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 拒绝征辟再出游

推荐阅读:和美女班主任合租情事逐道长青快穿系统:攻略狼性boss重生之踏破虚空超级医学生喜孕少奶奶:总裁大人,又饿了藏国一万个我纵横诸天清宫娇宠:皇上,贵妃有约神医狂妃:王爷有种来战!

    孔明有意回避,刘琮派系来查探虚实,还要争抢孔明,令刘琦心烦意乱,病痛发作。
    为了排解痛苦,默诵兵法,刘琦突然有所领悟。
    困难齐至,但这些困难,与对敌作战的困难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困难导致被动,如果克服困难,被动便可转化为主动,收获奇效!
    精心导演,故意做出放浪形骸,自暴自弃的样子,可使刘先和刘琮派系放松警惕,从而争取更多的时间。
    麻痹对手,只是中策。
    借力于对手,方为上策。
    刘琦还想通一事,诸葛亮不仅回避自己,也在回避刘琮派系的招募。
    为了躲避自己,诸葛亮没有必要离开。突然离去,一定是为了避免荆北方面的纠缠。换句话,诸葛亮虽然不愿归附于己,但他更不愿归附于弟弟刘琮。
    刘先此来,有意招募孔明。借助其力,达成已愿。
    ……
    刘琦虽是刘表的长子,但论官职,刘先却是上级。
    刘先有督查之权,刘琦拿来账册,逐一汇报荆东方面的情况。
    刘琦客气谦恭,刘先很是受用,渐渐放松了警惕,夸赞刘琦做事得力。
    “还有一事,琦本待要做,怎奈痼疾发作,只能暂缓。”
    刘先心中暗讽:痼疾发作,却有精力酗酒风流。这个大公子,真的自暴自弃了。
    “子玉公子调养身体,最是要紧,有什么事,不妨言明,刘某代行便是。”
    “多谢别驾,自是为招募诸葛孔明。”
    “招募诸葛孔明?!”刘先惊道。
    刘先神情突变,刘琦看在眼中,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
    “是啊。琦想招募孔明,为我荆州所用。”
    刘琦,欲为荆州招募孔明,刘先并不相信。
    刘琦留意着刘先的神情,继续道:“孔明才情高远,有卧龙之名,莫在荆楚之地,便是纵观天下,亦少有出其右者。”
    刘琦如此评价孔明,致荆楚名士于何地?!
    刘先本人就是荆楚名流,且成名已久。听刘琦如此,怎能不气。“孔明虽名声初显,但年未及弱冠。所谓时了了,大未必佳。我荆楚之地,人才济济,出类拔萃者,并非只有那诸葛孔明。”
    “不,不,不。”刘琦连连摆手。“孔明绝非凡夫俗子可比。”
    刘琦越夸孔明,刘先越来气,却又不便发作。“子玉公子如此赞誉诸葛孔明,刘某还真想见识一下这位卧龙先生。若知其所在,刘某愿代公子前往,服孔明投效。”
    刘先此来目的之一,便是招募孔明,自然知道孔明的住处,甚至还知道孔明已经离开。
    刘琦要为荆州招募孔明,刘先并不相信。故作不知,只为试探刘琦。
    刘琦早有盘算,并不隐瞒,如实相告。
    刘琦所言,与刘先掌握的情况完全一致。刘先终于相信,刘琦招募孔明,是出于公心,倒是自己错怪了。
    ……
    刘先很烦躁。
    来贫穷的荆东公干,本就是苦差事。
    原以为,以堂堂荆州别驾身份,征召孔明,不过是一句话的事。
    没想到,屈尊亲往,却连孔明之面都没见到。
    刘琦盛赞孔明,贬低荆楚才俊,更令刘先气愤。有心拂袖返回江陵,无奈临行前,刘表特意嘱咐,务必请得诸葛孔明。更有二公子刘琮相托,刘先不能不办,只能一路追寻孔明行踪。
    谁想到,追出一百几十里,竟还没追到孔明!
    刘先怒了。“竖子!自以为是淮阴侯乎?!”
    刘先有才学,用“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典,将孔明比作淮阴侯韩信,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将自己比作汉初三杰之首的万户侯萧何。
    刘先没有萧何之能,更无萧何追韩信的诚意和耐心。
    堂堂一州高官,岂能做捕快差役的贱事。
    久追不到,刘先急了。
    找不到,抓也要抓到!请不回去,押回去再!
    派人快马奔赴前方各地,通知沿途各地衙门官吏,见到孔明,强行扣下!
    ……
    富水之上,竹筏轻灵漂行。
    富水河净如美玉,飘似玉带,山峰夹岸,峡谷幽长,轻烟薄雾,岚光紫气缭绕其间。如此美景,孔明却无心欣赏。
    游历,不同于游玩,注重过程而非享受。
    正是在一次次游历过程中,孔明不断增长了见识和感悟。
    但是,这次外出游历,孔明心情很差。
    刘琦来征召,可以回避不见。刘表派人来,却很麻烦。
    刘表外表儒雅,内则多疑。作为荆楚之主,征辟遭拒,必心生怨恨。为免麻烦,也为自保,孔明只得再次出游。
    ……
    乘竹筏出游,避开了刘先,免不了风吹日晒雨淋。
    孔明身体单薄,可是遭了不少的罪。前面是下隽城,终于可以好好歇歇了。
    下隽城,地处长沙郡东北,幕阜山西北麓。
    下隽既非军事重地,也非贸易要道。
    方圆百里之地,没有城池。直至西汉,为了管理周边,才在此立城设县。
    下隽北面是云梦泽,西面是洞庭湖。湖泽之上,除了渔民,就是水贼。水贼凶恶,渔民也不好惹,下隽县空挂其名,根本无力约束管辖。
    而下隽县最尴尬的是,因独处于长沙郡东北隅,荆南人视之为北方,而荆北人却视之为南方。
    换言之,下隽就是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地儿。
    下隽在籍不到万户,按规矩,这种县县官,不能称县令,只能称县长。
    被派到这里做县官,等同于遭到流放,稍微有些背景的官员,避恐不及。
    现任下隽长姓毛,身体肥胖,胖脸似猫,毛猫同音,人们便称呼其猫县长,或者干脆称呼老猫。
    老猫没什么背景,能混到下隽为长,已属不易。
    下隽县不设县尉,乡勇既是差役,又算县兵,直接归猫县长统领。猫县长身兼军政一把手,很有成就感。
    虽只有几十县兵,但带在身后,前呼后拥,倒也威风。
    刘先的文书传到,猫县长很兴奋。
    下湖剿匪,自是不敢。扣留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却是简单。
    猫县长将县兵集合起来,很有领导模样地挥挥胖手,开始训话:“都给我听好了!这次,来了个大活儿!眼睛都睁大着点,腿脚都勤快着点!办好差事,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猫县长运气真是不赖,刚把人手撒出去,就有了收获!
    很快,差役来报:那个姓诸名葛亮的家伙,网了!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10/10931/67340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