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福寿螺
推荐阅读:噬龙、蜜婚霸爱:傲娇男神深深宠、魔方大世界、我有一个经验值面板、剑武凌天、李辰安宁楚楚、绝色丹药师:惊世毒妻、一剑指九天、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恶魔校草潜入室:甜心请注意、
第404章 福寿螺
可能是最近赵王村有不少人跑到县城或者东地打工了,所以有的田地丢荒。
而且现在已经没有纳粮的政策,所以县城附近很多农村人都不想在家种田了。
再仔细看那些长满了杂草的田地,全都是稀泥,长年累月被水浸泡,很难想象这地方在以前是刑场。
“九!”
李九正在周围看地,刘景从还没建好的房子里跑了出来。
“刘景叔?怎么又是你过来帮我建房子啊?”李九笑着问道。
“咳,你都叫咱们村的人动手了,咱们村里除了我们几个之外,还有谁懂建房子那些东西?”刘景道。
李九哦了一声,他看了看房子,又抬头看了下太阳,“刘景叔,你跟你那些工友千万不要水泥瓦,水泥瓦隔热不好。”
“你去帮我看看有没有好一点的隔热瓦,上一层隔热瓦,地铺水泥,墙面不用处理了,就这样。”
“啊?那不是很廉价的房子吗?只是稍微比以前你在鱼塘中间建的木屋好一点而已。”刘景诧异的看着李九。
都这么有钱了,居然不想着跑到县城去享受,还住农村的房子?
李九嘿嘿笑道“咱们都是农村了,那样的房子都住习惯了,再了,我到这边种田而已,你以为我是来享受的啊?”
刘景也没什么了,点了点头,“随你喜欢吧,你爸妈听你请假回家了,正生气呢,如果他们不是跑到南市那边去了,恐怕早就找你麻烦了。”
“无所谓了,反正现在的分店已经快要枯竭了,咱们不能看着饭店关门啊。”李九道。
“也是,你现在就搬过来住吗?房子要明天才能建好啊。”刘景道。
原本李九是想干脆要两间移动的铁皮房,但是热天的铁皮房里就跟一个烤炉似的,能把人烤熟。
“对了刘景叔,你知道赵王村的村长是谁吗?我找他问问周围这片荒地。”李九指着周围的田地问道。
“不用找了,你老爸之前都问过了,这些荒地的户主全家都跑到东地去了,要想种啊,必须得找到人家。”刘景道。
“那现在联系上了没有?这里所有的荒地都是那一户人家的吗?”李九关切的问道。
刘景摇了摇头,转身指着鱼塘一侧的田地“看到那个穿着米黄色衣服的人没?他们家有两亩地在这丢荒。”
“他讲么子要留着,等以后县城发展到这一块,准备卖给地产商,哈哈,这些人也真有意思,这里那么偏僻,得等多少年啊?”
李九无语,地产的生意还不是很景气,现在就想着房产商来买地,就算买,现在也不值钱。
“那他为么子不种这边的地?”李九转头问道。
“你以为他有三头六臂啊?就一个单身汉,自己那几块田就能把他忙成狗,哪里还有心思来种这边的荒地?”刘景没好气的道。
“死脑筋,一年给一千多块钱租也不肯让出来,你老爸只能先吊吊他的胃口了。”
“我丢,这样不算吊胃口好吗?你不租人家也一样丢荒,这么多年过去了,还不是这样过来的?”
李九把背包递给刘景,“你帮我把背包丢到房子里去,我先去找他谈谈,指不定能服他。”
“喂,你可别随便提价,不然你老爸肯定找你麻烦。”刘景提醒道。
李九打了个OK的手势,转身朝鱼塘另外一侧走去。
东地的那一户,李九只能暂时先放一边,有时间再去找人寻找联系方法。
就算没联系方法,也要问清楚地址,亲自去东地一趟也是不成问题的。
现在正值早上,太阳还不是很大,是农村里的黄金时段,尤其是时不时吹过一阵凉风的时候,对农民来是很惬意的。
穿米黄色衣服的是个中年人,年纪大约三十一二了,被太阳晒得全身黑红黑红的。
他手里拿着一把秧苗,正在检查没有长起来的秧苗,或者伤了根而死了的秧苗,如果发现有,就立即补上,这样一来,到收割的时候能增加产量。
除此之外,稻田里还有好几种比较顽固的草,那种草长很多一粒粒的种子,在还没长种子的时候,它的形状跟稻苗很相似。
那时候到农田里拔草,多数都是清理稻边草,因为那种草一旦长起来,下一季就有可能会满地都是杂草。
也是因为那种草跟稻苗很相似,所以不是经常种田的人分不出。
几年前李九跟陈长贵比赛拔草的时候,李九早就分辨清楚了,除了贴泥根部不同之外,野草的叶子的颜色也比较清淡。
除此之外,赵王村有一点跟中江山那边的一些地区不同,这边很多福寿螺。
福寿螺是吃什么的?就是吃稻苗的,吃饱了干啥?在稻苗上拉一坨红色的蛋蛋。
赵王村这边都成了福寿螺的福地了,所以李九走到田边的时候,就好奇的问“大叔,你田里怎么那么多福寿螺?”
田里正在检查的中年人抬头看了眼李九,继续忙自己的,“稻田里有福寿螺有什么好奇怪的?”
李九恍然点头,站的田埂边上捉了一只起来,福寿螺的个头很大,而且这种田螺的活动要比许多田螺类要频繁得多。
除非稻田干旱了,否则这些田螺天天就爬到稻苗上吃稻苗梗或叶子。
“照这速度吃下去,产量高不了啊。”李九抬头看着中年人道,“为什么不把田螺清理干净呢?”
“这里每一块稻田里都有几百上千的福寿螺,谁有那么多时间一块一块的清理?等稻苗长起来再把稻田里的水清理掉,太阳一晒全都死了。”
中年人看也没看李九。
原来他是这么清理田螺的?李九忍不住呵呵一笑,“大叔,你那样治标不治本,田螺会钻到湿泥里延续生命,等到放水进来,它们又会跑出来吃稻苗了。”
听到李九的话,中年人这才转头看向李九,皱了皱眉头,问道“你是谁家的孩?”
可能是最近赵王村有不少人跑到县城或者东地打工了,所以有的田地丢荒。
而且现在已经没有纳粮的政策,所以县城附近很多农村人都不想在家种田了。
再仔细看那些长满了杂草的田地,全都是稀泥,长年累月被水浸泡,很难想象这地方在以前是刑场。
“九!”
李九正在周围看地,刘景从还没建好的房子里跑了出来。
“刘景叔?怎么又是你过来帮我建房子啊?”李九笑着问道。
“咳,你都叫咱们村的人动手了,咱们村里除了我们几个之外,还有谁懂建房子那些东西?”刘景道。
李九哦了一声,他看了看房子,又抬头看了下太阳,“刘景叔,你跟你那些工友千万不要水泥瓦,水泥瓦隔热不好。”
“你去帮我看看有没有好一点的隔热瓦,上一层隔热瓦,地铺水泥,墙面不用处理了,就这样。”
“啊?那不是很廉价的房子吗?只是稍微比以前你在鱼塘中间建的木屋好一点而已。”刘景诧异的看着李九。
都这么有钱了,居然不想着跑到县城去享受,还住农村的房子?
李九嘿嘿笑道“咱们都是农村了,那样的房子都住习惯了,再了,我到这边种田而已,你以为我是来享受的啊?”
刘景也没什么了,点了点头,“随你喜欢吧,你爸妈听你请假回家了,正生气呢,如果他们不是跑到南市那边去了,恐怕早就找你麻烦了。”
“无所谓了,反正现在的分店已经快要枯竭了,咱们不能看着饭店关门啊。”李九道。
“也是,你现在就搬过来住吗?房子要明天才能建好啊。”刘景道。
原本李九是想干脆要两间移动的铁皮房,但是热天的铁皮房里就跟一个烤炉似的,能把人烤熟。
“对了刘景叔,你知道赵王村的村长是谁吗?我找他问问周围这片荒地。”李九指着周围的田地问道。
“不用找了,你老爸之前都问过了,这些荒地的户主全家都跑到东地去了,要想种啊,必须得找到人家。”刘景道。
“那现在联系上了没有?这里所有的荒地都是那一户人家的吗?”李九关切的问道。
刘景摇了摇头,转身指着鱼塘一侧的田地“看到那个穿着米黄色衣服的人没?他们家有两亩地在这丢荒。”
“他讲么子要留着,等以后县城发展到这一块,准备卖给地产商,哈哈,这些人也真有意思,这里那么偏僻,得等多少年啊?”
李九无语,地产的生意还不是很景气,现在就想着房产商来买地,就算买,现在也不值钱。
“那他为么子不种这边的地?”李九转头问道。
“你以为他有三头六臂啊?就一个单身汉,自己那几块田就能把他忙成狗,哪里还有心思来种这边的荒地?”刘景没好气的道。
“死脑筋,一年给一千多块钱租也不肯让出来,你老爸只能先吊吊他的胃口了。”
“我丢,这样不算吊胃口好吗?你不租人家也一样丢荒,这么多年过去了,还不是这样过来的?”
李九把背包递给刘景,“你帮我把背包丢到房子里去,我先去找他谈谈,指不定能服他。”
“喂,你可别随便提价,不然你老爸肯定找你麻烦。”刘景提醒道。
李九打了个OK的手势,转身朝鱼塘另外一侧走去。
东地的那一户,李九只能暂时先放一边,有时间再去找人寻找联系方法。
就算没联系方法,也要问清楚地址,亲自去东地一趟也是不成问题的。
现在正值早上,太阳还不是很大,是农村里的黄金时段,尤其是时不时吹过一阵凉风的时候,对农民来是很惬意的。
穿米黄色衣服的是个中年人,年纪大约三十一二了,被太阳晒得全身黑红黑红的。
他手里拿着一把秧苗,正在检查没有长起来的秧苗,或者伤了根而死了的秧苗,如果发现有,就立即补上,这样一来,到收割的时候能增加产量。
除此之外,稻田里还有好几种比较顽固的草,那种草长很多一粒粒的种子,在还没长种子的时候,它的形状跟稻苗很相似。
那时候到农田里拔草,多数都是清理稻边草,因为那种草一旦长起来,下一季就有可能会满地都是杂草。
也是因为那种草跟稻苗很相似,所以不是经常种田的人分不出。
几年前李九跟陈长贵比赛拔草的时候,李九早就分辨清楚了,除了贴泥根部不同之外,野草的叶子的颜色也比较清淡。
除此之外,赵王村有一点跟中江山那边的一些地区不同,这边很多福寿螺。
福寿螺是吃什么的?就是吃稻苗的,吃饱了干啥?在稻苗上拉一坨红色的蛋蛋。
赵王村这边都成了福寿螺的福地了,所以李九走到田边的时候,就好奇的问“大叔,你田里怎么那么多福寿螺?”
田里正在检查的中年人抬头看了眼李九,继续忙自己的,“稻田里有福寿螺有什么好奇怪的?”
李九恍然点头,站的田埂边上捉了一只起来,福寿螺的个头很大,而且这种田螺的活动要比许多田螺类要频繁得多。
除非稻田干旱了,否则这些田螺天天就爬到稻苗上吃稻苗梗或叶子。
“照这速度吃下去,产量高不了啊。”李九抬头看着中年人道,“为什么不把田螺清理干净呢?”
“这里每一块稻田里都有几百上千的福寿螺,谁有那么多时间一块一块的清理?等稻苗长起来再把稻田里的水清理掉,太阳一晒全都死了。”
中年人看也没看李九。
原来他是这么清理田螺的?李九忍不住呵呵一笑,“大叔,你那样治标不治本,田螺会钻到湿泥里延续生命,等到放水进来,它们又会跑出来吃稻苗了。”
听到李九的话,中年人这才转头看向李九,皱了皱眉头,问道“你是谁家的孩?”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14/14023/831116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