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究竟是谁造的谣

推荐阅读:混沌天帝诀绝色美女的超级狂兵Boss太撩人:宝贝,肆意爱我的爱情无关风月有关你全能透视高手重生之嫡女皇妃英雄无敌教室道别终点星天幻仙缘王妃不认输

    保媒积德。
    杜如晦虽是刘芒最信任的幕僚之一,但他和刘芒的夫人们,并没熟到可以这种事的地步。
    杜如晦最熟悉的,是刘芒的夫人兼超级秘书上官婉儿。但是,上官婉儿是几个夫人中,醋意最浓的,和她去这事,是自找难堪。
    杜如晦何等聪明。
    这种事,不用他去,有人更合适,只需把话递过去即可。
    举手之劳,杜如晦当即答应帮忙。还随口开了句玩笑:“若想促成此事,简单至极。主公贤明,尤爱才俊。幼度公子只需将你那安石叔叔找回,入了主公幕府,何愁姻缘不成?”
    谢玄知道杜如晦只是开玩笑,却也觉得为难。叔叔谢安,流连于山水之间,常常是数月都不回家,到哪里去找?
    谢玄和姐姐感情最深,和叔叔谢安关系最好。
    谢安才学之高,谢玄都要仰望。如果谢安肯出仕做官,一定大有前途。谢玄为了谢安考虑,很想将其推荐给主公刘芒。
    杜如晦开了句玩笑,谢玄也没在意。在和随身奴聊起谢安时,讲起这个玩笑。
    奴嘴碎,将这话传到谢道韫那边。
    谢姑娘一听就急了!
    非刘芒不嫁,只是谢道韫开的玩笑。
    但是,随着大汉军进入陈国,谢道韫听到了很多有关刘芒的事情。
    年纪轻轻,位极人臣。更难得的是,谢道韫听,刘芒非常重感情、重情谊。
    还有,年轻的刘太尉,虽算不上美男子,却也是风度翩翩,气度非凡!
    成就大、人品好、情商高、长相还好,这样的男人,哪个女人能不动心?
    谢道韫才情再高,也是人间女子。虽不至于“非刘芒不嫁”,但谢道韫真的很想找机会,见识一下这个传中的人物。
    可是,这句话,太气人了!
    奴传话,多有偏差。传到谢道韫这里,这句玩笑,竟变成刘芒亲口所!
    谢姑娘气啊!
    嫁姐姐,陪送妹妹,有。
    嫁姑娘,陪送叔叔,侮辱人啊!
    摆明了,看好叔叔谢安的才学,目的是拉拢谢安,而自己反倒成了陪衬!
    谢道韫不仅才情逆天,更有不让须眉的豪情!
    你以为你是谁?!
    看不起本姑娘,本姑娘还看不起你呢!
    你想娶,本姑娘还不嫁呢!
    谢道韫发了狠!
    谁再敢拿本姑娘和姓刘的事,要么你死给我看,要么本姑娘死给你看!
    ……
    谢家奴敢乱传话,刘芒身边的人,可没这份闲心,也没这个胆儿。
    谢道韫的狠话,没人敢往刘芒处传。何况,刘芒也没时间听。
    王守仁策划嵩山会盟的同时,刘芒忙于会晤陈国世家、名流,还要视察谢玄和符存审操训的,以流民为主的新军。
    谢玄和符存审,都是统武双能的大将之才。在他们的调教下,虽只短短几月,这支新军,雏形已现。
    战斗力虽尚不能与徐达、岳飞等精锐之师相比,但精神面貌,已预示着,这支队伍,必将成为一支精锐之师。
    “恳请主公为我部赐名!”
    “就叫北府军吧!”
    刘芒命名北府军,是有原因的。
    系统介绍中,提到北府军,只是刘芒如此命名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是,陈国境内,除都城陈县外,最重要的县城,就是阳夏。
    陈县在南,阳夏在北。因此,陈国人常常以南府、北府称呼这两地。
    谢家久居北府阳夏,刘芒便以此命名。
    刘芒给予北府军格外关注,让谢玄和符存审倍感激动,更觉责任重大。而他们也不负刘芒厚望,北府军最终成为刘芒麾下,王牌精锐之一!此乃后话……
    ……
    除了这些事,关于九鼎和玉玺谣言,刘芒也做了一些分析和了解。
    谣言,不会起于民间。
    普通百姓,莫不会知道禹王九鼎和传国玉玺,便是知道,也没心思散播这类谣言。百姓们关心的,是吃饭穿衣,而不是九鼎和玉玺。
    谣言,十有八九,来源于诸侯。
    谁会是谣言的始作俑者呢?
    刘芒首先想到一个人——刘备!
    传国玉玺没在袁术身上,就有很大可能,留在了寿春!
    刘备私匿了传国玉玺,欲盖弥彰,放出谣言,嫁祸于自己,十分符合逻辑!
    不过,如果凭此就妄下定论,刘芒这些年,就算白过了。
    符合逻辑,不等于事实。
    刘备嫌疑最大,但别的诸侯,也有制造这种谣言的可能。
    哪个诸侯不是人精?
    玉玺失踪一事,不是秘密。其他诸侯,也有制造这个谣言的充分理由。
    刘备是刘芒的主要盟友之一。
    将私匿玉玺的污水泼到刘芒身上,自然最好。泼不中刘芒,泼中刘备,也不错。
    两人都没泼中,能借此事,引起刘芒和刘备互相猜疑,破坏他们之间的同盟关系,对其他诸侯,也甚为有利。
    从这个角度来看,除了距离太过遥远的诸侯,其他所有诸侯,都有制造这一谣言的可能。
    损人,就是制造谣言的理由。
    损人利己,理由充分。
    查明谣言源头,并不是最重要的。况且,制造谣言者,绝非俗类,想查明源头,几乎没有可能。
    最重要的是,不能让谣言达到造谣者期望的效果。
    造谣者所期望的,是刘芒被抹黑,是刘芒与盟友的关系出现裂痕。
    谣言要控制,谣言的影响,只能一点点消除。
    现在急需做的,是维护刘备的关系。
    刘芒给刘备写了信,对徐州军剿灭寿春伪朝廷之功,大大称赞一番。对刘备向朝廷所进贡物,也简单表示了几句。
    派陈国郡丞陈矫,去见刘备。
    陈矫问道:“主公,既然去褒奖,要不要带些赏赐?”
    “不必。刘玄德占了寿春,胃口怕都撑坏了。没让他交出私匿的财物,就是天大的赏赐了!”
    刘备拿些破烂战利品糊弄朝廷,而且还是造谣的重大嫌疑人,再给他赏赐,刘备都会笑刘芒傻!
    派陈矫去见刘备,还有两个目的。
    一是看看刘备的反应,侧面了解一些有关传国玉玺的情况。
    二是提前和刘备打声招呼,嵩山会盟一事,作为主要盟友的刘备,必须捧场。
    ……
    还有一件事,需要关注。
    根据掌握的情报,九鼎和玉玺的谣言,扩散自陈国周边,需要派人去调查一下。
    只是,陈国周边,势力错综复杂。不仅有几家诸侯,还有山贼、流寇,以及江湖势力。
    派谁去合适呢?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10/10931/67340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