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七百八十七章 卡饼

推荐阅读:快穿之女配功德无量足球修改器网瘾少年刘禅之崛起摊牌了我真是封号斗罗大宋首席御医清穿修仙将军家有悍妻贫道劫个色诡探王妃遇隐客栈

    “这个嘛……”周至没想到李一佳有问题在这里等着自己:“其实有大熊猫分布的地方里联和乡还有一段距离,大约五六十公里吧,在北线从雅州过去的那条路上。”
    “不过熊猫能看得到。”麦苗道:“还有一种鹿,肘子叫麂子,还有几种很漂亮的鸟儿,在去后山水库那条路上,偶尔都能看到。”
    “哇!苗你都见过啊?”
    “熊猫见过两次,还有一窝猫头鹰。”麦苗道:“我和肘子每周要骑马去水库蹓跶一圈,有一棵死树上有个洞,一窝猫头鹰挤在树洞里,每次我们从那里经过,它们就会探头出来看我们。我们还经常给它们带肉条,挂在树枝上,它们的爸爸妈妈会叼过去喂它们。”
    “太好玩了!”李一佳欣喜道:“我学不学的会骑马?我也要去看猫头鹰!”
    “骑马学起来很快的。”麦苗道:“不过猫头鹰却看不到了。”
    “啊?为什么?”
    “因为它们已经长大飞走了啊,独自去生活了。肘子可能要过些时间,才重新看得到大猫头鹰孵化猫头鹰了。”
    “听起来联和乡好像很好玩的样子。”黄瑞山笑道。
    “以前只要不讲究吃住条件的话,还真挺好玩的。”周至点头:“现在的条件就更好了。”
    吃过饭大家才发现自己有点动不了了,温柔舒适的江风让所有人饱腹之后都变得昏昏欲睡。
    于是大家又回到茶座摆成刚才的队形,躺在躺椅上闭目养神,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直到打完一个盹,再来一杯茶,才重新恢复了精神。
    坐船回到码头,大家上了车,朝着市区开去。
    一路打听永乐桥,结果好多本地人都不知道,倒是指示他们走到了一处老城区,最后找到了一座不知道算不算永乐桥的石桥,不过桥上的姻缘亭没看到,而是边上有一座井廊,看着也像是一座亭子,不过是古人修造来保护水井,避免叶之类的东西掉进去的,可见当时的人对这口井是多么的爱惜。
    来到亭子当中,大家发现井口非常的奇特,不是一口,而是两口并列的形状,井口是一个8字形,古人讲这两口井想象成了鱼头,还在井口外还雕刻着两条鱼的身子。
    “难怪这里被附会成了姻缘亭了。”周至笑道:“这是附会到比目鱼身上去了。”
    “比目鱼也能代表爱情?”麦苗又给中国传统文化整迷糊了。
    “有个成语叫做‘鹣鲽情深’,鹣是一种鸟,雌雄各有一眼一翅,因此要联合到一起才得飞行。”
    “啊?”
    “而鲽是一种‘不比不行’的鱼,一定要两条鱼紧贴着对方才行动,古人在海洋生物里发现了一种和这个形象非常相似的鱼,那就是比目鱼,因为比目鱼的形状看上去好像是被一条鱼剖开的,所以古人认为它们也是需要雌雄合到一起才能自由游泳,不然就只有钻沙子,也符合所谓‘不比不行’,却没有想过钻沙子本来就是比目鱼的习性。”
    “管他是怎样的,你们先把愿许了再。”黄瑞山笑道:“来都来了,不能错过。”
    周至主打一个听劝,和麦苗两人肩并肩在水井前闭目许愿,等到睁开眼睛却发现李一佳已经热泪盈眶了。
    “佳佳你怎么了?”
    “呜……感觉好浪漫啊……”李一佳抹着眼泪:“等到我将来有了男友,我也要拉他到这里来许愿。”
    “画面的确挺好看的。”黄瑞山举了举了手里的相机:“看得我都想找女朋友了。”
    “要是好看的话,冲洗出来给爸妈他们都寄过去。”周至牵起麦苗的手。
    “得了得了!”李一佳伸手打断了两人,自己将麦苗挽上:“这条老街挺有味道的,我们逛逛吧。”
    嘉州气候温暖湿润,街道两旁的叶榕茂密非常,简直能用遮天蔽日来形容,虽然是夏日当中,但老街上还相当凉快。
    老街上还有不少古建筑,真正的古建筑,周至在一所中学前面,发现了泮池,状元桥,棂星枋的痕迹,明这里以前应该是一座文庙。
    只可惜棂星枋现在整个都被封了,成了围墙的一部分,池塘前石桥的前头也给加了一道铁门保护起来,只能看,上不去了。
    半圆形的池塘也干枯了,露出了池塘底部,里边现在长满了茂密的杂草。
    “可惜了。”周至叹气:“这里其实应该恢复保护起来的。”
    “这里要拆掉的。”池塘边上一处车上堆放着一摞摞拳头大的蒸笼,边上还有一个大炉子,似乎蒸着馒头还是包子,看摊子的大娘现在还没啥生意,见周至在边上叹气,就接起了话。
    “这里以前应该是文庙吧?”周至问道。
    “对,这所中学就叫文庙中学。”大娘笑道:“再往前是放孔夫子排位的地方,伙子还挺懂行呢。”
    “大娘你这卖的是什么?”麦苗对大娘这一车的装备挺好奇。
    “这个呀,叫卡饼。”大娘解开大蒸笼上的纱布:“就是拿这个饼给切开,然后往里边塞上……”着又将蒸笼盖子打开:“这里是蒸笼笼,有粉蒸牛肉,肥肠,五花肉,可香了……”
    “这个挺好吃的。”周至点头:“大娘给我们一人来一份,我要肥肠的。”
    “那我要牛肉的。”虽然还并不饿,但是粉蒸肉的味道让麦苗感觉没法拒绝:“我吃半个,剩下给肘子。”
    “我要五花的。”李一佳也点头:“一会儿闰土也帮我吃一半。”
    “那要不我就不点了吧?”黄瑞山笑道:“苗和佳佳的一半都给我,我还能吃两种味道呢。”
    “不至于。”周至笑道:“穷家富路,瑞山你喜欢吃牛肉,大娘给他来个牛肉的。”
    “好嘞!”大娘开始麻利地操作起来。
    这个卡饼其实有些类似陕州那边的肉夹馍,不过却是嘉州很早以前就已经产生的名吃,饼比肉夹馍的饼得多,也就七八厘米的直径,切开后刚好可以塞进去一个笼笼里的粉蒸肉。
    虽然是吃,可大娘制作得一点都不含糊,先将笼粉蒸肉倒到不锈钢盆子里,拿筷子迅速拌散,然后快速加入香菜,葱花,芹菜碎,然后闻大家吃不吃辣,吃不吃麻,吃辣的还要加辣椒油,吃麻的还要加花椒面,再次拌匀后取出一个饼,用一把刀给饼开个口,伸进去将饼开成一个口袋,再将拌匀的粉蒸肉酿进饼里,递给客人。
    这饼现在一个才两块钱,周至见有点太干,于是又给没人点了碗豆腐脑。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0/828/7285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