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平地起风

推荐阅读:生肖守护神媚骨驭兽师傲剑天穹重生之80后夺情他从烽烟中走来尸道天下闪婚老公别乱来重生农家女妻妾成群

    杨彪进了大帐,刚见礼入座,便开门见山。
    “抚军大将军要移驻中原?”
    刘协也不掩饰,点点头,随即将与西域有关的文书和讲武堂讨论的会议纪要递了过来。
    杨彪接过文书,眼睛却还是盯着刘协。
    “陛下这是临时起意吗?”
    刘协眼皮轻挑,沉默了片刻。“之前与太尉长史交换过意见,司徒觉得不妥?”
    杨彪被噎了一句,嘴里有些发苦。
    他就知道贾诩派长史来协助天子有问题,现在问题果然来了。
    杨阜是凉州人,他当然赞同韩遂驻军中原。而有了太尉府的同意,天子根本没必要与他商量。
    在将一部分精锐补充进北军之后,韩遂直接指挥的人马也就一万出头,这点规模的调动,太尉府就可以处理,母须三公会议。
    说来说去,天子就是抓住兵权不放,而贾诩又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力,主动配合天子。
    当初推荐贾诩接任太尉,他就担心这一点,现在不幸的变成了现实。
    “臣岂敢。”杨彪拱手道:“臣只是有些意外。冀州度田虽然进展顺利,却还没到大功告成的那一步,抚军大将军部移驻中原,会不会太早了些?”
    “抚军大将军虽然移驻中原,前后左右四将军不是还在冀州么。”刘协澹澹地说道:“说起这事,正准备和你商量。冀州郡国区划不合理,司徒府应该也收到相关的反馈了,可有规划?”
    见刘协转移话题,不想再讨论军队的事,杨彪也只好暂时放下。
    “臣的确收到了反馈,只是郡国调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整体部署,所以臣打算到反应情况的郡国了解一下,听听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做统一安排。”
    “是这样啊。”刘协思索片刻。“大概需要多久?”
    “不出意外的话,会到秋收之后。否则各郡县的上计又会生出诸多矛盾。”
    刘协有点无奈。
    杨彪说得对,处理政务就是这样,不能只图快。雷厉风行的背后,往往会积累很多矛盾。
    《金刚不坏大寨主》
    既然将政务委托给了杨彪,慢就慢一点吧。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等你了。四将军分驻各地的事,可以先行安排。你看,让他们各自驻在哪里比较合适?”
    “陛下的意思是让四将军各驻一地,只带虎贲、羽林同行?”
    “是的,否则动静太大,开销也太大,完全没必要。让他们各驻一地,安心训练,或许更有利于冀州恢复。”
    “臣赞同。”杨彪立刻说道:“如今冀州平定,百姓感激陛下仁德,爱之如父母。就算只有虎贲、羽林同行,陛下的安全也无虞。纵使有事,四将军增援也很容易,
    大可不必随驾。”
    刘协笑笑。
    他知道杨彪会赞同这一点。
    现在的阵仗太大了,对地方是严重的负担。韩遂移镇中原,再将四将军分到地方,他身边剩下不到五千人,只有原先的十分之一。
    两人一拍即合,商量了一番,定了四个地点。
    魏郡郡治邺城,中山郡治卢奴,河间国都乐成,平原郡治平原。
    平原郡本属青州,但四将军驻地不限于冀州,而是着眼于整个河北,也就母须受限于冀州了。
    ――
    右将军董承被安排在了乐成。
    孝桓帝故里蠡吾和孝灵帝故里解渎亭原本都属河间,后来设立博陵郡的时候,被划入博陵。刘协打算罢博陵郡,重新纳入河间。
    如此,则董承荣归故里,进入半养老状态,想提携子弟也很方便。
    这算是对董承的特殊照顾。
    消息公布后,董承非常满意,逢人就笑。
    甘陵相曹昂见驾后,很快就踏上了返程。
    他带走了弟弟曹丕,准备给他延请名师,夯实经学基础。
    在可预期的未来,儒学仍然是主流,经学仍然是唯一成系统的学问,只是范围有扩大的倾向。像《论语》《孟子》《荀子》这样的子书都日益受到重视,吸引了更多的人研究。
    相应的,研究经学需要的精力也更多。
    在他临走前,三弟曹昂成为童子郎,随王越等人学习武艺。
    卞夫人感激涕零,亲自赶到刘协面前谢恩,然后又跑去感谢甄宓。
    她觉得这肯定是甄宓帮着说了好话。
    甄宓一头雾水。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天子给曹昂面子。
    但她没有向卞夫人解释,只是婉拒了卞夫人的谢礼。
    曹操官居燕然都护,曹昂年方弱冠就是二千石,父子俩都是重臣。卞夫人虽是妾氏,又因为出身不佳,不受曹操重视,但她的几个孩子都很出色。不是聪明过人,就是天生神力,将来成就也不会小。
    卞夫人本人也深受天子信任,得以负责尚食,这样的人欠她人情当然是好事,没有往外推的道理。
    ――
    四月末,辽东传来捷报。
    在三个多月的围城战后,城内的守军终于支撑不住,防线崩溃。
    公孙度见大势已去,突围逃跑,却被荀攸守株待兔,捉个正着。
    公孙度被临阵斩杀,其子公孙渊、公孙恭,uu看书  孙公孙晃、公孙渊悉数被擒。
    荀攸入城后,从公孙度的府中搜出了御用舆服,其不臣之心昭然。紧接着,又有大量辽东百姓告发公孙度的各种叛逆之举,人证、物证俱足,无可辩驳。
    荀攸随即写成奏章,以六百里快马,送到行在。
    对荀攸的胜利,刘协一点也不意外。
    公孙度虽说也是个枭雄,但他在荀攸的面前什么也不是,更何况还有刘备、孙策助阵。取胜是意料之中的事,区别只有他能坚持多久。
    能坚持到现在,已经不错了。
    对那一大堆告发公孙度的文书,刘协也没细看。
    他知道公孙度得罪的人太多了,如今被人落井下石再正常不过。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那也没什么好说的,就算是有点冤枉,也不足以改变现实。
    刘协下诏公卿议事,先和杨彪等人商量,拟定处理方桉。
    公孙度谋逆,诛三族。
    附逆的官员一律诛杀,抄没家产,男子流放,女子没为官奴婢。
    寄寓辽东,接受公孙度礼聘的中原人士登记在桉,禁锢终生。
    不出意外,最后一点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11/11210/638595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