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章:燕勒山

推荐阅读:无上炼体强势婚宠,首席不讲理凤门嫡女傅少的亿万甜妻重生家中宝美人计之妖后十七岁老公好好爱独宠朝夕:老婆要抱抱医道圣手绝品视界

    泰天四年近秋。
    曾经鼎盛百世的大汉皇朝在这一年实在不太平,西凉的暴民横行,江南的叛军游荡,烽烟四起,数州各郡民不聊生。
    除去皇朝的根基中原和司州还算安稳,其余州郡多多少少都有逆贼揭竿而起。
    北原之上。
    苍穹轮廓下的茫茫草原荒漠,有着数不尽的匈奴人在这普天之下最大的土地上生活。其实比起人口繁多数以千万计的九州百姓,匈奴人在数量上并不逊色,只是比起辽阔到普通人穷极一生,也无法踏遍的九州山河而言,北原更大,大到连一个有着万头牛羊的部放在北原上都渺的如沧海一粟。
    曾经的王庭旧址上,代表匈奴王族强盛表现的土墙黄瓦,已经被草原上从未停歇的风沙消磨殆尽,半点曾经的影子都在难寻见。
    这是匈奴的悲哀,却是大汉的荣耀。王庭旧址南边二十里外的燕勒山,作为所有草原子民心目中的圣地,自那日被三十万赤焰一般席卷了大半草原的大汉远征军团团围住后,就彻底失去了它的神圣性,没有一个草原子民还愿意来此祭拜,匍匐在山下感谢长生天的保佑。
    草原子民都知道,在那个狂风呼啸,雷声大作的日子,汉朝的皇帝站在燕勒山高不可攀的巅峰,插上了一面红底黑字的大汉龙旗。在那面旗帜下,草原上尊贵无比的亲王授首,这是草原不论如何倾盆大雨,如何风雪交加都洗刷不掉,掩盖不了的耻辱。
    即便草原内乱不断,可草原儿郎凶神恶煞的眼神,在面对自己的同类时,也绝对会往南边无数祖先父辈垂涎数代的大好河山望去。
    他们心里知道,等到草原上的烽烟散尽,长生天的子嗣万众一心时;那草原上最锋利的弯刀,最雄健的宝驹,都会向南指去。
    那里,才有他们真正的敌人,给他们带来荣耀,也带来耻辱的异族敌人。
    这日子似乎不远了。
    燕勒山顶,当年站立在这,身穿九龙皇袍的那个千古一帝已是含笑九泉。只是那天燕勒山下三十万汉军的热血嘶吼还萦绕在山间,回荡一年又一年。每当天穹变色,风雨交加时,附近的牧民们都能听到当初这些汉家将士的铁甲热血。
    久而久之,燕勒山从圣地变成了所有草原人的禁忌之地。
    这一天,燕勒山下,毡蓬如林。
    一个身上裹着兽袍的匈奴青年从北原之北归来,手里拿着一把曾经显赫一时的王室弯刀。
    亮月如钩,锋芒不掩。就像他人一样,他自称是长生天的子嗣,要带给这片草原安宁祥和。事实上,他也做到了。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部归顺于他,草原上乱斗数十年的野狼们终于找到了他们的狼王。
    当之无愧的狼王。
    虽然他很年轻,可连再嗜血残暴,杀戮成伐的部族长面对他的铁腕手段后,也低下头颅俯首称奴。没有人怀疑他不是长生天的子嗣,没有人能够与之抗衡。
    他威名在短短时间内便传遍了整个北原,无数脸上皱纹犹如老树褶皱的老牧民都虔诚的道:当长生天眷顾他的子民后,他的亲子便降临在北原上,雄鹰和狼群在低语,牛羊在颤抖。草原儿郎会在他的带领下,将猎弓和弯刀挥到前所未有的远处。
    年轻气盛的草原男儿则更坚信,在神之子嗣的光辉下,那些南人两脚羊才是最该颤抖害怕的。
    可如今的大汉九州自顾不暇,没有人能够想起遥远的北原,还有一群虎视眈眈的贪婪目光注视着他们。
    除了那十万铁骑,虎枪链甲的燕阳府。
    燕勒山下杂草丛生,却没有任何一颗能高过一丈的树木在这生存,即便是沙漠里最坚韧的胡杨也做不到,能忍耐数月不降雨的胡杨树无法抵御燕勒山如刀似泣的啸啸烈风。
    一个高大身影站在毡房牧营的外围,就像一颗自亘古便扎根于此的山石,几个时辰身影都未晃动,只是抬起头,看向燕勒山巅的峭。
    峭之上,一杆被风雨洗礼残破不堪的旗幡仍是牢牢的竖立在原地。
    身影不动,毡房左右的人群就不敢肆意而为。
    最早承认这身影身份的伊达罕部首领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低着头颅闭目沉思。旁边另一个部的首领脸上淌着汗珠,充满野性力量的四肢止不住的轻微颤抖,几乎是步步艰难的走到他身后,恭言道:“伊达罕的首领,这是我族最为出众的十名女子,三十里外,还有我族最为精壮的四千多草原儿郎,他们都愿为神之子献身,都愿为神之子做任何事情。”
    伊达罕部的首领转过身,看着比他高大一个头的中年汉子卑微的拱着身,身后十名卷发的匈奴女子头上戴着纱巾遮掩风沙,风起后依稀能看到她们那精致面孔和妙曼身姿。
    “稍后我会替神之子道来你的心意,神之子宽大仁厚,会接受你部的臣服。”伊达罕部首领回过头,望着远处那可望不可即的身影,嘴里念念有词,低下头颅。
    这部首领心里的石头总算地,他擦去头上汗珠,咬着嘴唇回身离去。草原上的部一旦向另一方势力进贡族中女子和男子,就如同翱翔天际的雄鹰带上了枷锁,失去了自由。
    可他不能不这么做,族中数万人的性命都在前面那道看似与常人无异的身影手中握着。
    草原上向来以武力为尊,但也绝不缺乏为了信仰自由而以卵击石的莽撞部,这种飞蛾扑火的行为或许会赢得他人的尊敬和赞叹,可草原上还有一句俚语却将这种人讽刺的体无完肤:只有活着的人才能开口话。
    不少部为了逃避神之子的统一大业,有奋身反抗者,也有四下逃难者,可神之子的势力却一天大过一天,反抗的部几乎都被屠戮干净,不论是青壮男女,还是幼儿老妪,神之子对于他们都只是一个态度:杀。
    这个部首领带着不甘和情愿这两种矛盾的想法离去,不论怎样,他部的子民算是性命无忧了。
    旁边还伫立着无数部首领,有年迈老态的,也有正值壮年的。
    一个貌不惊人的老者头上带着草原独有的压发帽,历经岁月风霜的沧桑面庞上浮现诸多褐斑。
    他颤颤巍巍的走上前,远比之前那部首领淡定,老者神情自若,身后既没有妙龄少女,也没有什么镇族之宝。
    伊达罕部首领面色不善,这么多血淋淋的教训在前,难道还有哪个部会来滋事?  老者脱下帽子,白发苍髯。他伸出一只如树根苍老的枯瘦手掌,探进随身挎着的牛皮袋中,发出叮铃叮铃的金属碰撞声。
    伊达罕部首领微微眯起眼,他不怕这老者敢在神之子身后亮出凶器,而且像这种已经行将就木的老人,他自信即便空手也绝不会被伤到。
    老者掏出一把银光闪闪的铁牌,提起上面的细绳在伊达罕部首领双眸前摆动。不光是这伊达罕部首领刹那间将眯起的瞳孔瞬间放大,旁边数个部的首领也都倒吸一口凉气,仍由草原暴骤风沙灌入他们的嘴中。
    汉燕阳军陷阵营骑卒林羽。
    汉燕阳郡斥候营前哨王大行。
    汉燕阳郡左督尉什长方有之。
    ……
    老者掏出一把又一把,直到双手挂满这些银牌,那个牛皮袋还是鼓起,不下百来块。
    不少牙牌上面还沾染着因为干涸而发黑发紫的血迹,触目惊心。
    伊达罕部首领看着面前这个老者,双眸散发出惊恐的神情,几乎是用尽全身力气才抬起右臂,接过他手中的牙牌,触手冰凉的牙牌不重,可伊达罕部首领却是浑身冒汗,比之刚才那个心惊胆战的部首领还要夸张。
    燕阳府的牙牌!
    每一张牙牌都代表着一名已阵亡北原的燕阳将士,而这匈奴老者足有百来张之多!
    和燕阳府交战数十年,双方都一清二楚对方的习俗和战法,就像牧民绝对不会丢弃自己的牛羊马一样,燕阳铁骑每逢马踏北原征战后,都会将血洒沙场的袍泽尸首埋葬原地,只将代表他们身份的牙牌和虎枪拿走。
    只要出塞的燕阳铁骑没有全军覆没,那就不会有一张牙牌遗在北原,在匈奴部中,不以银两买卖,只以物换物,更彰显这燕阳府铁骑的牙牌珍贵之处,每一个能拥有牙牌的匈奴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草原英雄,会享受族人的尊敬爱戴,会享受最好的烈酒最美的少女。一张牙牌,在草原上随便都能换取不下五十头的牛羊群。
    而匈奴人获取牙牌的途径却少之又少,一百以上集结的燕阳铁骑一旦形成骑阵,那么即便多于他十倍的匈奴游骑也无法与之争锋,这数十年,燕阳铁骑用最原始的方式,告诉这些自诩马背上民族一个道理,骑兵战力绝不是看谁吼的声音大,谁能在马上做出浮夸的动作。
    大多散在北原上的牙牌都是股燕阳斥候轻骑被孤立围剿。而匈奴人得到的只有冰冷的尸体和牙牌,从来没能生擒过任何一名燕阳骑卒。
    老者缓缓开口,声音沙哑,清楚的进入每个在场首领的耳中:
    “这百来张燕阳铁骑的牙牌,是我部付出近万儿郎性命才得来的,我想比起女人和酒,这汉家燕阳的牙牌更能让神之子喜悦吧。”
    前方那道身影注意到后面的骚动,他走过来,所有人都匍匐在地上。
    “不远的将来,你们将得到更多的燕阳牙牌,不是一个、两个、几百几千……”
    他注视着老者,淡无血色的嘴唇轻轻张开:“而是十万张牙牌!一个不少,一个不缺!”
    半个时辰后,燕勒山上那杆屹立十三年之久的旗幡被他拔去,掷于山下。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17/17113/102959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