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以策论选官

推荐阅读:巅峰仙道煌煌天道无上剑宗开局抓到一瓶成神液快穿:开局满级金钟罩开局奖励七张人物卡肆意神豪生活录我在斗罗玩卡牌领主之杀伐天下柯学养猫人科工狂人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冬,十一月。
    在金陵的稷下学宫,此时是一番熙熙攘攘,人声鼎沸的盛况。
    宽阔的过道上,此时已经是挤满了人。
    入目所及之处,皆是穿着各色衣裳,斗志昂扬的年轻人。
    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如士子、商贾、工者、农人等等,但是,此时无一不在翘首以盼,等候着吴王庆忌的到来。
    他们都想要一起一睹吴王的风采!
    寒风萧瑟,炙热的却是他们那一颗赤诚之心……
    今日,是为稷下学宫的一大盛会。
    来自五湖四海的士子,都将汇聚于此。
    凡是受到吴国的朝臣官吏所举荐的人才,会被以举“孝廉”、“秀才”的方式,通过考核后,被遴选出来,出任朝中或者是地方官吏。
    这一次的考试,主考官虽是公子恒,但吴王庆忌也会到场。
    “来了!来了!”
    不知道是何人,忽然叫嚷一声,所有人的目光就都汇聚到了过道之上。
    宽阔的过道上,早已经有披坚执锐,膀大腰圆的宿卫站在两侧,为庆忌开出道路,同时负责维持秩序。
    为了一睹庆忌风采的士子,也都不敢轻举妄动,只是远远的站在那里,期望能看到庆忌。
    当先映入眼帘的,是代表吴王的专属旌旗。
    红黑色的底纹,旌旗中间绣着一只火红颜色的大鸟(凤凰),还环绕着一个醒目的“吴”字!
    观其规制,就知道是一军之大纛旗,再看看那只火凤凰,有识之士便能认得出这是吴王的专属旌旗。
    王旗!
    紧接着,手持方天画戟的宿卫,昂首阔步,走在最前边。
    他们穿着漆黑颜色的铠甲,征袍是绯红色,待着肃穆的青铜面具,斗篷如战衣一样,是红色……
    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煞气。
    可想而知,这些宿卫,全都是从尸山血海当中杀出来的精兵强将。
    旌旗蔽空!
    一辆又一辆的戎车缓缓的走过,马蹄践踏在青条石砖打造的街道上,滴答作响。
    庆忌所在的羽葆盖车,已经映入眼帘。
    这一回,庆忌并没有搭乘自己的六御王车,而是以一辆羽葆盖车,来向士子们彰显自己的风采。
    “大王万年!大吴万年!”
    见到庆忌的那一刻,所有人不禁高呼起来。
    怀揣着虔诚之心,他们宛如瞻仰神祇一般,恭恭敬敬,撕心裂肺的高呼着“大王万年,大吴万年”!
    此刻的庆忌,穿着一袭玄色的丝质羽衣,雕龙画凤,袖口与领口,皆是赤纹,勾勒着他那高大的身材。
    头戴紫金冠,脚踏云履,一手扶着龙渊剑,昂藏八尺,相貌雄毅,气质不怒自威……
    这正是所有国人心目中,对于庆忌的形象。
    这是他们的王!
    相较于繁琐而厚重的冕服,其实庆忌平日里更喜欢穿戴这种帝王常服。
    类似于西装和休闲装,庆忌自然是更钟爱于休闲装。
    只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下,庆忌不得不穿着冕服,以此来敬天法祖,彰显自己的权威。
    “大王万年!大吴万年!”
    面对着喧嚣的人群,正在高呼不已的黎庶,庆忌只是站在自己的羽葆盖车上,面带笑意,挥手致意。
    他本人是十分亲民的,在所有吴国臣民的心目中,庆忌就好似上古之世的大尧、大舜一般的存在。
    备受吴国臣民的拥戴!
    当然,在庆忌看来,这些吴国臣民的热情,更像是现代的追星族对待自己的喜爱的明星那样……
    终于,庆忌缓缓的走下羽葆盖车,步入稷下学宫当中。
    他来到会场的时候,所有被举荐的士子,早已经各就各位。
    通过吴国所推出的察举制,不少士子都被朝中的公卿大夫,或者是地方上的郡守、县令推举出来。
    这一次要通过考试,被选用为官吏的士子,大概是五百六十二人。
    他们究竟有多少的真才实学,还不得而知,主要是从策论当中,以优劣程度来一探究竟。
    在这个时代,人才资源还是颇为匮乏的。
    基本上有机会读书识字的人,非富即贵,很少会有真正一穷二白的普通人家,可以受到文化教育……
    像是孔丘,早年丧父,家道中落,既穷苦又没地位。
    但,孔丘也是一个贵族出身,有人脉!
    孔丘的祖上是殷商王室的后裔、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他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出名的勇士,叔梁纥先娶施氏,生九女而无一子,而后娶了孔丘的母亲,生下孔丘……
    其父叔梁纥虽死,却还有一些人脉,这不是普通人家所能比拟的。
    庆忌曾一度打算开启民智,在吴国广办教育,以教育兴国。
    但是,这个事情可不容易实现,而且完完全全触犯到了贵族的利益。
    所以庆忌只能暂且搁置不提。
    就现阶段而言,吴国的人才还是够用的。
    庆忌早年就设立了稷下学宫,礼贤下士,吸引了大量的天下士子入吴。
    即便士子们不为当官,淡泊名利,也可能想到稷下学宫来增广见闻,丰富一下自己的学识。
    察举制的推行,也是庆忌为了吴国有足够完善的人才储备,以及官吏选拔制度。
    “参见大王!大王万年!”
    见到庆忌到场后,在座的士子便都纷纷站起身,朝着庆忌作揖行礼。
    站在四方台上的庆忌,跟着回了一礼,然后朗声道:“二三子,今日会试,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唯德是举,有德才兼备者,吴国皆可用之为大夫、官吏!”
    “对策的内容有四项:寡人之不德,吏之不平,政之不宜,民之不宁!”
    “二三子可取其一为策论。”
    顿了一下,庆忌又道:“会试过后,当酌情而论,以策论为二三子甄选合适之官位。”
    “或朝中大夫,或地方官吏,无不可。”
    “然,寡人有言在先,若有对自己官位存在异议者,可拒而不受。”
    “一旦上任,擅自挂印而去,休怪国法无情!”
    “诺!”
    所有士子都连忙躬身行礼,答应下来。
    吴国的法令,是较为严苛的。
    国家征辟你为官,你可以辞而不受。
    但,若是已经上任,又打算“辞职”,怕是罪责难逃!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11/11858/66699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