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0章 洛阳大阅兵

推荐阅读:被格林德沃看中的我去了霍格沃茨医神出狱快穿女主:禁欲男神撩不停!快穿系统:男神别过来!军婚难逃:首长,夫人要爬墙!三世独尊是杀手是王妃萌宠兽世:兽夫,么么哒!修炼9999级了老祖才100级镇魂手机

    天子年幼,不掌兵权。
    朝廷大将军袁绍,身在冀州。本应由太尉代天子阅兵,但太尉杨彪,不会在这个时候抢风头。主动让位,由真正掌握兵权的刘芒代天子阅兵。
    刘芒一身戎装,从天子手中接过代表兵权的宝剑符印令旗,稳稳走下城墙。
    平城门口,早已戒备森严。
    刘芒缓步登上战车,四匹高矮胖瘦,丝毫无差的纯白健马,迈起整齐的步伐,牵引战车,缓缓驶向灵台……
    “大汉!大汉!大汉!”
    百姓热情,再次被点燃。
    四匹健马,和着百姓呐喊的节奏,一路而来。
    三里路,行程近一刻钟,百姓的呐喊,始终未曾停歇!
    战车稳稳停在灵台下,刘芒下车登台,将手中令旗缓缓地、稳稳地、高高举起!
    数十万人,瞬间鸦雀无声!
    灵台第二层上,杨宇带领的十六名传令官,齐声呐喊:“阅兵开始!大汉军旗护卫官登台!”
    灵台四面,北东南西,疾驰而出四匹骏马,马上四将,照装各色。
    北面一将,乌金甲乌黑战袍,手中錾金虎头枪,高宠!
    东面一将,黄金甲明黄战袍,手中虎头龙吟枪,杨再兴!
    南面一将,亮银甲素白战袍,手中丈八亮银矛,杨延嗣!
    西面一将,赤金甲火红战袍,手中镔铁枪,王彦章!
    四将齐至台下,下马,撩战甲,大步登台。
    单膝跪拜军旗,起身叉手向统帅刘芒施礼,在大纛旗下,四面而立,大枪拄在身侧,一般的有如雕像!
    “受阅部队登场!”
    “第一支受阅队伍。大汉天子仪卫!”
    一匹高头白马,一员银甲大将,率先出列登场。
    “哇!太潇洒了!”此人一出场,便引得近处百姓一阵惊呼!
    军中第一帅哥。新任天子仪卫统领高长恭,引八八六十四辆战车,率先出场!
    每辆战车,都是两匹白马牵引,车上御手、仪卫。都是一般的银甲,闪亮耀眼的仪仗,引得百姓尖叫声、欢呼声、口哨声此起彼伏。
    高长恭率部至灵台南侧,驻马,拔剑,长剑笔直地竖在脸前,向最高统帅行持剑礼。
    身后,受阅仪卫,将手中仪仗举高一尺,以示敬礼。
    台上。刘芒举剑还礼。
    仪卫队伍,缓缓驶离,转向平城门,接受天子和群臣检阅……
    “第二支受阅队伍,大汉羽林卫!”
    前面的仪卫,是仪仗队。羽林卫,才是天子真正的护卫。
    羽林卫,黄甲黄袍,骑乘骏马,最显著的标志。是插在头盔顶上,醒目的羽毛。
    虎贲中郎将左仆射张须陀,率羽林卫接受检阅。
    “第三支受阅部队,大汉驻荥阳部。”
    这支队伍一出场。立刻引来百姓纷纷议论。
    “唉,这支队伍不好看嘛!”
    “是啊,人数少不,年龄也是老得老,的啊!”
    一个孩子叫道:“他们头上没羽毛!我要看戴羽毛的!”
    什么时代,都不乏军迷。
    百姓中。有军迷懂得多,用不屑的口气,向周围展示着自己不一般的见识。“你们不懂,不要瞎。知道不?这可是这支大汉军,最初的班底!是刘司空起兵时,最早的一支队伍!”
    “哦?难怪,可是,好歹也选些高矮胖瘦差不多的啊。”
    “你们好没见识!这支队伍,打了多少仗,知道不?足有一百场仗!”
    “瞎!这两年,总共也没有一百场仗,难道还都是他们打的不成?”
    “真无知!每一次大仗,都是几场甚至几十场仗组成的,他们打一百场仗,都是往少了。”
    “哦,这样啊……”
    “当然!你想想,打了那么多仗,个个都从死人堆里爬出过几回,能活下来,就不容易,还要什么高矮胖瘦。”
    “是这个理儿哦。喂,那领兵的将军是谁啊?”
    “傅友德傅将军啊!有名的大将,行了行了,别烦我了,看不懂使劲看就是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几个军迷看的同时,进行着更专业的议论。
    “傅将军可是刘司空手下最早的大将,原本是上党将军,不知这次会授什么衔。”
    “我估摸着,以傅将军的资历和能力,这次最少得授州号将军!”
    各位将领授予何职衔,一直保密,但军衔设定,不是秘密,民间也有所耳闻。
    于是乎,百姓中就流传出各种各样的授衔版本,无非是好事者杜撰。
    “外行了吧?这次啊……”消息灵通者神秘兮兮地道,“这次没有州号将军一,只有州都督、州副都督、北东南西州将军……”
    “那我估摸着,傅将军有可能是北并州将军!”
    “瞎!北并州将军,一定是杨延昭!”
    “要我了算啊,高长恭高公子就应该当州都督!多潇洒!”
    “滚开!这是授衔,又不是选美男!”
    正如观众所,傅友德率领的队伍,虽然装容参差,却是刘芒的起家班底。
    对这支队伍,刘芒最感亲切。
    虽然站在高高的台上,但台下的,无一不是熟悉的面孔,刘芒甚至可以喊出其中每一个人的名字!
    刘芒手中的长剑,久久竖立在面前,傅友德带领的受阅队伍,也久久不愿离去……
    接下来出场的顺序,基本是按照统编入军时间早晚,依次而出。
    傅友德之后,是李秀成率领的队伍。
    这支队伍的班底,是刘芒任上谷郡尉时的队伍。
    随着部队不断扩大,原有的班底,早已作为骨干力量,分散至其它各部。
    但是,在李秀成的操训下,这支队伍,依然保有在上谷时期的精气神!
    再接下来,是杨延昭率领的雁门部。
    雁门派来受阅的士兵,多是延延昭最早的部下,是阴馆守卫战中的幸存勇士。
    洛阳处于中原腹地,几乎没受到过匈奴铁蹄的直接践踏,洛阳百姓,对这支戍边英雄队伍,也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
    但刘芒不同。
    如果,刘芒对傅友德、李秀成率领的部队,充满感情。
    那么,他对杨延昭这支队伍,充满的是敬意。
    刘芒手中的长剑,比前几次举得更高!
    这是对幸存勇士的敬礼,也是对那些死去的戍边勇士的哀悼……(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10/10931/673347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