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悬济堂

推荐阅读:修真聊天群至尊狂帝狐说魃道狐说魃道(小白的鬼故事系列)神武霸帝艾泽拉斯冒险指南我行走于诸天万界问道仙葫修真聊天群天价宠儿:霸道总裁宠妻记

    “王启东假模假样地免了逾期的利钱,但有一个条件,就是农户卖粮都要悉数卖给他。只不过这收粮的价格嘛,自然压得极低。
    农户们两相权衡一下,实在是吃不住利滚利,永远还不完,只得将粮食卖给他。
    王启东收过来之后又翻了几倍卖给粮铺,利润翻了不知几个倍。
    不仅这贷银连本带利收回来了,还靠着粮米赚了个盆满钵满。你说他这生意是不是做的划算?”
    余月亭冷笑一声,“他自然是个好生意人,如此做法却不长久。”
    闻言陆挺也叹了口气,“小郎君,你不知青州这青山绿水底下是一片败絮,早就烂透了。你以为那王启东为何如此胆大包天,在青州一手遮天可不只是靠那点钱。”陆挺犹豫再三,住了口。
    话说到此,已然说的很透了。
    余月亭不说话,照旧指指插在米粒中价牌,“改价,斗米四钱。”
    “小郎君——,不是赚钱、赔钱的事儿。”
    陆挺无奈地说道,“现如今九成的粮铺的粮米都出自王启东手里,佃户没得选,只能卖给王启东。粮铺掌柜们也没得选,收不到粮,又不敢得罪,只能由着他扒一层皮、吃一道利。这五钱的售价是王启东亲自定下的。”
    “是啊,小郎君,若如今降价,便是公然与王启东作对,以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张奎忧心忡忡。
    余月亭笑了,轻摇折扇,“我余家向来就没怕过谁。我就不信,他王启东还能管得了这城中百姓拉屎放屁!”
    “管他王启东还是牛启东,我可不怕招惹他。”余月亭拿过价牌,下笔锋利,“斗米四钱。”
    想想还觉得不够,贴了张大红宣纸在铺子门上,“斗米四钱,即刻生效。”
    之后一撩长袍,转身出了粮铺。
    张奎看着余月亭远去的背影,摇摇头无奈,“大伟,这一番怕是要惹事了。”
    他抬起头看着隐隐发青的天空,喃喃自语道,“要变天了。”
    未留神铺子门前经过一个身影,那身影扫了门头的大红宣纸一眼,冷哼出声,“不自量力。”
    余月亭打道回府,陆挺紧紧皱眉,忧心忡忡。
    余月亭看他一眼,笑道,“陆管事,你两条眉毛都快拧到一起了。”
    陆挺看看余月亭,依旧不安,“小郎君,你没有同王启东打过交道,那人是条恶犬,心毒着呢。”
    余月亭笑笑,指指自己的鼻子,“陆管事,你也没有同我打过交道,我这人也记仇着呢。”
    正说着,天色忽变,狂风四起,雨点子噼里啪啦砸下来,落在身上砸得生疼。
    没了法子,几人慌慌忙忙朝街边的铺子钻进去。
    进去方才发现是家药铺子,火上正煨着药,药罐子扑通扑通作响,传来一阵药香。
    一个小伙计跑过来,客客气气地问道,“几位是前来抓药的么?可有方子?没有也不打紧,铺子里有坐堂的大夫。”
    余月亭拱手拜礼,“小哥,外头雨急,借贵处避避雨。”
    “那里头坐吧,这雨看样子一时半会儿好不了。”小伙计将一行人让到里屋,拿了几个矮凳过来。
    “天冬。给几位客人盛几碗药汤。”
    一个身穿布衣的精瘦老儿撩帘出来,浑身满是药味,手中拿着一杆药秤,正在对方子配药。
    方才那个小伙计应了一声,“好咧,掌柜的。”
    撩帘进了内室,不一会儿端着托盘出来,上头满当当放着三碗药汤。
    “几位身上都湿了,喝点药汤驱驱寒,免得落了病。”天冬将药汤递过来。
    得避雨已然不错了,余月亭不好意思正想婉拒,却不自觉地打了个喷嚏。
    老儿抬起眼皮看看她,“瞧吧,这就开始打喷嚏了。湿衣裳又紧紧捂在身上,今晚你非发烧不可。天冬,取火盆来。”
    余月亭道了声谢,接过药汤一气饮尽,只觉浑身发热,手心也暖乎乎的。
    “如何?”见他们将药喝下去,老儿跑过来紧紧盯着。
    如何?
    余月亭犯了难,这药汤又不是菜肴,难不成自己还能尝出个咸淡来?
    “腹中如火,顷刻之间,身上便逼了汗出来。先生这药汤药效甚好。”顾云安将药碗放回去,笑着说道。
    “那是自然。”老儿自得起来。
    他伸长脖子看了看几人的脸色,点点头,有些开心,“看来新方子不错,你几位算是走运了,我这方子开出来可还没有给旁人试过呢。”
    余月亭心下一惊,原来是拿我们几人试药来了。
    老儿看着余月亭的脸色哈哈大笑,“你不必惊慌,老儿行医几十年,手下是知轻重的。”
    天冬跑过来笑道,“人家都说我家掌柜是神医呢。”
    闻言陆挺朝药铺牌匾看去,赫然三个大字“悬济堂”。陆挺赶忙起身一拜,“方才慌不择路,未发现进了大名鼎鼎的悬济堂。莫非老先生就是有圣手之称的韩神医?”
    天冬颇为骄傲,“可不就是我家掌柜嘛。”
    人没有不爱听恭维的,听得陆挺这一番话,他捋捋长须眯眼轻笑,“诶,什么神医不神医的,老儿我还差得远呢。
    人人说我是神医,经验无非有二:一曰准,症状要看准,望闻问切,四步下来就要说出是何处的病灶;
    二曰狠,下药要够分量,保证一次根治彻底。
    这第一个,凡是医者,没有做不到的。老儿我与其他大夫不同就不同在这第二个。
    老儿我舍得下狠手,其他医者未必有这样的胆量。
    有些大夫,不能说他医术不高,但是他心里边打了拐,算计的是:每一次我少给你一些,让你病情有好转,就是不能根治,下一次你还得来我这处。
    这一去而来,药钱就出来了。这样的作为,先在医德上就欠了一筹。
    还有的大夫,胆小谨慎,生怕用错了药,本来该下两剂重药的,他偏只下一剂,总想着等有些起色,再加量。
    可是人生病这东西,一次要不根除,拖的时间久了,免不了有别的疾患挤进来。这样陈陈相因,真是害人不浅。”
    听得他这一席话,几人心中都颇有感悟。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离不开这个道理。瞻前顾后,既顾虑这个又顾虑那个,到头来什么也做不好。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17/17678/1061878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