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质变,量变

推荐阅读:四合院之好好活着幕后:编造神话从剧本杀店开始搞钱我是认真的宇智波斑的诸天旅行她们都说我旺妻横扫天下从铁布衫开始我的信徒来自地球从呆毛王开始公开处刑我的修仙无限模拟

    天佑历4年初,昊国内部被强权压制一轮后,进入扩张阶段。
    在赵诚锐意进取下,原本丢失了燕渤两地的颓势已经止住了。经过赵诚南征北战,现在昊国拥有玉华州、星州,半个雍州,曲沃,以及河洛部分要地;赵诚麾下昊军再一次有了席卷天下之势。
    而天下内,有些有感于大爻天命已失的能人们,在听闻昊国内现在主事的是赵诚这个爻人后,也都纷纷来投效。
    这一波投效为赵诚治理提供了人才,同时也给出了各种计谋。但不是每一个谋划都是明智的。
    在大殿中,赵诚准备先打夏州之地;赵诚麾下一个谋士,此时对赵诚的战策就有着不同想法!
    在殿上,这位柳百元:“将军,我等现在为何不攻伐西边?我愿意领军进入雍州,夺下常郡!此时武家苦于内部混乱,定难以救援;我军封锁住浱州北上道路,届时可以向东虎视大爻西部诸郡。”
    赵诚看了看这位用华服包裹内部败絮的谋士,问道:“你认为我军应在雍州和武家打一场?”
    赵诚很清楚这位柳百元是受到家中族弟影响。这位族弟在望恒宗山门破碎后,是想要给武家来一个“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如果自己不回应这种应对,那么会伤了投效者的心。
    此时此刻,赵诚并不想和“武飞”在雍水来这么一场大决战。
    浱地向北的粮草,目前已经通过列车供应。向北输送粮草已经没有劣势,更何况按照武飞的用兵,肯定是防守为主,用少量部队牵制住自己,然后从侧后大兵团迂回突击。
    赵诚有感于武飞现在就在等着自己。
    甚至他在听武飞把南路军的大部分全部调动到了北方后,生出了一丝无奈:“我在东,你也在东,我往西,你亦在西?时也?命也?(翻译就是:怎么到这,还是你)”
    武家不能打,赵诚现在的战略就是:“先扩张。在北方,东北,以及南方等多个方向,战略包围武飞的地盘。等到一切稳定后,举大半个天下的势,多路齐进,以泰山压顶的姿态和武飞进行多线决战。”
    当柳百元座后,赵诚看了看披着铠甲的战士们缓缓道:“雍州现在只是癣疥之疾,我等现在需要速定河洛以西的夏州。至于浱州那儿,我得派人修书一封,与他休战。”
    “将军不可!”顿时有两位将军前来相劝。
    又一次听到了否决的意见,赵诚手掌微微一握,但面色未变。
    在被“劝诫”后,赵诚明白这是朝堂上新一轮和自己不一致的派系了。因为把用兵集中在雍州的派系们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重兵靠近昊都现在的核心区域。这方便昊国朝堂上的昊臣们通过拟定赏罚来握权。新昊王已经是吉祥物了,但是昊臣还有不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赵诚对他两人道:“你二人得对,我的确考虑欠妥。”
    随后传下军令,让这二人各带两千兵马去雍水北岸驻扎。
    然而赵诚的总部署没有变,大量兵马依旧是朝着夏州进行开拨。
    …楚河汉界摆棋子…
    浱地,宣冲正在东华水道附近。一艘艘蒸汽船舶下锚停泊在河道上。船舶在河道上放下潜水员,而潜水员则是进入了水底,用冲击钻钻透礁石后,将炸药包放在了其中,利用水的不可压缩性,把礁石给崩了。
    宣冲此时着眼的重点工程,不仅仅是南北向列车,还有浱水的一条条向东水道。
    这些水道在眼下天下大争中,因为其旧有的大量礁石,阻碍了船舶运输;为此宣冲的解决方案:用水下爆破把石头爆掉,然后在河道处树立起石碑,提示水位。
    随着水下河道不断轰爆,一股股雪白的波浪从水底扩散到湖面,然后顺东流去。其中掺杂一些倒霉的鱼。
    宣冲看不到水下界面,河神看着这些施工,无能为力。
    一条条河道清空后,宣冲在版图上将绿线打通,这些都是未来可以过五千兵马的行军要道。
    赵诚在考虑未来战略大包围后多路出击,宣冲何尝不是考虑多路出击呢?
    随着爆破完成后,粮船在航道上通过,蒸汽船载着东边躲避战乱的大量劳工一路向西。
    工坊群现在大扩招,现在很缺人。
    以一个州之力打四五个州!这在几十年前是不敢想的,但是如果在这一个州能集结十倍的人口呢?
    宣冲正在搞工业化。从南疆运输来的灵木源源不断到浱州和陇右,配合冶铁业和锻造业加工成为了各种车辆!现在在浱州,骡马正在快速从主干道上消失,转移到众多辅路上。
    未来两到三年内,宣冲打算让浱地所有官道上全部跑机械轮子。
    这意味着什么呢?
    1:意味着粮草从乡下输送到城市的成本大幅度下降,浱地粮草在路上消耗少,囤积量至少可以增加两成!
    2:城市中粪便,以及水塘中淤泥可以更大规模输送到乡间,让原本每亩产量只有三到四石增加到九石左右。
    3:浱州的大量泥炭燃料可以输送到临时屯点;现在生产的简易化蒸汽机已经可以替代牛马翻地!这些蒸汽机扭矩非常高,比起依托灵木传动的木牛流马来,犁刀能够对土地实施更深的力。
    浱地现在,短短一年中新增的田亩就超过原来田亩的两倍。
    也就是,单单今年的粮食产量就会翻四倍以上。更别开辟的那几条列车线和水道,会在运粮上有大量节省。
    宣冲要把浱地从“一本”升到“五本”。然后凭借质量打周围一圈一本二本的州(游戏术语,“本”是基地的等级,本越高,基地越强),试图用天下一隅的质变,来抗住赵诚未来的量变!
    在码头上,宣冲收到情报调动,幕僚走来道:“大人,雍州军情。”
    宣冲接过一看,呵呵一笑:“就派过来四千兵马啊。”
    宣冲看得出来,赵诚压根就没准备在雍州开片。随后宣冲问了一下过来的主将,随后推测这应该是赵诚打发西进派的操作,即赵诚没想大打,但是不排除在雍州,这两个愣头青会冒失进攻。
    “如何让两个愣货多犯错误呢?”宣冲心里升起了钓鱼的兴趣。
    显然,如果自己全力以赴在雍南调兵应对,这两名雍州昊天将领就知难而退了。
    而自己如果过于认真的话,自己也就被拖住了。而如果自己刚好安排得恰到好处,那么这两条大鱼会不会就来主动进攻呢?
    宣冲:现在我方主力不能乱动。
    宣冲知晓自己把大爻诸多世家得罪得干净,非常遭这些世家子弟们恨。如果自己跑到浱地控制区外,会遭遇到各种里应外合!此时在远离辰州之外的地方开战,“人和”这一项自己是不占的。
    所以在浱地的“时代升级”没有完成前,并不准备在雍州大幅度扩张。
    雍州和浱地不同,浱地相当于是搞过一轮“农乡革新”的。世家大族们都已经被拆了,而雍州之地,乡土还是宗族结构,自己一旦打下来,维系占领的成本太高了。
    雍州就是一块战略缓冲区。赵诚甚至可以把昊国内部那些反对自己的力量放出来,和武家纠缠。而宣冲则是确保对面不可能一波冲到自己浱州核心区。
    宣冲摆了摆手,“关注一下东边吧,夏州是大决战的地方,我们得做准备,接收逃难的百姓。”
    …武雀:让我看看对家做啥?…
    天佑历4年5月,夏州之战开启了。赵诚安排的四路大军出动了,每一路的核心战斗人员是两千左右,大军交替进入了夏州,攻伐开始了。
    能让赵诚用兵技巧完全展现的机会是很难得的。于是乎,在浱州的总参谋处内,宣冲领着武俱往,武锐,武再等人进行分析。
    在这场大战中,昊军一方,最先突击到关键点的是一支轻骑部队;这支部队从西侧的道路穿插,如同穿针引线一样抢过渡口,突袭了粮站。
    随后赵诚的西路部队跟着这条线进军,他的进攻速度非常快,八日之内攻灭了六个县城。
    虽然消灭的大爻军马不多,但是隔绝了浱州方面获得夏州的消息。显然赵诚现在是不忘防着自己。
    宣冲是在半个月后,才知道赵诚的三路大军的多寡。甚至一些军事中关键信息,宣冲半年后都没搞清楚。比如每支军队的“玉狮”、“巨俑”;以及“巨炮”、“巨鸾”这样军械的信息。
    宣冲不禁感慨,自己的谍报体系都已经如此完善,赵诚都能把战争迷雾开到这种程度。
    这意味着,即使是宣冲现在想要插手夏州之战,也面临着巨大信息空白。
    六月,宣冲在士官组织的参谋会议上道:“打赵诚就不能用一支部队来穿插,因为单支部队穿插,保不准会撞到铁板;一旦被拖住那就全军覆没。打他得整体压上去,调动十万以上部队在各条战线上都贴上去,才能获得其所有兵马的综合情报。”
    因为在参谋会议上,是由己方士官武再兴提议,派遣一支部队去断掉赵诚节点的。
    然而这个提议被宣冲否决了,宣冲在沙盘前对武再兴:“信息不全,你怎么知晓对面是他弱点,而不是伏兵呢?”
    赵诚现在对武飞的印象是“滴水不漏”,武飞对赵诚的印象则是“虚实不定”。
    宣冲:这家伙可是最顶级的调度大师,是能把对手兵力引得团团转,而后一棒子插在最致命点上的家伙。
    …双方都相互写信和平问候…
    天佑历4年6月。作为唯一能够制衡赵诚军事集团的武家军,并没有大规模出兵救援,仅仅是派遣了上千骑兵,进入夏州交战区域外围,接走几千户民众。
    这给大爻群儒们找到开骂的机会。纷纷批判武家军世受国恩,国难当头却按兵不动的险恶用心。
    宣冲:这帮兵事外行们总带着一种“各路兵家会按照他们设想中狗咬狗,最后同归于尽”的天真想法来看待战争。
    他们这种想法,宣冲理解。如果兵家之间没有狗咬狗的剧情,他们这些满腹“才华”的家伙,又怎么能执行他们胸中的奇谋呢?
    六月,苦苦守住了一个月没有得到援兵的夏州主城,被巨大的兵俑撬开了城门,昊军蜂拥而入。
    赵诚在营中收到了来自夏州外围武家军接应百姓和大爻溃兵的消息,点头道:“嗯,他一直在看着我们。”
    赵诚大赏全军,有战功者赐爵,封食邑,夏州河曲膏腴尽封。
    夏州之战结束后,宣冲安排人员拿下了夏州西部边境三个城池,与其是夺,倒不如这是三座城主动开城投效了武飞。
    这三座城池内的守将们之所以投降,其实内部有两个雍州人起到了作用。在昊军大军前来破城前,他俩劝夏州西边的守将不如在武家这边卖个好价钱。
    宣冲给予了自己这边千夫长爵赐,然后将他们家人迁入雍州,撤掉了其中一个不靠谱的;将其余留在此处的。给予兵甲,并且从浱州内调动民夫资源修葺城墙。
    赵诚在雍州派了两个二货冒犯缓冲区,宣冲也自然要在夏州之地建立前哨站。
    至于目前为何不直接派兵替换这三城人马?武飞现在没有将大兵团砸入夏州的方案,夏州经过几轮战乱已经抢空了,如果进入,连大军就食都成了问题,更别提挂钩血酬、采邑的分封。
    长期防守也是要守将用心用力。防渗透不难,难的是几十年如一日防。——宣冲麾下兵团是攻城略地之军,让他们守城,几个月后就开始懈怠。防守战必须要用从本土提拔的兵将。至于这些夏州将领,他们家人都到自己这了,宣冲会让他们本土化的。
    …将将的需要磨合…
    两个月后,视角来到雍州。宣冲从夏州把两个人带到这里。一个姓蔡,一个姓恒,就是他俩在夏州那三个城池被攻破前,劝当地守军向西投效。
    宣冲对两人道:“回归故土,有什么感觉?”
    两人额头上冷汗津津,生怕自己被武雀算账直接斩了,然后“开恩”葬在老家。
    蔡、恒两位将领是原本跟着渤王西逃的将领;当戍帝亲征解决渤王后,他俩带着兵马又逃了,但没有投降昊国。在戍帝最后被赵诚打退后,则是带着人马来投效了武撼峦。然而在武撼峦这儿没有得到重用,直接被派到了夏州。而后武撼峦出事后,又被夏州当地门阀拉拢,算是第三次背离。
    这履历的确是要防一下的。但是还是得放到北边来用,因为这两货在北边敌占区中还是有人脉。
    现在宣冲对这两位降将相当重视,在辰州亲自接见了这两位将领的家人,开始挑选其家族的青年,拉入自己亲兵队伍中。
    明眼人一看,则是知晓,武飞这是真的想要提拔这两个曾经有过叛逆名声的降将。
    当然宣冲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人就更急了。
    雍州有一南商苏大河,在武撼峦大征税时被制裁。这几年雍州南商被边缘化后,他很急迫,在常郡远远看到武飞招待投降将领后,他立刻跑到竹州,将正在混日子当校尉的儿子喊过来:明天,你去朝着兵主自荐,主动去申请去北方驻扎。
    苏大河的儿子听到这,不愿意了:“爹,去那里干啥?儿子啥都不熟。”
    苏大河:“啥都不熟,就学。不耻下问,朝着蔡将军和恒将军请教。”
    儿子不以为意:“这两个谁啊?”
    在了解这两个是伪贯的降将后,不以为然。
    但话音未,就被苏大河一巴掌抽醒了,
    苏大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今日你鄙夷这两家新附,明日我苏家魄时,会被别家儿耻笑。”
    武家内部现在有了一个不可的情况,那就是“武家军现在南北两路”的分歧问题,而苏大河此时恰恰是当年投资武恒羽的赞助商,他是北路军派系。而且还是北路军中与武雀最为疏远的水人。
    在武恒羽还在时,苏家所在的这个派系就已经相当膨胀了,压制住了除武家本土派系之外,其他投效的派系。
    现在武恒羽已经去北方了,水和竹州的八千子弟也随即去了。苏家作为先前在武家军内拥护恒羽公子的派系,现在地位是非常尴尬的。
    宣冲的声望能力过高,为了稳定,不用立刻清算竹派系。但这个派系就如同身体里面产生了结石,如果不能自行消失,未来铁定会开刀的。
    苏大河看得出来,武飞在不断提拔浱州派系,甚至重视从外部投降的将领。都是在做给自己这些曾经的北路军老人们看。
    如果这些自诩武恒羽派系的老人不认清自己现在是目前“结石”的情况,一意孤行,必然会被压制到消失。
    苏大河决心来把自家船头给调过来。洗掉自己地域色彩,拥抱武家新一任兵主。

本文网址:https://www.xs39.com/xs/0/100/5475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www.xs39.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