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第 225 章

推荐阅读:合租医仙我的冰山美女老婆至尊重生万界无敌校园之护花兵王大自在天尊某美漫的一方通行我在异界开公司崩坏神话1451之争雄欧陆

    晋*江文学城首发, 此章为防盗章,订阅本文60%者即可看到正文  老先生那是对宋家堪称是有再造之恩, 为了宋韧, 为人高洁的一个老夫子大半生都在钻研学问之中从未求过人,却在弟子魄后四处打听昔日同窗和相识之人中间有没有能帮得上弟子的忙的人, 打听到了就不远路途辛苦, 腆着老脸登门造访, 就为的想给弟子求个以后来。宋韧能有现在, 最初那是他的先生放下身段去求来的, 现眼下他被京城书院挑中去当坐馆夫子都不忘他们家, 宋张氏哪撂得开那个脸, 不带银子就让孩子跟随师祖上京城进学?老人家一生清贫, 身上哪有什么银钱,他们家的去了岂不是给人添负担?
    这还是其一,等去了京城, 要是四个孩子都去了, 每一年都要银子生活,这就是他们去得起也呆不起。
    一直以来,宋张氏都没有因家中拮拘多想过什么, 安心跟着丈夫操持家务过日子, 当着他的贤内助,但现在一想到这大好的机会却不能送孩子们去,心头酸得中被刀子割了一样,这眼泪是怎么忍都忍不住了, 泪盈于睫。
    宋五坐在她旁边,偏头就看到了她的泪,心中不禁叹了口气。
    这去是肯定是要去的。
    听大燕京城那边名人儒士如云,燕都还有繁华市井,琼楼玉宇,但凡听过燕都繁华的都想去,家里没有什么来头,或是来头不大的读书人就更想去了。
    在大燕这个讲究门第身份,连当个县令都要有人举荐的地方,在那里他们才能找到赏识他们的人。现在连葫芦县都流传着两三个寒门子弟在那被朝廷官员看中然后平步青云的话本,这更是让读书人向往不已。
    就宋五这种已经打滚过一辈子的人来,她不信天上掉馅饼这种事,就算掉也是掉在有利可图的天才身上,一般人是别想了。但聚众效应让燕都那个地方聚集了天下最有才华的人,最聪明的人,最好的资源,最好的机会,她爹在地方上苦熬十年做的功绩,都未必比一个初出茅庐的人得人一句话来得升得快。是金子总会发光这种事,在后世还可以想一想,但在大燕这种地方是不用想了,能有机会去那,不管是有打算的没打算的,都会想去。
    宋韧沉默不语,宋五不用看他,光闻着味就知道他心里是想让四个儿子都去。
    多好的机会,浪费了下次就不知道怎么了。
    但宋家确实供不起,哪怕只供两个都吃力。
    她这个爹,从来就不是天真之人,她能想到的好处,他都能想到;她娘所担心的,他这个一家之主只会比她娘更担忧沉重。
    那些去京城后来没有出人头地,也没有回乡的书生去哪了?不是穷死了,就是穷得回不来了。
    富贵人家垂手可得的一个机会,但穷困人家得以性命相博,他们上升的渠道逼仄狭窄,轻易就有去无回。
    所以,这不是能去就可以去的。
    “爹再想想,啊?”这厢,宋韧摸了摸眼睛发亮的三郎四郎的头,笑道。
    “好,不去也没事,我在家带妹妹帮娘做事,”三郎怕抢了二哥的机会,又补道:“二哥去了我再去。”
    “二哥去,我在家陪妹妹玩。”四郎听二郎不去了,就算很想去夫子和书先生口中过的都城看看玩一玩,但二哥不去他就不去了。
    四郎得笑嘻嘻的,一点也不在意,这个大方性子到这时候了还大方得很,宋韧失笑,重重地揉了下四郎的头。
    他们家这四个在家中不免争吵打架,但他们也相互维护对方得很,真有事了,他们不会只想着自己不顾兄弟,在马儿沟和学堂里他们兄弟几个一闹事那都是四兄弟齐上阵,回家顶罪也是有商有量,从来没有谁背弃过谁。
    这也是宋韧一直教他们的,就因为他是这般教他们里外一致的,他也不想在这时候告诉三郎他们,同有的机会,他给两个哥哥了,没有给他们。
    一想事情最终可能得这样定,宋韧就心疼得慌。
    就是三郎四郎不在意,他当父亲的,剥夺了他们的机会,心中岂能好过?
    大郎二郎十三岁了,三郎四郎也不了,都十岁了,他们已经跟着他和楚夫子学了四书五经,想要学的更好,跟着他们师祖那个专心学问的才是最好。再,鸣鼎书院,全国三大书院之一,就是宋家本家想求都无门可求的地方,他的孩子能进去却因钱财不能前行,宋韧想想,连气都喘不过来。
    不行,他得想办法。
    “都去,”宋韧不甘心,心里发了狠,话时喉咙都因此带了点沙哑,“爹会想办法,你们哪一个都去。”
    “真的?”四郎一听,脸刷地一下就亮了,转过脸就对宋五激动地道:“妹妹,听燕都有卖天下最大的风筝,你等四郎哥去了给你买个大燕子,你坐在上面飞着玩!”
    宋五一听,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死,眼睛瞪向宋四郎。
    这熊孩子,这是想摔死她不成?
    宋家一时沉重的气氛因为宋韧的话一下就轻快了下来,四郎完,松了口气的三郎摸四郎的头,“四郎,爹送我们去是去念书的,不是去玩儿的。”
    “书要念,玩儿也要玩儿的嘛……”四郎不在意,绕到他爹后抱着他爹的脖子,“爹你放心,我读书最快了,看一遍就记得,我会在师祖面前给你争脸的,你放心好了。”
    宋韧笑了起来。
    他相信儿子会给他争脸,就是因为太相信了,他砸锅卖铁都要送他们去。
    这厢就是二郎也松了口气,但大郎没有,他看了看父亲,又看向了母亲,宋张氏见大儿担心地朝她看来,连忙咽了心中的苦意,眨了眨眼睛,朝大儿笑了起来。
    宋大郎看着母亲的笑,心头又甜又苦,也不知道自己要到哪天才能为父母分忧。
    **
    宋五回房后,把她放自个儿东西的箱子打开,这里头有一把打得很精巧的金锁,这是宋祖母在她出生后见过她送给她的;里头还有一把老重的银锁,锁重得可以拿去当门锁了,这是她父母打给她的长命锁。
    里头还有些这些年间宋祖母断断续续给她的一些首饰,老祖母对母亲很冷漠,但对她确实很偏心,有一根金玉钗看得出来非常名贵,想来也是老人家的首饰里最贵重的一份了。
    宋五心想等下次见到她,得跟老人家告个罪。
    首饰盒里还有其它几样,但都是东西,不值得几个钱,但有那几样值钱的,宋五目测也能值个三四百两,快及得上她家卖田卖房的钱了。
    她不愧是宋家最有钱的宋五。
    宋五数了数,合上箱子抱了起来,来照顾她睡觉的莫嫂看着她欲言又止,宋五跟她道:“你先去睡,我去爹娘那一趟,等会回了我自个儿睡觉,你不用管我。”
    “诶。”莫嫂跟在她身后,又声地喊了一句:“天黑,心点儿,看着路走。”
    她看宋五抱着箱子去了,等看宋五快走到老爷夫人房前,她转身回了房。
    她得去看看他们能拿得出来几两,这些年她也攒了几个钱,但也无非就三四十两,帮不上什么大忙。
    宋五敲了父母的门,在里面哭的宋张氏忙擦了泪,提了嗓子喊:“谁?”
    “五。”宋五应了声。
    “怎么不睡?”宋张氏忙起身擦着眼泪往门边走。
    宋五没出声,等到门开了,她抱了箱子里往里走,等走了几步,看到桌上已经摆了一只大箱子,她脚步顿了顿,随即又朝前走了过去。
    宋五过去把箱子给了坐着的父亲,扶着凳子坐下,问他:“算帐呢?”
    宋韧把她的箱子摆到桌上,“嗯,你娘的嫁妆。”
    是以后不能传给五了,哭到不能自已,没想转眼五就来了,宋韧摸了摸娘子生嫩的脸蛋,“你来是作甚?”
    “送银子呗。”大晚上不睡觉,除了干点正事还能作甚?
    “你啊……”宋韧被她得笑了起来,捏了下她的鼻子。
    “好好话。”老动手动脚作甚?宋五嫌弃地把捏完了她脸又捏她鼻子的手拿开。
    “有多少啊?”宋韧收回手,就去开箱子,等把箱子打开,看到里头的金锁玉钗,他沉默了一下,随即他若无其事地跟娘子笑道:“这是家底都搬出来了?”
    宋张氏关了门过来,宋韧跟她接着笑道:“娘子,你快来看看,我们娘子把她的家底都搬来了。”
    “用不上你的,”宋张氏听了更想哭,忍着泪脸上跟娘子笑道:“娘这边的够了,哪用得着你的。”
    “没得事,站站就好了。”他一直背着也辛苦,宋五不想让他累着。
    怕他多,宋五主动牵了二郎哥的手,宋二郎眼里除了吃食就只有娘子最重要,见不爱人碰的娘子牵了他的手,嘿嘿笑了两声就不话了。
    宋张氏看着,摸了下娘子的脸,跟她道:“让二郎哥牵着你走,等会人就多了,别走散了。”
    宋五点头,与她道:“你只管看住那两只泼猴。”
    就驻足这一会,宋三郎和宋四郎就在周围嬉戏打闹了起来,就是两只泼猴无异,宋张氏好笑又头疼,朝两个看都看不住的儿郎道:“莫要在外面吵闹,快些过来。”
    三郎四郎不听,任自玩闹着。
    宋五看得摇头,见他们挡着路过的人的路了,就朝他们喊:“帮我找块石头罢,我要坐会儿。”
    “诶,等着。”妹妹要石头,三郎听到,停了跟四郎的追逐去找石头。
    四郎跑得比他更快,妹妹非好石头不坐,还要干净,临近的几块都不够好瞧,四郎看了又往前跑了几步。
    他们站的地方离渠沟近,四郎不一会儿找到了块能坐的石头,跑过来搬到水里往渠沟里洗干净,搬上来时拿袖子擦了擦往宋五跑:“妹妹,找来了。”
    他过来放了石头低着头不抬腰,宋五扯出了袖中的帕子给他擦了擦额头上那压根儿没冒出来的汗水,只擦了两下,得了妹妹关心的四郎乐得眼睛只剩一条缝,跟妹妹道:“下次四郎哥还给你找,保准找的平坦又干净。”
    宋五“哦”了一声,屁股坐在石头上,点了下头,道了声:“好坐。”
    得了娘子的喜欢,宋四郎笑得合不拢嘴。
    宋三郎在旁边扁嘴,“明明是我先看到的。”
    宋张氏看儿郎围着娘子看着她坐石头,在旁忍着笑由着儿女们玩闹。
    这一通闹,宋大郎已回,他又是跑着回的,一跑近就朝母亲气喘吁吁道:“去的时候不巧碰上了婶子家吃早午饭,非要留我吃饭不可,我把菜放下就跑出来了。”
    “诶?碰得不巧,失礼了。”宋张氏顿了一下,道:“你叫了人罢?”
    “叫了。”
    “这就好。”
    一家人着话去了市坊,宋张氏先去了布铺把布扯了,布铺掌柜娘子今日不在,回娘家去了,在的是掌柜,掌柜的就要比掌柜娘子会做生意多了,见到宋张氏这个县丞夫人,就是有大舅子跟宋县丞争位不得这一宿怨,但他是个不得罪人的,见到宋张氏就笑脸相迎,临走前还给了宋张氏半尺布的搭头。
    宋张氏得了搭头神色也是淡淡,带着儿女们出了布铺。
    家中二郎他们不知道这吴记布铺跟家中的恩仇,但大郎是知道一些的,掌柜的虽然笑了,但笑得太假,甚会察言观色的大郎觉出了味来,等出了门,替母亲拿着布包的大郎忍不住跟母亲道:“为何要在他家买?”
    “妹妹穿的,他家才有。”要不然,她也不会去找不痛快。
    娘子就是她的心肝儿,宋张氏不能让她过像本家姑娘一样奴过婢簇拥穿金戴银的日子,但不能一年几身新衣裳都是粗布做的。
    这也是宋张氏最后的一点念想了,她给不了女儿像她时候一样富足安逸的日子,但几身好衣裳是必须要有的,绝不能让人轻看了她的娘子去。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17/17305/1041687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