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捉襟见肘

推荐阅读:生肖守护神媚骨驭兽师傲剑天穹重生之80后夺情他从烽烟中走来尸道天下闪婚老公别乱来重生农家女妻妾成群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刘协与裴茂取得了共识,随即批复了杨彪的奏疏。
      军屯之策可行,但全郡限定为四万户。户一兵,由有四万兵,分属前后左右四将军,各万人。
      军屯户自备军粮,以县为单位统一储存,军械则由铁官统一供应,由大司农提供补贴。
      朝廷的开销则由铁官、盐池以及山泽收入提供。考虑到这些收入有限,上自天子,下至普通将士,都要励行节俭,禁止铺张浪费。
      包括祭天大典在内,所有的朝廷礼仪一概从俭,以免增加河东百姓的负担。
      杨彪接到诏书批复,且喜且忧。
      喜的是天子崇尚节俭,乃心王道。
      忧的是这节俭似乎有些过了头,发俸的日子遥遥无期。
      天子都以温饱为足,他们这些公卿大臣哪敢开口要钱。
      可是没钱,礼从何来?
      礼仪从来不便宜,越是隆重的典礼越烧钱。
      这无疑是个麻烦。
      杨彪拿着诏书批复,转身来找荀彧。
      荀彧看完批复,很平静。“杨公爱羊乎,爱礼乎?”
      杨彪眼睛一眼。“无羊焉能成礼?”
      荀彧双手一摊。“现在真没羊,如礼何?且不说河东全郡,安邑县有多少人来占田,杨公想必也有所耳闻。几万大军集结于此,为了筹集他们的口粮和过年的赏赐,我已经计穷了。朝廷大典的牺牲,我实在拿不出来。”
      杨彪无奈地叹气,越发恼怒士孙瑞当初的心慈手软。
      没能对河东大族下手,导致朝廷掌握的物资极其有限,连典礼的牺牲都准备不齐。
      天子下诏百姓占田,响应者也寥寥无几,安邑县寺门可罗雀。
      很显然,不动雷霆手段,这些河东大族是不会在乎的。
      但取消对将士们的赏赐也是不行的。
      几万将士,而且大半是刚刚投降的西凉兵,过年不给赏赐,肯定会闹事。
      只不过他对士孙瑞的恼怒也就是嘴上说说,心里其实清楚得很,真要对卫、范赶尽杀绝,现在河东不可能这么安静,他们也不可能有心情争论是羊还是礼的问题。
      宽严皆误。
      “依你之见,又当如何?”
      “昔大禹治水,腓无胈,胫无毛,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乃有天下。如今洛阳在望,天子不归。新年将至,锐意北狩,辛苦不让于大禹。此乃大汉之福,杨公又何必斤斤计较于祭礼是否有羊?”
      杨彪眼睛一翻,欲言又止。
      “且太原本是孝文皇帝之故国。天子过先帝故国,亦能祭山川,不必河东。”
      杨彪眼珠一转,转怒为喜。
      “文若,此计可行。只是……如此一来,公卿非随行不可。”
      “杨公嫌远么?”
      杨彪一愣,佯怒道:“竖子,你是嫌弃我等空耗河东钱粮,欲将我等赶去太原么?”
      荀彧哈哈一笑,随即又道:“杨公何出此言,我只是希望北军尽快到达太原。早一天准备,就多一分胜算。不立功,士孙君荣如何能官至太尉?”
      杨彪心领神会。
      荀彧送走了杨彪,随即召来五部督邮,命他们将募民军屯的文书送往各县,务必在正月初五之前送达,以便各县在新年期间做好各种准备,新年一过便全面推行。
      司徒赵温、司空张喜召集群臣议事,宣布了一条通知。
      今年过年不发俸禄。
      话音未落,堂上堂下便一片叹息。
      新年将至,大家都盼着能发一笔俸禄,哪怕一个月也行。
      奔波了这么久,连换洗的衣服都破了,也该置办一身新的了。
      随朝廷奔走几年,积蓄早就花光了,只有俸禄一个希望。不发俸禄,这个年还怎么过?
      等众人交头结耳了好一阵,司徒赵温宣布了第二个消息。
      因为物资匮乏,一切礼仪从简。元旦的大朝、大飨都只能走个仪式,其后的郊祀也必须减小规模。
      对这个关系到朝廷体面的重大消息,很多人都没力气反驳了。
      嘴上说礼仪很简单,真要操办起来,大家都清楚有多难。万一这个责任落在自己头上,岂不是自讨没趣。
      从简就从简吧,谁让朝廷这么穷呢。
      有些人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士孙瑞。
      当初觉得士孙瑞做得对,有仁厚长者之风,现在却觉得士孙瑞多少有些手软。要是借着卫固、范先造反的机会杀一批人,战利品就足够支撑一阵了。
      现在好,看着河东大族吃香的喝辣的,朝廷却连置办典礼的钱都拿不出来,他们也没有俸禄可发。
      士孙瑞面不改色,平静如水。
      最后,司徒赵温宣布了第三个消息。
      虽然没有俸禄可发,但有赏赐。
      不依官阶品秩,按人算,每人肉二斤,酒一升,钱三百,未成年的孩子减半。
      官员们大多是单身一人,拖家带口的非常少,所以这开销不大,朝廷想办法抽出来了。
      此外,少府正在和河东郡商议,准备用盐、铁从关东购买一些布匹,解决官员的穿衣困难。如果顺利的话,天气暖和起来的时候,大家就可以换上新衣。
      众人听了,心里的怨气消散了不少。
      虽然这些东西也就能吃一两顿,但总比没有好。
      朝廷是真的没钱,能做到这些,已经不容易了。
      腊月三十,天子犒军。
      经过荀彧的努力,再加上裴茂的配合,刘协总算筹齐了犒劳三军的物资。
      每人肉五斤,酒二升,钱五百。
      东西不多,却是朝廷的一片心意。
      这可是在公卿大臣都没有俸禄可领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的赏赐。如果按照惯例,优先发放公卿的俸禄,普通将士别说肉,连毛都看不着。
      能让公卿大臣这么配合,一方面是天子励行节俭,另一方面也得力于杨彪、赵温等人的以身作则。
      据说朝臣们得到的赏赐更少,只有一半左右。
      东西虽少,情义却重。天子对将士的厚爱可见一斑。
      紧接着,天子召集诸将议事,光禄勋营及北军五校、骁骑将军张杨部随驾北狩。
      右将军董承镇安邑,左将军杨奉移镇陕县,后将军杨定移镇蒲坂。
      次日就是新年,改元,为建安元年,诏告天下,颁正朔,以示天下正统所在,遣使祭华山、大河。
      大朝后,天子宣布北狩晋阳,祭北岳,公卿随行。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11/11210/63852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