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毁于一旦的假期

推荐阅读:我被妖魔圈养了全球进入大航海时代我的人生可以无限模拟我的道士生涯海贼之掌控雷电我有一座气运祭坛饕餮之冒险王我的妹妹才不听话神级修炼系统亮剑:咱李云龙打的就是精锐

    文豪1879:独行法兰西第151章毁于一旦的假期(千票加更)_wbshuku
    第151章毁于一旦的假期(千票加更)
    第151章毁于一旦的假期(千票加更)
    阿尔卑斯山间的晨雾尚未完全散尽,莱昂纳尔就踏着露水湿润的小径,走向阿尔卑斯山麓的圣若瑟学校。
    这是他的“母校”,也是《宇宙报》所说,“塑造他灵魂的地方”。
    今天,他要为他“母校”的孩子们上一堂课。
    圣若瑟学校本就是由一座废弃的小教堂改建而成,如今比莱昂纳尔心目中更破败了。
    石墙表面的灰泥大面积剥落,屋顶几处瓦片残缺,用木板勉强钉补着。
    那扇曾经需要几个孩子合力才能推开的厚重橡木门,如今歪斜着,一动门轴就发出痛苦的呻吟。
    唯一鲜亮的,是门上方那块褪色但仍能辨认的白色牌子,上面写着「圣若瑟学校」,顶部是十字架。
    教室里昏暗而阴冷,高耸的穹顶使得空间显得格外空荡,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旧书本、湿木头和廉价墨水的混合气味。
    迎接他的是四十年来,这里唯一的一个老师,让巴蒂斯特·雷诺先生。
    他已经很老了,背驼得厉害,像一棵被山风吹弯了的老树。
    雷诺先生一生清贫,每月名义上90法郎的微薄薪水,实际到手的只有60法郎——
    另外30法郎,被本地神父以“支持教会事业”、“奉献”等神圣名义扣了下来。
    四十年时间,这里换了三任神父,每一任都能说出新的理由。
    这点收入让他终身未能娶妻,然而,正是这位近乎赤贫的老人,给了莱昂纳尔最初的知识启蒙和对文字的热爱。
    前几天他们已经见过面了,莱昂纳尔至今仍然感到酸楚。
    莱昂纳尔紧紧握住老师冰冷粗糙的手:“雷诺老师,我来了!”
    雷诺先生环顾着空荡寒冷的教室,声音低沉:“好,好……来了就好。莱昂纳尔……圣若瑟和你在的时候不一样了……
    日子难了,都觉得读书没用,认几个字会算数就够了,不如早点回家放羊、砍柴,或者送到作坊当学徒。
    好歹能省口饭,还能挣几个苏……”
    正说着,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来了。
    人数比莱昂纳尔预想的还要少,只有二十几个,年龄参差不齐。
    最小的才六岁,怯生生地拽着大孩子的衣角;最大的已经十三四岁,身材瘦高,表情倔强,充满警惕。
    他们脚上的鞋子大多不合脚,脸色缺乏红润。
    莱昂纳尔站到了教室前方那块粗糙的黑板前。
    没有讲台,雷诺先生就把自己那张吱呀作响的旧椅子让给了他。
    莱昂纳尔看着下面那一双双眼睛,大的,小的,懵懂的,早熟的,好奇的,警惕的……
    他准备好的关于法语语法或历史故事的教案,瞬间显得如此苍白。
    他清了清嗓子,试图从最基础的问候开始,想讲讲文字的力量,知识的广阔。
    但很快,他就发现这行不通。
    孩子们的注意力根本无法长时间集中,他们对说教毫无兴趣。
    他们更感兴趣的,是莱昂纳尔这个人。
    果然,没等他讲几分钟,一个胆子稍大的男孩就忍不住举断了他:“索雷尔先生,巴黎的房子真的都像山一样高吗?
    是不是伸手就能摸到云?”
    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嗡嗡的议论声。
    另一个小女孩眼睛亮晶晶地问:“我听神父说,巴黎人都不去做弥撒,整天在街上跳舞,是真的吗?
    他们……他们不怕下地狱吗?”
    一个年纪稍大的男孩则更直接,他几乎是喊着问:“索雷尔先生,他们都说你在巴黎一年能赚1万法郎!是真的吗?
    1万法郎能买多少东西?是不是永远都花不完?”
    这个问题引起了所有孩子的惊呼,连那个最警惕的少年也抬起了头。
    莱昂纳尔愣住了,随即笑了起来——他意识到,这堂课,这才真正开始!
    他放下粉笔,走到孩子们中间,索性拉过一张板凳坐了下来。
    “巴黎的房子确实很高,但不是山,它们叫‘公寓’,一栋就能住着很多很多人。
    不过嘛,云是摸不到的,但站在高处,能看到很远的风景,就像我们站在山上一样。”
    莱昂纳尔巧妙地把话题引向了孩子们熟悉的领域。
    关于巴黎人的信仰问题,他斟酌了一下,谨慎地回答:“巴黎有很多很多人,有的人虔诚地去教堂,也有的人选择用其他的方式追寻内心的平静。
    重要的是善良和正直,不是吗?无论是在蒙铁尔还是在巴黎。”
    现在就直接挑战神父的权威,无疑并不明智,但这个回答已经足够开阔。
    对于那个最现实的问题——1万法郎,他大笑起来:
    “1万法郎听起来很多,但在巴黎,东西也很贵哦!一个面包可能要好几苏,租一间小房子就要上百法郎。”
    “所以,它并不是永远花不完的。重要的是,赚钱需要知识和能力。”
    每一个回答,他都试图更坦诚、更风趣些,让孩子们能听懂
    “想知道巴黎为什么有那么多高楼吗?那是因为有很多会算数的人在那里。”
    “工厂、报社、商店,它们都需要能读会写、懂道理的人来工作。”
    “而这些能力,在圣若瑟,雷诺先生会教会你们,就像当年他教会我一样。”
    “我之所以能去巴黎,能写作,正是因为当年我坐在这里,雷诺先生教会了我认字、读书。”
    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孩子们七嘴八舌地问着各种问题,莱昂纳尔耐心地解答,努力在他们和更广阔的世界之间搭建桥梁。
    雷诺先生坐在角落,脸上洋溢着欣慰又复杂的笑容。
    莱昂纳尔注意到,那个年纪最大、一脸警惕的少年没有说话。
    少年也发觉到莱昂纳尔的注视,忽然露出一个轻蔑的笑容:“索雷尔先生,您说了这么多。读书好,知识是钥匙……
    这些道理雷诺先生也常说。但我们想知道的是——
    我们读了书,认了字,算了数,明白了道理,以后就真的能像您一样,离开这里,去巴黎,一年赚一万法郎吗?”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孩子的目光,包括雷诺先生那充满期盼又带着一丝惶恐的目光,都聚焦在莱昂纳尔身上。
    这个问题关乎希望,关乎幻灭,是这些阿尔卑斯山区的孩子最真实的困惑。
    莱昂纳尔沉默了,他不能轻易给出一个虚假的承诺。
    他知道,对于大多数这里的孩子来说,通往巴黎和“成功”的道路依然狭窄得近乎绝望。
    阶级、贫困、地域歧视……这些都是比阿尔卑斯山更难以逾越的障碍。
    知识是武器,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获得同样精良的装备,也并非每个人都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获胜。
    他深吸一口气,正在斟酌字句,思考如何既能保护他们的希望,又不回避现实的艰难,告诉他们,教育的意义远不止于“每年赚1万法郎”时——
    “哐当”一声,教室那扇破旧的门被猛地推开了!
    所有人都吓了一跳,转头望去,只见来自一个邮差,正气喘吁吁地靠在门框上,显然是一路跑上山来的。
    他手里挥舞着一个厚厚的信函,上气不接下气地喊:“莱……莱昂纳尔·索雷尔先生!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巴黎……巴黎来的汇款单和信!说是……说是有一个‘巴黎友人’给蒙铁尔捐款了!
    莱昂纳尔有些懵,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本能地问了一句:“捐款?多少钱?”
    邮差用一种奇妙的口吻回答:“两……两万法郎!”
    这个数字如同一声惊雷,在破败的教室里炸响。
    孩子们张大了嘴巴,眼睛瞪得圆圆的,两万法郎!
    连雷诺先生都震惊得站了起来,扶了扶滑到鼻尖的眼镜。
    紧接着邮差又补充了一句:“‘巴黎友人’说,这笔钱要由您去取,也完全由您来决定怎么分配……
    市长现在就在邮局等着,您……您什么时候去?”
    所有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莱昂纳尔身上,充满了难以置信、狂喜、以及一种近乎迷信的敬畏。
    那个刚刚提出终极问题的瘦高少年,也愣在了原地,他看着莱昂纳尔,眼神已经没有轻蔑,而是一种如堕云雾的恍惚。
    在这个时刻,“知识”与“成功”之间那抽象而艰难的关系,被这突如其来、实实在在的“两万法郎”瞬间具象化了。
    莱昂纳尔头都大了——让自己分配两万法郎?
    这个宝贵的假期,看来就要毁于一旦!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0/804/7129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