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说 - 全章节免费在线阅读平台 > 军史小说 > 女神不应有恨 >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灵机诡辩师一字

第一百七十一章 灵机诡辩师一字

推荐阅读:恰似寒光遇骄阳网游之近战法师在港综成为传说八零影后小军嫂清宫佞妃八零军嫂逆袭人生大江湖之热点大侠重生之娇娘军嫂武林高手在校园胡仙姑探案

    苏州的大街巷,花雪摸得相当熟。
    前身已经做好武力私奔的准备了,自然已经把路线摸透。
    只不过绣庄这种店铺,不在前身的注意范围之内,所以原本没有什么印象。但一具体位置,花雪立马就对上号了。
    花雪的轻功是锦衣卫检验过,而不是自己吹的。白天正面放对,锦衣卫都没摸到花雪的衣角。在黑暗的苏州城里,要是被巡街的衙役和路过的行人发现,那锦衣卫等而下之也太水了。
    当花雪还在路上的时候,潘吴二人已经到了苏州府学。
    苏州文庙府学号称江南学府之冠,自北宋名臣范仲淹于仁宗景祐二年创建以来,历经拓建,在苏州城内中心处,独占近二百亩。
    府学向来是重地,绝非一般人可以入内。但潘吴二人年纪够,又是常来常往的,便很轻易的混了进去。
    二人进了府学,直奔学舍,之后便分头去寻自己的目标了。
    潘柽章的目标叫做朱鹤龄,此人偏好词赋,尤其喜欢杜甫和李商隐的诗篇,平日里作诗,基本上是模仿这两个人的套路。
    其实自从李唐以后,以宋朝而言,文人学七绝,十之六七是学的杜甫,剩下十之三四,基本上就是学的李商隐。到了明朝,李商隐诗的影响力还要更大一些。尤其在这个时代,当世唯三可以成为文豪的,钱谦益,陈子龙,吴伟业,都受到李商隐的影响。
    有人或许要问,明明李白和苏仙的诗词才是妙绝的,为什么后人不去学他们呢?
    呵呵,当然都想学。可是李白的诗,苏仙的词,都是天马行空,妙手天成的。后人就算试图模仿,从哪里寻得到门路?也只有苏仙的明月几时有,对的上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
    反而是杜甫的诗,虽然已经返璞归真,不受声韵对仗的束缚,但终究还是在规则以内的,甚至比那些刻意追求声韵对仗的还要更加严谨。这便有了学习的可能。
    至于李商隐的诗,更是在套路内玩出了各种花样,就算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的人,听他的诗也会不明觉厉。比方号称最难索解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每个人都能听出这首诗好,可谁知道他到底想什么?
    简直把无病呻吟发挥到了极致,堪称为赋新词强愁的典范。
    朱鹤龄见了潘柽章,很是高兴,这个同乡老弟很合他的性子。
    两个人都是那种有记忆力专长的,尤其是潘柽章,过目不忘或许不能,但短时间不忘还是很轻松的。
    尤其潘柽章如今年纪还,灵气未失,朱鹤龄每与他谈起苦心索解的李商隐诗,都能从他这里得到独特的启发。这让朱鹤龄很愿意和潘柽章交流,经常把他带到府学翻阅藏书。
    “老弟你来的正好,你看看这首《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这句‘庾信生多感,杨朱死有情;弦危中妇瑟,甲冷想夫筝!’我怎么有些糊涂呢?”
    不等潘柽章话,他又自起来:“这庾信生逢乱世,饱尝辛酸,他‘生多感’,从他的诗赋中还是很容易体会到的。但这杨朱明明是主张‘贵己’‘重生’的,怎么还他‘死有情’呢?以李商隐的习惯,想必‘死’,就肯定是死的意思,如果只是为了跟‘生’字对仗,他有的是选择。我实在是有些糊涂了。”
    潘柽章被问得也是一愣,他知道自己今天如果不把这个问题忽悠过去,自己跟他什么他也听不进去,明天不定脑子里还全是这个问题。想让他去假扮自己父亲去应付那花雪,今晚就得把他先从这个问题中解救出来。
    想了一下,潘柽章问道:“杨朱的学我还没有读过,对其人也不了解,只好姑妄猜测。”
    朱鹤龄正百思不得其解呢,听潘柽章有想法,哪还管他是不是凭空猜测?
    “但无妨!”
    “我听你刚刚那杨朱的理念主张,你的是‘贵己’‘重生’,可是这四个字?”着拾笔在纸上写了这四个字。
    “没错。难道有什么不对?”朱鹤龄疑惑。
    “也不是不对。只是,这四个字到底是你自己的总结,还是书中本身的记载?”
    朱鹤龄回忆了一下:“你也知道,杨朱是先秦道家人物,虽然一直被我儒学前辈批判,但怎么也当得起先贤二字。我虽然也没读过他的学,但历来相关的记述不再少数,用的大多是这四个字。”
    “那就是啦!既然是前人记述,你在读这个‘重’字的时候,为什么选择了‘重于泰山’而不是‘山重水复’呢?”
    “按照语法来,贵己,是以己为贵;重生,自然就是以生为重。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你‘山重水复’的重,重生是什么意思?难道还能再活一次?”
    朱鹤龄道这里,差点儿跳起来:“没错啊!他既然贵己,想要再活一次也不是不可能啊!这就真的是‘死有情’了,人家死了都能再活一次,有情什么的不是很正常嘛!”
    朱鹤龄感觉自己被醍醐灌顶一般,爽得不要不要的。他嗜学成痴,一向如此,潘柽章早就见怪不怪了。
    朱鹤龄高兴了好一会儿,才注意到自己把潘柽章冷了,他也知道潘柽章都习惯了,便也不道歉,只是赞道:“圣木你不愧是生有异禀,颖悟绝人!”
    圣木是潘柽章的字。他这种生下来名字就特异的,家里都是起名的时候便配好了字的。就像董白字青莲,起了这个名字,摆明了就配套相应的字。
    潘柽章见朱鹤龄清醒了,便赶紧把要求了。
    两个人是学问上的忘年交,关系要好。
    朱鹤龄刚刚又受了潘柽章“指点”,“一字之恩”,也不愿拂了潘柽章面子。
    想想自己整日里闭门读书,应该也没有几个认识自己的,想必不会被识破,当即答应下来。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1/1889/12565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