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9章 西凉铁骑的软肋

推荐阅读:被格林德沃看中的我去了霍格沃茨医神出狱快穿女主:禁欲男神撩不停!快穿系统:男神别过来!军婚难逃:首长,夫人要爬墙!三世独尊是杀手是王妃萌宠兽世:兽夫,么么哒!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镇魂手机

    “哐、哐、哐……”
    一队队洛阳军,排着整齐的队列,雄赳赳气昂昂,穿越潼关城,开赴关中战场。
    这种情形,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
    潼关,兵家必争之地。
    居住在潼关的人,最熟悉的,就是军队。而洛阳军,无疑是潼关百姓见过的,军风最严整,军纪最严明的队伍。
    近一段时间,从早到晚,队伍就没断过。数不清看不尽,围观的百姓,脖子都看算了,却仍看不够。
    “走了,去领粮了。”
    “领粮不着急呢,等等看铁林军呢!”
    “想甚呢?铁林军能让咱看到?走呢,领粮去。”话的人,连拉带拽,将伙伴拽走了。
    大战在即,潼关一带,全面戒严。
    从潼关西门,直至弘农郡湖县,全部戒严,禁止通行。
    戒严期间,居住在潼关一带的百姓,不许西出潼关,进入关中,也不许进入关东地区。
    如此举措,既是为了保证军队通行顺畅,避免泄露军事机密,也是为了避免谣言讹传,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每逢战事,最遭殃的就是当地百姓。为了安抚民心,刘芒下令,居住在战区一带的百姓,,每天按人头发放粮米。
    民以食为天。
    发放的粮食虽然不多,却是百姓最需要的。能领取免费粮食,百姓自然舍不得离开,民心也安稳了许多。
    领粮食的队伍排了好长,等着领粮的百姓,悄声议论着即将开启的战事。
    “嘿,在这儿住了几十年,头一次觉得,打仗挺好呢!”
    以往打仗,都是军队到百姓家征粮,甚至抢粮。这一次竟然免费发粮,百姓当然开心。
    “是呢,是呢。”有人附和着。“以前打仗,总盼着赶紧打完。这次呢,倒希望慢慢打呢,嘿嘿……”
    “竟想美事呢么!”有人不屑道。“咱官军的气势,又不是没瞧见,一开打,西凉军准怂!这仗,打不久么!”
    “是的呢,唉!可惜喽,打完仗,就没免费的粮了么。”
    “不见得呢……”有老者低声道。
    “豆叔,你咋能怂话吗?”年轻人大多心向洛阳军,不满老人的法。
    “就是嘛,豆叔。官军一定能打胜!宁可少领粮,也盼着官军早点揍扁西凉杂碎!”
    “当我没……”豆叔不言语,却不停地摇头。西凉军久在雍凉一带,年纪大的人,知道西凉军的厉害,并不相信洛阳官军能轻易打垮西凉军……
    ……
    刘芒的统帅部里,人员往来穿行,却不嘈杂。甚至可以,院子里安静得有些不真实。
    虽然有必胜的信心,但是,这次雍凉决战,将是洛阳军经历的,规模最大的战争。
    不算蓝田和左冯翊,仅在关中战场,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就超过三十万人,加上动员的民夫,参与者多达百万!
    这注定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大战,也注定是一战血腥之战。
    双方务求必胜,也倍加谨慎。
    几个幕僚在地图前,忙着标注敌我双方兵力部署情况。
    洛阳军所用的地图,是上官婉儿的发明。
    在偌大的地图上,悬挂着很多的竹牌。竹牌上,有的标注着军队数量,有的标注着敌我双方统兵将领的名字。
    竹牌大不一,颜色不尽相同。竹牌大,可以区分兵力数量。所漆颜色,可以区分敌我、区分兵种。
    如此标注,清晰醒目。即便站得稍远,也能一目了然。
    刘芒习惯站在远处观看地图,可以纵览全局。
    地图上,以郑县西面为界,从南至北,悬挂着密密麻麻的竹牌。
    西面,直至长安,是西凉军各部;东面,直至潼关,是洛阳军各部。
    只是,在地图中央,渭水南岸,郑县西面一带,露出一大块空白。代表这一地区,双方均未部署兵力。
    刘芒的目光,始终盯着这片空白。而刘芒的担心,也正在于此。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去前线查看敌情的洛阳军代理统帅郭子仪代理几名亲随,大步走了进来。
    “主公。”郭子仪叉手行礼。
    “子仪辛苦了,快坐下喝口水。”
    “谢主公。”郭子仪没有心情喝水,指点着地图,汇报道:“敌人甚是谨慎,敌主力铁骑,虽渡过灞水,但仍驻留在鸿门一线,未继续向东移动。”
    郭子仪指点之处,正是地图上空白的位置。
    敌人太谨慎了!
    为了打赢这一仗,刘芒和众幕僚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算得上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但是,战争是双方博弈,敌人不会完全按照己方设想行事。
    而且,还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影响战局的发展。
    西凉主力铁骑,就是一大不确定因素。
    杨广倾其所有,打造的重装铁骑,训练程度和战斗力如何,刘芒和属下幕僚,没法完全掌握。
    不过,对付重装铁骑,并非无章可循。
    洛阳军有自己的重装骑兵——铁林军。
    上次雍凉之战后,刘芒曾专门召开会议,研讨重装铁骑的优势和劣势。这一次,就是根据之前的经验和教训,研究了对付西凉铁骑的办法。
    重装铁骑,机动性差,速度慢。人马所披铠甲,极为厚重。每次出征后,不管是否参加战斗,都要及时维修保养铠甲,对后勤保障要求极高。
    洛阳军有丰富的铁资源,有綦毋怀文等大师级工匠,还有先进的后勤保障体系。但是,有如此优越的条件,刘芒和众将仍然认为,五千铁林军,已是极限。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不宜再扩大铁林军规模。
    杨广中了刘芒“军备竞赛”之计,孤注一掷,疯了一样,拼命发展重装铁骑。
    西凉军的后勤保障条件,不能和洛阳军同日而语,这便是西凉铁骑的软肋。
    最理想的情况是,诱出西凉铁骑,使之远离大本营长安,增加其补给及后勤保障难度。随着战事的深入,敌人薄弱的维修保障体系,将成为瓶颈,制约西凉铁骑战斗力。让敌人赖以争胜的王牌主力,成为沉重的负担。
    可是,敌人并未按照己方设想而行,杨广不肯将铁骑向前推进,怎么办?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10/10931/673416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