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未来视界】大展神威

推荐阅读:神话复苏:开局九个绝色师姐开局发现校花暗恋了我十年我真的只是一个领主领主求生:从残破小院开始攻略我能提取游戏技能原来我是绝世武神奶爸:开局女帝带女儿上门逼婚我,千亿大佬,都市签到八年!漫威神豪血神狼人帝国崛起

    “未来视界!”
    洛珞不禁在心中惊呼一声,那亮起的技能正是从他到手之后便一直沉寂的【未来视界】。
    原本他以为首次S级任务一定会出个十分给力的道具,结果就拿到了这么个被动技能,但能预见未来的技能,也确实逆天,完全配得上S级任务的逼格。
    只是,谁成想这个破技能到手之后就跟没激活一样,一动不动啊。
    任凭他怎么试验,用尽了各种方法都毫无反应,属实是他手里最“被动”的技能了。
    可是没想到,在这个时候,【未来视界】突然有了反应。
    来不及想它怎么会突然被激活,洛珞的注意力已经第一时间被眼前的画面吸引。
    因为首当其冲映入他眼帘的便是一副火箭发射的画面。
    画面虽然无声无息,甚至有些碎片化的呈现,并不连贯,但却异常的清晰。
    看着上面“中国航天”和“CZ-2E”的字样,洛珞瞳孔骤然收缩,毫无疑问正是长征三号乙系列运载火箭。
    而且极大可能就是基地外面的那一个。
    发射塔架上的长征三号乙火箭正沐浴在夕阳里,倒计时数字在控制大厅显示屏上猩红跳动。
    “三、二、一,点火!”
    画面里一阵耀眼的白芒闪耀,剧烈的火光在火箭底部喷涌而出,整流罩上的五星红旗在尾焰映照下泛起层层波纹。
    伴随着动人心弦的轰鸣声,火箭瞬间拔地而起。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画面忽然跳转,火箭已经升空许久。
    虽然火箭发射时的天气都十分良好,甚至连朵云都看不到,以至于都不太好判断高度。
    但洛珞根据火箭的状况只一眼,便大致推断出,这是火箭刚刚突破对流层时的情景。
    突然,火箭的二级发动机喷管诡异的震颤起来,随即泛起蛛网状裂纹。
    二级箭体接缝处迸发幽蓝电弧。
    改良后的±45°交错碳纤维织构在剧烈振动中形成驻波,层间剪切强度从105MPa断崖式跌至63MPa。
    整流罩如同破碎的蛛网,在稀薄大气中崩解成万千菱形碎片。
    “压力波动频率117Hz,接近燃料箱固有频率!”
    画面一转来到控制室,这里已经乱作一团,未来时空里某位工程师的惊呼刺破耳膜。
    “姿态失控!”
    实践七号科学试验卫星的项目总师,一拳砸在控制台上。
    最惊心动魄的画面在卡门线附近炸开: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梯度介孔结构在激波震荡下形成微米级空腔,超临界液氢如手术刀切入防热层。
    火箭在电离层绽放出蓝色火球,坠的残骸在视网膜上拖拽出彗星般的轨迹。
    洛珞看到的最后一个画面是实践七号科学试验卫星在外层空间飘荡。
    即便火箭已经坠毁,但最后一刻星箭分离,卫星依旧发射出去,只是它的状况在洛珞的视线里可不算太好。
    卫星的太阳能帆板并未展开,轨迹更是乱的一塌糊涂,最最重要的是,原本要发射到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它,此刻完全没有进入预定轨道。
    他不知道这颗卫星要执行什么任务,又录入了怎么样的修补措施和应急方案。
    但即便卫星有自救的可能,以这个情况来看,难度恐怕比再发一颗不到哪里去。
    而且即便自救成功,卫星的寿命也必定大幅折损。
    这次发射毫无疑问——将以失败告终。
    “洛工.洛顾问.”
    “嗯?”
    洛珞的把手搭在了旁边的实验台上,指尖无意识摩挲着实验台边缘,金属的凉意顺着掌纹渗入,让他逐渐从刚才看到的画面中回过神来。
    不过眼前仍残留着未来视界里爆炸的蓝色火球,视网膜上虚幻的灼烧感与现实中空调冷风形成微妙温差,让他一阵恍惚。
    看着眼前正轻声呼唤他的张工,洛珞猛地反应过来,意识到【未来视界】的技能已然结束。
    “是有什么不妥吗?”
    张工疑惑的问道,在他们的视角,刚介绍完外面乙系列运载火箭的事,洛珞便愣在了当场,他自然以为是有什么问题。
    “张工,关于下个月就要发射的这个长征三号CZ-2E,各项信息和参数能否告知我,让我跟你们一块参与系统检查和星箭测试。”
    回忆着刚才脑海里呈现的几个画面,洛珞突然如此提议道。
    “毕竟里面用了一部分我的模型,但是我之前对长征三号并不了解,模型和那几个材料能否完美适配,我没什么信心。”
    这是他最怀疑的地方,虽然他对于系统出品的数学模型很有信心,事实上长五项目组上下也都认可了这一点。
    但这种事不是材料参数越高越先进就越好,还要看适配问题,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刚才的画面虽然短暂,但他严重怀疑就是那几个材料的问题。
    “洛工是担心交叉验证的兼容性?”
    张涛的防护镜片倒映着电子屏蓝光,他猜到了洛珞担心的地方,只是这种担心是不是有些过了,毕竟:
    “乙系列只更换了涡轮盘和整流罩材料,都是您模型里验证过的”
    “我只是有点不好的直觉,就当是我过于心了吧,不知道能否帮我申请一下,还是得找王院士.”
    洛珞却依旧坚持的道。
    “那那倒不用,只不过三方开会碰一下就好,正好明天上午就有一个三方的协调会,到时候我在会上提议一下,应该问题不大。”
    见洛珞一言不合就要去找王院士,张工连忙制止,紧接着回答道。
    参与长三乙火箭的审查工作,这确实不是他能了算的,洛珞也并非长三乙项目的人,这次参与的也是长三丙的设计工作。
    毕竟他们长三乙火箭属于运载方,而目前的审查和星箭测试是运载,卫星,以及基地的三方联合,所以还需要问过他们的意见。
    不过在他看来,通过基本没问题。
    换做别人提这种要求,也许会让人觉得有些多心,甚至会怀疑一下对方的动机。
    但洛珞毕竟是L—五号模型的创始人,他的担心,哪怕仅仅是毫无理由的直觉,也不是可以轻易忽视的。
    “好”
    洛珞点点头,火箭还有一个多月才会发射,倒也不必急于一时。
    随即在几人的陪同下,他们又转了几个实验室看了些相关数据。
    不过此时的洛珞,虽然看的还是CZ-3C的数据,但脑子已经全都跑到CZ-3B上了,只是简单的又接待了一些参数,洛珞便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回了航天局安排的招待所。
    第二天,张涛在三方的碰头会上主动提出了让洛珞参与核查的事。
    果然,虽然大家不觉得有这个必要,但谁也没有反对。
    洛珞也就合理的加入了星箭测试的队伍。
    翌日,长三乙的实验室里,大批的工作人员聚集在一块,队伍的前方是总体的主任设计师以及洛珞。
    在洛珞的建议下,他们没有直奔工厂,而是先看看出厂运输前飞行器的验收试验基本数据。
    按照正常流程,运载火箭和航天器在各自的总装厂完成装配后,要进行综合测试。
    然后将数据和飞行器一起交发射场,再将火箭各级和航天器组装起来进行测试。
    一种是运载火箭在发射场技术阵地,以水平状态进行测试,合格后再把火箭分级运到发射阵地垂直吊装,最后进行垂直测试。
    另一种是火箭各级和航天器在技术阵地吊装,测试合格后,垂直运输至发射阵地,最后进行发射前测试。
    这次的测试方式是前者,只是还没有进行到这一步。
    “会不会有点太多虑了”
    队伍里不时传来类似的议论声。
    尽管洛珞过往的战绩征服了航天局,还有科工局不知道多少人,但不代表所有人都认同了他。
    不服乃至质疑他的也大有人在。
    这倒也正常,别他了,即便是钱老,乃至杨老不一样有的是人质疑。
    因此即便洛珞的听力远超常人,但是此刻也一样当做没听见,自顾自的抓起桌上的光谱分析报告。
    纸页在翻动间发出急促的沙沙声,碳纤维参数栏里±45°交错结构的数值刺入眼帘——和画面里未来坍塌的整流罩结构完全一致。
    再搭配上未来控制室里,那几个工程师初步判断问题出在压力波动频率上,这一刻他甚至不需要【流形重构】来帮忙验证,便直接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请帮我安排振动台测试”
    他突然转身,笔尖重重戳在频率响应曲线图上:
    “我要看117赫兹区间的模态分析”
    实验室陡然安静。
    正在调试光谱仪的工作人员手一抖,纳米粉末在光束中扬起细碎星尘。
    这个精确到个位数的频率要求太过反常,就像未卜先知般令人心惊。
    项目的李总师轻推了下眼镜,在实验室的灯光下反射出一道白芒:
    “洛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
    之前他跟这个洛顾问从未合作过,但是长五项目的王总,他十分熟悉,包括这次项目的首席院士,乃至航天工程的前总设计师王院士,都对洛珞推崇备至。
    这么多前辈和老朋友都对这个年轻人如此看重,他自然也不会轻易忽视对方。
    “直觉”
    洛珞扯了扯白大褂的领口,即便在实验室里空调最佳温度区间,他的后颈仍然开始渗出了细密汗珠。
    系统空间里【头脑风暴】的银色齿轮开始转动,1000%思维加速的副作用让太阳穴突突直跳:
    “可能是流固耦合共振”
    趁着这段思维加速时期,洛珞快速翻看着实验数据,直到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想看的:
    “去总装车间”
    话音一,还没等其他人反应过来,他抓起安全帽就往外跑,白大褂下摆在过道带起疾风。
    这章本来下午写完了,不过想想还是这时候发吧,要不这一两章也讲不完这段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1/1325/10080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