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杀青

推荐阅读:聚宝仙盆公路求生榜一说她要走到公路尽头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我以机缘觅长生我来教你们修仙大月谣逢晴日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综艺:我人气不行,但我气人很行吞噬九重天

    这段车尾厮杀戏份,沈临是实拍的。
    其实,像这种火车上发生的剧情,尤其是双方厮杀,现如今大部分剧组都会采用室内拍摄,后期把背景换一下就行了。
    毕竟,现如今的技术早就进步到这种程度了。
    类似辰龙那种玩命的拍法,虽然值得钦佩,但并不值得提倡,演员的生命只有一次!
    沈临虽然是实拍,但也仅仅拍了其中的一部分,比如车子上的打斗,至于从车上摔下,那玩意不可能实拍,摔出事情,谁负责?
    至于胡戈从车上掉下的镜头,肯定也是假的,所以,摄像头对准的是影子。
    “好了,这段过了!”
    沈临拍了拍手。
    这段过了,也就意味着老胡杀青了。
    老胡神情有点沮丧,一点也没有结束拍摄的兴奋,估摸着还沉浸在刚才表演的情绪里面。
    沈临也只是看了一眼,演员出不了戏很正常,明是真心投入了!
    老胡演技还算可以,关键很用心,而且很擅长跟人聊天,经常能看到他在剧组跟吴钢老师请教演技方面的知识。
    吴钢老师,人艺五虎,那演技早就可以写进教科书了,执导老胡绰绰有余。
    其实老胡真的有点可惜了,毕竟他今年已经三十二了!
    最好的年华,最青葱的岁月全都献给了电视剧,献给了偶像剧,献给了唐仁。
    如果他是HK人或者台弯人,估摸着早就能在电影里担当一番了,能有彭羽晏、赵又挺、阮惊天一半的电影资源,早就飞了,还用得着苦熬十年?
    他接拍《伪装者》《琅琊榜》的时候,有谁看好这两部戏吗?
    老胡绝对是给点阳光就能灿烂的代表人物!
    大家都是帅哥界的,老胡自身条件难道比那几个差到哪?
    当初《仙剑奇侠传》,老胡是男一号,彭羽晏是男二,后来呢,《仙剑》之后,老胡爆红,但也只能接着出演电视剧,反观彭羽晏,有一干HK导演、台弯导演的力捧,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很快的就成了极具票房号召力的新星;
    赵又挺,才来大陆就能主演《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搜索》《九层妖塔》,即使这样,他也没能红起来,后来演了个《三生三世》,特么什么玩意,靠配音出通稿,吹牛“整容式演技”,居然也吸了一帮loli粉,以后他再抢影视大资源,当然就有免费水军帮吹演技了。
    84年生人,居然比内地的75中生代一线的电影资源还好得多。所谓20多亿主演票房,都是这么混来的。
    他真正不靠大导演和ip的作品,票房几乎都扑出了人形坑,然而完全不影响他的后续资源,《九层妖塔》就靠背后资本和团作祟,逼路川换掉多年知交刘火华。
    让金马金鸡双金影帝在手的社长,生平第一次遭遇换角之耻,气得带儿子上综艺混人气。
    阮惊天,转攻大陆市场之后第一部电影《血滴子》,男一号,给他提鞋的是谁?黄明!
    当然,《血滴子》扑街了。
    就算他扑街了,照样有电影资源等着他,华艺两部大作《纽约纽约》《谋杀似水年华》…
    老胡呢?
    《剑蝶》给吴遵捧哏,《辛亥革命》演了个男七号…
    都是泪呀!
    ……
    “那边的场景安排的怎么样了?”
    “应该差不多了吧,我打个电话问问。”
    “不用,我们现在转场。”
    要拍摄最后的剧情了。
    郝雷扮演的孕妇、刘楚甜扮演的诗雨,两个代表人性当中的希望、纯真穿过黝黑的隧道,走向安全区。
    “甜甜,你等会眼睛不要眨,只管拉住阿姨的手,跟着她往前走就行了,知道了吗?”
    “好…”
    这段戏只要朋友给力了,一遍就能过!
    至于脸上的表情什么的,可以通过化妆解决。
    唱的歌,也能后期配音。
    “有情况?”
    “对面的隧道有两人接近中,目测是妇女和儿童。”
    “确认是否感染!”
    “…肉眼无法辨别,请求决断。”
    “…射杀…”
    “咦,你听到什么了吗?”
    “歌声,这两人…生存者接近中…”
    然后一群埋伏在这两士兵背后的人冲了过去…
    看着监视器传出来的内容,沈临点了点头,为了让剧情更加合理化,以上这段对话其实是泰语,毕竟是《曼谷行》,如果所有演员都中文,就太假了。
    “卡!”
    沈临喊了停,就在所有人松口气的时候,他又道,“所有戏份结束了,我宣布《曼谷行》杀青了!”
    剧组也没有什么过多的庆祝,所有人一起行动,把布置好的场景、道具还原。
    “大家辛苦了,晚上丽晶酒店,我已经订好了大客厅,所有人,都要去啊!”
    杀青酒席,虽然很多剧组早就不做这种事了,毕竟演员们大都分批杀青,但这是沈临拍戏的规矩。
    从《失恋33天》延续到现在。
    实际上,沈临剧组大部分人都是从他第一部电影留在了现在,固定班底。
    ……
    关于最后一段剧情,沈临其实也有想过干脆让男主不要死,但是逻辑行不通。
    不符合因果循环的理念,也不符合剧情。
    男主要是不死,女孩就不会唱歌,她不唱歌,士兵就不能判断对方是不是人类,还是会开枪。
    其实,如果想要真实的揭露人性,干脆就让士兵开枪。
    挺过了丧尸的围堵、追杀,然后死在了人类的手上,听起来不错,挺震撼。
    原版的很多观众觉得,《釜山行》如果想成为经典,应该把最后的结局改为士兵枪杀孕妇和女孩,坏人最终活到…
    但大部分观众不会接受这样的结尾。
    就算知道这样处理起来会更有戏剧冲突性,但是不行。
    士兵没有扣下扳机是因为孩在唱歌,但沈临真正要想给观众的是希望。
    当揭露那些渗人的黑暗后,你也要秉持刺破深夜的烛火!
    这样的电影才能被更多人接受!
    沈临拍电影不是为了艺术,他的电影是拍个大众看的,所以,他不可能因为某些人性之类的准则而放大邪恶的部分。
    1.3亿的成本虽然不多,但也不,不可能真的像沈临宣传的那样《曼谷行》只是一部实验作品…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1/1766/12057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