用停,只保持着每小时50公里的推进速度一直往前往前再往前。
      任重的眼睛死死盯着巨幕左侧快速下翻的地磁感应数据,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他倒是想如同曾经那样,用普通的平板电脑制表,再录入数据,自动验算并制图,那可就轻松多了。
      可坑爹的是掘进机的中控电脑中并未自带这略有定制性质的功能。
      为了防止表现出异常,任重压根就没敢把自己的电脑带来,所以他便只能靠肉眼观察,并在自个脑子里疯狂标注,然后用自身的空间几何思维去勉强勾勒磁力线脉络模型。
      思维运转的强度完全不输他当年参加全国高中物理竞赛。
      只有当他碰到必须本人亲自出手的“强大”墟兽时,才会不情不愿停下掘进机,跳出去,利用掘进机后方的甬道作为战斗空间,噼里啪啦挥枪乱捅一通。
      时间飞逝,转眼便是五个小时,走到正午十二点。
      林望又是一声令下,宣布暂停掘进,休息二十分钟,顺便就餐。
      任重一边急匆匆刨饭,一边晃眼扫了下小队上午的狩猎报告。
      厉害!
      四级墟兽二十三个,其中林望单人斩杀十个,贝立辉五个,宋迁廉三个,潘凤莲两个。
      另外还有三个四级墟兽则由于品种特异,实力较强,由具备战斗力的两人或三人协同搞定。
      目前还没碰到需要全员集结的猛货。
      三级墟兽的数量更多达六十四个。
      二级墟兽反倒又变少了些,仅二十余个。
      其中宋迁廉灭掉十余个,贝立辉数个,任重三个。
      一级墟兽的数量更少,仅有八个,全数阵亡于任重之手。
      三四级墟兽的晶片全数拆解,司马婉忙得不亦乐乎。
      至于一二级墟兽,她管都懒得管。
      反倒是任大全才给了林望新的惊喜。
      任重本着浪费可耻的原则,也是摸出二级拆解师手套,随随便便拆了自己砍翻的一二级墟兽,虽然略微耽搁时间,也“不慎”玩砸了些,但总好过白白浪费。
      林望对他本也没指望,倒也不在意。
      粗略一算,小队今天上午的总收获价值高达近五万点,十分惊人。
      在各自吃饭时,林望夸了一句,“看来大家适应得都很快,下午我们再接再厉。按照正常情况,一二级墟兽的晶片都得浪费了,任重你干得不错,我都没想到你竟还有这技能,虽然不熟练,但也可堪一用。你拆下来的一二级晶片,就全部算作你的个人进账吧。”
      “多谢队长!”
      任重语调激动地答道。
      此时他的确涨红着脸,激动得不能自已。
      前一秒还在刨饭的他,此时心跳瞬间拉升到每分钟150下。
      他握筷子的手顿住了,嘴巴大张着,眼睛瞪大,瞳孔散开,脸上写满难以置信。
      他呆呆望着巨幕右上角的画面,半晌说不出话来。
      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形容他此时的震惊。
      就在刚才,因为吃饭而不得不分散精力,他暂停了对地磁感应数据的记忆,信手打开了一个之前不曾摆弄过的掘进机自带的采集分析小功能。
      掘进机的尾巴下端伸出个小小的机械臂爪,在地面随手取了块矿石抓回舱内,并在驾驶舱后方的全自动样品分析室内自行走流程,进行基础理化特征分析。
      这同样也是开掘工的常规工作之一,只不过其他开掘工从来不关注这些分析数据,反正他们也看不懂。
      但任重当年可在实验室里泡了多年。
      他导师甚至带他去参观过21世纪的人类最强粒子对撞机的风采,亲眼见识了一下21世纪的人类伟力。
      吸引住任重目光的,是螺岩掘进机一整套分析流程中的一个小环节。
      只是一副藏在角落里的毫不起眼的巴掌大的小图。
      那是光子成像系统绘制的一张铬原子的立体电子云图。
      此时这电子云图正在微微闪烁着。
      五秒后,立体云图又被新的讯息取代。
      任重重新坐回驾驶座上,开始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地刨饭。
      立体电子云图在他脑海里翻来覆去浮现,挥之不去。
      他从未想象到过,单原子的电子云图竟会呈现出如此诡异的模样,以至于他“上辈子”用二十三年形成的科学观轰然崩塌了。
      在地球上,世人最熟悉的经典电子云图,正是由单质子组成原子核的氢原子电子云图。
      在假定没有任何外力干扰,呈绝对孤立的情况下,氢原子的立体电子云图应该是一个球形。
      理论上,那是一个绝对标准的球。
      它圆得不可思议,圆得让人望而生畏。
      电子以完全符合波函数分布的规律随机出现在电子云里的任何一个位置。
      越靠近电子云的中间部位,电子出现的频率越高。
      越靠近边缘,电子出现的频率越低。
      假如以密集分布的小点来表示电子的瞬时出现状态,再将测量时间拉长到足够的程度,那么就会呈现出球形烟花炸开0.1秒后的场景。
      中间是密密麻麻的光亮小点,越往外走小点越少,光线越暗,但却始终有。
      在极小范围的空间中,无论把距离压缩到多短,小点出现的概率都不会有阶梯性质的陡然变化。
      此时任重眼前的是铬原子的电子云。
      任重记忆里的铬原子电子云要更复杂些。
      它有24个核外电子。
      这24个电子按照不同的能级,围绕着铬原子核做或远或近的范围规律,自有范围的离散分布随机运动。
      每个电子单独拥有的电子云,就仿佛是两个对称的即将掉落的水滴。
      24个相互孤立又互相干扰的电子云层叠在一起,让铬原子的电子云图拥有多达48个“水滴”。
      但在每一对水滴内的电子,其分布规律依然不会有阶梯性质的陡然变化。
      但刚才任重看到了什么?
      他在那48个“水滴”的中心,看到了48个正二十面体,酷似噬菌体的头部。
      正二十面体有30条棱边,12个顶点。
      每面有三边,是等边三角形。
      每个顶点有5条棱。
      组成这些顶点和棱边的,不是别的,正是电子出现的概率。
      云图中有图案,证明电子在这些位置出现的概率远大于其他地方,最终才会在立体图里以点线连接的方式形成正二十面体。
      这让任重感到莫大的恐惧。
      又过了几分钟,巨幕右上角又闪出幅新的电子云图。
      这次是铷原子的。
      铷原子共有37个核外电子。
      任重看到了更多“水滴”。
      他一咬牙,点击暂停,然后放大右上角的画面,将其占满巨幕,再进一步放大。
      他在铷原子立体电子云图里的每一个“水滴”中,都看到了正二十面体。
      任重深吸口气。
      他调整了检测系统的操作规程,用偏振激光去照射铷原子。
      但无论他如何照射,无论电子云如何偏转,或大或小的正二十面体依然存在于每一个组成电子云的“水滴”中。
      任重一咬牙,选择了二氧化三铁的分子,继续光子成像。
      更复杂的化合物分子电子云出现了,但正二十面体结构依然存在。
      最后,他调整了采样机的操作规程,要求捕获空气中的氢原子。
      八分钟后,巨幕上显示出了氢原子的立体电子云图。
      一个肉眼可见的正二十面体伫立在巨幕上。
      氢原子核静静地悬浮在正二十面体的几何中心处。
      任重瘫软坐倒在椅子上,脑子里嗡嗡作响。
      为什么是正二十面体?
      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在数学的领域中,莱昂哈德·欧拉证明了正多面体的极限就是正二十面体。
      它是怎么出现的?
      束缚电子的是库仑力,也就是原本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之电磁力。
      只能是不同寻常的电磁力赋予了电子以特殊性,才最终导致了这结果。
      但基本相互作用力怎么会变得不同寻常呢?
      早在公元1979年,人类科学家就完成了电弱统一理论的建立,证明了电磁相互作用与弱核力相互作用是同一种力的一体两面。
      学者们将原本的四大基本相互作用缩减为三项,分别是重力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与弱电相互作用。
      出现异常的弱电相互作用就是构建出宇宙万事万物的三项基本相互作用力之一。
      它永恒存在,不可动摇,是组成人类科学观的底层真理。
      但现在,它被写入了信息片段,像两个人交谈的声音,又像奔行于光纤线里的光信号。
      它的存在形态变成了传递信息的介质。
      它直接作用在原子层面,将信息释放出来,变成了光刻机的光束,又或者磁带刻录机里的磁针中涌动的规律电磁信号,在原子结构层面上直接绘制信息,并最终“画”出了这些正二十面体。
      怎么做到的?
      影响范围到底有多广?
      这是我采样样本不够造成的偶然吗?
      在接下来的一整个下午里,任重一直在不断的测试再测试。
      他表现得仿佛只是单纯地好奇,伪装成了一个勤劳的分析实验员。
      他至少测试了分别来自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数百个不同的原子、分子样本,没有例外。
      他得出结论。
      在整个源星上,弱电相互作用都被扭曲了。
      物理规则从底层开始便被篡改了。
      扭曲的物理规则影响着源星上的每一个原子。
      这个星球上的电子不再遵循不可测定律。
      墟兽、晶片、矿源石、人类短暂的寿命、横亘星球的巨大无形人体生物钟、降世魔婴里保留的死者记忆碎片信息、晨辉矿区的诞生……
      这种种一切自己不能理解的异常,很可能都与正二十面体的存在有关。
      通过曾使用过一次的信息流干扰弹,任重也已知信息流的存在。
      信息流与异常的弱电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关系?
      会不会这才是宇宙中的常态,地球上的物理规则才是异常的呢?
      任重这个来自21世纪的化学与生物双料博士陷入了莫大的迷惘,以及恐惧。
      他内心深处发出了科学家永远不该发出的哀嚎。
      不!
      这不科学!
      他心底也生出了革命者永远不愿产生的念头。
      我的敌人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我连看都看不懂,我能战胜祂们吗?
      源星上的人类知道电子云本来的形状吗?
      显然是不知道的。
      因为组成他们身体的原子里,必定同样也有正二十面体,就像水里的鱼永远不知道自己在水中。
      否则,这副明显不正常的立体电子云图也不可能如此大大咧咧地出现在自己区区一个底层开掘工眼前。
      这物理规则不同的宇宙空间到底有多大?
      源星大气层内?
      整个行星系?
      还是更遥远的广袤的宇宙空间?
      他这次是来“借”矿源石的。
      他只想当个偷金币的小偷,没想到却发现了海贼王的宝藏。
      但他的手却沉重得连一枚硬币都拿不起。
      上帝真的不掷骰子了。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18/18451/110332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